网友提问:
诸葛亮儿子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
优质回答:
当邓艾带着两万人奇袭阴平,逼近成都的时候,刘禅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军拒守。结果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打得大败,死前,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他说他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战不能守国土。
诸葛瞻说的自己犯的这三条罪,第一条和第三条都能理解,只是这第二条,不能制姜维,让人很不能理解。
(姜维)
姜维是一个拥兵自重的人吗?姜维想独立做大吗?显然不是的。别的不说,就把最后关头,姜维手握十万大军,驻扎在剑门关。当时刘禅已经投降了邓艾,如果姜维想做大,想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显然那时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你刘禅已经投降了,我现在要反你,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当刘禅去信让姜维也投降曹魏的时候,姜维尽管一万个不愿意,他依然听从了刘禅的话。
而且,如果姜维想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他投降曹魏以后,就会一心一意地帮曹魏做事,为什么还要撺掇曹营自相残杀,以此制造曹营大乱,从而光复蜀汉呢?
姜维对蜀汉的忠心耿耿,于此可见一斑。
既然姜维那么忠于蜀汉,诸葛瞻却为何要说出那样一句话来呢?
这就要说到诸葛瞻这个人了。
诸葛瞻其实本身就是个没什么水平的人,由于他爹是诸葛亮,因此他从小就备受蜀汉君臣的照顾。那时候,蜀汉朝廷中若是出了一个什么好政策,大家都会说这个政策是诸葛瞻提的建议,根本不会想到有可能是蒋琬、费祎、董永等人的主张。
(诸葛瞻)
因为受到大家这样的照顾,诸葛瞻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看得非常不清楚。
诸葛瞻在继承了诸葛亮武乡侯后,被刘禅拜为平尚书事。这在当时的蜀汉,其实只是一个小角色。不过,诸葛瞻并不认为自己是小角色,他认为他的位置和诸葛亮一样重要,要想做诸葛亮曾做过的事情。
诸葛亮曾做过什么事情呢?诸葛亮在蜀国一言九鼎,朝堂上下,军队内外,全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就算诸葛亮大部分时间在外北伐,但是他依然掌控着朝堂。毕竟朝堂上都是他推荐的人。有什么事,他们都会向诸葛亮报告。因此,也相当于由诸葛亮说了算。
诸葛亮能做到那一步,既是刘备去世托孤的时候,给予了他这么崇高的地位,也是他文治武功确实了得,蜀国上下服他。
诸葛瞻所谓的内除黄皓、外制姜维这些事,显然也是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做到朝堂上下由他说了算。但是很显然,他既没有那样的威望,也没有那样的能力,更没有那样的必要。
不但没有必要,诸葛瞻还因此引起了祸乱。
(刘禅)
诸葛瞻曾给刘禅建议,让刘禅把姜维召回来,封为益州刺史,并因此解除姜维的兵权。
如果刘禅听从了诸葛瞻的建议,按照姜维的性格,他肯定是会回来的。那么,姜维回来后,蜀国由谁来带兵抵御魏国呢?显然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人。谋略且不说,就是在服众这一块上,蜀国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诸葛瞻一心想要剪除姜维的权力,虽然刘禅没有听他的建议。但是,显然蜀汉也因此大受影响。后来姜维的几次出兵,都因为诸葛瞻的阻止,而出现了后继不足的现象。而最后,姜维为了避祸,为了避免被人所陷害,干脆放马南山屯田,也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诸葛瞻临死前说的话,事实上表明了,他本人正是蜀国祸乱的源头。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大部分时候这句话只是客套的场面话,一代英才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他不仅难堪大任,甚至可以说蜀汉的灭亡与他有直接的关系。
公元227年,已经46岁的诸葛亮迎来了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在父亲巨大光环的庇护下,诸葛瞻的生活非常优越,各种最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根本不用争取,因此接受了良好诸葛瞻在童年的时候便显得十分聪慧。
诸葛亮看到儿子幼年聪慧早熟,非常担心其成年之后不能有所作为,所以在临终时写下了《诫子书》劝告诸葛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由于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过于辉煌,因此作为蜀汉“最强官二代的”诸葛瞻根本不能淡泊明志。17岁时便娶了公主为妻,并且担任侍中这样的显赫职位。
除了蜀汉朝廷的照顾之外,蜀汉百姓也因为怀念诸葛亮,对诸葛瞻格外吹捧。每当蜀汉朝廷出台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时,百姓们都会奔走相告,说这是武乡侯所提倡的,诸葛瞻也因此名声远扬。
在这种毫无根据的吹捧之中,诸葛瞻逐渐迷失自我,他丝毫不认为自己的才能名不副实,反而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应该接替诸葛亮的所有工作。但当时的姜维却抢占先机,夺取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诸葛瞻对姜维产生了不满。
或许诸葛瞻生活在和平年代,他的仕途会一路顺风的做到朝廷大员,享受普通人一辈子无法享受的荣华富贵。但可惜的是他生活在动荡的三国时期,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所以无论诸葛瞻如何排挤姜维,姜维都掌握很大一部分军权。即便是姜维在侯和之战中惨败后,诸葛瞻弹劾姜维穷兵黩武,姜维也只是去了沓中屯田,拥兵北防。
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策划下,钟会、邓艾、诸葛绪分三路攻蜀。刘禅闻讯后,急忙派廖化增援姜维,姜维最终在剑阁阻挡住了钟会的进攻,逼得钟会意欲退兵。
此时邓艾提出一条奇计——偷渡阴平,经过商议,邓艾带着本部三万兵马出发,越过700余里袅无人烟的险域之后到达江油关,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
危机时刻,蜀汉朝廷派出了诸葛瞻统兵阻挡邓艾。给诸葛瞻打下手的是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等人。这些官二代与久经沙场的邓艾相比天差地别,根本不懂军事作战。
当时唯一有见解的是黄崇,他认为蜀军并不是邓艾的对手,不能硬碰硬,所以提出了占据险地固守的办法。但诸葛瞻却非常自负,根本不予采纳。
实际上,当时的邓艾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不济,如果诸葛瞻采纳黄崇的建议,命令蜀军据险固守,邓艾的粮草耗尽之后一定会不战自溃。但很可惜,诸葛瞻过于刚愎自用,导致了蜀汉最后的希望破灭。
经历了几次失败后,诸葛瞻退守绵竹准备和邓艾决一死战。决战前,诸葛瞻悲愤的说:“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军不能护国土,这是我的三大罪,我没有面目回去[成都]。”最终冲入敌阵战死。
诸葛瞻以死殉国的忠心,以及勇而无畏的血性令人动容。但他名不副实的才能,嫉贤妒能的性格也确实是其人生的一大败笔,尤其是刚愎自用的性格导致了绵竹之战的惨败,这也成为了压倒蜀汉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蜀汉的灭亡与诸葛瞻有直接的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姜维,字伯约,是蜀汉时期的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投降蜀汉,之后受到重用。
姜维在诸葛亮军中,一步步从奉义将军提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的位置,诸葛亮对其也是礼遇非常。在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那么诸葛亮看重的将军姜维是因为什么会和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产生矛盾呢?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利益和权力,这场争斗实际上就是蜀汉集团内部的分裂与争权夺利。
刘备死后,刘禅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既然是发展,就必须要人支持自己,这时他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那就是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诸葛瞻迎娶了蜀汉的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这样显赫的门第,刘禅当然要将他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
诸葛瞻并没有像民间所夸耀的那么聪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和董厥一同辅佐政事。他们并没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预当时的宦官黄皓弄权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样,迁就庇护黄皓。
诸葛瞻在当时是卫将军,但是手中并无军权,所以不过占着一个空职位罢了。
而姜维作为诸葛亮看重倚重的后辈,手中掌握着当时蜀汉大部分的兵权,是手握实权的大将军。刘禅性情软弱,所以在当时其实是主和的,作为刘禅的心腹,诸葛瞻当然为刘禅是鞍,一切听从刘禅。但是姜维却是主战派,主张北定收复中原。
景耀五年(262),姜维北伐败回,这给了诸葛瞻和董厥一个罢免姜维的大好机会。
于是诸葛瞻与董厥上表给刘禅,上书说正是因为姜维好战无功,才致使国内经济贫弱,兵力不足,百姓无法安定生活,要求处罚姜维,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罢免姜维的兵权,这份表据说被当时的蜀汉的长老们保存了下来。
虽然刘禅也很想罢免姜维的兵权,但当时的政治和战争形势却不允许刘禅这样做。当时的战争正处在白热化状态,朝中又没有其他人可以用来带兵打仗,只有姜维的军事能力最为出众,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景耀六年(263)的冬天,诸葛瞻也迎来了可以立功并证明他军事才能的机会。魏国的征西将军带领将士们从景谷道处攻入。紧急情况下,诸葛瞻带领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等前去应敌。但事实证明,诸葛瞻并没有遗传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天赋,诸葛瞻在带兵时盘桓不前,又犹疑不决,狂妄自大,不采用黄崇的建议,因此错失良机,蜀军大败。诸葛瞻也战死军中。当时姜维假装投降敌将钟会,但实际上是劝说钟会造反,没想到事情败露,他们都被杀害了。
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诸葛瞻决战前悲愤地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可见诸葛瞻对姜维和黄皓的痛恨。
但是姜维和诸葛瞻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出发,都是忠君报国之辈,最终也都为国战死。他们两人都为了蜀汉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荡气回肠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