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号称三国第一谋士,为何蜀国还最早灭亡?
优质回答:
南阳草庐布衣人,玄德隆中三顾请。
无德无能匡汉室,莫怪老天不留情。
三分天下是孔明,一统天下刘伯温。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根本不是三国的第一谋士,他甚至都不是蜀国的谋士。那些所谓的三国第一谋士是《三国演义》给封的。《三国演义》是本小说,不能当历史瞧的。
诸葛亮就是刘备的萧何,主要是管政治方面的。刘备唯一一个出色的谋士就是法正。是法正帮助刘备顺利拿下益州和汉中,有了立国的根本。
蜀国由于荆州和夷陵之战,军队和各方面的军政人才损失一空。诸葛亮苦心经营,才让蜀国保存下来。但蜀国在三国中的实力是最小的。
到后期,姜维穷兵黩武,刘禅昏庸无能,蜀国国力损耗太大,在邓艾和钟会的进攻下,很快就因为众寡悬殊而第一个灭亡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诸葛亮太拼了。太拼的人,容易把别人应该做的事情,都抢着做了。
首先,因为诸葛亮太拼,把刘禅培养废了。
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从此以后,刘禅每每尊诸葛亮为“相父”。二人名为君臣,有时候又有似父子。
只是这对“父子”,做家长的太操劳;做子女的太安逸。
刘备托孤之后,刘禅谨遵父命,对诸葛亮充分的授权,“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只有像祭祀这种不费脑不费力的,刘禅才自己参与,其它的,都统统的交给了诸葛相父。
也不知是做家长的是拼习惯了,还是对这位子侄智商不放心,于是大蜀之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朝廷上下,诸葛亮都劳心劳力,亲力亲为,不仅自己身先士卒,策划北伐大业:“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又安排一群人一插到底:“将军向庞……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即使是家庭生活,诸葛亮也仿佛对阿斗的智商不放心:“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即使在自己身死之后,也怕刘禅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又留下蒋琬和费祎等人帮忙干活做事到底。
十七八岁的刘禅,刚刚接手皇位,他的人生道路,所有的事都有人为他安排和决定好了。年富力壮,正是吸收大好知识,开拓大好视野,掌握大好必杀技的阿斗,就这样在慈爱而又操劳的诸葛相父的一手包揽下,失去了独立思考、决策的锻炼机会。
人都有惰性,有人替自己操心,自然就越来越懒得操心。
所以等到阿斗四五十岁,熬死了一帮掌政大臣之后,终于能够亲自掌权的时候,不是力图革新,开拓锐气,而是亲近权臣,追求安逸人生,“此间乐,不思蜀”,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太拼的人,会让同僚和下属无事可干。
?同一时代的孙吴,周瑜、鲁肃、吕蒙之后,尚有陆逊、张昭、顾雍、诸葛瑾等重臣,后期也有诸葛恪、丁奉、陆抗等名将;
魏国则更为人才济济,不仅有像陈群、司马懿这样的“太子四友”;有张郃、满宠、蒋济、郭淮等一众老臣;也有像邓艾、钟会、郝昭、毋丘俭等一批后起之秀;
反观蜀国的人才池,到后期基本凋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诸葛亮太拼了。
五虎上将,黄忠、马超早逝,关羽败走麦城,张飞战前被刺杀,剩下赵子龙又难以独挡一面;
老臣宿将麋竺、孙乾、简雍、伊藉等早先追随刘备的这类人,又都扎堆死去。
能跟得上诸葛亮步伐和思路的,托孤副臣李严因罪被废;魏延又不符合诸葛丞相口味,总是难以达成一致方向;
能达成一致方向的,马谡还没有培养起来,就因为失街亭被斩;姜维才刚刚投奔过来。
稍微知名的黄权、孟达之徒,又先后降魏。
其余的费祎、蒋琬之徒只能固守画一,没有突破性的见解;至于诸葛瞻、关兴、张苞、赵统之辈,不过是普通的官二代,没有一个是能够挑大梁的人。
诸葛亮自己都悲哀的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奈何?
?
?
蜀汉人才凋零,或许跟蜀国地处偏僻西陲,地盘狭窄,人口数量少,开化程度低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跟诸葛丞相太拼有关。
自从刘备、庞统、法正和关羽、张飞等人的离世,举国之内,论功劳、智谋、能力、名望,能够与诸葛亮匹敌的,几乎没有。
受了顾命重任的诸葛丞相,此时仿佛是武侠高手独孤求败一般,一凌绝顶,一览众小,四顾茫茫,找一个说话的,征求意见的都没有,更不用说可以跟他提出不同意见的,可以否定他的人。
扛着复兴汉室,背着北定中原的重大责任的诸葛亮,“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偏偏又碰到阿斗这样一个“什么都你做主就是”了的主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冲在第一线。
?这样一来,就造成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拿主意拿的多了,习惯了自己的套路,最后别人的意见可能就不容易听进去;
最典型的就是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于是惯于谨慎套路的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
另一种,因为个人能力太强,底下无人能与之匹敌,在处理国事上,就不容易放权,久而久之,蜀国的其他文臣将领,大都只要“入账听令”,等着诸葛丞相“一一吩咐”,最后 “吩咐已定”,“依计进行”就是了。
不放权,则下属就缺乏实践和锻炼成长的机会。
毛主席说了:“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蜀国,做前锋的一辈子都只能做前锋,管粮草的一辈子都只能管粮草;最后有能力,敢提不同意见和决策的人“不敢用”;有潜力、没挖掘的人“不能用”,于是在刘备去世后,蜀国就开始走向衰弱,最终“环顾左右,无人可用”。
最后,太拼的人,方向一旦走错了,越容易钻牛角尖,往错的方向死磕到底。
虽然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但是要兼顾的事情实在太多,既缺少说不同意见的人,又缺乏跟他参谋议事的伙伴,或许他的决断能够十事八中,九中,也难免最终会有出漏的时候。
比如诸葛亮后几年都把精力投入到北伐事业之中,所以在其它各个领域的投入失去均衡,和魏国和蜀国比较起来,蜀国的政治改革、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人口培育、军队改造、战略改良、选官改制等均处于滞后状态,原本底子就薄的蜀国,和其它两国比较起来就更加滞后了。
又比如正史中诸葛亮五出祁山,又五败祁山;第一次是算错了人,用了马谡,失了街亭;第二次是攻错了地方,被郝昭守卫的陈仓给牵制不前;第三次是算错了天气,被连绵大雨给堵了运输交通;第四次是忘记了后防,结果刘禅听信谗言下令班师;最后一次是漏算了自己,积劳成疾,最终与世长辞。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人再聪明绝顶,也总有顾不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