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让马谡去守街亭(诸葛亮明知马谡不行为啥还派他去)

网友提问:

诸葛亮和马谡出山之前都没有带过兵,为什么诸葛亮可以,马谡不行?

优质回答: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诸葛亮用尽办法诱使司马懿出战,可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诸葛亮派战使到司马懿处,司马懿问诸葛亮寝、食和其事情之劳累,不问军事。使对司马懿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说:“亮将死矣”。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可是诸葛亮事必躬亲,不利于蜀汉后备人才的培养,蜀中诸将,习惯了听从诸葛的指挥,完全不用动脑子,只听从诸葛亮安排就行了,也完全没有独挡一面的锻炼机会。众将中只有魏延敢提不同意见,却被诸葛亮判定为“有反骨”。

司马懿对的著名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事无巨细,都必亲力亲为,马谡虽然熟读兵书,一直是诸葛亮的参谋人员,对排兵布阵、用谋设计,可以夸夸其谈,难怪先主刘备临终遗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马谡有战役理论,但从没实践机会,只能是纸上谈兵。好不容易逮到守街亭这个独挡一面的机会,却因不听诸葛亮的嘱咐,丢失了街亭,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的泪水是悔恨?还是不舍?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做事要讲规则,活用则事易成,死套则事难成或败。

我们常常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丝语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或者一半都没有,只有懂得变通,灵活运用,规则才能变成“活”的,在此基础上做事才容易获得成功甚至创造奇迹;相反,如果思想僵化,只知道生搬硬套,则人是“死”的,规则更“活”不起来。

诸葛亮与马谡的最大区别在于诸葛亮知道活学规则,懂得在实战过程中灵活运用和完善规则,不像马谡那样只知道死记硬背规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只知道照搬照套规则,所以,诸葛亮战则多胜,马谡战则必败,而且诸葛亮一世的英明都差点儿毁在马谡身上。

讲一个《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自小就喜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时候,总是头头是道的,他的父亲赵奢都常常没有办法驳倒他。赵括的母亲对赵奢始终不认可和夸赞儿子觉得很奇怪,就想知道其中原因,赵奢满怀担忧地对她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是要吃大亏,遭到惨败的啊。”

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他知道秦军人马众多,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久战,就采取了赵军凭险固守,让秦兵不战自退的策略。因此,秦军与赵国军队在长平相峙许久,不能取得突破,眼看粮草接济不上,无计可施的白起按照属下所献计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诳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

不知是计的赵王,不顾蔺相如等人的极力反对,坚持己见拜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赵括到达前线,立即根据书上所学的理论及战法改变了廉颇之前的部署,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并很快中了秦军的埋伏,导致四十余万赵军全部被俘,被白起设计坑杀,赵国迅速被秦国覆灭。

可以说,马谡的街亭之败与赵括的长平惨败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但根本点在于主将只知道死读硬背兵书,不懂得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完善及变通,马谡和赵括都忘了或者不知道任何一个计策的实施都是需要相应的现实条件的,离开了这个前提与基础,再“好”的理论都只是空架子,再“高明”的计策也只是一纸空文,用于实战是注定会失败的。

因此,做事要讲规则,活用则事易成,死套则事难成或败。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善于用脑子,知道灵活运用和变通,所以战能胜、多胜;马谡和赵括只知道死背兵书,不懂得灵活运用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所以战则。表面看都是在运用理论指导实战,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大了,甚至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其他网友回答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物很有意思,前者是赵括,带来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者是马谡,带来一个成语“言过其实”。

都是因为嘴炮能力太强,而是能力太差,最后带来严重的结果,赵括因长平之战而闻名,毕竟带着四十多万的军队被团灭,想要不成名都难,而马谡只不过是街亭失守,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因为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由于各种艺术创作,使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情节被世人所熟知。

那么,马谡“言过其实”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而马良可以算是诸葛亮的高徒,由于马谡善于军事理论研究,因此深得诸葛亮的信任,马谡因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但是诸葛亮在刘备死之前,并未完全掌握蜀汉权力巅峰,大小事务基本还是刘备做主,马谡的发挥空间并不大,主要原因就是刘备看不上马谡。

但是刘备在伐吴之战败北后,就一命呜呼了。很多人对刘备的评价很低,认为他是一个腹黑式的人物,其实,单从打仗这方面来说,刘备还是挺能打的,从一穷二白,一直打到三分天下,也是一号人物。

当然,刘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根本上还是在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这才导致很多人都愿意投奔刘备。

说白了,刘备的技能就是识人善用,但是这样一个人物在白帝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但是,诸葛亮并未相信刘备说的话,反而让马谡担任参军,相当于幕僚一类的职务,干的工作跟后来的参谋长有些相似。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马谡经常与诸葛亮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到黑夜。

诸葛亮在南征的时候,特意给马谡一个露脸的机会,让马谡提供作战计划,马谡当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使得诸葛亮南征颇为成功。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诸葛亮对马谡更为看重。

公元228年,魏国内部发生危机,蜀国正处于巅峰时期,因此诸葛亮上《出师表》请求北伐,当时诸葛亮命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而自己率领大军奇出祁山。

在选择先锋上,大家都认为应该派遣魏延或者吴壹等人为先锋,但是诸葛亮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马谡,让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当曹魏方面得知蜀汉北伐后,派大将张郃夺取街亭,阻止马谡进军,这场战役也成为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拐点,马谡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将部队驻扎在山顶,准备以地形对曹魏军队形成压制。

蜀汉大将王平建议马谡在山下屯兵,以防止水源被曹魏切断,马谡当时大概说,如果曹魏切断水源,我们正好可以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一代兵仙韩信创造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战策略,与项羽的破釜沉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点来看,马谡还是读过一些兵书,懂得一些历史,并非对战争不懂。

但是马谡并没有估计好当时士兵的心理,在曹魏大军来袭的情况,蜀汉士兵本身已经胆怯,如今又被切断水源,自然军心混乱,最后发生溃逃,马谡军队被张郃部队轻而易举的打败。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以街亭为支点,一旦街亭失守,蜀汉就没有了继续进军的据点,标志这场战役最终失败。

就军事谋略来说,马谡并非不懂,正如刘备所说,是“言过其实”,就像纵横一样,大学本科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些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张口闭口GDP,就业率,实际上这些东西就跟屠龙术一样,平时侃大山够用,真要把你安排那个位置上,分分钟闹出笑话。

所以,马谡就是理论有一套,实操性并不强。

但是这个责任并不能完全赖马谡,马谡的定位本身就是参军,并不是军队的决策者,他只是提供智囊,供主将抉择,真正决定战役走向的其实还是主将。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讲的是实战性,培养出来一个将领,那是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没有基层作战经验,类似白起和韩信那样从士兵做起,他不可能了解士兵的心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连自己的士兵都不了解,还怎么打仗。

马谡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放到现实生活中,他属于走了捷径,没有基层历练,从参谋或者秘书一类的职务,直接提拔到一把手的位置,无论是大局观,还是细节观都不太够用。

造成马谡悲剧的,并不是马谡,还是诸葛亮!

刘备在临死前已经有先见之明,但是诸葛亮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将“言过其实”的马谡给予重用。

其实,归根结底,诸葛亮本身也是从军师一类的谋略人物,摇身一变而成为军政一把手的。

陈寿在《诸葛亮集》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就是没好意思直接说诸葛亮不善于打仗,其实看看三国时期的战争就能发现,诸葛亮的才能的确不在军事方面。

诸葛亮能够获得刘备信赖,是因为诸葛亮提出《隆中对》,这个东西其实是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著作,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并不在军中任职,而是作为使者到东吴承担外交上的重任,促成孙刘联军的形成。

在刘备夺取荆州后,诸葛亮基本就处于后方,刘备到哪去打仗,也不带诸葛亮,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才开始掌握军权,先是平定中南,小试身手,具体战役规模多大,已经不可考,而其轰轰烈烈的六出祁山,没有一次取得成功。

当然,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拿“武庙十哲”来说事了,能够进武庙十哲的,的确都是大牛,但是这个选拔重在一个“哲”,突出的是军事思想,留下兵书啥的是最重要的标准。

其实,诸葛亮以文人起家,从《隆中对》的文学涵养就可以看出,著书立传绝对没有问题,但是要说打仗,至少没有大的战役能够凸显出来,反而后来被司马懿克制的死死的。

所以,马谡的失误是诸葛亮的用人不当,以及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有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