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没杀黄皓(诸葛亮和黄月英谁先死)

网友提问: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优质回答:

在大家的认知中,黄皓基本可以算是蜀汉的最大奸臣了,由于他专秉朝政,操弄蜀汉,搞得许多人对他怨声载道,就连当朝的大将军姜维,也并非黄皓敌手,最终被黄皓逼迫得远避沓中。也正是因为黄皓把蜀汉关系搞得一团糟,连姜维跑到沓中去了,司马昭抓住了这个有利的机会,发动了伐蜀之战,一战攻灭蜀汉,令人大跌眼镜。在震惊之余,大家也非常好奇,黄皓这么一个大宦官,为啥诸葛亮在临死前不除掉他呢?诸葛亮不是神机妙算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虽然是多智近妖,能算到许多前后之事,甚至还算到有人会从阴平小道打进蜀中,令人颇为敬佩。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正史中的诸葛亮,虽然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他毕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他不可能为蜀汉安排好一切,在他活着时,他能保持蜀汉的稳定,保证不出奸臣,但是当他去世后,他也无法把握蜀汉的走势。而具体说到诸葛亮临死前为啥不杀了黄皓,其实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诸葛亮在世时期,黄皓还没有发迹

黄皓这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月,所以我们不知道诸葛亮去世的时候,黄皓的年纪有多大。但是黄皓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其实是在延熙九年(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后,在此之前,黄皓可只是个黄门丞,也就是普通宦官,根本参与不了政事。蜀汉的真正权力中枢,其实是尚书台,所以黄皓要想为非作歹,他得进入尚书台,掌握尚书台,但当时的黄皓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而且事实上,即便是日后权力越来越大的黄皓,他也根本没有掌控过尚书台,所以说黄皓掌权,完全是一个伪命题!

董允在世时,看到刘禅特别宠信黄皓,担心黄皓迷惑刘禅,所以经常把黄皓拉到一边训斥,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黄皓压根就没啥反抗能力,就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宦官而已。估计董允这哥们是东汉末年的事情见多了,害怕桓灵二帝的事情再度在蜀汉上演,所以对黄皓非常严格。直到董允去世,陈祗上位,黄皓的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陈祗和董允的观念不同,他认为堵不如疏,与其时常压制黄皓,不如和黄皓把关系搞好,有黄皓这么一个传声筒,陈祗才可以和刘禅关系越来越亲近。

所以说,综合来看,在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董允去世之前,黄皓都是处于一直被压制的状态,他根本没啥作为,这么一个小角色,怎么可能引起诸葛亮的重视呢?而且诸葛亮死的时候是公元234年,也就是说诸葛亮临死之前,黄皓还根本没有发迹,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妥的地方,诸葛亮根本不可能拿黄皓开刀!

二、黄皓是刘禅的左右手

事实上,大家虽然认为黄皓是蜀汉奸臣,但是作为蜀汉的皇帝刘禅,他可不是这样看的,在刘禅的认知中,黄皓可是他的左右手!

关于这一点,其实多回顾一下历史往事,就非常好理解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其实对宦官都并不是非常的排斥,尤其是那些普通的皇帝。雄才大略的皇帝一般精力旺盛,干啥都是亲自来,一手抓,所以不怎么需要宦官,或者说,宦官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跑腿的,真正和外面对话,和臣子沟通,还是皇帝亲自干。可雄才大略的皇帝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皇帝都还是普通人,精力也远没有那么旺盛,处理一个国家的大事,需要耗费许多精力,所以他们只能把权力下放,于是宦官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皇帝把权力下放给大臣,他当然也害怕大臣忽悠他啊,而皇帝又长居深宫,不可能经常出宫,不了解外面的民情,所以他就需要一个人代替他到处跑,打听各路消息,所以说,本质上宦官其实就是皇帝的传声筒和信息挖掘机。也正是因为宦官能发挥出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很多人反感宦官,但皇帝们大多数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宦官。毕竟宦官的副作用比较小,要大臣是有可能造反的,但是宦官基本不可能,因为宦官都是太监,没儿没女的,就算造反抢皇位,百年之后又传给谁呢?

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只有维护好了皇帝,宦官才能永远享受权力,所以宦官其实是最拥护皇帝的人,这也是皇帝信任宦官的原因!刘禅长居深宫,要想听到和大臣所说的不同信息,他只能依靠黄皓,所以说黄皓的发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刘禅在控制黄皓的手段上,其实也还是比较聪明的,他并没有任由黄皓做大,干涉尚书台的政令,而只是让他做中常侍、奉车都尉,说白了,之所以大家感觉黄皓一手遮天,不是因为他官职有多高,而是陈祗死后,掌管尚书台的人,太过于懦弱了,没错,这个人就是诸葛瞻!要是他强硬一点,黄皓哪敢那么嚣张。

不过呢,作为刘禅的传声筒,黄皓虽然嚣张,但也确实没人能杀得了他的,最多也就是弹劾他一下。当初姜维就对黄皓插手朝政不满,所以请求刘禅杀了黄皓,但刘禅也不傻啊,黄皓虽然跋扈,但毕竟是他的左右手,杀了黄皓换个人,谁给他打探消息啊,而且即便再找一个人,谁能保证他有黄皓使得顺手呢?于是面对姜维的弹劾,刘禅只是批评了黄皓一番,并让黄皓去给姜维道歉了事。

《华阳国志》: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

从刘禅对黄皓的维护来看,黄皓作为他的左右手,他是不可能杀掉黄皓的。所以说,即便姜维对黄皓不满,临死前想要杀掉黄皓,刘禅也不会同意的,根本杀不了黄皓!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黄皓虽然被认为是蜀汉最大的奸臣,但是皇帝刘禅其实是非常看重黄皓的,他一直将黄皓视为自己的左右手,所以根本不允许其他人动黄皓。姜维倒是试探过弹劾黄皓,结果并没有丝毫作用,反而自己被迫屯兵沓中。所以说即便是诸葛亮临死前想要诛杀黄皓,那也不可能完成,因为刘禅肯定会维护黄皓。而且诸葛亮去世时,黄皓还没有掌权,没有露出劣迹,名义上他还是一个好人,所以说诸葛亮根本没有理由诛杀黄皓!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了黄皓了。

诸葛亮时期的黄皓

诸葛亮当然是认识这个黄皓的。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黄皓算是刘禅“渐长大”过程中的好伴侣。

诸葛亮再忙,后主身边宠幸什么人,他应当是很清楚的。

不过,宠幸归宠幸,黄皓的地位一直不高。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很长时间,黄皓的官位都不过黄门丞。

黄门丞,是属于少府的一个职务,主要负责协助处理皇室的私人财物和生活事务,也就是把后主伺候舒坦了。

直到诸葛亮去世12年后,董允去世,黄皓才逐渐开始干预朝政。

所以,诸葛亮时期,黄皓算是一个小角色,实在没有什么好杀的。

当然,汉末三国时期,观人很厉害的人很多,通过一些观察,提前判断黄皓的威胁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诸葛亮在这方面的本事就不太行了,否则,又怎么会有“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呢?

而且,即便诸葛亮看黄皓不爽,也很难杀黄皓。

诸葛亮的治理理念,决定了不能杀黄皓

“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身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蜀国的法纪,是诸葛亮亲自主持制定的,诸葛亮也一直以法治为其主要治国思想。

所以,演义中那种诸葛亮看某某有反骨就作势要推出去斩了,这种桥段是不存在的。

诸葛亮的赏罚,基本点是对方的所作所为。

黄皓就算是小人,但所作所为没有违反法纪,诸葛亮如何处分他呢?

所以,诸葛亮也只能在《出师表》中劝告后主:“亲君子,远小人”。

小人嘛,远离就好,不能不顾法纪,“杀小人”。

诸葛亮的身份,决定了不能杀黄皓

诸葛亮是权臣,政事无论大小,“咸决于亮”。

所以,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始终是微妙的。

刘禅把一切权力都交给了诸葛亮,身边就跟黄皓亲近,你诸葛亮还把人家杀了,意欲何为?

后世,朱温篡唐,将唐昭宗身边的黄门杀掉正是其完全控制天子的重要行径。

这样的事情,朱温这样的乱臣贼子能干,诸葛亮不能干。

不杀黄皓的后果

不杀黄皓,是诸葛亮的失策吗?

并非如此。

诸葛亮也好,蒋琬费祎也罢,当蜀汉政权有强有力的辅臣时,黄皓都是老老实实的。

直到费祎董允之后,蜀汉朝堂再无能够服众之人,黄皓才开始干预朝政。

而黄皓对朝政的干预,其实,背后的人是后主自己。

后来,姜维上奏,要杀黄皓,后主表示:黄皓不过是趋走小臣,何必为难他?

黄皓并没有什么实力基础,他能够把持朝政,不过完全是替后主作事。

黄皓与诸葛瞻等人一起,要把大将军从大将军的位置上撸下来。

后主知道他离不开姜维,否决了。

姜维要杀黄皓,刘禅也不愿干掉自己的“趋走小臣”,也否决了。

一切事务,操持者,在后主自己而已。

黄皓,不过是借后主的信任,替后主干事的人而已。

黄皓乱政,本质是后主重用宦人而已。

杀了黄皓,必然还有其他宦人乱政。

诸葛亮没有那么厉害,没有“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本事,自然很难提前10几年遇见到后主身边的趋走小臣后来会乱政。

诸葛亮没有那么为所欲为,他严格依法治国,不能随心所欲地“预防性施刑”。

诸葛亮也没有那么潇洒,他必须小心维护与后主的关系,不能轻易诛杀天子近臣。

黄皓后来确实也乱政了,然而,他不过是后主站在台前的替身而已。

诸葛亮不能杀黄皓,也不必杀黄皓,即便杀了黄皓,意义也不大。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呲牙][呲牙][呲牙]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在的时候,黄浩还很小吧。据说是黄门丞这个职务,他如果为乱,诸葛亮只会多么厉害,必然除之。

因为你哪怕再得刘禅的意,你为非作歹,诸葛亮当时在蜀汉可以说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杀黄浩随便杀的,哪怕得罪刘禅。

但是我估计黄浩当时年纪小,又比较恭顺,所以诸葛亮没有注意到他。

后来,诸葛亮去世,董允做侍中,黄浩看到董允就像老鼠见了猫,董允公正无私,嫉恶如仇,黄浩这般小人肯定会受到打击,以致董允在世,黄浩不敢为非作歹。

黄浩,就是个皇帝附近的小人。不过小人的危险挺大,姜维到后来都要申请去剑阁屯田,以避黄浩。你们看连姜维这样的大将军都惧怕黄浩。可见黄浩的影响力颇大。

所以说: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对于黄浩,诸葛亮在的时候黄浩年纪太轻,未有风波。否则依诸葛亮当时在蜀汉的地位肯定能够诛杀黄浩。很有可能,就是诸葛亮的时候黄浩官职低微,无以为乱,所以诸葛亮没有杀他。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个人。

董允在时,(董浩曾经任蜀汉政权的中书令,权利显赫。)虽然黄浩在内为乱,但是避董允的锋芒,等到董允死了,黄浩小人面目大出,显露无疑。这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个时候的黄浩,后主过度相信他,而且他的官职也大了,这就是蜀汉之祸害。

所以说,诸葛亮在的时候黄浩是肯定不能为乱的,不能为乱,诸葛亮怎么会杀他呢?完全没有必要吧。

谢谢大家分享到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