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为什么决意杀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反了吗)

网友提问:

诸葛亮临终遗言说魏延要反,要马岱杀魏延,魏延真的是要反叛吗?

优质回答: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史河奇谈,古今那些事儿皆细谈献诸君。

楼主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其实这关乎小说《三国演义》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误解,其实正史中诸葛零并未点名安排杀魏延,魏延的死也应归咎于政治斗争阴差阳错沦为牺牲品,他是没有反叛之心的。我们来看看正史中的魏延是怎样的:

蜀汉集团后期第一悍将

魏延的出场。《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出场是叛主投刘备,因有反叛的先例又“头生反骨”被诸葛亮定为“日久必反”之人,其实这纯属瞎扯与正史毫不沾边。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魏延原是一地方头目,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刘备入川时自发前往追随,这是魏延的初次登场,而且其一生也仅追随过刘备一人。从出场上就已经否定了“反”的角色定位,可以说小说很大程度上抹黑了这个人物。

正史中刘备本人对魏延十分信任。何以得知,有两点:一、魏延在入川后受封“牙门将军”,这个职位是刘备自己创置的,有何珍贵?在此前只有一人获刘备此封,赵云当时在长坂坡出生入死救回刘备的妻子、儿子成为刘备第一个“衙门将军”,其中分量想必大家心中都已了然。二、刘备称王后,定都成都,大多数人认为刘备会留张飞来守汉中,然而刘备却力排众议最后定了魏延做汉中太守,汉中作为蜀汉集团的门户,魏延担此职位已经不仅仅类似“封疆大吏”这么简单了。

诸葛亮与魏延是文武合作。蜀汉集团后期著名武将都先后离世,诸葛亮数次北伐的依仗是什么?《三国演义》为了烘托角色形象凸显了诸葛亮在北伐中的功劳,其实其中有一半的功劳要归于魏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魏国集团第一梯队的顶尖武将是张郃,但是蜀汉中的后起之秀均不是对手,仅有魏延能与张郃斗得不分上下。所以诸葛亮北伐十分倚重魏延,很多重大的战役都靠魏延撑场面。北伐是诸葛亮与魏延文武合作的结果。

正史魏延之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临终前安排了马岱诛杀谋反的魏延,坐实了魏延“反贼”的名头。

然而正史中,诸葛亮临终仅安排了退兵事宜,令魏延断后。两人合作多年,诸葛亮其实是知道魏延北伐之志是不弱于他本人的,所以还有另一手安排:若魏延不听从,就随他的便。

但诸葛亮没有料到他走后蜀汉集团内部存在的严重分歧:魏延主战,而杨仪主退。如果是常人便罢了,坏就坏在魏延才能卓越素来自视甚高,很早便与杨仪不合闹得水火不容。诸葛亮在时还能震住他们,诸葛亮一死,两人必定争权。

这场权利斗争葬送了魏延的生命。魏延和杨仪先后修书上表刘禅对方谋反,争着往回赶,谁先回到刘禅身边谁就占得先机。刘禅这边也摸不清这两人什么状况啊,便让蒋琬去查看是怎么一回事,这下可好,蒋琬还没到,魏延已经开始向杨仪动手了,本来不是反贼也落了个反的名头儿。

《三国志》如何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魏延南撤的意图是与杨仪争权,并有意除掉他,但叛投魏国的想法是没有的。他若真的反,不会南下,身为手握兵权的虎将,他要投敌最好的时机是在五丈原,天高皇帝远,杨仪在他的手里翻不出浪花来。

魏延最错误的决定是在“天子”脚下动手。两人都在往回赶,魏延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此时下手,率军对杨仪发动攻击,谁先动手谁就不占理,王平以军师尸骨未寒便自相残杀的话头劝散了魏延的军队。到了这个关头,魏延只能逃了,这一逃更加往自己身上扣上了“反”的帽子,你不心虚跑什么?杨仪见自己占据上风,即派马岱追杀魏延,最终魏延身死汉中城外虎头桥。蜀汉集团后期第一猛将就此身死道消,还背个“反贼”的黑锅,冤矣,冤矣,可怜,可怜。

结论

正史魏延无反心,他的死因是政治斗争!《三国演义》抹黑了魏延。

拙见一答,感谢翻阅,欢迎在评论区探讨指正。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本来史书是已经定性了的——魏延并没有反叛。

而这个事之所以会引起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讨论,还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了,而正经看文献的人又不占大多数,因此不少读者总局限在演义里讨论这个事,那肯定没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请容我细细说来。

首先,历史上魏延虽不是叛变,但也终归是内乱,对蜀汉政权不利,所以罗贯中老早把他定位为一个反面人物,从他刚登场的时候,就说有什么“脑有反骨”啊给读者暗示。然后到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的时候,罗老又故意安排魏延进去一脚踢翻,让诸葛亮死得“明明白白”的,让读者对魏延充满负面印象,不论是出于小说艺术手法还是个人喜恶,总之魏延必须背黑锅,他是罗老必须写出点花样来的对象。

而由于演义中诸葛亮是受到无限美化和神话的,那么对于历史上他死后迅速爆发的魏延内乱事件,罗贯中肯定要交代一个“诸葛亮早已察觉”的说法,以免破坏了诸葛丞相的智慧完人形象,不然他就不神了。

可诸葛亮要是真察觉了,以他对蜀汉的忠诚度,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又怎么会放心自己死后,让马岱他们去做这种事情?如果钻牛角尖的话,这里其实有一点逻辑不通。

那么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看一段史料就很明白了,不用担心文言文,我会给大家解释的…….

《三国志.魏延传》: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史料很长,我给大家浓缩一下意思——就是诸葛亮临终部署退兵,意思让杨仪等回汉中,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随他去,大军照样回去,但魏延觉得自己可以代替诸葛亮北伐,不必退兵,而且他不想帮助杨仪断后,就强迫费祎同意,费祎看魏延不配合,借口溜走,然后就根据诸葛亮说的,不管魏延了,大军只管准备退兵。

那么魏延知道后很生气,一看杨仪还没走,魏延反而抢先上路,把杨仪要走的路全部烧掉,然后上表说杨仪叛变,杨仪也上表说魏延叛变,最后两军碰上交战,士兵不听魏延的,都散走了,魏延只好跟儿子和亲信几个人继续往汉中跑,但跑慢了,被马岱追上砍掉了脑袋,然后三族被灭。

所以,这个事明显是一个内乱,而非叛变事件,魏延的核心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继承诸葛亮的位置,一个是杀掉跟自己关系十分恶劣的杨仪。所以他才会一路往蜀汉跑,而不是往曹魏地界跑,就算士兵都散了,他只剩下几个人了,还是要回汉中,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了么?

所以最后陈寿在写他的传记时,也给他定论了: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以上就是我对魏延事件的看法,谢谢大家。

——————————————————————————————————————

我是《逆三国志》作者郑勋(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这是我回答的第 84 个三国问题啦本号专注三国历史领域,品评真正的三国历史欢迎小伙伴们长期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一同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魏延不是真的要谋反,熟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影视作品的就可以发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