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后来怎么样了(诸葛亮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网友提问:

诸葛亮谋略如神,为何儿子诸葛瞻难堪大任,还落得被灭门的结局?

优质回答:

至今,在成都武侯祠殿壁上有一块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这首诗歌描写的就是诸葛亮父子为蜀国鞠躬尽瘁的故事。

当然,一提到诸葛亮我们大家都尊敬不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六出祁山最后死在了五丈原。而一提到诸葛瞻,我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另一个就是他死前的那句话:

我于内不能除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这句话也被很多人讥讽,诸葛瞻到死前仍然认识不到自己的过失和无能。

影视剧中的诸葛瞻

民间有句老话: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所表达的是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会继承父亲的德能。而这句话如果用在诸葛亮和诸葛瞻父子身上就是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1】诸葛瞻的才能远不及父亲诸葛亮。

实际上这种担忧在诸葛瞻小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表现出担忧来。234年诸葛亮出名武功县,曾写信给哥哥诸葛瑾,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而且在临终之前又作《诫子书》与诸葛瞻,但诸葛亮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幸发生了。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2】诸葛亮去世后对于诸葛瞻的影响因素。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此时的诸葛瞻才8岁,而这次诸葛亮再也没有回来,最终病故在五丈原结束了自己劳累的一生。而父亲的去世对诸葛瞻来说应该是一个莫大的打击。本来父亲就一直忙于完成先主的事业争战沙场,对诸葛瞻的教育与管理必然会存在疏漏,所以对于诸葛瞻整个人生的发展确实后很大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治国理政的学识和才能。

影视剧中的刘禅

【3】这与蜀国当时整个国势也有莫大的关系。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整体国势逐渐开始衰败,在三国中蜀国已经成为最弱的那一个。正是因为蜀国与东吴再一次采取联合的策略,对于维持三国鼎立的状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延续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原因。蜀国国势的衰退,这是全方面的衰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等方面。诸葛瞻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之中,再加上父亲的过世,其自身的能力自然不会超过自己的父亲诸葛亮。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4】被美名迷惑的诸葛瞻。

由于诸葛亮在蜀国上下树立了非常好的威信和公信力,蜀国百姓都非常尊敬诸葛亮,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国百姓将这种赞美转移到了诸葛瞻的身上,不管朝廷中出台什么措施,百姓都将功绩记在诸葛瞻的头上,到处都是对其赞美之声。不管诸葛瞻走到哪,耳边听到的都是这些赞美之声。

影视剧中的黄皓

【5】诸葛瞻缺少政治斗争的勇气。

也许父亲去世后,诸葛瞻很难再一次占据蜀国政治的核心地位,从而对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并没有采取响应的措施,就如他所说的对于宦官黄皓,这个害群之马诸葛瞻一直没有办法对其进行铲除。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诸葛瞻没有父亲诸葛亮那么英明和睿智远见,这也注定他最终以悲剧收尾。

其他网友回答

(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错误,诸葛瞻并没有被灭门,只是他和自己的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在了绵竹前线而已。其次子诸葛京后来还做到了晋朝的江州刺史,也算是有了个好的归宿。)

说诸葛瞻不如乃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说诸葛瞻难堪大任,则未免有些太过于严苛。公允地说,虽然诸葛瞻的才能不算太过出类拔萃,但是还是能算得上是蜀汉的忠臣良将的。

一代名相诸葛亮虽然号称“功盖三分国”,但是对于个人后嗣问题却一直没怎么重视,以至于直到他四十六岁时才诞下唯一的儿子,也就是诸葛瞻。在他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谈到了诸葛瞻: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不久以后,诸葛亮去世,留下了年仅八岁(实为七周岁)的孤儿诸葛瞻。

这么小就缺失了父爱的诸葛瞻,虽然承继了武乡侯的爵位,却没有能学习到父亲的治国理政的才能。而这对于一个人的培养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毕竟,哪怕有人亲自言传身教,都未必能成才;况且父亲早逝,谁又能教导这位年轻的葛侯呢?

长大成人以后,成为驸马爷的诸葛瞻的表现也确实难以与其父相媲美——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在这里是用了春秋笔法的:这位年轻的武乡侯博闻强记,书画皆通,却不见有何为政上的特长。可以想见,他的政治能力恐怕是比较平庸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以身殉国的壮烈:

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瞻长子尚,与瞻俱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华阳国志》

后人有诗赞美诸葛亮的《出师表》:“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也许,诸葛亮的长子长孙,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写完信,同年诸葛亮就病逝了,要知道,这个时候诸葛瞻才7岁。孩子这么小,诸葛亮还没来及教诸葛瞻就去世了,并非不注重培养,而是时间不允许呀。

不过信里也说明诸葛瞻从小就聪明。

诸葛瞻成年以后先不说才能,先说忠义,临危不惧,邓艾招降,诸葛瞻不出,战死沙场。可谓忠烈。

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晋泰始起居注载诏》)

司马炎也赞赏诸葛瞻的忠烈。

那么诸葛瞻才能是否难堪大任呢?

诸葛瞻年纪小,等到成年以后黄皓已经专权多年。姜维内政不如诸葛亮,却乱年战争,后政国力跟不上,导致国家空虚。

要知道蜀国到后期,实在没有啥人才了,并且国力衰弱,公元261年诸葛瞻才真正掌握一些大权,要知道此时离蜀国灭亡就剩下两年了,诸葛瞻刚刚上任,就直接面对经验老道的邓艾,输了也正常。再加上国内被黄皓搞的朝政混乱,难以短时间回复。

所以,诸葛瞻并非无能,而是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点时间和条件成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