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了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诸葛亮明知道刘备会败)

网友提问: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刘备的蜀国还失败了呢?

优质回答:

人定胜天?这太唯心了吧!

很多人的三观是有问题的,解读历史时也是如此,撇开环境因素,撇开大势背景,只强调个人能力。在当下这种愚蠢思维的还真不少,特别是追星一族在面对自己偶像时,所以这种人被称为“脑残粉”,脑残是其最大特征。

回到问题。从两个层面去说:一,为什么诸葛亮没能实现抱负,匡复汉室、一统中原。二,诸葛亮到底厉不厉害,厉害在哪?

先看第一。诸葛亮是在刘备死后,又经历了一些朝堂斗争,才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的。而这时,三足鼎立之势已成,蜀汉为最弱小一国,占据益州和汉中两地,人口不足百万。而魏与吴,仅人口分别是400万和200万。以10抽1组建军队,蜀汉最多也就10万,魏则40万,吴20万。诸葛亮再牛,也不能撒豆成兵,而冷兵器战,兵力终是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以少胜多的战例不少,可大多是主将出现重大失误,如果未出差错,兵少一方是必败之局。

从政治格局看,曹丕代汉,并没受到朝野上下多少的抵抗和反对,老百姓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最想要的是休养生息。而曹丕新政,正符合了老百姓的需要,管他谁当皇帝,过安稳日子最要紧。这样,当诸葛亮打着匡复汉室的名义北伐中原时,并没有出现老百姓一呼百应,以应王师的效果,反而诸葛亮挑起战事,是给老百姓添堵,并不受欢迎。魏国内乱不起,孔明就是以弱击强,那里能收获大的胜利?所以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空耗国力。看后来魏灭蜀后,蜀中再无反叛,说明蜀国百姓也不想打仗了,诸葛亮实是逆潮流而动,焉能成功?

军事上北出祁山,道路险阻,补给困难,诸葛亮没办法只能屯田,自我补充一部分,部队是亦农亦兵,专业化程度下降,用兵时间受到限制,不能春耕秋收时,扔下地里粮食不管去打仗吧?那不是一年辛苦白废?去到魏国境内抢粮食,就是与强盗无异,与老百姓为敌,怎能得魏人人心?刘邦出秦岭,是因为在关中时与民约法三章,有好的民意基础,才打得下站得稳,有关中就地的粮食兵源补济,这才能争天下。诸葛亮没这个环境,他是招魏国百姓恨的人。

再看第二个问题,诸葛亮本事究竟有多大?许多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诸葛亮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可以作法通神,其智近妖!其实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这样的!演义中许多诸葛亮的事迹是作者杜撰的,比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等这种经典故事。还真就是个故事。

历史评价诸葛亮,长于政务而短于军事。最受推崇的政绩是很好地处理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其他的发明了连弩和木牛流马,打仗就一般了,有些战斗级的胜利,可战役级的一个没有,北伐无一成功这是史实,无可辩驳。

军事战略上有个隆中对,可说到和做到是两回事,蜀汉战略错误极大,战术错误更多,比如失街亭,所以诸葛亮本事客观还原后,真的一般,至少没演义吹得那么神。

有人说诸葛亮被后世誉为“智圣”,入武庙十哲,本事还不大?要仔细研读历史,后世都是儒家天下,诸葛亮被儒家推为圣人,最关键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儒家讨好皇帝的核心忠君理念,楷模就是诸葛亮,掌大权而不自立,以孔明为楷模,儒生都学诸葛亮,让皇帝放权放心。这样,就不断地美化、神化诸葛亮,各种高帽子也就来了。

综合起来,还是个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的哲学命题,结论是没有时事,光靠英雄是无用地!

其他网友回答

陈寿一语道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诸葛亮确实会带兵,能够把部队训练得严严整整,无隙可击。关于这一点,陈寿也不否认,所以说诸葛亮“治戎为长”。裴松之注《三国志》,也引用了一位“袁子”的话,说诸葛亮用兵“止如山,进退如风”。这是很高的评价。能够把部队带成这样,诸葛亮确实不简单。

可是,带兵和打仗,虽然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两件事。带兵带得好,不代表打仗打得好。或者换句话说,训练搞得好,只能说明部队战斗力强,却不能保证一定能打胜仗。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强的水平,可是由于情报工作落后、战术思想老化,再加上前线指挥官南云忠一缺乏应变能力,结果一败涂地,便是典型的训练100分,作战不及格。

诸葛亮的问题,恰恰是“奇谋为短”,也就是因循守旧,缺乏战场上的随机应变。他的每一次北伐,都搞得声势浩大,当然也没打败仗,但是面对魏国的严防死守,总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魏延向他献子午谷奇谋,他也不能接受,因为对他来说,奇谋是不存在的。他的作战思想,是要把每一步都算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冒险,每一个战机都必须在控制范围之内。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司马懿打不败他,他也打不败司马懿,最后只好比拼内力,看谁命长。

如果诸葛亮辅佐的是曹操,他很有可能成功。无奈,他选择了刘备,而老刘家的底子委实是薄了一点,所以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为什么没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一,刘备前期没有占到优势

自董卓被杀,各地群雄自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官渡之战后消灭了袁绍的残余一统北方。孙权接由父兄经营多年的东吴,以是江南的一方霸主。而这时的刘备却是几经辗转,投奔刘表后,在新野稳住了脚跟。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时的诸葛亮即使有天纵之才,也无法弥补差距。

二,诸葛亮厉害,但三国中精彩绝艳之人也不少。曹操,司马懿,鲁肃,周瑜,陆逊,哪一个没有一统天下之志。将领,魏,吴,同样不缺。

三,荆州的丢失,

在刘备占据蜀地有了三足鼎立之势后,荆州的丢失不但失去了关羽这员大将,也使本就弱小的蜀汉雪上加霜,更是打乱了诸葛亮的军事和政治战略。从而导至刘备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而夷陵之战的失败,使蜀国损失惨重,至使蜀汉后期人才短缺。

何谈一统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