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去世后,孙权为什么感到很紧张?
优质回答:
诸葛亮死后,孙权的确感到很紧张,也很担忧。因为诸葛亮时期,吴蜀已经结盟,关系也特别的稳定,诸葛亮与孙权都有官方的书信往来。
吴蜀关系十分稳定,诸葛亮也常派使臣出使吴国,比如邓芝等人。他还与邓芝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吴蜀也正式约定如何瓜分天下。
当时孙权称帝,诸葛亮派出陈震来祝贺并且再次盟约。当时约定:
豫、青、徐、幽四州属吴
兖、冀、并、凉四州属蜀。
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分属两国。
他们分割天下时还不忘打上扶汉的口号。
盟约中着重地提到诸葛亮的作用:诸葛丞相德威远着,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这句话大意就是诸葛亮丞相德行威望远近闻名,他辅翼蜀汉皇帝,在外主持军国大政,道义诚信感动神鬼天地,再结同盟,加深约誓。使东吴、西蜀两国军民都知道结盟大事。
按道理这里应该提刘禅,而不是诸葛亮,因为结盟是两国之主的事情。这里突出诸葛亮说明什么?
吴蜀之间的结盟的基石是诸葛亮。吴蜀结盟稳定的根基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死,吴蜀结盟的根基就没了,就有可能出现变化,彼此之间就产生不信任感,这就是孙权感到紧张的地方,因为不知道继任者蒋琬他会怎么玩。
比如蒋琬觉得诸葛亮数次北伐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道路运输艰难,所以他去造船,想顺流而下。
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
东吴方面就十分紧张。
是岁,步骘、朱然等各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又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三国志吴主传》
大意就是有传言蒋琬要背弃盟约与魏国交流,现在造船想顺江而下,想图我们东吴的国土,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应该早作防备。
在诸葛亮主政时期不会出现这种猜忌。当然孙权还是采取信任的态度,没有作防备。
诸葛亮一死,孙权和蜀汉都很紧张,在吴蜀交界的边境增兵。
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三国志·邓张宗杨传》
这里可以看出吴蜀在诸葛亮死后就没有任何可信任的基础,这就是孙权为什么紧张的原因。
虽然当时蒋琬一方面陈兵,另一方面派出宗预与孙权重新结盟,但吴蜀之间的信任度远不如诸葛亮时期绝对信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但文治武功,连外交都高人一等。
其他网友回答
吴人闻诸葛亮卒,恐魏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
试想,诸葛亮是吴蜀同盟的缔造者,没有人比他更在乎此同盟,尽管中间曾为了荆州,吴蜀双方闹过三次别扭,但刘备过世后,双方便又握手言和了,而且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大权在握,只要诸葛亮活着,东吴便无西蜀之忧。因此,对孙权来说,诸葛亮活着很重要。
另外一点呢,曹魏与吴蜀盟军的战场就那么三个地方,关中、南郡还有淮南濡须口。这三个地方,曹魏都部署重兵防守,而孙权夺取南郡后,就必须独自防守南郡和濡须口,这两个地方没有西线秦岭的地理条件优越,因此,如果曹魏想要南伐,几乎都从这两地下手。那么,孙权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不过,这些压力随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而大大减轻了。如此,孙权有机会修理属地的那些山越和南蛮,有时间屯田休兵,集中精力吴国经济建设。
公元234年,孙权收到诸葛亮的来信,约定双方三线联动,共伐曹魏。诸葛亮4月北伐,孙权同时兵临合肥和江夏。不过事与愿违,孙权军中出现了疾疫,加上曹叡亲征,只能撤兵。
幸好诸葛亮在五丈原站稳了脚跟,使得曹叡也不敢轻举妄动,更谈不上报复东吴了。就当孙权感觉高枕无忧之时,诸葛亮病逝了。要说孙权不紧张也不可能,蜀国如果中止北伐,那么东吴防线将全线承压;另外,蜀国朝政形势不明,接下来的摄政派亲吴还是亲魏?再者,诸葛亮病逝后,蜀国重臣魏延、杨仪立刻发生内讧,谁能像诸葛亮那样力挽狂澜,平定内斗?如果曹魏趁虚而入,蜀国是否能保全自己?一旦蜀破,东吴将如何与曹魏抗衡?
总的来说,孙权还是希望蜀国能延续诸葛亮的国策,之所以加兵于两国边境,更多的是为了助蜀抗魏。退一步,蜀国灭了,也好先占领几座长江上游的重要城池,如江阳、巴郡等,这样魏国灭吴也很困难。
东吴增兵后不久,蜀国也增兵永安城。孙权就此事询问蜀国使者,蜀国使者则回应此与东吴一样,形势所致。孙权一听便释怀了,为何?蜀国政权交接正常,亲吴国策延续。
至于孙权为什么不会很紧张?且不说他的资历最老,他手上还握有几大王牌,陆逊、朱桓、朱然,即便曹叡真想报复,他也拿不出当年的五子良将,而引以为傲的曹一代已经被朱桓他们几个打得活活气死了。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