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急于北伐(诸葛亮北伐是否加速蜀汉灭亡)

网友提问:

诸葛亮如果不急着北伐,蜀汉是不是能够持续更久一点呢?

优质回答:

蜀汉能否持续得更久,不取决于蜀汉,而取决于曹魏。

只要曹魏下了决心,则蜀汉必灭。当然,还有一个巨大变量。那就是东吴。如果孙权突然雄起,然后带着江东豪族猛揍曹魏,那么蜀汉或许还有生存更久的可能。

但是,孙权一直有雄起的心,却连淮河也打不到。因为江东豪族都是地主老财,赚了钱就埋在地底下,然后不玩了、也不打了。对于统一中原,他们毫无兴趣。

既然决定权在曹魏,那么,曹操为什么没能灭掉蜀汉?

就如曹操的军令鸡肋所言: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仅此而已。

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汉中如此,益州也如此。所以说,汉中和益州这两个地方,非常尴尬。

真得有肉吗?

如果益州和汉中真得有肉,那么刘璋和张鲁这两个诸侯,早该冲出秦岭大山,去逐鹿中原了。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蜀地诸侯,只是边缘存在,其没有争霸中原的资本。

所以,这就不算有肉。然而,就一点儿肉也没有吗?

公元前316年,秦国庙堂围绕伐蜀还是伐韩展开了一场大辩论。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司马错关于伐蜀之利的论述是: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地足以广国、财足以富民,这就是蜀地的价值所在。地盘和财富,这都是战争资源。所以,蜀地并非无肉。

那么,到底是有肉还是无肉呢?既有肉又没肉,这就是尴尬。所以,鸡肋这个比喻最恰当。

蜀地就是这种客观形势。曹操明白、刘备也明白。但是,理性的决策,则是主观意愿和客观形势的合意。你不能只考虑客观形势,而不考虑主观意愿。

天下九州,曹得其六。简单说就是鸡腿、鸡翅、鸡屁股,凡是有肉的地方,全成了曹操的盘中餐。甚至,不仅生米做成熟饭,而且已经咀嚼在嘴里、消化到胃里。曹操正在消化已经得到的九州之六。

这是曹操,但是刘备呢?

打了半辈子的仗,好不容易在赤壁之战抓住机会,猛得一口撕下了荆州南四郡。但,南四郡连鸡爪子都不是,刚够填饱肚子。但填饱肚子就有了力量,于是再接再厉,连同宗刘璋也要照打、连皇叔人设也不管,再一口气吃掉益州。然而,益州只是刚被刘备煮熟,需要吃下去、再消化。就在这时候,汉中张鲁来掀桌子了,还把曹操请来了。

这时候,你让刘备怎么干?只能玩命,然后死磕到底。

汉中,对曹操来说,吃着挺香,但吃着费劲。因为碰上了刘备,这家伙非要死磕。所以,继续吃下去,则是投入与收益比不划算。所以,这就是个利益问题。

汉中,对刘备来说,不是吃着香不香的问题,而是没得选、只能吃。汉中守不住,益州就守不住。而益州守不住,孙权凭啥允许刘备占着荆州南四郡。所以,这就是个生死问题。

因此,在主观意愿层面,曹操和刘备无法同年而语。一个是勉勉强强,一个是孤注一掷。于是,汉中谁主沉浮,也就可知了。

曹操对于汉中是个态度,魏国对于蜀国也是这个态度。我们老曹家是一个暴发户。但我家这个暴发户是创业创出来的。有钱了、发财了,接下来就不能继续冒险了,而是要守业。创业难,守业也难。

所以,曹魏需要时间,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吃掉和消化掉整个中原地区。吃完了也消化完了,接下来才能长肌肉。等长完肌肉了,那就可以完虐东吴和蜀汉这两个不死小强了。

在消化中原和长肌肉的过程中,曹魏能灭掉蜀汉吗?

“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不好说。因为曹魏必须要去冒险。而在战争冒险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数。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所言: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难平之事,充满了这种硬转折。荆州刘表死了、荆州刘备趴下了,然后曹操拊手雀跃,甚至都要横槊赋诗一首“天下已定”。但是,硬转折出现了,赤壁之战把曹操打得仓皇南顾、狼狈北窜。接着是天下三分,刘备汉中之战、关羽襄樊之战,这就是“汉事将成”之时。但是,硬转折再次出现,东吴违盟了、关羽麦城了、刘备托孤了、曹丕称帝了。

这种硬转折以及这些个硬转折中的大事件,哪一个是人力所能预见、所能改变的?

波涛汹涌的时候,你得找个好舵手。曹操没有这个把握,曹操以后的子孙也没有这个把握。但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却谁都能掌舵。所以,不冒险了、长肌肉去,等时候到了,直接靠国力碾压,咋就不行了?而这就是曹魏的策略。

所以,曹魏未必不能灭蜀,但不确定的因素太大。尤其是在吴蜀同盟之时,再来一次赤壁之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东吴和蜀汉想要发起一场从南扫北的官渡之战,却真心没有可能。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汉中王刘邦当然不行,汉中王刘备也不行,甚至益州疲敝的蜀汉也不行。因为刘邦、刘备以及诸葛丞相,你们都没有资本。但是,曹魏却可以,因为曹魏有这个资本。时间够了。曹魏只能越来越强,蜀汉和东吴只能越来越弱。长策取胜、坐定天下,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好,而是看谁用。

然后,再说蜀汉的策略:如果诸葛亮不急于北伐而是蓄积国力,那么蜀汉会不会存在得更久一点儿?

非但现在人这么想,当时的蜀汉集团中这么想的,大有人在。特别是益州的土著豪族,这些人跟江东豪族一个调性,有地、有钱、有面儿,为啥要打仗?逐鹿中原干啥、兴复汉室干啥?

益州土著可以这么想,但荆州客卿和后主刘禅却不能这么想?所以,整篇《后出师表》,诸葛亮都在批评这个策略。

最意识形态的论题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是蜀汉立国的合法性。刘备折腾一生的目的,是要兴复汉室而不是当个割据军阀。关羽、张飞、赵云以及荆州才俊背井离乡,跟着刘备来到益州,也不是拥戴个益州侯或汉中王,而是要兴复汉室。蜀汉是理想立国。理想是兴复汉室。没有这个理想,不仅荆州系失去存在的意义,益州系也失去了支持的必要。支持刘备和支持曹操,到底有啥不同?旗帜不一样就,就这么大的不同。

人是讲理的,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世界不是谁钱多谁说了算、谁力量大谁定章程。如果是这样,不仅赤壁之战不用打,官渡之战也不用打了。曹操没有袁绍有钱、曹操没有袁绍力量大,那就袁绍说了算多好。

最经验主义的论据是“陈其事如左”的一系列论述。

高祖刘邦牛不牛,却也要“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不冒险、不努力、不进取,就不会有大汉江山。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刘繇、王朗,真是要以长策取胜了,却眼睁睁地看着孙策做大、兼并江东。

曹操厉害不厉害,仿佛当世之孙子和吴起。但是,曹操的成功史却是用失败堆积起来的。这家伙没死,当真是老天眷顾了他。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历史一遍又一遍的证明:要成功、必冒险。这就是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失败了,却不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去争取成功。而蜀汉要的是成功,而不是总结失败教训,所以必须讲经验主义。

最冷酷计算的博弈论是“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蜀汉在当时是个什么境况。民穷兵疲、益州疲敝,这是概括,而具体是什么呢?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这就是蜀汉集团的精锐力量,如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武将,如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战士。但是,这些人是益州原产吗?“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益州这种地方只能盛产李严、孟达这种豪族精英。这些个豪族精英有没有能力不知道,但肯定不好用、还不忠诚。所以,蜀汉的精锐力量,也是最积极进取的力量,是赵云这伙人。但这些人都老了,等他们都老死了,却没有人能接替他们。

这就是诸葛丞相对蜀汉的国情分析。博弈是个动态过程。因此,立足国情之后,还要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打曹魏,曹魏就来打我们。甚至,都不用曹魏打我们,内部的荆州系和益州系就能打起来你。与其等着曹魏来打,与其等着空耗内力,还不如直接出兵打曹魏,即所谓“住与行劳费正等”。

所以,诸葛亮北伐,是蜀汉不得不进行的大事业,因为合法性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也是蜀汉不得不采取的大战略,因为蜀汉追求的是获得成功而不是反思失败;还是蜀汉不得不实施的大策略,因为北伐曹魏还是等着曹魏来伐都要花钱。

诸葛亮北伐失败了,蜀汉也被曹魏灭亡了。这个历史结果不能证明诸葛亮北伐导致了蜀汉灭亡。因为决定权不在蜀汉也不在诸葛亮,而在曹魏。

蜀汉灭不灭,就看曹魏的决心。司马昭要篡位,而篡位就要有拿最硬的功绩。而灭国就是最硬的功绩。到这个时候,魏国的统治集团才下了最终决心。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内部矛盾斗争出来的决心,才是最大的决心。

诸葛亮努力了,然后失败了。努力却失败,是个大概率事件。如果努力了就成功了,那遍地都是王侯将相和富商巨贾。

那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是正确还是错误呢?这是最理性的战略,也是蜀汉不得不做出的战略。因为这就是在以战争的不确定性打破趋势的确定性。

趋势的确定性就是曹魏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打破这个确定趋势的办法,是制造不确定性。

纵横捭阖的外交谋略,如六国合纵、如吴蜀同盟,早晚都要废。弱者之间的结盟,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而成功的结盟,多是弱者与强者结盟去对付另一个弱者,或另一个强者。因为结盟制造的不确性太小。

战争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是足以改变固有趋势的事件。所以,蜀汉北伐,是诸葛亮能够做出的最理性的战略决策。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假设很有趣,但大概率的结果是:蜀汉灭亡得更快。为什么这么说?后世有好几起活生生的反面例子。

益州天险、沃野千里、易守难攻,这种天生的优势地理条件,导致每逢中原大一统王朝崩溃时期,西南时常会冒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氐族成汉政权,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政权。这几个政权的兴盛与灭亡轨迹,竟然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大致梳理下这几个蜀地政权的命运,就能看出假如蜀汉不北伐,会出现什么状况。

成汉:第一个反抗西晋腐败统治的地方政权,最终同样亡于腐败

西晋末年,朝廷内司马氏爆发了八王之乱,朝廷外各种自然灾害、瘟疫接连产生,再加上早已恶化的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流民,也就是难民。这些人为了活下去,大量涌入富庶的蜀地,却备受欺辱压榨。而巴氐族领袖李特兄弟,则趁机成为了这一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为了反抗来自各方面的压迫,流民们在李氏兄弟的带领下开始起兵造反。公元302年,李特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第二年,李特在攻打成都的过程中战死,其弟李流在下一年病死,最终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同年,李雄攻下成都,自封为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李雄在位期间,对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启用人才,政治清明;对外则一方面对东晋称臣,一方面持续开疆拓土。在当时群雄并起的大局下,成汉以其强势进攻能力,保证了一席之地。

而李雄在公元334年病死后,成汉则陷入了内斗的困局:起先李雄侄子李班继位,不久后被李雄之子李期杀害;338年,李骧之子李寿又杀了李期;李寿则生活奢侈荒淫,残酷压榨百姓,在他死后,其子李势继位,更加胡作非为。

可以这么说,自李雄之后,成汉政权就陷入了内斗、剥削、杀戮的极度腐败境地,对外则安于现状,妄图依靠蜀地之险在乱世中苟且。然而,到了公元347年,看到成汉政坛混乱、国力衰减,东晋的执政桓温逆流而上,兵不血刃将持续了41年的李氏政权消灭。

存在仅18年的前蜀,灭亡于腐败

晚唐时期,西川大乱,壁州刺史乘乱攻取了成都,被唐朝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此后他四处攻城略地,将东川、汉中甚至关中部分区域纳入旗下。公元903年,王建受封为蜀王;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王建也于同年九月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由于称帝前打下了足够广阔的疆域,再加上地势优越,其后前蜀政权与中原大致相安无事。公元918年,王建逝世,继任者王衍将政事交给权臣,自己则醉心于荒淫无度、日夜饮酒、纵情奢侈、四处巡游,甚至大肆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腐朽不堪。

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魏王李继岌、郭崇韬等发兵攻蜀,军心民心涣散的王衍政权毫无抵抗之力,迅速投降。也就是说,前蜀只持续了18年。

安定祥和的后蜀,则亡于安于现状、毫无进取心

在灭前蜀之后,后唐也发生了兵变,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窃取蜀地兵权。公元934年,他在成都建国称帝,国号也叫蜀,史称后蜀。

孟知祥在位仅100多年就病死,其子孟昶前期励精图治,维持了30多年的安宁和平。这段期间,中原地区频繁政权更迭,甚至发生了契丹杀进汴梁、将后晋灭国的事件。

但面对上述乱局,后蜀却只追求保持现状,丝毫没有趁乱进军中原的雄心。比如在公元947年,原后晋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向后蜀请降,并请求出兵接应;但后蜀压根没想过进取关中,以至于毫无反应;两个月后,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后蜀才想起接应赵匡赞,却在一顿胖揍下被赶回。

但机会总是有的,后来,后汉关中大将李守贞、赵思绾相继叛乱,并向后蜀投降,但直到这些叛乱陆续被平,后蜀仍龟缩在腹地,压根没有出兵接应。

而在北宋建立后,在致力于一统天下的赵匡胤兄弟面前,后蜀的国力压根不够打的。公元965年,北宋伐蜀,前后只用了66天时间,孟昶就投降。

如果从孟知祥占据蜀地算起,后蜀共延续了40年。

(下图为孟昶的花蕊夫人想象图)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刘禅的蜀汉政权会面临哪几种可能?

在谈到为何持续北伐时,诸葛亮曾多次上表进行了解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以汉室正统自居,是蜀汉政权存在的法理基础;如果不主动进取中原,则等于自认是地方割据政权;

其二,蜀汉的文武精锐,来自于中原以及荆州。如果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生老病死,蜀汉以一州之地的人才资源,压根无法跟曹魏甚至东吴抗衡;所以必须趁着这些人在当打之年,做最后一搏;

第三,蜀汉小国寡民,打不起持久战。若各方安于现状,随着中原的恢复,届时面对曹魏更加毫无抵抗之力。因此,不断北伐,给对方施加压力,也不失为蜀汉政权的绝地求生之道。

以上是诸葛亮公开点出来的原因,但他应该还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他考虑,即:若无外患、必有内忧。若不通过战争的方式调动朝廷上下,那么在安定祥和的局面下,朝廷很有可能陷入内斗、腐败的乱局。

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一国若想转移内部矛盾、团结上下,对外战争可谓是最佳的选择,二战的爆发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而当时蜀汉的情势更加危急,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乃至士卒,蜀汉人员由三部分构成:原刘璋老部下、荆州派、早年跟随刘备的中原人。若安定下来,这些人一定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内斗不息;只有把他们都绑在北伐的战车上,才能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并可以通过功劳定高下,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因此,蜀汉北伐,看似穷兵黩武,实则是保持政权活力、避免陷入安于现状困局的不得已之举。若在刘备死后,诸葛亮闭关自守、安心休养生息,也许一时会安定,但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朝廷上下势必会安于蜀地的富庶,毫无进取心、失去战斗力;甚至为了抢夺更大利益,各派系一定会陷入内斗,蜀汉极有可能会自毁长城、更快灭亡。

最终,蜀汉存在了42年,跟成汉、前蜀、后蜀相比,貌似情况还是好了一些….

其他网友回答

蜀汉稳定不稳定无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蜀国的建立理念出在复兴汉室上,这也是刘备得以一路走到建国的原因,但是这仅限于老一批的人员,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是,用不远避不开的就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受刘备白帝城托孤重任,也就是扛起了刘备复兴汉室的责任,在诸葛亮的目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北进中原,这在出师表也有所表现,所以诸葛亮死后被称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次,北伐是蜀国唯一的出路,蜀国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是道路险阻,物资难以运输,这大大制衡了蜀国的发展,而由于山川险峻,人口分散,如果闭塞国门,闭关自守,无异于陷入和魏国国力的对抗中,这对于蜀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防守战还会在自己国土上进行,是万万不可取的!可以分析下姜维的战斗,也就可以知道防守是比不上进攻所带来的效益的!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将国家内部矛盾引到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蜀国的官员构成复杂,既有荆襄士子,又有西川旧臣,南蛮西羌,还有刘备旧部,矛盾重重,如果不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会陷入国内争权夺利的战斗当中,这是他不想看到的,空耗国力!

所以说,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国面对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化主动为被动,处处受制,稳定多久就看魏国有多大的能耐了!与其必死,不如在不可能中搏出一条出路,这才是北伐的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国家的存在不是为了苟延残喘多久,而是能不能成为大一统王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