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借”,“草船借箭”“借东风”“借荆州”?
优质回答:
借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善修炼之神仙,都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借”。古人荀子说:“圣人善假于物也。”能善于借助外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之所以在展示诸葛亮才能时,都用借字,其用意也在此吧。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阴阳五行,夺天地造化。在活学活用中,就像熟练太极的人一样,能借势打势,四两拨千斤。治理明言诚信精变通化的诸葛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诸葛亮处世,以他的博大精深技能,灾难临身自化解,危厄近前谈笑飞。周瑜欲害他,急困之时,他来了个草船借箭;赤壁之战要火烧曹军,关键时刻,他就来了个借东风;刘备无立椎之地,危难之际,他来了个借荆州。因此诸葛亮曾说:“亮虽居虎口,却安如泰山!”由此也说明了诸葛亮属圣人级的存在。无奈圣人虽能夺天地造化,却难违改天命,就在曹魏倾危,司马无生之际,五丈原大星陨落,天收其命。诸葛亮也只能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而魂归离恨,最终也只能给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扼腕结局。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的问题很妙!履和斋试着回答一下。
诚如题主所举的例子,草船借箭,借东风、借荆州。为什么诸葛亮喜欢“借”呢?为什么《三国演义》作者喜欢用这个“借”字呢?为什么人们谈三国也喜欢这个“借”字呢?
履和斋觉得这个“借”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不妨一一道来。
汉语言非常丰富,用词考究,这个“借”就非常精妙。借,是人与人之间的通常行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正统的事,会平添许多人情味。
借,是司空见惯的小事,用它来表述战争、历史等大题材,可以突出运筹帷幄,强调智谋。不写刀光剑影,似乎一切都是智者的巧运筹的结果,圣贤的力量。
借,自己没有才去借。草船借箭、借东风、借荆州,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刘备、诸葛亮的艰苦创业,白手起家。
借,还有很多引申义。草船借箭,是轻巧地赚取;借东风,是夺天地之造化;借荆州,实际是个托辞,正义外衣下的一份假合同。
还有一个“借”,曹操借过粮库主任王垕的人头。这里突出曹操的奸诈与无情。
纵观《三国演义》里的“借”,没有一个主动“奉还”,都是尔虞我诈。
诸葛亮(甚至刘备、曹操等人)智谋过人,常人所不及。作者巧妙用笔,让你读起来可以忽略了关张赵马黄的奋力拼杀,唯独不能忽略军师的智谋。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强调权术和计谋的书,换句话说,里边都是尔虞我诈。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很多事情不够阳光,古人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古人的话很公允、很实际。少年不要感染打打杀杀,人老了就该做减法,别老是想着动心眼了。
诸葛亮以半人半妖之术,借的巧妙,借的霸气,借的悲壮,借的荡气回肠。还记得《康熙王朝》的主题歌吗?——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也是“借”。一个借字,代表了人们无尽的情感。
其他网友回答
正史记载是不存在这三借的,“借荆州”是刘备取得益州以后,受到曹操攻击,为了保住益州请求孙权把荆州暂时借给他,孙权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正好让刘备作为北方屏障在荆州抵挡曹军,于是双方达成共识,重新划定界线,借给刘备几座城池驻军。
“草船借箭”也不是诸葛亮的故事,而是孙权带领一队战船逼近曹操水寨探看虚实,当时大雾天气,曹操不敢盲目出兵应战,于是下令乱箭射船,东吴船只一侧受箭越来越多渐渐开始吃水侧沉,孙权不慌不忙的让船只掉头另一侧受箭,不一会船就平衡了,然后下令收兵回寨。曹操在岸上观看,见孙权两军阵前临危不乱如此稳重,不禁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压根就没有参与赤壁之战,“借东风”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火攻赤壁从始至终都是周瑜一手策划的,他作为东吴最高统帅,自然明白天时地利,早就料定什么时候起东风,提前安排妥当了火攻计划。
《三国演义》偏向于抬高蜀汉,贬低东吴,把鲁肃、诸葛瑾、张昭等人描述成了傻子一样,如果他们那么没用,怎么可能身居要职,主持朝中大事。把周瑜描述的气量狭隘小肚鸡肠,没有气量怎么管理众多将领,怎么可能成为军中最高统帅。而整部小说不仅美化虚构了很多关羽和诸葛亮的情节,把很多功劳搬到他们头上,还多次神话这两个人,关公被描述的忠勇无敌,死后还多次显圣,以至于民间逐渐形成了武圣人,关帝,武财神等名号,世世代代受人崇拜。诸葛亮被写成万事通晓,算无遗策的神机军师,但是却没有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没有留下战术上的建树供后人参考,六出祁山战略上明显也是极其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