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诸葛亮为什么要生擒孟获,而且要七擒七纵?
优质回答:
诸葛亮为何要生擒孟获?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作者竭力塑造诸葛亮高大上形象最为精彩的一幕。充分体现了诸葛亮作为军事家的优秀指挥才能,和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与其治国方略。有史以来政治中心与边陲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始终存在着永恒的矛盾,难以建立起持久的政治信任。叛乱,镇压,再叛乱,再清剿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如何才能取得长治久安,使南中变成西蜀政权稳固的后方,深得孔明依赖的参军马谡,为此次南征献上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战略思想,罗贯中先生以神来之笔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写下了脍炙人口“七擒七纵”不朽篇章。善攻心,反测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南征的胜利结局正如诸葛亮所期望的那样,孟获拜服於地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从此对蜀国政权及诸葛亮口服心服,换来了一个时期的平静。也为后来武候北伐解除了后顾之忧。
其他网友回答
原因就是:孟获是蜀国南中一代少数民族的首领,诸葛亮对孟获采取的是攻心之策,目的是彻底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之心。
七擒孟获一方面反映了诸葛亮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征服孟获的过程也是很曲折,其中蕴含着高超的军事理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另一方面反映了诸葛亮远大的政治眼光,对地处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皆兵,平时生产劳动,有战事就转化为兵,且当地地理环境复杂,单纯使用武力不能从根本上镇服,所以诸葛老先生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两者相辅相成,恩威并施并施的方法,使南中的少数民族彻底的失去对抗的信心,出心理上彻底瓦解了他们的抵抗斗志!
还有一个方面,诸葛亮一心北伐,如若解决不了南中的问题,北伐期间后院起火,必然影响北伐!
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诸葛亮见他已经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就让他管理蛮荒之地,孟获听后更是感动的痛哭流涕,这就从内心而言孟获彻底彻底归顺了巴蜀,从此诸葛亮再也不用为南蛮而担心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方面体现出了我国的民族团结的原则!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这是造假编出来的!诸葛亮带了大军讨伐孟获,孟获但凡有正常人的智商,就会和诸葛亮打游击,或者躲得远一点,等诸葛亮撤退以后再出来折腾。即使孟获自信心爆棚,一败之后不知道改变打法?就算孟获智商不在线,他的族人就眼看他胡折腾到被擒七次?历史上,还有谁像孟获这种败法还能坐稳大哥位置?即使刘邦屡次为项羽所败,但也没有被擒过啊!
事有反常即为妖,历史上挑战智商的记载不少,看看就好,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