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刘伯温谁更聪明(诸葛亮跟刘伯温什么关系)

网友提问:

诸葛亮与刘伯温在智慧方面谁更有才?

优质回答:

人民日报姚秀军:五星红旗备导弹!诸葛亮与刘伯温,不同年代的军师;更有才是刘伯温,扶朱皇成立明朝。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出生三国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是这个”世”成全了诸葛亮。在三国,他就是智慧的化身,神一样的存在!

刘伯温是真的厉害,没有他的辅佐,朱元璋难以建立大明朝。时称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转世,孔明再现!

有典故说刘伯温曾拆过武侯祠的牌匾,竟看到了诸葛亮留给他的一句话;而刘伯温也预言了中国未来”圣人”的出现。

只是,两人所处的朝代不同,诸葛亮在史前已被人们神化,在人们心中是无人能代的存在。

刘伯温输了,输在了”出生晚”!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帝佐之才,今天拿几把硬尺卡一卡,究竟谁更胜一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刘伯温是明初人,相差一千多年,如果两个的智慧势均力敌,平分秋色,应判刘伯温稍逊风骚。评判的理由是:后人的智慧应超过前人,才算公平。一,出道摆派头,胜过刘伯温。

诸葛亮出道之前,高卧隆中,虽不是官宦之门、富贵之家,却如闲云野鹤,日子过得悠哉由哉。平日里或读书,或吟诗,或交游,完全看不出“躬耕于南阳”的庄稼汉影子,于乱世中气定神闲,仿佛人间仙子。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孔明不出门,才名传千里。前半生颠沛流离,屡战屡败的刘备慕名而来,一顾茅庐不见,二顾茅庐不见,摆足了谱儿,端足了架子,三顾茅庐才让见。

反观刘伯温,曾是元朝旧臣,一直为找工作焦虑,缺乏诸葛亮的淡定和超然。当朱元璋提着一点小聘礼(以朱元璋的性格,估计是一封洪湖鸡蛋糕和一斤散装白酒之类)上门纳贤时,麻溜就答应了。诸葛亮和刘伯温同样是应聘打工,诸葛亮的姿态明确告诉对方,别把我当打工仔,启用本尊应有对师傅的尊重,对能者的待遇,还要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如有怠慢之处,本大爷随时走人,恕不奉陪。纵观诸葛亮打工之路,不仅未受半点窝囊之气,反而发号施令,尊崇无比。而刘伯温见有人找上门,生怕错过了机会,毫无条件就答应了。在朱元璋麾下,刘伯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过的是战战兢兢的日子。尽管他小心小心再小心,仍免不了被朱元璋几起几落的打击。从主子对臣子的封号,可以看出受尊重的程度。诸葛亮被封武侯,仅次于公爵;刘伯温呕心沥血仅封三等诚意伯,从“诚意”二字分析,这个爵位带有很大的侮辱性。聪明人一想就知道:朱元璋要不看在他屁颠屁颠的忠诚态度上面,根本连“伯”这个爵位都不会赏给他。暗含警告刘伯温:不要以为你出了几个馊主意有多了不起,我的请教,不过是当时明知故问,大明江山有今天,没你老刘什么事。你看,老刘这工打得多贱,爵位低也就罢了,随便封个“文伯”、“武伯”、“智伯”都好听些,一个“诚意伯”把老刘出谋划策、神机妙算的功劳全抺煞了,亏得老刘有修养,不计较,换作脆弱之人,早就悬梁自尽了。二,请师师为主,位压刘伯温。

诸葛亮在出道之前,就算准了能在刘氏集团称王称霸,尽管有个万人敌的关羽、无人敢惹的张飞,都能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蜀汉后期,刘禅恭敬地称他相父,手下军政要职,诸葛亮说了算。反观刘伯温,一直是一个不显眼的存在。朱元璋不懂的事,勉强把他当个人,过问一下,充其量也就是个参谋人员,无权无势。及大明初定,又把他当个大木头,专门弹劾不轨之臣。朝廷上下,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功臣勋爵,哪个敢惹?哪个敢碰?说穿了,就是给一捧臭屎他吃。刘伯温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完全把老刘玩弄于鼓掌之中。刘伯温患病,胡惟庸乘机派御医开药,病势不减反增,刘伯温向朱元璋反映病情,朱元璋轻描淡写地安慰,并不追查胡惟庸,可见在药里下毒,是他授意的。一月以后,刘伯温就归天了。这还不算,朱元璋又下令掘开刘伯温的坟墓,幸好刘伯温早有准备,棺内有一本《大明律》,其中一条写着“开棺见尸者死”,老朱不好意思,只得重新厚葬。相比诸葛亮死后享尽哀荣,刘伯温显得太悲催了。有人说,诸葛亮只是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助主一统江山,明显老刘强,老诸弱。本人认为,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东吴集团和曹魏集团,人才鼎盛,不可等闲视之。反观元末,蒙古人已成强弩之末,而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太差劲,无意之中成全了朱元璋。

三,文章传千古,又压刘伯温。

虽然刘伯温也写过很多诗,真正为后人所喜欢的没有一首;老刘也写过《郁离子》和《烧饼歌》之类的书,但知道的人不多,也难奉为金科玉律。而诸葛亮的《出师表》却名扬千古,光耀文坛。透过字里行间,其忠可表,其诚可见,其智可嘉。所以,在为文方面,老诸又艺高一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