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庞统谁更厉害(诸葛亮和庞统谁更厉害)

网友提问:

诸葛亮与庞统谁更厉害?

优质回答:

欲成大事,必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占据了“地利、人和”两项,而庞统只占得“天时”,从这点上看,诸葛亮要比庞统强。

01“天时”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东汉末年(184年-220年),皇权虚弱无力,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难以控制地方政权,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2)此时庞统看到了“天时”,是一展雄才的时候了,早早的就投奔了江东,庞统原本是想投奔孙权,可是孙权身边有能力的谋士颇多,看不上他,只做了周瑜的幕僚。

(3)而此时的诸葛亮还待在家中,等待最佳“天时”,无奈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在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诸葛亮还是偏向刘备的,因为刘备是正统的汉室皇族。

“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

(4)诸葛亮虽然遇到了信任他重用他的明主,可此时汉室已式微,孔明身负雄才大略,怀抱天下,但是想辅助刘备复兴汉室已经无望了,可谓生不逢时。所以他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后陨落五丈原,只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

02“地利”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庞统虽然占据了天使,但未得“地利”,被箭射中,死在了落凤坡。还没有开始展现雄才大略就死去了。

(2)诸葛亮一生展示了他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利用“地利”,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战无不胜。“地利”上远胜庞统。

03“人和”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庞统不占“人和”。他出山比诸葛亮早,一开始投靠了江东,孙权不用他,他只做了周瑜的幕僚。后来投奔了刘备,刘备也没拿他当回事,即便被刘备留用了,也知道他是凤雏先生,初时只让他当了个县令,还是诸葛亮好说歹说把他留住。

(2)再观诸葛亮,一直在家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刘备三顾茅庐才将他请出,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开始是刘备的军师,后来做了刘备的丞相。

“君才十倍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一生得以重用,而且在刘备临死的时候说过:“若是我儿刘禅值得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若是不行,你就自己来吧。”

在“人和”方面,诸葛亮远甩庞统几条街。

04结束语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庞统能和诸葛亮齐名,说明他是有雄才大略的,只是庞统没有在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白白浪费了一身本事。而诸葛亮生不逢时,劳累过度累早早陨落,也是令人惋惜。

无论庞统如何有雄才大略,没有机会施展,当然就不如诸葛亮厉害,因为结果是最重要的。

其他网友回答

都是聪明人,但是庞统的聪明大都是用来算计对手,而诸葛亮的聪明却是连自己也算计在内的。就好像下棋,诸葛亮常常把自己置身在局外而统观全局,但庞统却喜欢把自己也当成一个旗子左右冲杀。

比如,诸葛亮去吴国是为了联手,而庞统去曹营则是为了坑人(建议把船连在一起),可以想象,如果曹操当场识破其诡计,可以想象他的下场。我觉得,像这样的事儿,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去干的。

《道德经》第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这位“善摄生者”是一位刀枪不入的神仙,而是说这种人善于发现存生保命之道,不蹈死地。

诸葛亮就是这种“善摄生者”;而庞统做事,却常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执,似乎不这样做就显不出自己的能耐。

两人都已一代赌神,都在帮刘备空手套白狼,可是诸葛亮的特点在进退自如,而庞统的特点却是“三分天注定,七分在打拼”。

孔明能够在失去街亭侧门大开的情况下还能想出空城计(先不管真假),可是庞统却在关键时刻冒进中了张任之计,死于流矢之下。就好像开车,一个是老司机,危机关头能够刹住车,可另一个却是飞车高手,为了胜利宁可冲下悬崖。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庞统的不成熟,那就是职场浮沉。我们都知道,进入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尽快使自己融入公司的文化,如果行事风格与公司的运营氛围格格不入,那就很危险了。

刘备是一个吃鱼撇腥的“阴谋家”,诸葛亮很了解这一点,所以事事都会按照刘备的风格静心打造一系列锦囊妙计;可是庞统一上来就是上中下三计,逼着刘备做“不德”之事把他推到上风口浪尖,陷入是非漩涡,这是刘备很反感的。

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凭什么我刘备先承认我就是卖狗肉的?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岂能就这么一把撕掉露出獠牙?

或者庞统也看出刘备跟自己不是一路人,或许落凤坡之死本就是庞统心死之后的自我放弃(三方已经得罪两方,这一方也难以容身,不死何为?)。但不管怎样,庞统纵使有韩信之才干,却无奈刘备却没有刘邦之气魄。

所以,如果说比他们两个谁高谁低,不妨先比一下张良和韩信,就一目了然了。

其他网友回答

此人若不死,诸葛亮不可能有大作为,可惜天妒英才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地位一直是拔高的,因为他历经蜀汉两朝,是国之柱石,是创业功臣,然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一人之死,这人是谁,为什么会对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的诸葛亮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了?下文中来揭晓。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起于草庐,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本身并没有什么起势的资本,然而他却傲视群雄,在草庐中与人指点江山,落魄流落荆州的刘备听闻天下还有这号人物?遂起了求贤之心,此日便带关羽、张飞入南阳深山中拜访,然而前两次刘备皆去而不得,只听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待刘备第三次踏雪寻卧龙而来,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当即在草炉中为刘备制定下“打曹操、联孙权”的伟大战术战略。然而,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未能帮刘备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那么是不是说明他的才能被无限夸大,诸葛亮仅有忠臣之功却无辅佐之才了?其实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也有所怀疑,如果此人不死,恐怕诸葛亮难以施展才能,可惜天妒英才。

在前面讲道,刘备当初寻觅诸葛亮时曾听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而后面卧龙、凤雏都被刘备得到了,而在得到诸葛亮时,刘备对他言听计从,可得到庞统后,刘备就渐渐地冷淡诸葛亮了,这是不就说明刘备更看重庞统的才华了?要说起来庞统能加入刘备阵营完全还是靠诸葛亮的功劳。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庞统与诸葛亮早就认识,而且很可能还是好朋友,当初也是他将庞统介绍给刘备认识的,刘备很肯定庞统的才能,给予庞统和诸葛亮一样的待遇,都是从职军师中朗将,专门为刘备做战略性大计划。然而,在取西川的时候,刘备只带了庞统,而让诸葛亮留守荆州。由此可以看出庞统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然而可惜的是,庞统为取西川献上一条“毒计”,最终身死落凤坡,刘备在一气之下顾宗亲之名踏平西川,最终西川和平解放。可是,自此以后刘备在军事计划上只能选择诸葛亮为靠山了,试想如果庞统不死,那么他必然会分走诸葛亮的权利,再看刘备对庞统的重视度来说,或许他在未来的权力要高于诸葛亮之上,而诸葛亮在蜀汉的存在感将偏低不少。

那么在刘备死后,有庞统压诸葛亮一头,或许诸葛亮就不能发挥出他的才干,也就没有了6出祁山伐魏的作为了,而诸葛亮在历史中的形象或许也没有现在这么完美,虽然是光明磊落的忠臣,诸葛亮可能没有嫉妒过庞统,但是不得不说,庞统的死是刘备的不幸却是诸葛亮的幸运。

观历史,可以知兴衰,读史品鉴,我们今天评诸葛亮,忘不了他复兴汉室的执着精神,也忘不了他以老躯之身倾心沥血扶大厦将倾蜀汉时的忠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统一大业确是失败了,虽然《出师表》在今天读来依然朗朗上口,依然能感觉到他的爱国情怀,但是他的失败也有个人因素在里面,太过于专权是他最大的缺点,而如果将伐魏军师换成庞统,或许蜀汉又是另一番景象也未可知,统一大业或许真能成功了。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评论和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看好玩的历史和文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