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是什么地方(诸葛亮病逝的地方是五丈原吗)

网友提问:

诸葛亮真的死在五丈原吗,五丈原在哪个地方?

优质回答:

诸葛亮是否真的死于五丈原,五丈原又具体在什么位置?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诸葛亮精于谋略,善于算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宵五行八卦,能未卜先知,在演绎当中可以说是神一样存在。而诸葛亮,一生征战,只为匡扶汉室拯救天下,他操劳的一生更是兢兢业业。因其鞠躬尽瘁的精神,被后人誉为:人臣的楷模,忠诚的代表。而从毛宗刚的评语当中,也对他高度赞赏,武侯之为相,与司马懿和曹操有着本质的区别,武侯为公,司马懿曹操为私,武侯不为后世子孙计,一心只想辅助汉室,待功成名就后,卸甲归田,其思想与品行之高尚,远非曹操与司马懿可比。

然而事事无常,造化弄人,诸葛亮一生的奋斗,并没有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自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先后进行六次北伐,虽然胜多败少,但却遇见像司马懿这样的天下第一善守大奖将,因此北伐始终未能成功。234年,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两岸对阵,由于年事已高,又凡事亲力亲为,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终死在北伐的战场上。有人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然而也有人怀疑葛亮是否真的在五丈原逝世?而五丈原有又具体属于哪个地方?以下笔者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诸葛亮确实去世于五丈原,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都有相关的记载,也就是说有着确凿的证据,以下做简要分析。

第一演义中曾这样记载曾有相关的记载,234年春,诸葛亮经过精心准备,再次率军北伐中原,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并且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营扎寨,而司马懿率领魏军在渭水北岸与诸葛亮对阵。由此看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在五丈原无疑,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曾引诱司马懿军队到达上方谷,并且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而这场战争的地点也切也正是在五丈原附近,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派人送给他一套女装:

使者此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接受了中国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

显而易见,这句话也充分证明诸葛亮与司马懿是在五丈原对阵司马懿,这句话也可以得到另外一些信息,那就是司马懿已经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因此司马懿才问他衣食如何?这也为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埋下伏笔。而诸葛亮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因此曾用七星灯续命,却不幸被魏延踢翻,诸葛亮也声称命该如此,不可强求。随后诸葛亮强支撑病体,坐上小车,最后一次试探各营寨,回到大帐中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从演艺中的种种记载,都可以说明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是毫无疑问的

关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的第二个铁证,是在三国志中的相关记载,书中曾这样说:

十二年春,亮悉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这大概意思是说,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方向,并且用木牛流马作为运粮的工具,意图从五丈原进攻魏军,与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而由于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死在五丈原的军营中。如果说演绎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三国志志是最接近三国历史的,陈寿又与诸葛亮生活的时代相差不远,它的相关记载足以说明一切,因此可以说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是毋庸置疑的。

铁正三正是毛宗岗对于相关内容以及诸葛亮的评价,我们都知道毛宗岗是清楚初的批评家,他也层曾效仿金圣叹删改水浒,对三国也进行了改动和批注。而他的批注,以真实性著称,在后事世代广为流传,受到三国迷们的好评。在演绎一百零四回中,他曾这样批注

原其(诸葛亮)初心,本欲俟功成之后,为泛湖之范蠡、辟谷之张良,而无如事之末,乃卒于五丈原之役。

这大概是说,诸葛亮有匡扶汉室之心,待到功成名就之后消防张良范蠡归隐,然而却事与愿违,在北伐没有成功之前,诸葛亮就死于五丈原这场战争之中。 显而易见,在毛看来,诸葛亮也是病逝族于五丈原,想来他一介大师,不会信口雌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诸葛亮是恪尽职守最终在五丈原的战场上逝世。

其次分析五丈原具体位置在哪里。五丈原在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他它属于岐山县管辖。五丈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中东西都有深沟,南面更是地势险峻的秦岭,它正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五丈原的北面是渭水,而它正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到达潼关县的时候,汇入黄河。

由此可见五丈原的南北方向都有天然的屏障,怪不得武侯会选择在此地作为决战地点。五丈原说白了就是秦岭北麓的黄土台原的一部分,它的平均海拔是七百五十米,虽然周围地势高低不平,然而五丈原上面却是地势平坦,南北长达四公里,东西宽也有一米八左右。而在这里更有三国古战场,诸葛亮正是在这里隔着渭水与诸葛亮对峙,五丈原也是因此举世闻名。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他病死在五丈原。那么,这个五丈原到底在现在的哪个地方,还有为何诸葛亮要驻守在五丈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了三年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同时,诸葛亮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打魏国。孙权这次响应了诸葛亮的号召,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但是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打败。于是,最后还只剩下诸葛亮这一路大军北伐。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坚守不出,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为了让司马懿领兵出战,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以此羞辱司马懿,逼司马懿出战。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纷纷要求出战,但司马懿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魏明帝不准,还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

诸葛亮没办法,只好分兵在五丈原屯田,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造化弄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他因过于操劳而病死在五丈原。在诸葛亮死后,按照他的遗嘱,葬在汉中的定军山。

历史上诸葛亮病死的五丈原,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海拔约750米,原上地势平坦,面积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还有就是万丈原土层厚,质地中壤,肥力高,素有“小江南”之称,便于诸葛亮屯田。因此,诸葛亮才会选择驻守在五丈原。

20世纪末,在五丈原设了五丈原镇,下辖曹家乡的原新两个村委会。2011年区划调整,撤销五丈原镇,并入蔡家坡镇,镇名蔡家坡镇。

其他网友回答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塬的一部分,海拔约750米左右,塬上地势较平坦,南高北低,南窄北阔,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平均约1.8公里,塬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据说南面最窄处仅五丈,五丈原因而得名。五丈原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驻军易守难攻。据说这里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屯兵的五丈原。那么诸葛亮真的就病死在五丈原吗?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五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春天,诸葛亮率北伐大军出斜谷道,用流马运送粮草,驻扎在武功的五丈原,与司马懿的曹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岸。诸葛亮非常忧患因粮草接济不上,致使每次北伐都半途而废。这次北伐,为了克服这一弊病,使北伐顺利进行下去,就让部分军兵就地屯田,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开荒种地,相安无事。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农历八月,诸葛亮得了疾病,病死于军中,时年五十四岁。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只说诸葛亮“卒于军”,却没详细说明,究竟是死于五丈原军营呢?还是死在退军途中,后人一般就此认为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的军营中。但同时期的魏书却有不同记载:“亮粮尽势穷,忧患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说的是诸葛亮因粮尽势穷,忧患过度至吐血,不得已才在一天夜里烧掉营寨,悄悄退军,进入斜谷后,在路上病重而死。如此说的话,诸葛亮却是死在了撤军的斜谷道中,并非死于五丈原。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说:“亮卒于郭氏坞。”郭氏坞在哪里?“坞”一般有三个意思:一是防卫用的小堡,二是地势四周高中间凹的地方,三是水边建筑的停船或造船的地方。“郭氏”当然是姓郭的人了,“郭氏坞”应该是姓郭的聚居的地方。据郭氏族谱说,郭氏起源于西番,西番自然是指我国古代甘肃、青海、宁夏、四川及陕西西部一带了。难道三国时期郭氏族人聚居在渭南五丈原一带?现在真不好考证了。而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在记述“亮卒于郭氏坞”后,接着就说: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司马懿就追击退入谷中的蜀汉军。姜维就让杨仪指挥军队,反旗鸣鼔,做出要伏击魏军的样子,司马懿见了,以为蜀汉军诱敌,怕中埋伏,就赶忙退军,不敢追击。于是杨仪率军有秩序地结阵而退,进入谷中后放发丧。司马懿逃回驻地,百姓们都嘲笑说:“死诸葛走生仲达”。有人就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长叹一声道:“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这在无形中证明习凿齿是承认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驻军营中的。《晋阳秋》也记载说:“诸葛亮病重时,有大星赤色芒角,自东北划向西南,投落于诸葛亮驻军大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不一会儿,诸葛亮就死了。”南朝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蜀汉驻军渭水之滨,魏军敛迹自守,不敢出战,胜负还未可知。诸葛亮是因生病而亡,并非是为魏军所气。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怎么能被司马懿气得呕血呢。魏书记载的“亮粮尽势穷,忧患呕血”,不过是曹魏自我夸耀罢了。裴松之还认为,魏书记载的“其云入谷而卒”,是因为曹魏军本不敢肯定诸葛亮在五丈原已病死,等蜀汉军入谷发丧,才认为诸葛亮死了。根据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肯定,诸葛亮是病死在了五丈原。

五丈原本是西部一籍籍无名之地,却因诸葛亮殡天于此,竟闻名后世,至今游客源源不绝。五丈原西部为秦岭北麓浅山地带,西南为西凉庐山,山峰陡峭,草木葱郁;南面为棋盘山,山顶岩石平坦,形似棋盘,故名棋盘山,传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曾在此玩棋休息;东南为东凉庐山,山脚下即为古褒斜道北口斜峪关,为诸葛亮从汉中运粮的供给线北口,离五丈原约2.5公里。五丈原东部为石头河川道,东至郿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五丈原内有元代始修建的诸葛亮庙,以后经多次重修增建,保存完好。东南的斜峪关正是褒斜道北口,斜水(石头河)由斜峪关流出,北注渭河,据说两岸正是诸葛亮分兵屯田,军民杂耕之处。五丈原东麓有落星湾,据说为诸葛武侯长星坠落处。五丈原向东10公里处为葫芦口,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上方谷,正是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处。五丈原北麓渭河南岸的高店镇,相传为魏延的驻防地,叫魏延镇;渭河北岸的三刀岭,正与五丈原对峙,隔河相望,传说为司马懿驻扎的帅营所在地。总之《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场景,应有尽有,诸葛亮成就了五丈原,五丈原成了今天旅游胜地。正是名人创造名地,名地造福乡里,以后名人踏足之地,我们也要倍加珍惜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