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竹林七贤,是我们的凭空臆想出来的吗?
优质回答:
竹林七贤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都是我国魏末晋初的七位知名人士,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这七人都是玄学的代表人物,思想倾向虽有部分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有交集,普遍主张老庄之学,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司马氏和曹氏政权争夺异常激烈,导致民不安生,文人学士空负才华,稍有不慎就会丢失性命,他们大都苟且生存,因此名人崇尚玄学,从虚无缥缈的仙界中寻找精神寄托,七贤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由于志趣相投,常聚一起,当时士人阶层尊他们为“七贤”,至于以竹林冠之,说法颇多,最盛行的说法是,他们常聚竹林下肆意酣畅。我个人认为这种说不太靠谱,准确性无法考证。
其他网友回答
竹林七贤,确有其人。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只不过为什么叫他们竹林七贤,也有不同的看法。
传统说法认为“竹林”位于嵇康在山阳的寓所附近。嵇康与其好友山涛、阮籍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间畅饮聚会,因而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而陈寅恪认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产“竹林”,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出自《论语》中“作者七人”的事数,有标榜之义。“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佛教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林精舍”(Vlenuvena)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竹林七贤”。
无论怎样,“竹林七贤”最后还是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其他网友回答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雖然他们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竹林七贤之名的由来,学界存在争议。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一般認為“竹林七贤”之名与“集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遊有关。
传统说法认为“竹林”位于嵇康在山阳的寓所附近。嵇康与其好友山涛、阮籍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间畅饮聚会,因而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这种说法见于《晋书·嵇康传》及《世说新语·任诞》竹林七贤条。
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总而言之,竹林七贤的名义自古就有,并非今人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