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竹林七贤最后的命运如何?
优质回答: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先有七贤,再有竹林的称呼;“竹林”也并非意味着他们就是生活在竹林里面,而是一种“比喻和象征”用竹来隐晦地传达他们对时政的不满和自己的理想抱负。
竹林七贤就像是汉末魏初的建安七子的翻版:
文学方面成就:
阮籍:《琴赋》《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
刘伶:《酒德颂》
向秀:《思旧赋》
阮籍:《大人先生传》,《咏怀诗》存八十二首
竹林七贤留下文学方面的作品可能不如建安七子,可是他们的音乐方面造诣要更高一些。
七人皆擅长音乐,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如今的乐器“阮”就是以阮咸命名;阮籍会弹琴而且擅长长箫;嵇康临终弹奏广陵散,世上再无广陵散。
就和当时建安七子一样,他们中有人倾向于曹魏,有人倾向于刘汉;风水轮流转,到了他们这一辈,则有人对依附于司马氏,有人仍坚持扶持老曹家。他们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
嵇康一直对司马政权不待见,后遭到杀害;在这种情况下,向秀被迫出仕,刘伶坚持拒绝。阮咸和阮籍叔侄虽出仕,但两人一直在政治上不作为来规避祸端;山涛等司马得势之后,主动归附,王戎则一直投靠在司马门下,竹林七贤最后各奔东西。
其他网友回答
古时讲究”以酒会友“,而竹林七贤可谓是“酒肉朋友”的典型。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 因写意风流、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节被现代人追捧。但在战乱的魏晋年间,七人的结局大不相同,又以嵇康之死最令人唏嘘。
“悲剧之始”——嵇康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也是七贤中最为短命的人。他善鼓琴,以弹《广陵散》闻名。嵇康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是曹魏宗室的驸马。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但他不愿意做官,屡次拒绝征召,甚至因山涛举荐他为官而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绝交。后因卷入友人吕安、吕巽两弟兄官司,被投进监狱,钟会趁机构陷“不孝”,嵇康亲自写下的《与吕长悌绝交书》成为催命符,为司马昭所杀。
在行刑当日,有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任命他为太学老师,司马昭没有同意。而嵇康在行刑前,弹了一曲《广陵散》,曲毕,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容赴死。于公元262年斩首,年仅40。
“穷途痛哭”——阮籍
阮籍与嵇康齐名。两人因“青眼以待”(阮籍的母亲死后,多人来吊唁,阮籍对前来吊唁的人一律翻白眼,直到小他13岁的嵇康带来一琴一酒时,这才露出青眼)结缘。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82首最为著名。阮籍娶曹魏公主为妻,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他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最高位至“关内侯”。
值得一提的是——阮籍三哭:一哭为母去逝,二哭为兵家女,三哭为穷途末路。
纵使司马昭对阮籍多有偏爱,却抵不过阮籍的抑郁苦闷之心。
在他写完《劝进表》后的一两月里,因心情抑郁,于公元263年冬死于家中,享年54岁。
“方得善终”——山涛
山涛,竹林七贤里的老大哥。他磊落大度,生活节俭,赤诚坦荡,雅正清明。虽与司马懿妻张氏(宣穆张皇后)为中表亲,但他40岁才任郡主簿。之后,历任赵国相、冀州刺史、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右仆射、司徒之职。
政事上,唯贤举用。晋武帝司马炎任命山涛为吏部尚书,他在职十余年,甄拔隐屈,搜访贤才30余人。他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
为人处事上,广受赞誉。一有“嵇绍不孤”。尽管嵇康任性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与他“绝交”,但嵇康行刑前,仍旧拜托山涛照料他的儿女,并举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入仕。二有曾三次举荐阮咸为吏部郎。三有 王戎赞山涛为”璞玉浑金“。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三公,请辞,以老病归家。于公元283年,安详去世,谥号“康”,享年79岁。
”隐居不仕“——向秀
向秀曾注《庄子》,有“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的评价。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与嵇康有共同打铁的经历。因此,在写下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后,于公元264年,前往洛阳隐居。
《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约公元272年卒,享年45岁。
“荷锄就埋”——刘伶
刘伶身材矮小,样貌丑陋,嗜酒不羁,在世时,就有“死便埋我”之语,有“醉侯”之称。
现存作品仅《酒德颂》和《北芒客舍》两篇。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于公元300年,醉酒而卒,享年约79。
”阮咸陪葬“——阮咸
阮咸,字仲容。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人名命为乐器名殊荣的人。生卒年不详,一说阮咸年过近百。作有《三峡流泉》一曲。死后与最爱的乐器“阮”共葬。
“宦海沉浮”——王戎
王戎是七贤中最小的一个, 也是七贤中最世俗的一位。每当七人聚会,王戎出现时,阮籍调侃:“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王戎是琅邪王氏人。世袭其父的爵位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 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因私建宅院被免。又改任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后拜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离职。惠帝即位,迁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再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惠帝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后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王戎逃奔郏县,于永兴二年(305年)六月初四(7月11日)去世,享年72岁,谥号“元”。
竹林七贤中仅山涛、王戎二人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也因仕途光明,他两人遭人诟病,称为”叛徒“。事实上,在乱世沉浮中,性格鲜明的竹林七贤能结为知己,不管最后的命运如何,都“当浮一大白!”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银翘)
喜欢历史、热衷码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
——码字不易,请多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政治黑暗,天下还处于不安稳的状态。此时,很多人来选择追求美好的自由生活,实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方式,其中这些人出名就是竹林七贤。
他们在生活中无拘无束,清静无为,整天聚在一起在竹林中喝酒纵歌,生活过得逍遥自在。除此之外,他们所作的作品也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司马朝廷统治的不满。他们种种的表现自然遭到了司马氏的不容。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最终使得他们分崩离析。由于阮籍、嵇康、刘伶长期以来对司马朝廷的不合作,嵇康后被杀害,阮籍整天佯狂避世,刘伶也整天在醉酒当中逃避现世。嵇康被杀害之后,王戎、山涛只好出仕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就此各散西东。
竹林七贤面对当时政治黑暗和不清明的教化,寻找心灵的安身之所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但偏偏事与愿违。虽说他们最后各散西东,但他们的洒脱和不屈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