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怎样种植的(竹子是如何种植的)

网友提问:

竹子是怎样种植的?

优质回答:

竹子在我国南方大面生长,有人工种植,也有自然繁衍。竹子用途广泛,竹笋是日常生活的美食,竹制品是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竹椅、竹床、竹席等等,现在有人还培育出很多作为欣赏的品种,园林景观中大量使用。正因为竹子分布广、用途多,很多地方都有竹子专业种植户。竹子种植的重要技术和要点如下:

一、竹子的移植技术

选好移植的母竹,母竹不能是刚生产好的新竹,选择叶子茂盛,茎杆不宜过大。母竹周围40公分开挖,要留有一定长度的横生长的根部竹节,挖好后,连根带土用稻草绳捆好。移入地,平地、丘陵地带均可以,但不得积水成涝,坑要挖50公分深度,种好后,竹杆要用树木固定,初期要注意适当浇水。

二、竹子种植地施肥及保暖

大部分竹子春季长笋,所以在冬季要对场地进行整理和施肥,首先要清理杂物和翻送土壤,加入有机肥为宜;砍去一些3年以上的老竹子,有足够的间隙让壮年竹子吸收阳光。施完肥料的竹子在冬季盖上稻草或者谷壳保暖,这样有利于竹子早长竹笋,来年挖笋也比较方便。

竹子种植技术门槛不高,但重在细节;竹笋价格幅度大,品种选择很重要;竹子用途很广,但重在深加工。所以考虑种植竹子的您,可以多去各地考察,多去市场了解,多向专家请教,我的一点回答有点浅薄,希望能对你有宜。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竹子用途很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下面简述一下竹子如何种植:

1、栽植时期

根据竹的特点,其栽植期应在发笋前。散生竹一般在 2 月或 9—11 月栽植,而丛生竹在 4—5 月栽植最佳,但是混生竹的栽植应根据其发笋期的先后不同一般在 3—5 月或 9—10 月移栽。通常栽植过程中只要管理有效,避开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其它时期均可栽植。

2、栽植密度

竹子栽植密度的控制一定要以保证竹子正常的根系与竹鞭的生长空间为基本条件,同时需要控制好栽植时间。观赏竹适合发笋前栽植,栽植中也要根据景观变化做到疏密有致的效果。由于竹种的不同,因此栽植密度也就不同,丛生竹的株行距一般控制在 2 ~5 m; 混生竹的株行距以 1. 2 ~ 1. 5 m 为宜; 地被或篱用竹栽植密度稍小,株行距一般控制在 0.3 ~ 0.8 m。

3、栽植方法

首先在施足基肥后填实 20 ~ 30 cm 的表土,并用泥浆将竹子浸湿再平稳植入穴中,其次要保证竹子的入土深度与原母竹入土基本相同,并填土抚平,最后浇足浇透定蔸水,以竹蔸下沉 3 ~ 4 cm 为宜,再培土。大型的散生竹和丛生竹,作围堰有利于后期的浇灌,为了防止散生竹松动,可将竹子用树枝或竹秆横向固定,达到稳定的效果。

4、水分管理

(1) 新栽竹。一般来说,新栽竹的根系差,一遇干旱则叶片萎蔫,因此新栽竹必须做好水分管理,除了按需浇水之外还可在竹蔸上履盖树叶或草垫,以达到良好的水分管理效果。

(2) 笋期。竹笋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但是散生竹发笋期雨水丰沛,所以要做好排水工作。

5、施追肥

(1) 新竹。新栽竹一般在春夏季节施入化肥,秋冬季施入饼肥等有机肥,浓度不宜过高,以 0. 2% ~0. 5% 尿素溶液为宜。当竹园逐渐郁闭后,逐年增加施肥量,并将肥料均匀撒施到地面,结合松土将肥料翻入土内。

(2) 成竹。成竹园的施肥要把握好四个关键时期。一是出笋前的 “长笋肥”,此发笋期需要大量的养份;二是新竹长成后的 “长鞭肥”,此期鞭根逐渐进入生长高峰,应当以 “化肥 + 有机肥”的方式予以施肥,如每 667 m2 施肥量为 “尿素 50 kg + 复合肥 70 kg”; 三是笋芽分化 “催芽肥”。由于大量的新鞭、新根生长,这时施肥有利于促进笋芽分化,但施肥时注意不损伤鞭根、笋芽; 四是生长缓慢期 “孕笋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每 667 m2 可施有机肥 3 000 kg。

6、中耕除草

竹子在幼苗生长期,应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周边杂草对水肥的竞争,改善竹子生产环境。竹林除草每年 3 次为宜,第一次除草在 5 月左右,此时杂草幼嫩。 第二次除草在 7—8 月,此时杂草生长较旺盛,新竹生长基本定形,除草松土时避免损伤竹鞭; 第三次除草在 9 月底,此时气温较高,除草松土的同时结合水分管理,有利于竹兜的保水保湿。

7、病虫害防治

防治竹的病虫害应贯穿到培育、生长、养护的全过程。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相应措施。

其他网友回答

种竹,一般采用移栽竹鞭繁殖,一来省时省事,二来见效快。不过,在埋入新地时应注意方向性,即原来是什么走向的还应是什么走向。移栽时间,最好在秋末春初前为宜。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