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自恋是心理问题吗?
优质回答:
谢邀,我是渡仁心理咨询的大仁君,确实,自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自恋,有时让人匪夷所思,哭笑不得。那到底从心理学来说,怎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自恋呢?让大仁君来给你八一八。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初是处于一种原发性自恋(primary narcissitc)的自闭状态,所有的力比多都投向了自己。随着心理的发展,力比多才投向外在客体,最初是母亲的乳房,最后才形成母婴之间的客体关系。简而言之,驱力先于客体,决定客体。而现代客体关系理论则认为,客体关系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就产生了。
温尼科特就曾经说过,没有单纯的婴儿存在,只有母婴作为一个关系单元的存在。自恋是由于客体关系的受挫而导致的一种补偿与防御。驱力从客体关系撤回到对自体的投注导致自恋。这样一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了精神分析从潜意识的冲突模型转移到了缺陷模型。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转型呢?
这与他们所面对的病人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弗洛伊德时代的病人遭受到的痛苦是内心中对于自己具有太多苛刻的评判所导致的内疚感和罪恶感。弗洛伊德称之为严厉的超我。相比而下,现代病人遭受的痛苦是内在的空虚与孤独,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外界环境和社会,而不是违背自己内心的准则与良心。他们醉心于外在的美貌,名声,财富和社会地位,而不是内心的和谐。正如荣格所说的,人们更加依赖于自己的人格面具而不是内在真实的自己,人格面具变得更加虚幻多彩而离真实自我越来越远。
心理症状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生活理念影响到了自恋症状的产生。现代社会强调民主,宣扬所有人生来就是平等的,社会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权利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确立自己的社会身份。但是,社会随时都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在这样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很难以确定自己稳定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他们只能通过积累外在可观察的证据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这不禁令我想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从传统封建社会的严格的伦理体制转换到现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媒体的狂轰乱炸刺激了我们的虚荣,浮华和贪婪,世俗冲淡了内在的标准和宗教传统,人际关系也变得浮躁与肤浅。人们变得更少遭受到内在良知的质疑,而痛苦却转向到了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与混乱。我们找不到自己了,我们内在变得更加空虚和孤独了。
自恋(narcissistic)这个词来自希腊神话纳西斯(音译)。纳西斯是个希腊美少年,他一直沉溺于自己的美貌,拒绝了echo(回音女神)的求爱,他痴迷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narcssisism,因此自恋也称作水仙花主义)。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自恋人格的动力学特征。
自恋者总是通过获得外界的确认来保持自尊,他们非常专注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他们的自我印象往往是夸大的。恩斯特琼斯称之为“上帝情结”,他们自大,高傲,精力充沛,经常期待即将临近的攻击同时用自己的攻击对抗,好炫耀,冷漠,情感疏离,幻想无所不能,过度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如果到了精神病程度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上帝。有学者把自恋分为厚皮自恋和薄皮自恋两种,但其实质却是一致的。在每一个空虚和夸大的自恋者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过度自我意识,羞愧的小孩,在每一个抑郁和自我批判的自恋者背后也同样隐藏着夸大的自己。因此,所有自恋者的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内心的恐惧,羞愧以及虚弱和自卑。成功的自恋者往往是商业,政治和军事等行业的精英分子。他们渴求着被崇拜和仰慕。通常他们成功的光辉掩盖了他们对外在认可的强烈渴求。
下面我们从驱力与情感,适应与防御,人际关系和自尊与自我认同四个方面对自恋人格进行具体剖析。
一、驱力与情感
1、羞愧(shame)与妒忌(envy):自恋人格特质的人对于没有表达的情绪信息非常敏感,特别是他人没有表达的态度和期待。与自恋人格组织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情感是羞愧和妒忌。他们总是容易感觉到羞愧和害怕被羞辱。羞愧和内疚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内疚是一个人犯罪了或者做错了事情,通常被概念化为内在批判的父母或者超我,内疚带有一种罪恶感。羞愧则是因为被外在评判为坏的或者错误的,通常是现实自我和自我理想的差距所造成的。羞愧通常会带来无助感和无能感。
自恋者容易妒忌,当他们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缺憾和不足的时候,他们会妒忌那些那些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他人拥有的可以弥补他缺乏的,妒忌和嫉妒也是需要区分的两种不同的情感。嫉妒通常发生在三角关系当中,一方被排斥在关系之外而产生的对被宠爱者的羡慕和对自己被排斥的痛惜的感觉。妒忌则发生在两人之间,一方拥有对方所缺失的,而带来的是需要通过批判甚至毁灭掉对方所拥有的东西而取得心理平衡的一种情感。
2、自恋的暴怒(rage):科恩伯格认为自恋者天生具有强烈的攻击倾向,或者缺乏对攻击冲动的容忍力。他们往往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发很大的脾气,他们也会非常害怕自己自己内心的这种力量,他们害怕这种力量会伤害到别人。咨询中我遇到这样的一位大学生,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每当他面临需要跟别人竞争的时候,他总是会临阵退缩,直接退出评选,他害怕自己的成功会伤害到别人。奇怪的是,他还会主动去帮助竞争对手,从中他可以获得某种虚幻的满足,自己其实比对方更优秀。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薄皮自恋的表现方式。
二、适应与防御
1、理想化与贬低:自恋者会经常使用理想化和贬低的防御机制。当自我被理想化的时候他人就会被贬低,反之则相反。科胡特用夸大的自体来描述这种自我膨胀和优越感。这种夸大感会被内在感觉到或者被投射出去。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父母,爱人,老师或者身边的亲友看做是完美的,然后通过认同他们而感到自我价值,但当发现他们不完美的地方或者微小错误的时候,他们又会被被贬低。他们对他人和自己的印象总是会摆荡在理想化和贬低的两级而无法形成稳定一致的印象。
2、比较与评判等级:自恋者总是会以评判等级的方式来处理面对的事情,他们总是会权衡“谁是最好的医生”,“哪个是最好的学校”。“哪里训练最严格”等等,关注比较和优先权往往会混淆现实的优点和缺点。有这样一个非常自恋的父亲,他极力支持儿子成为医生或者律师,在他看来其他行业都不行,医药和法律赚钱多而且受尊重,其他的职业都被认为是不好的。而他却看不到儿子具有艺术和文学天赋,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发展。
三、人际关系
1、自体客体的渴求:“自体客体”是在我们生命中通过确认,崇拜和赞同滋养我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的一个人。自体客体在自我之外作为定义自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调节自尊,替代了我们每个人自己在内心所做的事情。我们都需要自体客体,就像我们需要氧气一样。如果我们失去了他人作为我们的自体客体,我们就会感到被削弱,就好像内心很重要的一部分死亡了。但是现实和道德要求他人不仅仅是我们的自体客体,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和需求,需要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认可。 自恋者非常需要自体客体以至于人际关系的其他方面都变得苍白,其他人仅仅作为自体客体而不能行使其他任何功能。因此自恋者给予他人一个很模糊的信息,他们非常需要别人,但是他们给予他人的爱却是很肤浅的,带有剥削性质。
2、父母的延伸物(extension):自恋者对于他们的父母或者重要他人非常非常重要,但是这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真实的自己,而是因为他们所行使的功能。在家庭中孩子都是父母自恋的产物,作为维护父母生命的延续,他否认了父母死亡的焦虑;同时孩子也具有维护父母自尊的功能,他可以实现父母没有完成的抱负与心愿,让父母觉得荣耀和有尊严。父母往往对某个小孩具有自恋的需求,他们需要通过孩子弥补自己所缺失掉的,小孩作为了父母的延伸物。把小孩作为自己自恋的延伸物,这在那些遭受过创伤的父母身上尤其表现明显。处于文革一代的父母,他们会要求子女过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生活,他们通常会说“不要像我这样,你能拥有所有的”,但是没有人可以拥有所有,每一代都要面对自身的局限性。这样一个不现实的目标阻碍了孩子自尊的发展。
自恋者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拥有明确的教育标准。这个标准用来维护自己或者家庭的尊严。他们会不断地用这些标准来评判孩子。如果孩子让他们失望,他们就会遭到责备。通常这样的教育会传递给孩子一个模糊的信息:孩子不够好,而不只是在某个具体的行为上有问题。这样的父母会不断地唠叨和担忧孩子的成长,他们希望他是成长为应该成为的样子,而永远不是他们现在的这个样子。这是一种教育的自恋,在很多教师家庭中表现很普遍。
作为父母的延伸物和自恋教育的影响,孩子往往会遭遇到很多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以及随之而来的羞愧感以及空虚感。他们害怕表达自己的敌意和自私的想法,同时他们会产生对父母爱的质疑。他们会说自己体验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爱我是因为我学习成绩优秀给他们带来了荣耀,而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他疼爱的子女。他们觉得自己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过着父母的生活。这在很多农村出来的学子身上尤其表现明显。他们承载了太多父辈的期望,而没有活出真实的自己。
四、自尊与自我认同
1、空乏与不完整的自体:自恋者有一种模糊的错误感,空虚感和不完整感,觉得丑陋,自卑或者表现为相反的高傲,炫耀,藐视,批判,防御性的自给自足等。科恩伯格描述这样的人格状态为相反的自我状态,他们用夸大(全好)和空虚(全坏)的方式来定义自体。这是他们唯一组织内在经验的方式。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经验没有足够好的感觉。
自恋者的内在很脆弱,他们害怕自我碎裂,警惕着丢失自尊或者自我统整性,特别是遭到批评的时候。他们会突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这种害怕往往会被置换到对身体的过度关注,容易变得忧郁和害怕死亡。
2、完美的幻觉:他们会追逐不现实的理想,他们确信自己能够达到某个夸大的目标,但是一旦发现自己的缺点他们往往会认为这是自身内在固有的,他们不能原谅和宽恕自己可以拥有这些不足。无法原谅自己的人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因为只有上帝才是全知全能的,而且上帝已经宽恕了你,而你还不能宽恕你自己。
在心理治疗中他们期待的目标是使得自我更加完美而不是理解自我,发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自我的需求。需求完美会表现在苛求和批判自己或者而他人,他们无法在充满酸甜苦辣各种含混的生活现实中发现快乐。 自恋者会回避表达个人的错误和对他人的依赖。他们尽量回避表达悔恨和感激的情感。悔恨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这意味着承认自己的缺陷,感激某人的帮助意味着承认自己的需求,因为自恋者把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没有错误也没有需求的幻觉上,他们害怕承认内疚和依赖,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感到羞愧。
所以说,自恋者陷于自尊的痛苦,他们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理症状,但是他们会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自己出现了的问题,通常他们会等到中年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他们无法不带批判和剥削地接纳他人,他们总是会将他人理想化和贬低,他们无法不带羞愧和妒忌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看了这么多,你对自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了吧,哈哈哈,下次我在想你面对你现实生活中的自恋先生和自恋小姐,我很好奇你脑子里会浮现出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应该由女生来回答才对嘿嘿,回归正题自古至今无论是文人雅士 达官贵人或是平头百姓,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都是人身上自带的一种属性。传说在古希腊有位绝世美男子,他的美可以说任世界任何一个女子见了他一面都会被他的绝世美颜所倾倒。然而他却拒绝了世上所有女子的追求,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外表中不可自拔。为此甚至还拒绝了号称天下第一美女的河中女神山河仙子?♀?。有日这位希腊美男来到河边散步,发现水中的倒影正是自己的样子。觉得自己在这世上太孤独了于是一头扎进河里淹死了!那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有不少的人随着自我膨胀的开始,很多人的判断力就失去了正常的标准。一切准则都以自己为主。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自己看的很高,才华或长相。而把周围的朋友看的很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须不知已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造成了伤害。所以首先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要进行一个自我认知,有一个认知的程度 自我认知的程度比实际程度差的叫自卑。自我认知的程度比实际程度稍大的叫自信,而自我认知、自我欣赏的程度超越自身实际情况的,叫“自恋”如果二者相差悬殊的,就叫“自恋狂”了 自恋狂的突出标志是尊崇自我标准和自我关注,他(她)们把关注的焦点投射到狭隘的自我身上,并且用自己认定的固定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周围的人和事。当周围的人和事符合他的的主观标准时,他(她)们就表现出高兴或满足,而当周围的人或事不符合他们主观标准时,他(她)们就表现出抑制、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自恋是人类心灵发展过程中残留的儿童成份,它不仅会严重阻挠我们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具有一定的蛊惑性,如果这种自恋发生在一个靠舞文弄墨张扬个性的人身上,会就让文字偏离本来的属性了。所以自恋被一些心理治疗大师认定为一切心理疾病的总根源。就美国精神病协会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而言,是一种“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自恋主要表现为一种过度的自我炫耀。 如何摆脱自恋呢?放弃单一的自我标准,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艺,扩大自已的兴趣范围,走出小小的自我,走向并融入更大的社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