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是不是赵匡胤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优质回答:
受儒家思想中的君父思想,是后人在对前代,尤其是开国君主所制订的制度进行改动时的最大阻力。所以,开国之君确实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朝代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作为一个开国者,制订什么样的计划,制订什么样的国策,对于一个王朝的长久统治,统治环境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当然,宋朝也不例外,只不过宋朝这种“国富军不强”的局面,也并非是宋太祖一个人导致的。而且,从客观上来讲,宋朝是经济发达,贸易发达,但宋朝的百姓生活并不比其他朝代强。所谓的国富是因为宋朝对政府官员的待遇要优于其他朝代,而这些人又是记录历史,传播历史的人,所以从他们的记录中我们确实能够感觉到宋朝的生活条件要强于别朝。但实际上,宋朝政府从宋太宗时代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
那么咱们再说第二点,军不强。如果从版图领域上看,以及从对外作战中看宋朝或许会显得相对较弱一些。可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并非是宋朝的军队弱于前朝,我们不要把统治者的软弱,无辜的加在前线将士的身上。首先来说,宋朝有着冷兵器时代最强的步兵。其次,宋朝的武器在同时代来讲要强于周边国家。而且,宋朝的军队也有着他血性、勇猛的一面,并非像后人所想的战斗力羸弱。秦观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臣以谓汉、唐之都必于周、雍,本朝之都必于梁而后可者,漢、唐以地为险,本朝以兵为险故也。
我们从中或者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在秦观的这段话中,他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宋朝是因为作战能力强才定都于开封的。还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少数民族也在进步,他们的差距与汉民族在缩小。而到了宋朝,契丹、西夏这些一直困扰着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了。换句话来说,宋朝的对手强于其他王朝,也是宋朝版图无法扩张,显得宋朝实力弱的原因。
当然,宋朝除了这些客观的因素外,它也确实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因素,使得宋朝不像其他朝代有强烈的扩张欲望。
第一个原因就要从宋太祖说起,鉴于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势力依靠武力就可以轻易的改朝换代。赵匡胤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首先,他杯酒释兵权,把那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军队长官全部撤换。其次,他在兵制上进行了改革,宋朝是一个重中央而轻地方的朝代,宋朝军队最强战斗力是禁军,那些边关军队反而战斗力不足。随之,他又在军队推行了“轮岗”制。一个军队长官不能长期指挥一支部队,这就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战斗力。
第二个是宋太宗时代的改革。宋太宗继位初期,也曾有过主动的对外作战,宋太祖时代一直没有拿下来的北汉,就是太宗时代解决的。不仅如此,宋太宗还亲自组织并领导了雍熙北伐,其目的就是夺回幽云十六州。但随着雍熙北伐的失败,宋朝由之前的激进策略,改变为了后来的保守战略。后人所说的宋朝“重文轻武”准确的来说就是从宋太宗时期彻底形成的。
第三个就是宋真宗时代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可以说是一个屈辱的盟约,它的屈辱不在于赔款,而在于这是一场在有着获胜条件下而签订的一个盟约,这是一个“不败而败”的盟约。这个盟约彻底的打击了宋朝武将的积极性,也彻底摧毁了宋朝对外扩张的基动力。
可以说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弱于任何时代,而之所以让人觉得宋朝武力不足,我们不能将这些归结于浴血奋战的将士,完全是统治者一步步造成的。
其他网友回答
赵宋王朝是太祖赵匡胤以后周点检(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夺取的政权。从而结束了唐末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
客观的说,这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目标是要建立象唐朝那样大一统的盛世王朝!这在他的先南后北的大战略中己得到充分体现。
三百多年的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饱受后人诟病和非议。但都算在赵匡胤头上,确实有点屈。
的确,杯酒释兵权,使跟随他的众多高级军事将领兵权被解除,目的是使武将拥兵政变登基的局面彻底被阻断!
但对武备丝毫没有放松,更无轻视。因为天下一统离不开武力。他统一南方后,已准备北进收复燕云十六州,恰在此时,却发生了变故。
他在宫中与弟弟赵光义夜饮时,"烛光斧影"的疑云,赵匡胤莫名的死去。要知道他还不到五十岁,正值壮年。
更奇怪的是,皇位上坐着的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其弟赵光义,千百年来,篡位的质疑声一直没有平息。
赵光义在格局、胸襟、才能上和赵匡胤相差甚远。
重文轻武的国策应是在太宗、真宗父子两代形成的。
檀渊一役,虽胜却吓破了胆,从此再也沒有北进的勇气。
北部边境近百年无战事,武备更加松懈,金兵一过黄河,京城很快沦陷,靖康之耻成了宋人抹不去的梦魇!
其他网友回答
最讨厌这种观点,纯粹自己无能诬祖宗!
如果说是赵匡胤导致宋朝国富军不强,那要是没赵匡胤,宋朝还能统一全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不能这么说。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搞政变夺得天下之后,怕别人也有样学样,就改革了。
赵匡胤在制度上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宰相管行政、三司管钱粮,枢密院管军队,皇帝居中总揽。具体到军权上,又搞了不少措施:
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兵将分离(将不知兵、并不知将);
内外相维(中央与地方军力平衡)。
这个目的是防止武将造反、防止形成权臣。这个目的基本实现了,但是后果是军事效率和效能大幅降低。
到赵匡义继位后,两次伐辽失败,心灰意冷,恰好发生了规模浩大的李顺王小波起义,于是赵匡义就把工作重点转向内部,于是“守内虚外”形成了。也就是说,对外部敌人消极防御,对内部臣子和百姓要严防死守。
除此之外,赵匡义还担心临时指派带兵出征的将军造反,怎么办?就又搞了一个“将从中御”。什么意思?就是:赵匡义画好了作战的行军布阵图纸,带兵出征的将军照着图排兵布阵,不得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照着阵图做,败了也问题不大;不照阵图做,胜了也得到皇帝面前请罪。战争是最讲究临时发挥的,这种遥控将领的阵图,怎么能贴合战场实际呢?前线还怎么能打胜仗呢?
好了,赵匡胤和赵匡义俩位把几乎所有的模式都画好了。后世的子孙又胆小怕事:那行了,咱们什么事都按“祖制”办吧。就这样,从宋真宗开始、宋仁宗巩固,宋朝的正式制度和所谓“祖制”就这么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两位开国皇帝能力和权威都在,军事上这么做也还可以,后面的皇帝可就不行喽。他们都是在深宫中长大,哪里懂得现实社会?更不用说军事了。这种情况下再搞“将从中御”,结果可想而知啊。比如对西夏,那败得惨不忍睹啊。
宋朝后续皇帝的战斗意志也是极差的。比如1004年辽国来攻,宋真宗一听说辽军来了,就想弃都城逃跑,后来在寇准鼓励之下硬着头皮打了一仗,最后签成了赔款的澶渊之盟。后面还有宋徽宗、宋高宗,一个个都是惧战逃跑的能手。
至此可以给出结论:
赵匡胤的制度设计是为了防止权臣和军阀篡权,赵匡义进一步把国力使用方向和军人的主动权给扼杀了,而后续赵宋皇帝则墨守他俩定的成规,这些综合到一起,才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如果给分割责任比例的话,赵匡胤占30%、赵匡义占40%、后续皇帝占30%。
正是赵匡义的“守内虚外、将从中御”等原则,彻底把宋的国力锁在内部、把将领的主观能动性锁死了,所以赵匡义的责任最大。
另外赵匡义的子孙们只知道墨守成规,不知进取,也是军事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也不能这么说。宋朝所谓的军力不强,一个是因为没有幽云十六州之地,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北方防御体系,这个是宋朝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对的先天缺陷。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唐末以及五代,藩镇作乱成了家常便饭,宋太祖不得不防,不得不重文轻武,根本没得选。
没有幽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致命的,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外敌锋芒之下,无险可守,这笔账,还得算在石敬瑭头上。北宋对幽云之地一直是耿耿于怀,宋太宗时期,还发动了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只可惜,失败了。但是,终北宋一朝,对于幽云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甚至无脑到了跟女真人合击辽国以夺回幽云十六州的地步。
而重文轻武这个事,熟悉唐史和五代十国史的童鞋,就知道“轻武”是多有必要。那时候,军队已经到了“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的地步,藩镇作乱不可制,武人篡国轮番上演,就连宋太祖自己,也属于武人篡国类型,他太明白武人作乱的危害了,所以立国以后,就积极寻求弱武之策,逐步打压武将,以图根除武人作乱的土壤,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而重文呢,也是体现了宋太祖企图通过吏治、文治手段收拾天下混乱人心的决心。
当然,对武人的压制措施,随着北宋后继者的逐步加强和深化,还是带来了副作用:武将素质极速下滑,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非正常军队状态,也极大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让秦汉以来的尚武风气从此没落。
宋太祖是经历过五代混乱局面的人,当初的重文轻武之策,也是防止武人作乱重演的最好办法,是根据时下局势的“对症下药”,但是,随着历史发展,这一政策被不断的深化和加强,逐步脱离了后续的历史环境,成了僵化死板的镣铐,拖累了北宋的国防军事。再者,大宋在宋辽金时代这么衰,也有子孙后代不争气的原因啊,尤其是是像宋徽宗这样的败家子,还有,宋处在游牧民族大爆发的年代,对手一个比一个猛,也是够倒霉的了,能抗到崖山之后,已经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