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赵光义害死的吗(赵光义杀害了宋太祖赵匡胤)

网友提问: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与赵光义有关吗?

优质回答:

关于赵匡胤因何而死,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正史上有关赵匡胤之死,也仅仅是“癸丑夕, 帝崩于万岁殿, 年五十,殡于殿西阶”一句带过。要探究赵匡胤之死,我们只能从最终受益者谈起,所以作为继承帝位的宋太宗赵匡义显然有着最大的嫌疑。

那么仅仅凭借这个理由就能判断嫌疑人是宋太宗赵匡义吗?这显然是不够的,史书上断然不可能也不敢将矛头直指太宗,但从多方史料相背之处进行分析,我们还是可以窥探一二。

杜太后榻前遗命?真实情况显然不符合逻辑!

宋太宗或许自己也清楚其所承帝位的合法性会遭受诸多质疑,所以史书在他的“顾问”之下便有了一段“杜太后临终前敦促赵匡胤传位于其弟赵匡义”的美谈。

《续资治通鉴长篇》载:后曰:“……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普(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这便是史书上著名的“金匮之盟”,将赵氏母子三人之间的感情描绘的有声有色,赵匡胤受母之命以大局为重,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其弟赵匡义。其实就这个说法,我们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就能将其推翻:

第一,我们不排除赵匡胤的确是孝义之人,在他的母亲杜太后临死之前答应所有要求。但这种“孝”在皇权面前显然不是那么重要,赵匡胤完全可以在杜太后死后找千万个理由将这段“盟约”撕毁,毕竟在封建皇权社会,为了权力弑兄杀弟的比比皆是,因此而违背一句口头之言显然是无可厚非。

第二,古代无论是权力还是家产的继承向来都是优先“子承父业”,而后才是“兄终弟及”。也就是说,从这个规则来看赵匡义唯一能够继承的可能只有后者,但“兄终弟及”的前提是赵匡胤无子,而事实情况是赵匡胤有子,且有两个:3岁的赵德芳和11岁的赵德昭。虽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不符合太后所谓“长君”的要求,但彼时的赵匡胤也就35岁,难道杜太后能确定赵匡胤在几年之内就会大行而去吗?我想为人父母者必定不会如此诅咒自己的儿子吧!再者,杜太后也非糊涂之辈,临终前当着两个尚且年轻气盛的儿子面前谈立褚之事,显然会使此二人之间产生嫌隙,这于国于家都算不上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第三,我们再从史料来看,所谓的“金匮之盟”也是明显不符合逻辑。在中国封建社会,有关皇帝的起居生活都会有相关的记载,而关于皇位继承方面肯定也是必载之笔。但令人疑惑的是关于“金匮之盟”赵匡胤将赵光义立为诸君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并未记载在《太祖实录》之中,相关记载我们只能见诸于《宋史》之上,而更加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对于金匮之盟这段对话,赵光义应该在即位之初便对外公开,以证明自身继位的合法性,可事实却是这段记载在他即位五年之后才公布于世。因此这便给了后世一种遐想,所谓“金匮之盟”会不会是赵光义在匆匆即位后所构造的一段为证明自己清白的政治舆论呢?所以从这三点逻辑来看,赵光义帝位的来源和合法性本身就存在着问题,这也是他被当作嫌疑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祖传位于其弟?多方史料矛盾重重。

除去以上所谈的“金匮之盟”外,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匡胤本人打算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匡义,并且这段记载以对话的形式被史学家描绘地生动有色。

根据记载宋太祖生前的史料《建隆遗事》中提到,赵匡胤在驾崩前一天曾召见了宰相赵普、卢多逊等人,以“朕患此疾,必然不起”为由给他二人安排了往后万处理的政务,赵、卢二人在答应之后又向赵匡胤提出了立褚事宜,赵匡胤听闻后回应道:“朕倘有不讳,可立晋王(赵光义)”。

赵普二人则提出“陛下自有圣子可立为储君,岂可立昆弟为嗣君。”而赵匡胤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表示:“朕意已决,卿等善为朕辅佐晋王,不可再说立储之事”。次日,太祖驾崩,其弟赵匡义继位,之后不久赵、卢二人因曾经劝谏太祖更换储君之事而被赵匡义削职。

从这段记载来看,赵匡胤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氏二人兄弟情深,权力交接平稳进行,全然是一幅祥和、感人的画面。但实际上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却禁不起考验。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六年(即公元973年)赵普因为庇护贪官之事被赵匡胤废除相位,贬为河阳三城节度,远出京城之外。而在赵匡胤驾崩之日赵普根本不在朝中,怎么会有劝谏立褚之事呢?再者,所谓的“朕患此疾”,究竟什么病?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要是身体真的出了什么状况在史书上必定会有相关记录,可是从正史和实录上来看,无论是病状还是死因都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我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宋史》中“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短短数字。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从有关赵匡义即位之前和即位之后的记载来看,他也是赵匡胤之死的最大嫌疑人:

据《宋史》记载,赵匡义在任晋王之位时,曾“私养力士、结交武臣,广纳亡命之徒”。这些做法在任何朝代都会被人看做有“谋逆之嫌”。

同时,就封建社会惯例来看,新君在继位之后任然要沿用前任君主的旧年号,直到第二年方能采用新的年号。但赵匡义在继位之后并未如此,而是立即将“天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这显然是赵匡义对于自身统治地位来源的自卑性体现。

再者,在他继位后不久,之前作为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即他的两个侄子相继死于非命(一位被逼自尽,一位无端暴毙)。他们两个的死,可以说是为赵匡义扫除了后顾之忧,但这同样也是赵匡义被冠以非法夺位之名的重要证据之一。

总而言之,赵匡胤之死至今为止任然是一桩千古悬案。通过对史料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推理,就目前而言,毫无疑问赵匡义脱不了干系。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史上有宋太祖赵匡胤的猝然死去及死因不明,其弟赵光义又顺利接掌皇权的记载。由此,引发史家们的众说不一,终因无定谳而成千古之迷。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爱历社”,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赵匡胤的死,跟赵光义有关吗?请把“吗”字去掉。我个人认为对于赵匡胤的死,赵匡义已经不是“嫌疑犯”,而是“杀人凶手”,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说,我们就要看赵匡胤死前和死后的发生的一些事,就足以证明。

死前行事

赵匡胤死于976年的十月,我们再来看看,赵匡胤死前发生的几件事:

1、公元975年,洛阳之行,赵匡胤欲迁都,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据险地,以保宋氏江山,千年传承,对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通过迁都,进行大换血。赵匡胤迁都的想法,遭到了赵光义强烈的反对。

2、公元976年二月,赵匡胤让自己的大儿子赵德昭前往今天的河南商丘迎接进京晋见的钱俶,让赵德芳主持了当天的宴会。赵德昭和赵德芳以前基本不参政务,赵匡胤是想把赵德昭和赵德芳推上前台。

3、公元976年七月,赵匡胤到三弟赵廷美家去了三次,一个月就去了三次,赵匡胤是想扶持赵廷美,让赵廷美牵制赵匡义。

赵匡胤之死

赵匡胤的死因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史学界主流认为是“烛光斧影”,我个人认为,赵匡胤的死就俩种可能:

1、急性病,如现在的脑溢血等突然暴毙。

2、赵光义为主谋用毒酒害死赵匡胤。

如果赵匡胤的死因是第一种,那么,为什么宋史的记载如此简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也没说死因,一个国家开国皇帝王的死,在宋史中就这么潦潦几句,正常吗?

赵匡胤死后第一时间进宫的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赵匡义,皇后本想召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进宫,没想到太监王继恩却叫了赵匡义,当皇后看到来的人是赵匡义时,皇后大惊失色,对赵匡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泣的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可见赵匡义早在宫内也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说明赵匡胤早就有作案的想法,也足以证明赵匡义对皇位已经垂涎已久。

金匮之盟

唯一可以能勉强证明赵匡义合法继承皇位的就是“金匮之盟”,“金匮之盟”本身就存在诸多疑点:

1、既然有金匮之盟可以证明赵光义第合法继承人,为什么在赵匡义登基5年以后,又由赵普提出金匮之盟以换取宰相之位?赵普的上位替赵匡义证明了帝位的合法继承,也扳倒下一个合法继承皇位的赵廷美,同时也扳倒了自己的死对头卢多逊,这就是赵匡义和赵普的一个交易。

2、金匮之盟中所说赵匡胤的母亲是害怕赵匡胤传给自己儿子后,儿子太小江山不稳,那么试问赵匡胤的母亲是怎么知道赵匡胤什么时候死哪?死的时候赵匡胤的儿子是否成年?是否有能力接管朝局?难道是在让赵匡胤快点死,快点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金匮之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对于赵匡胤的死宋史的记载及其简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说是不是的病死的,也没说什么病,就一句话,辽史对赵匡胤的死也有自己的看法就四个字“赵炅自立”,可谓是一针见血。

赵匡义也许不想这么快就夺皇位,也不想杀他的哥哥,但是赵匡胤的一系列动作,让赵匡义担心了,让他看到他的权利正在被分割,他的势力正在被瓦解,所以不得不果断出手。

如果你也喜欢宋史,请点赞、评论、关注,和我一起走进宋朝。

其他网友回答

“斧声烛影”这是千古之谜。让一千多年后的人去回答,的确不好回答,虽说有各种各样的资料,可没有一个能定论。不过,从赵光义后来的做法看,个人倾向于他杀死了赵匡胤,至少是加速了赵匡胤的死。如果说“兄终弟及”,那么,赵光义死了以后,从宗法制或当时法理来说,应该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事实上赵光义儿子当了皇帝。所以,历史上说太宗继位是秉受“兄终弟及”做法,也许只是后来的说辞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说没有关系估计没人相信

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时很多施政纲领就与赵二不同,(如迁都洛阳)而且宋太祖死时他的儿子已经成年,没有理由传位与赵二,金匮之盟就更是瞎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