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对刘娥后人(刘娥皇后与宋仁宗关系好吗)

网友提问:

宋真宗皇后刘娥,后人评价其“有吕后之才却无吕后之毒”,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北宋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969年—1033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刘娥常被史学家认为可与西汉之吕雉、唐朝之武则天并称,但刘娥与吕后、武后相比,虽同样有智慧、有手段、有才干,有雄心,但她却不像吕后、武后那么阴险毒辣、手段残忍,所以,后世称刘娥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著名的演义作家蔡东藩说:“彼刘美人以色得幸,专宠后宫,亦何尝不自私欲所致乎? 幸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其事郭后也以谨,其待杨妃也以和;即宫中侍儿,得幸生子 ,饰为己有,迹近诡秘,但上未敢欺罔真宗,下未忍害死李侍,第不过借此以攫后位,希图尊宠,狡则有之,而恶尚未也。”(《宋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这就是说,刘娥也是以美色得宠,亦有她自己的权利欲望,但不像吕后、武后那么恶毒,她对宫中的皇后、皇妃谨慎对待,较能和睦相处,她虽有诡诈手段,但不敢欺君罔上,虽也很狡黠,但并未作恶。

刘娥与武则天一样,也是颇有传奇故事的,而且,她比武则天的起点更低,武则天是从高官家遴选入宫的,而刘娥却是从卖艺孤女一路往上走的,他走进宫里,走到了皇后的位置,走到了宋王朝权力的最高峰顶。她开创了大宋王朝女主临朝的先河,但却只以皇太后的身份穿着龙袍过过瘾,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自立为帝、另立新朝。

刘娥这一位由卖艺孤女成长起来的皇后,不仅在成长道路上极具传奇色彩,而且,她还显示出非凡的治政能力,表现出超于常人的政治智慧。刘娥是颇有政绩的一代女主。她做成了宋真宗做不了的很多大事,她终结了真宗晚年荒唐的“天书”运动,结束了寇准与丁谓的“党争”;她主持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官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她的这一切政治经济成果,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卖艺歌女入宫成“德妃”

原本,刘娥的家庭也是很不错的,据说,她祖籍太原,其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其父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刘娥一家因刘通要赴嘉州就职,便迁至成都华阳。不幸的是, 刘娥出生不久,父母便双亡,刘娥成了孤女,后来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对刘娥父亲当过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的事,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宋史》的编修官们为了让刘娥攀附北汉刘氏,所编出来的名门后裔之说。但刘娥从小是孤儿,这是真实的。

寄养在舅舅家的刘娥,学了一些技艺,唱歌唱得很好,能很熟练地击打一种称为“鼗”的乐器,边唱边击,歌声优美,乐音优雅。她舅舅家生活也不是很宽裕的,不能一直留着刘娥,因而,刘娥在十几岁时便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银匠生意也做得不太好,于是,他带着刘娥离开了蜀地到了东京汴梁,想在大都市谋生。进入汴京,他们在街上卖艺,而刘娥歌唱击鼗的表演很有特色,歌声委婉动听,鼗声很有韵味,而且,这种击鼗的表演方式在汴京很少见,于是,引来了很多人的兴趣。

有一日,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韩王赵恒属下的一名指挥使张耆,见刘娥的唱击表演很优雅很有特色,为了让他的主子赵恒欣赏刘娥新奇的击鼗表演,他便将刘娥介绍给了赵恒。刘娥的表演才艺和素朴的穿着给赵恒以超凡脱俗、清新靓丽的极好印象。因赵恒长期在宫中所见的女子都是豪华绚丽的装扮,涂脂抹粉的面相,所以,一见刘娥便喜欢得不得了。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于是,赵恒把刘娥带进了宫中,金屋藏歌女。赵宋皇子与蜀地歌女在一起之后,热情似火,以致于有一天,赵光义见三皇子憔悴消瘦,便问赵恒乳母:在三皇子身边是什么人?赵恒的乳母不喜欢刘娥,便添油加醋地对赵光义说了刘娥的来历。宋太宗得知他的三皇子将身份低贱的民间歌女领进宫里厮混,便龙颜大怒,严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去。

没过多久,太宗皇帝为赵恒赐婚,而赵恒的未来妻子是赵宋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赵恒岂敢抗旨,只好答应赐婚之事。可是,他心里对刘娥一直割舍不了,但又不能违背他父皇将刘娥赶出王府的旨意,最后,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把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的住宅里,这既遵了旨意,又能不时找刘娥去私会。张耆赶忙在另处找了一套宅子,而把老宅子让给了三皇子和刘娥当鸳鸯屋。(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过了一阵子的隐藏生活,刘娥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好时光。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已成为太子的三皇子赵恒承继大统,成了宋真宗。赵恒虽然为他父皇的驾崩感到悲痛,但他也有一种轻松之感,这回没有父皇管束他了。赵恒继位之后,立即将刘娥从指挥使张耆的宅子里接出来,带入宫里。此时,赵恒在后宫已有了郭皇后和几位嫔妃,他父皇刚去世,刘娥刚入宫,他暂时不能给刘娥正式名分。

刘娥虽是个歌女,但却很聪明大度,她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必须低调,因而,入宫之后,她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她很快了解到,在后宫嫔妃中,杨氏(即日后的杨淑妃)是很受真宗宠爱的,每逢真宗出巡时,他都将杨氏带在身边。刘娥与杨氏关系越来越好,后来,两人情同姐妹,在后宫中相处得很好。刘娥在宫中的表现受到了各方面的赞赏。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杨氏被封为才人时,刘娥也被封为四品美人。(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

之后,刘娥在宫中顺利升迁,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之前,刘娥当时被赵恒突然带进了宫里,她的丈夫龚美也没有办法,也好自认倒霉。刘娥是一个孤女,从小父母双亡,没有家人,刘娥念当时龚美对她不错,便大胆请旨认龚美为兄长,获准后,龚美改姓刘,成了刘娥的家人。(参看《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刘娥在宫中生活得比较顺,她在宫中没有死敌,也没有下狠手或用毒计害过其他后、妃,她是那种善于化敌为友的后宫女人。

(二)册封为后,阅奏章,理政事

景德四年(1007年)刘娥又遇到了好机会,那年,郭皇后驾崩,真宗宠爱刘娥,欲立她为后,孤女出身的刘娥迎来了当上皇后的好机会,可是,朝廷的重臣,如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都群起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参看司马光《涑水记闻》)这一次,刘娥没有当成皇后,她一定是记住了寇准等的极力反对成为皇后的事,所以,后来在天禧末年,刘娥毫不留情地对寇准下手,罢了他的宰相之职,削去他的莱国公头衔,将他连贬三级。

参知政事赵安仁对立后的事态度更强硬,他不但坚决反对封刘娥为后,而且,他还提议立前宰相沈伦之孙女、出身高贵的才人沈氏为后。真宗听后非常不高兴,此时,参知政事王钦若趁机挑拨离间,认为赵安仁请立沈氏为后是为了私利,真宗乘机将气泄向赵安仁,对其严加训斥,将立沈氏为后的动议搁置不理。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得了一皇子,而皇子的生母是刘娥的侍女李氏,刘娥在处理与新受宠的李氏的关系时,表现了她的聪明之处,她不与李氏争宠,但却把李氏所生的宋真宗的唯一儿子抢过来,当成自己的儿子。而且,她还巧妙地平衡了与杨淑妃的关系,将这儿子交给杨淑妃代为养育。抢来的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可以说,刘娥从受真宗宠爱的李氏手里抢来了儿子,也是抢来了未来的朝中大权。

果然,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封为皇后。这回,朝中的大多数大臣都知道反对难以奏效了,他们不想得罪宋真宗,皆妥协而不语。当然,还有消极抵抗的,比如, 翰林学士杨亿虽知群臣无法阻止刘娥封后,但他坚决不为真宗起草册封后诏书,真宗不想落下骂名,只好找别的大臣来起草诏书。

孤女出身的刘娥终于成了皇后,而他当上皇后之后,便轻松地摆平了后宫的嫔妃,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朝政上。她很懂得顺序渐进的妙策,她先关心政事,而后再参与政事。起先,每当真宗皇帝退朝之后,在住处阅览奏章至深夜时,刘娥总是耐心、谦恭地陪伴着,并在一旁参阅奏章;在对朝中政务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之后,她便提建议、出主意,协助真宗决策,渐渐地取得了真宗的倚重和信任;到后来,便参与真宗处理朝政,她的参与决策,被宋真宗视为是正常的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

(三)清除寇准一党,把持朝政;击败丁谓、曹利用,垂帘听政

宋真宗对刘娥的宠爱和信任随着他病情的加重,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刘娥参与理政表示反感,并提防她干政。天禧三年(1019年),白天出现了太白金星,经过司天监官员占卜,所得出的占卜结果是:“女主昌”。(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三》)宋真宗心里正担忧着刘娥专权,知占卜结果后,心里非常不安。

宋真宗密召他的亲信、东宫主管周怀政入宫,与其商议让太子监国之事。周怀政是宰相寇准一党的人,寇准知道真宗有意让太子监国,非常高兴,便找机会进宫,秘密与真宗商量太子监国的具体事宜。商定后,寇准立即出宫,他让杨亿连夜秘密起草“太子监国”诏书。此事原本非常秘密,连刘娥等真宗宠爱的后、妃都不知道。可是,不知什么人将这秘密传到了刘娥的耳中,刘娥追问真宗要了解真相。可是,宋真宗在刘娥面前,立场不坚定,推托说“不记与准初有成言”,将让太子监国的事全推给了寇准。如此一来,寇准便摊上大事了,真宗推说不知实情,那么,寇准便是自作主张让太子监国,这是犯上,是大罪。

刘娥乘机联合寇准的对手、枢密使丁谓等,背着宋真宗,罢了寇准的宰相职务。由丁谓则取代寇准,成为担任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成为朝廷首席宰相。(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六》)

周怀政属寇准一党,他是“太子监国”事件最早参与者,见事情败露,寇准被罢相,知道刘娥、丁谓掌权后一定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利用自己是东宫主管、真宗所信任的亲信的身份,遂铤而走险,筹谋兵变,想废掉皇后刘娥,杀了新任宰相丁谓,让寇准回朝复相,并辅佐让太子登基,请真宗退位为太上皇。可是,周怀政的下属中有丁谓的奸细,便在兵变的前一晚向丁谓告密,丁谓深夜去见尚书右仆射曹利用(曾是签订“澶渊之盟”的宋方首席代表)商量对策,曹利用随后立即进宫,将周怀政准备兵变的事向刘娥告密。第二天早晨,刘娥联手丁谓、曹利用将周怀政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周怀政被杀死。

之后,为了阻止人们对于“澶渊之盟”耻辱的议论,也是为了使举行封禅大典有充足理由,王钦若和宋真宗借口“天瑞”降临,得三篇《大中祥符》天书,于是,宋真宗举行封禅大典,举国同庆。而丁谓、曹利用乘机打击当时主战的寇准一派的势力,迫使寇准的心腹朱能起兵反抗,兵败自杀。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刘娥将寇准一党,包括寇准、周怀正、李迪等的“罪状”昭告天下。但是,刘娥对罢了寇准的相、清除其党羽还觉得不满意,于是,她便大胆矫诏,削去寇准莱国公头衔,贬其知相州(河南安阳);接着,又再贬其至安州(湖北安陆);之后,再贬其至道州(湖南道县),将寇准接连贬官三次。而刘娥所做的这一切,病中的宋真宗竟全然不知,直至他多日不见寇准,才问身边的人寇准去哪儿了?而身边的人没有一人敢说出实情。

当年极力阻止刘娥封后的寇准被刘娥彻底打败了,真宗的亲信、东宫的主管周怀政也死了,刘娥对待他们的手段与武则天对待政敌的手段有相似之处,皆是果断出手,不将政敌彻底击溃不罢手,然而,与武则天相比,刘娥还是有一点点善心的,她毕竟留了寇准一条性命。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真宗留下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八》)朝局开始发生变化,丁谓和刘娥的共同对手寇准一党彻底溃败了,他们没有了对手,而两人便成了对手。刘娥当年抢来了李氏的儿子,回报是不可估量的,这孩子成了宋仁宗,刘娥坐上了皇太后的高位,可是,刘娥已失去了对她几乎言听计从的宋真宗,继位的宋仁宗赵祯才十三岁,属于叛逆的年龄,该如何让他听话,刘娥还得费一番心思。

在朝中,已没有寇准作为对手的丁谓逐渐把刘娥当成了他的对手,原本联手的政治同盟,为了争夺朝中的权力,变成了敌对的两股势力。真宗驾崩后,刘娥失去了最高的权力靠山,丁谓见刘娥孤儿寡母,他的权力欲开始膨胀,他筹划着架空刘娥,独揽朝政。而政治经验丰富、政治嗅觉十分灵敏的刘娥早已察觉到丁谓的野心。二人的矛盾已经激化。仁宗继位后刚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王曾本来对丁谓就很看不惯,对刘娥的印象也不好,他见丁谓与刘娥两人矛盾激化,便趁机煽风点火,他独自向刘娥进谏,上陈丁谓包藏祸心,想专权擅政的野心,提醒刘娥丁谓已危及大宋江山!

刘娥按照她一贯的政治风格行事,不动则已,一动便雷厉风行。乾兴元年(1022年)六月,刘娥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在承明殿召见群臣,将宰相丁谓欺瞒幼主、架空两宫,勾结宦官雷允恭,肆意专权的罪恶证据公诸于众臣,并突然代仁宗下诏,擒下丁谓。刘娥认为丁谓论罪当诛。后经众臣劝求,刘娥才留下丁谓一条性命,但罢去了他的宰相职位,抄没家产,贬至崖州(今海南岛)任司户参军,让丁谓到边远的地区管户口、收赋税、看仓库去了。(参看《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之前,刘娥与丁谓联手,清除了朝中政治势力强大的寇准一党;现在,她雷厉风行,搞突然袭击,又击溃了曾经是政治同盟的丁谓,这种政治手段确实不逊于武则天,但她与武则天有所不同,在众臣的请求下,她留了丁谓一命。面对着要置她于死地的政敌,刘娥并没有从肉体上消灭对手,所以,说她“无吕后之毒”,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娥清除了寇准、丁谓等强有力的政治对手,没有大臣再敢阻止她专权了,刘娥与她当年“抢”来的儿子、宋仁宗赵祯,一同到承明殿临朝,仁宗坐左边,刘娥坐右边,正式开启了刘娥临朝听政的时代。

两年之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十一月,刘娥开始不满足于临朝听制了,她索性身穿帝王龙袍(衮衣),接受宋仁宗和群臣为她奉上一个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

慈圣皇太后刘娥大权在握,她是不会留下有威胁的对手的。朝中还有一权臣让她有所忌惮,这个人就是曾在真宗朝“澶渊之盟”中代表宋王朝签字的老臣曹利用,当时,曹利用以勋旧功臣自居,耍弄功权,上朝时,刘娥不便直呼其名,而称他为“侍中”。这让刘娥难以接受。天圣七年(1029年)有人向朝廷密告曹利用的侄儿、赵州兵马监押曹汭有叛逆之举,他在酒醉后穿黄衣,让人呼其万岁。刘娥感到机会来了 ,她立即写密信给宰相王曾:“曹利用与其侄儿谋反事,理分明也,须早杀却。若落他手,悔不及也。”(参看宋·王铚《默记》)刘娥要治曹利用之罪时,尚书张士逊谏言曰:“此乃曹汭一人所为,曹利用乃朝中重臣,该对此不知。”刘娥勃然大怒,立即罢张士逊的尚书之职,令其离开京师。最终,曹利用被贬出京城,后来,曹利用在途中自杀。

(四)临朝称制,皇太后穿上了龙袍

仁宗登基之后,刘娥先是临朝称制,接着是穿龙袍让仁宗和众臣尊其皇太后号,而今,她想着当皇帝欲望越来越强烈了。有一次,她上朝时问众臣:“唐之武后为如何之主?”有朝臣回答:“唐之罪人也,几近毁了大唐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参看《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此时,有奉承拍马的大臣,如殿中丞方仲弓、开封知府程琳等,或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或献上《武后临朝图》等,皆是暗示刘娥应称帝。刘娥借机问众朝臣对称帝的看法,众臣皆不敢言,只有耿直的谏官、参知政事鲁宗道直言:“太后此举,置当今皇上于何处?”刘娥深有所悟,知道称帝是不可行的,最终,她将朝臣呈上的劝她称帝的奏章全都撕碎,并大声说:“本后绝不做有愧于大宋王朝列祖列宗的事!”(参看《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不过,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刘娥还是决定身着帝王之服至太庙行祭祀大典。群臣多反对。礼部侍郎薛奎进言:“太后着帝王服饰,于太庙行礼,是行皇帝之礼或是行后妃之礼呢?”刘娥无法作答。(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一》)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刘娥采取了适当对朝臣妥协的方式到太庙祭祀,她仍是身着帝王衮服,但是,她将帝王衮服十二章图案中象征忠孝与洁净的宗彝、藻两章去掉了,而且,她没有佩戴皇帝的佩剑。(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一》)

最终,刘娥没有像唐代武则天那样谋朝篡位,使仁宗皇帝保全了皇位,当然,她之所以没有称帝,这与当时朝中鲁宗道等的劝阻是有关系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刘娥称帝的欲望没有武则天强烈,她能冷静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向众臣妥协,保住仁宗皇位。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刘娥临朝以来所贬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或恢复官职,或恢复名誉,或轻罚减刑,就连她所痛恨的丁谓,也从贬黜的远地迁至京城内。

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娥崩逝,宋仁宗在皇仪殿召见群臣,哭着说:“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服饰,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回答说:“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服,然后入殓。(参看《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

慈圣皇太后刘娥,毕竟与武则天大不一样,她死后不穿帝王服,放弃了称帝想法;而武则天以大周朝取代李唐王朝,自立为“圣神皇帝”,只是,在她死后,所立的是“无字碑”。

其他网友回答

很贴切的评价,历史上的刘娥是和吕后、武则天并驾齐驱的女人,她一没有吕后的毒,二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夺皇帝之位,虽专权却不滥权。

我们都知道狸猫换太子这个事情就是说刘娥的毒,这完全是后来人们黑刘娥的,真实的历史上的刘娥其实完全算的上是一代贤后了。

真实的刘娥没有那么毒

虽然她把李氏所生的孩子确实据为己子,但她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还是相当仁慈的。

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

在李氏活着的时候,便被封为宸妃。刘娥死后,有人告诉仁宗真正的母亲是李宸妃。而燕王说李宸妃是被太后毒死的,于是到洪福院亲自查看,发现李宸妃被以厚礼下葬,穿着皇太后的礼服,并且在水银的养护下面目栩栩如生。连仁宗都感叹人言其其可信。

刘娥为什么不做女皇帝先是,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而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在当时也有很多大臣都暗示刘娥称帝,刘娥说了一句话,我不做愧对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刘娥真的不想称帝吗,她后来穿皇帝的衣服,还去祭祀太庙,其实她是有这个心的。从她很关心大臣对武则天的评价也可看出,刘娥曾问过大臣唐武后如何,大臣回应唐之罪人,几危社稷。

她也知道有支持就有反对,在当时已经有大臣对其不还政于仁宗就颇有怨言,如果大宋的江山因为她强行称帝而断送在她的手里,她有何颜面面对大宋列祖列宗了。没有称帝也算是对大宋江山的一件幸事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