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平乐》中的刘娥和历史上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清平乐》是个词牌名。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首?
其他网友回答
《清平乐》中对于刘娥着墨甚多。要说与史实不符之处,一时难以说尽。
一、且先说说她是如何对待仁宗生母的。
电视剧中第一集就讲赵祯在帝陵发现了生母。这与史实是有出入的。
赵祯生母早在仁宗登基之前就已死去。所以,剧中言李顺容是被真宗发配、刘娥默许下被安置在帝陵这一情节与事实不符。
但在历史上,刘娥确实一直没有向仁宗吐露其真实身世。刘娥与赵恒结缡之后,一直没有生育,真宗对刘娥十分真心,想要将其立为皇后,遭到了众大臣的纷纷反对:刘娥出身不高,且入宫之前有过婚约,又没有子女,何以正位中宫。
正好刘娥侍女李氏得真宗幸,生有一子,就是赵祯。赵恒提出将赵祯交给刘娥养育,当作刘娥所出。
李氏无话,刘娥自然不会推辞。她和另一个姓杨的妃子共同养育赵祯。李氏知道此事无可回转,也十分沉默恭顺,没有经常出现在儿子面前,更不会说出他的身世。赵祯昧然不知自己身世,呼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李氏沉默着,煎熬着,更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祈祷着——跟着皇后,将来登上大宝,自己不能坏他的事。
也许是内心太过压抑,李氏等不到儿子登基,就撒手西去。
二、刘娥与八大王赵元俨的恩怨。
剧中八大王的原型应为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他在剧中是挑拨刘娥母子关系的主力。他作为刘娥小叔子,真像电视剧里一样,与刘娥有很深的恩怨吗?是他向仁宗揭露身世的吗?
事实上,刘蛾没有电视剧中那样好摆布。她对赵元俨早有防范。由于真宗生病,赵祯年幼,赵元俨作为深受太宗宠爱的儿子,确有不臣之心,此时以探真宗之病为由,逗留宫中不去。辅政大臣们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臣李迪在八大王要开水之际,灵机一动,掺些墨水在内,赵元俨一见,以为有人要害自己,立刻离宫。
刘蛾看穿了赵元俨是个绣花枕头,终其一生,都将赵元俨压得死死的。所谓的“八大王”,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更不敢凑到仁宗面前说出身世之秘。但他对刘娥的恨倒是真的。电视剧利用这一点,给他加了许多戏份。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刘娥,是连慈禧太后都追的偶像啊。
还有人评价她是:女中尧舜,说她有吕后、武后之才,而无吕后、武后之恶。
在《清平乐》里,刘娥太后是成就了宋仁宗赵祯的关键人物,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而且刘娥演绎了从一个平民女子逆袭成了统治大宋王朝多年的一朝太后的历史传奇。
一开始,刘娥跟着寡母寄居在外祖家,遭人嫌弃。
十三岁,刘娥就被嫁给了小匠人。
小匠人带着刘娥到京城挣钱,刘娥当街卖艺,因美貌,被献给了皇子赵恒做姬妾。
赵恒迫于压力送刘娥出府,将她金屋藏娇,整整十五年,刘娥只能做赵恒的地下情人。
赵恒即位登基后,终于把刘娥接进了皇宫,给了个名分。
皇后逝世后,赵恒想把刘娥封为皇后,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后来才终于因为刘娥抚养了赵恒唯一的儿子赵祯,才封后刘娥。
刘娥做皇后期间,与赵恒心意相通,做了皇帝背后帮忙辅政的女人,尤其在赵恒病重期间,扛起了整个朝政。
而在赵恒去世后,赵祯即位,刘娥作为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统治宋朝,也是为家为国辛苦为政。
刘娥虽有偏袒家人,但在政事上还是有建树的,在家事上也能做到尽量公允:
1. 她号令严明,赏罚有度;
2. 她尊重士大夫,敢于重用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士大夫,多少皇帝都做不到这一点;
3. 她铁腕手段,避免了朝臣结党营私和编织权力网络,稳固了政权;
4. 她善待宽待公主们和后宫所有嫔妃们,自己却厉行节俭。
而刘娥最难得是始终知道自己是赵家媳妇,就算有人怂恿,也清醒地知道不做第二个武则天。
纵观刘娥的一生,说她是最幸运最霸气的灰姑娘,也是恰当的。
其他网友回答
基本上没什么大区别,让我们来回顾刘娥的一生。
作为女孩,她自幼父母双亡。而没有父母的庇护,是莫大的悲哀。毕竟,父母之爱是世间最不可替代、不可补偿的温暖。作为少女,她嫁给龚美,颠沛流离。作为少妇,他遇见真宗,望穿秋水十多年。作为嫡母,她教子有方,仁宗终成一代名君,刘娥功不可没。作为太后,她虽晚年恋栈权力,但终究还政仁宗。
作为一个人,她的人生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是个女人,下半场是个政治家。
作为女人,她苦命、悲情。
作为政治家,她专权、擅权,任用私人、打击异己。同时,在她的治下,北宋帝国河晏海清,人们安居乐业。
还有件事值得一说,就是她对待仁宗的生母。
作为女人来说,刘娥的手法,无疑很严酷,让亲生母子终生不得相见。可以称的上是铁石心肠。作为政治家来说,尤其是参照历史上那些女主,刘娥并没有毒害她、还任用她的亲人,并以太后之礼入棺。这样的太后,依然有温情。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因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广为流传,使得刘娥在民间形象非常不堪,狭隘嫉妒、残害忠良等等。这点上,她和萧绰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不白之冤。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不讲理。
如果,让刘娥来评价自己?她会对人生满意吗,会有遗憾吗?如果有,会满意什么,又会遗憾什么呢?
满意的,或许是治下的国家,繁荣盛世;国内的百姓,安享太平;教育的皇子,孝顺仁厚。这是作为政治家的。
满意的,或许是遇到了三个对的男人。龚美虽然卑微,但同甘共苦,仁义厚道;真宗虽为天子,但重情重义,不离不弃;仁宗虽非亲子,但恭敬孝顺、言听计从。这是作为女人的。
于公于私,刘娥或许都是满意的。
遗憾的,是没能登上帝位。她曾经无限接近这个位置,只是因为是女人,她不得不停下脚步。武则天曾经的传子、传侄、传女的难题,她同样无法解决;而武氏身后的无奈和骂名,又让她望而却步。这是作为政治家的。
遗憾的,是没有亲生子女。仁宗毕竟是养子。还有一生的坎坷,无论是龚美、还是真宗,这两个人或许都没有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如果不考虑权势、地位,这两个男人是配不上刘娥的。她的内心,应该是孤独的。这是作为女人的。
当然,对于这种出生卑微,历经千辛万苦,登临绝顶的人,任何的揣测,都显得苍白。
回首历史深处,看到的还是那个15岁的女孩,正站在汴河的码头上,痴痴地望着这繁华的东京城。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参照正史,《清平乐》里的刘娥和史书对刘娥的评价“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基本符合。
虽然垂帘听政, 掌握国家大权,但是并没有以权谋私,而是站在国家大局,举贤纳能,促进了北宋政局稳定与经济繁荣。而且当时底下有臣子送她《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太后学习武则天,刘太后生气地一口否决。
但是民间野史里面又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另一个狠毒、奸恶的形象,到底真真假假,我们无从考证,所以这个问题就没法弄清了。
《清平乐》正在热播中,剧中宋仁宗的大娘娘刘娥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初看此剧之时,我想大多数人和我的印象一样,认为刘娥又是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
但是随着剧情的慢慢推进,我又对刘娥心生敬意。这位独揽宋朝大权的皇太后,终究是克制住了心中的欲望,没有临朝称帝,并归政于宋仁宗。
那么,真实历史的刘娥是什么样的呢?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平乐》中的刘娥与历史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只截取了刘娥辅佐宋仁宗赵祯时,彰显的权力、气势、稳重,甚至是想做武则天的高傲之心。
但是,历史上的刘娥出身极其低微,年轻时被丈夫卖了换钱,与宋真宗相恋后却只能秘密开展地下恋情,一生无子但为了宋朝只能用尽手段与赵祯亲近,为了回报他人,不惜任其为高官,历史对她的评价却因为穿衮服遭到唾骂,
而《清平乐》中,吴越饰演的刘娥,更让人心疼,仿佛也是在为历史上的刘娥为宋朝的所作所为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