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迁为什么杀李牧(赵王迁晚年后悔杀李牧)

网友提问:

为何赵迁王一定要杀害名将李牧呢?是因为赵王昏庸吗?

优质回答:

战国征伐200多年,经历的战役无数,能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存在,尤其是赵国的廉颇和李牧更是在战国后期挑起整个抗秦的大梁。

相对来说,廉颇的处境比李牧还要好一些,廉颇为主将的时候,赵国还处于巅峰时期,李牧为主将的时候,是接替廉颇的人物,这个时候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元气大伤。

李牧的主要功绩是,在北部击败匈奴,使得匈奴十年内不敢南下,而后在长平之战后,击溃燕国的入侵,迫使燕国求和,在此后,李牧成为赵国的支柱,主要抵挡秦国的进攻。

正是李牧带领赵国苦苦支撑,然而这样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人,竟然被诬陷谋反,最终惨遭杀害,实在是匪夷所思。

公元前229年秦国派遣王翦为大将率军攻赵,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前去抵抗,这个时候秦军采取反间计,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实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李牧造反,赵王迁因此决定换掉李牧,结果李牧不同意,赵王迁因此派人杀了李牧。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赵王迁杀害李牧的评价说:“迁素无行, 信谗, 故诛其良将李牧, 用郭开。岂不谬哉。”

这个郭开除了诬陷过李牧,也诬陷过廉颇,经常在赵王迁的身边说廉颇的坏话,导致赵王迁不用廉颇,后来赵国没有大将,想要重新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廉颇能否上战场,郭开收买了使者,让使者诋毁廉颇,使者对赵王迁说:“廉将军虽老, 尚善饭; 然与臣坐, 顷之三遗矢(拉屎)矣。”

关于这件事《东周列国志》中还特意记载了郭开对此事的言论:“赵之存亡, 一国事也; 若廉颇, 独我之仇, 岂可复使来赵国!”意思就是说,赵国亡了是整个赵国的事情,然而廉颇跟我有仇,所以我就必须整他!

后来人家问他,如果赵国灭亡了,你到哪里去安身呢?郭开回答:“吾将于齐楚之间择一国而托身焉。”

正是郭开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最终导致赵国连弃两将,使得赵国最终被打败。

李牧死后仅仅三个月,王翦就率军一举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就此灭亡。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汉朝兴衰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总结的是多么的好,多么的透彻,然而依然无法阻止刘禅宠信黄皓,黄皓专权到什么程度,姜维身为大将军,连成都都不敢回,害怕黄皓陷害他,最终导致蜀汉走向衰弱。

赵王迁和郭开,其实不过是中国帝王史中,宠臣弄权的冰山一角罢了,然而将李牧被杀的责任全部推到赵王迁和郭开的身上,则也有一定的问题。

李牧被杀绝非偶然,从廉颇的下场来看,赵国的政治就是一个动乱的政治,想要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独善其身显然是很苦难的。

不说别人,单说赵国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那可是赵国的灵魂人物,一个带领赵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君主,就是这样一个君主,晚年在“沙丘之乱”中被活活饿死,从此之后,赵国的政治就产生不稳定的因素,赵孝成王死的时候,廉颇更是率军攻打乐乘,使得乐乘被逼迫而走,而廉颇也流亡魏国。

这就导致,赵国君主对将领缺乏天然的不信任感,这一点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就有展露,秦国采用反间计,结果赵国就用赵括换掉了廉颇,难道赵国不知道廉颇和赵括谁厉害吗?相对来说,赵国更看重的是,赵括他姓赵!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尽管战死也没有投降,这更可能被赵国君主认为,赵姓将领才不会叛赵。

这就为李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到王翦大军来袭的时候,只要稍施反间计,赵国贵族立马开始质疑李牧。

李牧虽然战绩尚可,在赵国的名声却不是那样大,李牧主要战场是在北方,前期对付匈奴采取的是示弱的方式麻痹大意匈奴,这也被赵国人看作是懦弱的表现,直到李牧战胜匈奴,对他的印象才好转。

然而,一直据守在边关的李牧行事太过我行我素,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去执行,打仗期间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当时李牧身居高位,又非赵氏宗亲,这很容易导致上层的猜忌。

尤其是在赵王迁决定换掉李牧的时候,李牧竟然拒绝交出兵权,这是其最后被杀的重要原因。

赵王迁可能是昏君听信小人谗言,也可能是神经太敏感,但是李牧太过于自我,认为自己功劳大,别人就不敢拿他怎么样,李牧的悲剧其实也是赵国的悲剧。

其他网友回答

能当上皇帝的,能有几个是傻子?别太小看古代的皇帝了,别管国大国小,能当上皇帝就说明脑子绝对是够用的。

至于说这货为啥杀李牧!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几大名将那都是有称号的,战神王翦,杀神白起,军神李牧!

李牧在赵国人心里多重要呢?你可以理解为,只要李牧在,皇帝死了,赵国都不带乱的,顶梁柱定海针!

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要杀了李牧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当一个实权武将功高盖主,声望比君主还高的时候怎么办?搞他,至少也得把他换下去,赵国前期无人可用的时候,秦国怎么说赵王都不可能换的,毕竟换了没人顶替他啊,可惜,后期赵勾的出场给了赵王机会,首先呢,这是自己人,信得过,其次他也确实有两下子,至少兵法谋略上真的有一定水准,于是赵王把李牧干掉换了赵构上台,然后赵国没了。

在这里我帮赵构说句话,赵构真的不是无能,而是赵国的国力没能帮赵构完成他的战术构思,如果秦国赵国兵力相同,赵构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李牧!可惜,没有如果。

其他网友回答

李牧是战国四名将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李牧在赵国边境防备匈奴时,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对战士待遇优厚。并规定:“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赵国没有什么损失。匈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这样都认为李牧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赵王责备他,李牧依然如此。赵王很生气,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邯郸保卫战开始时赵王迁没办法只好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把桓齮打的畏罪潜逃。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几十万大军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王翦一听李牧挂帅便知道这仗不好打,王翦心想不如用反间计,于是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赵王迁竟然相信了,派人去换下李牧,但是李牧抗命不交兵权,而赵王迁做了一个最糟糕的事派人把李牧秘密逮捕并处死,将司马尚撤职,赵王迁可谓是自毁长城。

李牧之死直接责任人虽是赵王,但是也不能全归责与赵王的昏庸,用一句话说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自古反间计害死多少忠臣良将,远的不说就说当时的战神白起便是秦昭襄王吴中反间计被杀。当时秦赵之战关系的赵国的生死存亡,失败了国没了,自己命恐怕也保不住。再加上身边的人一直说李牧的坏话,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断。

其他网友回答

李牧功高震主,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打击在军中有很大威望的将领,更何况赵王也不是明君,在秦国大军压境,军权更是要小心,在加上奸臣蛊惑,做出自毁长城的是也在预料之中。

其他网友回答

赵王杀一个支柱必定是有自己的考虑,,也许我们看上去是错的,,但是作为一个王,没有对错,只有维护其王权。对王用对错来衡量是不对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