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长平之战大败,40万赵军被坑杀,为何秦国没有一鼓作气灭掉赵国?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秦国国力的损耗过大。长平之战前,战国七雄中,秦国是国力第一的超级大国,如果秦取守势,即使山东六国合纵来攻也不在话下,但是秦国如果主动出击以一敌六的确难于取胜,因此当时秦国的国策正是“远交近攻”的蚕食之策。而长平之战又是当时战国军事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战略决战,双方为了胜利都已倾尽国力,战争进入到关键时期时,秦昭襄王亲自赶到亲自到河内郡,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由此可见秦国胜利之后,其实也已是强弩之末。长平之战后,天下震动,其余各国合纵连赵遏制秦国的势力抬头,秦国如果继续攻赵,或许就很难抵挡其余各国的反噬了。
第二,秦国国内君臣关系的变化。长平之战后,在秦国是否继续攻赵这个问题上最有话语权的无非是秦昭襄王、丞相范雎和武安君白起。白起是赞成继续攻赵的,而范雎确反对继续攻赵,秦召襄王最终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当然三个人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白起作为前线主帅,根据战场形势判断,一鼓作气灭掉赵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他可能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没有过多的考量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而范雎的建议固然肯定考虑了政治外交的因素,但是个人害怕白起威胁自己地位的私心肯定也有。所以长平之战后秦国君臣三人对是否灭赵的分歧使得秦国不能像在长平之战中那样君臣一心(而且可以说后来三个人也因此都没有好的结果,白起被命令自裁,范雎因为后来攻赵的战战争失败等原因失宠被贬,秦召襄王在长平之战后再无斩获直至老死)。因此秦国即使继续攻赵也不能灭赵了,后来的秦国对赵国发动的战争都已失败告终。
第三、六国在长平之战后合纵力量加强。长平之战后,因为赵王没有履行割地议和的合约,秦王对赵国发动多次战争意图灭掉赵国,但都在赵国君臣的坚守下,会同魏楚联军击败。由此可见在当时赵国军民的不屈抵抗下,其余各国已蠢蠢欲动,如果秦国继续扩大战争,合纵攻秦的可能就不止魏楚两国了,秦王也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放弃了灭赵的打算。
第四,赵国军民的抵抗很坚决。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国力大损,但是因为长平坑杀赵兵四十万的行为使得赵国的抵抗决心很大。即使到后来人皆“以骨为炊”“刎子而食”,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再加上当时赵国文尚有平原君赵胜,武尚有廉颇,在灭国的危机下,赵国的决策层也是空前团结,因此秦国的很难灭了赵国。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多多包涵,欢迎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前面几位都说的很详细,我就来简单归纳一下。
第一点,秦军损失惨重。古代战争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包围了赵军,但是赵军的反扑令秦军元气大伤。
第二点,秦国国力不支。长平之战打到后期,秦国的情况虽然比赵国要好,但也是强弩之末,如果继续进攻,只要不是速战速决,都有可能拖垮秦国。
第三点,意义不大。赵国胡服骑射后,强大的只是其军事力量。而长平之战打垮了赵的主力部队,其北方部队独木难支。赵国已经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资格,秦国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冒着被拖垮的风险进攻邯郸。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个人看法,至于当时秦国的将相矛盾便没有必要一一陈诉。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战若一举灭赵,秦统一可能会提前!这也是灭赵之最佳良机。但为何没灭赵呢?笔者认为非不可违,而为人为,何也?
长平之战历时数年,赵国精锐尽灭,甚至适龄军人也不多。40万大军乃赵国最后凭证,长平之战不但灭了赵国军队,更是灭了赵国士气,赵闻白起而胆寒,根本再无战力,实乃灭赵千古良机。白起深知这一点,多次请求灭赵!
然而,自从范睢远交近攻之策后,战功均为白起所得,大家要知道范睢乃睚眦必报之人,心胸狭隘,不能单单看白起立不世之功。当时,范睢是秦王最亲赖之人,范睢对秦王晓以利害,不动兵力得五座城池,当然,秦国当时也是困难重重,毕竟打了数年的大仗!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白起被迫撤军,让赵国喘了气,等秦王反悔再想灭赵时,白起认为时机已去,白起坚决反对出战。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秦国惨败!秦王见政见不一,赐死白起,一代战神陨落!
手机手写,请大家多多支持!
其他网友回答
强国不可能一战就被灭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秦国虽然赢了,但是惨赢,赵国死了40多万并不是都被坑杀,说40万被坑杀夸张过头了!长平之战下来赵国死了45万,秦国也好不到哪去,死了30多万!秦国需要休养,其他东方5国也宠宠欲动,不想看到秦国一家独大把赵国灭了对其他5国没好处,所以秦国处于种种原因没来,不过长平之战3年后还是来了结果被李牧痛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