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还是赵光义?(赵光义杀死了赵匡胤)

网友提问:

赵匡义为什么改名为“赵光义”?

优质回答:

赵匡胤称帝,赵匡义改名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朝”。为了避讳赵匡胤的姓名,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登基后又改成赵炅。其实赵匡胤的四弟赵匡美改了几次姓名,首先避讳赵匡胤改为赵光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避讳赵光义的名字,改为赵廷美。只要与皇帝姓名相同的人名、地名、事物都要避讳改成其他名称的。(赵光义剧照)

古代避讳的缘起

避讳是形成于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现象,起始于商周时期,形成在秦始皇时期,以后一直到清朝,都在完善所谓的“避讳”制度,到了民国时期逐渐消失,不过在生活中还可以看到部分避讳的遗留。

避讳的对象

一、第一类需要避讳的对象是皇帝(包含追谥的皇帝)以及主要的皇室成员。

1.李渊的祖父是李虎,被李渊追谥为帝,他的“虎”字成为唐朝的避讳,人的姓名中有“虎”的全部要改成别的字;地名上带“虎”字的也要改,著名的虎牢关改成了武牢关,不过过了唐朝又改回来了;老虎不能称老虎了,改叫“大虫”或者其他名称;据说唐时期便溺的器具叫“虎子”,这个不行,改成了“马桶”,马桶就是这样来的!(唐朝不是这个称呼)

2.慈禧太后当政几十年,她弄了一个另类的避讳,因为他属羊,忌讳说羊和吃羊肉,羊肉改成了“福肉”,她还搞了老虎之类的忌讳,因为老虎吃羊,哎,这都不行啊。(羊有时也很牛)

这个是古代王朝最重要的避讳,搞不好要掉头坐牢的。

二、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以及孔子等圣人的名讳也要避讳。不过不是普遍现象,在某些朝代是这样处理的。(孔丘的丘字也是要避讳的)

三、对自己长辈祖先的避讳。这个就简单多了,就是自己家族的人有这样的避讳,现在我们家庭里或者家族里面有祭祀祖先的,一般都保留有祖宗牌位,上面都有避讳的遗留,家庭有的可以看看,避讳的遗留也有的。

避讳代表着尊重和权威,但是也有滥用的情况,在过去的王朝中有些大臣也要避讳自己的长官及其祖先的名讳的。

比较搞笑的是这个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这个是州官田登滥用职权的表现。

因古代避讳制度形成的习惯性对策

帝王及其家族主要成员的避讳是不可以冒犯的,轻者处罚,重则掉头。因此,在古代逐渐形成了一套对应的惯例。一般情况下有三种:

第一、改字法。

就是将避讳的字用其他字代替,简单而直接。有时国家对避讳的地名或者物名作统一规定代替。

第二、空字法。

就是遇到避讳的字,直接空出一个字的空间,当时的人一看就知道避讳什么了,现代的人有时以为是漏写了字的。

第三、缺字法。

遇到避讳的字后,在原来的字上减少一笔来代替避讳的字,这不是错别字,是避讳习惯养成的。

在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上,以皇帝本人以及帝王祖先的避讳最为看重,对犯规的人处罚也比较重。

在清朝乾隆时期,“五福临门”的门楹联是绝对不允许张贴对的,因为这里面包含了“福临”两个字,爱新觉罗.福临就是顺治帝啊。

其他网友回答

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其实一点探究的价值都没有,但是改名为“赵炅”我倒是觉得很有玩味性。

赵光义和赵匡胤

赵光义其实对哥哥赵匡胤一直都不服。

陈桥兵变,赵光义和其他将领一同将哥哥送上皇位。前后面经历很多的大战,赵光义鞍前马后,立功很多。在赵匡胤的眼中,他有一个好弟弟,也是一个好臣子;但是在赵光义的眼中,天下是兄弟俩一起打下来的,况且他自己也是一位雄才伟略的人物,对于皇帝的位子嘛,我也喜欢坐坐。

但是当赵匡胤当上了皇位之后,他心中就只有自己家人,而赵光义等兄弟却被排除在外,这一切都让赵光义大为恼火。

野史有说赵光义是贪恋花蕊夫人的美貌,心里一直忿忿不平。我特意去查了下这个花蕊夫人,其实她还是被赵光义杀死的,理由是红颜祸水。

赵匡义改名赵光义

赵匡胤登基之后,也实行了古代的避讳,为了避讳“匡”字,他要弟弟赵匡义和赵匡美改名为“赵光义”和“赵光美”。

赵光义对于这一点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的哥哥是皇帝,按照礼制来说,自己确实跟皇帝是需要避讳。所以这个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地方,我觉得真正有必要考究下的是赵光义登基之后改名为“赵炅”。

赵光义改名赵炅

唐朝和宋朝之间存在了一个五代十国,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我发现有人在网上总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五代的很多帝王在称帝的时候都会改名,而且改名都很有特色。而像赵匡胤这样不改名的并不多见,有哪些呢?我们列举下:

后梁太祖朱温,也就是灭了唐朝的那人,登基之后改名朱晃;

后汉的高祖刘知远,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北汉太祖刘崇,称帝之后改名刘旻;

南汉中宗刘弘熙,称帝之后改名刘晟;

还有南唐烈祖徐知诰,称帝后改名李昪;

南唐中主李璟,原名徐景通,后改名李景通,称帝后改名李璟,后又改李景。

大家仔细分析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在五代时期,很多帝王都有称帝之后改名字的喜好,同时也很喜欢带有“日”的字体。而赵光义登基之后,也改为名为“赵炅”。我始终认为,赵光义改名赵炅的缘由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普遍一股潮流的影响,而且时间上距离那么近。

赵光义在位21年,加上赵匡胤在位16年,前后接近40年的和平时期,这种潮流在后期早已经销声匿迹了,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也是正常的。

面对浩繁的历史,你需要一个放大镜,欢迎大家的点评和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有三个名字。

第一个是赵匡义;

第二个是赵光义;

第三个是赵炅。

有人疑问,宋太宗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赵匡义改作“赵光义”?

由于宋太宗即位的争议性。什么争议?烛影斧声:赵匡胤病重,召见赵光义。有人看到房间中烛光下赵光义在躲避什么,又听见赵匡胤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道,“好为之”。然后赵光义继位。

所以,宋太宗改名“光”字是为了解释弑兄篡位的嫌疑,光,光明正大嘛。但根据《宋史》记载来看,赵匡胤即位元年,便对皇弟赐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的第二年,改名赵炅。

因而,解释嫌疑的这种说法,不能成为改名的原因。改名实际上是避讳。以区分君臣。

避讳,避尊者、亲者、贤者的名讳。避讳文化起于周,成于秦。唐宋繁盛。尤其到宋朝,避讳最为苛刻。怎么苛刻?当时有个叫徐积的人。为避讳家父名讳中的“石”字,终生不用石器。过桥的时候,也是别人背他过去。大量的避讳字,文人写作不得不战战兢兢……

在宋朝基本的避讳类型有:

1.地名避讳。如匡城县改鹤邱,胤山县改平蜀。避讳“匡”、“胤”二字;信义县改信宜,全义县改兴安。避讳“义”字;

2.姓名避讳。程匡柔,改名程正柔;

3.官职避讳。正议大夫改正奉大夫;因宋真宗皇后的家讳,避讳“通”字,诸州通判改同判;避讳宋英宗名讳,部署改总管;改谥号的“贞”为“正”。避讳宋仁宗的名字;

4.文书避讳。一匡天下的“匡”改为“正”;

避讳的方式除上述的直接改字外。又可以用黄纸复盖。又可以空字省略,又可以缺笔画。如“匡”字,缺下面一横。或里面的“王”缺末笔。

作为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匡胤是直接改的名。最倒霉的要属赵匡胤的三弟赵匡美。赵匡胤当皇帝改名赵光美。赵光义当皇帝,改名赵廷美。

公元977年,宋太宗下旨,“今天,我改名为炅。自我登基以来,除改了的名之外(如官职名,地名,人名等),其旧名二字,之后,不用回避。”但,宋真宗在公元1009年,又下诏,必须回避太宗的名讳。

还是武则天的名字武瞾好。

参考资料:《宋史》。

其他网友回答

哥哥宋太祖叫“赵匡胤”,弟弟毕竟是臣下,名字同样有“匡”,是不能与皇帝哥哥“相提并论”,名字要做调整,要避讳:

古代人讲究“避讳”,就是处于高位的人的名字,尤其是帝王的(不包括姓氏),在各类场合中书面和口头上都不能提到,提到了就有点“以上凌下”“相提并论”而大不敬的嫌疑。

1.山川避讳,如常山(今石家庄)原来不叫常山,叫恒山,因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改为同”意”字“常”,这样一来,各种文献再记录的时候要相应修改。

2.职称避讳,如秀才汉初就有,因为避讳汉光武帝刘秀的名,改为同意字“茂”,所以东汉的秀才叫“茂才”,本质一样。

3.人名避讳,如唐初名将徐世勣(小说中叫徐茂公),功高被赐姓李,后来李世民登基,李世勣的”世”犯讳,结果去掉世以避讳,最终叫李勣。

但是,后来很多皇帝觉得要这么多东西改,太麻烦,还不如登基就自己主动改名,改成生辟字,这样满足了避讳的要求,大家都方便了,这一点特别值得赞扬。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前前后后有三个名字

一、赵匡义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在赵匡胤还没有登基为帝的时候,他叫赵匡义。

二、赵光义

赵匡胤登基为帝之后,为了避讳,将赵匡义名字中的匡改成了光。这时,他就成了赵光义。

三、赵炅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兄终弟及,赵光义登上帝位,自己取名为赵炅,这就是他的第三个名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