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弑兄烛影斧声(赵匡胤 烛影斧声)

网友提问:

斧声烛声背后,为什么赵光义要杀赵匡胤?

优质回答: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事件经过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

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事件背景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时,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说“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太祖子)”)。后太祖逐渐加封光义直至“晋王”。

此间,宰相赵普一直反对光义继位,主张立太祖之子,973年8月赵普被罢相,同年9月立太祖三弟光义为“晋王”。

而亲王+京尹一直是五代以来皇储的标配,也就是说早在开宝六年,赵光义就已经是“开封尹+晋王”,完全符合当时的皇储身份,并且大权在握,参与各种朝中事务。与之相反的是,赵匡胤的两个成年的儿子,赵德昭(26岁)和赵德芳(18岁)却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没有实权,而且从未参与过国家政务。

事件争议

另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

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

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小南史,我来回答。

赵光义为什么要杀宋太祖赵匡胤,当时的赵大和赵二兄弟之间又存在那些矛盾,最终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让赵光义要杀死宋太祖赵匡胤,从而发生了“烛影斧声”?

赵光义对权力的渴望

大宋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当时的赵匡胤在后周世宗柴荣时期,担任着禁兵的殿前都点检,幼主登基之后 , 赵匡胤成为归德军节度使。五代十国大混乱的时期,政权的更迭频繁,大多数都是由军士拥立政变。

当时的赵匡胤故伎重演,以契丹 、北汉联兵南下为借口,率兵抵御,到了陈桥的时候,趁机发动了兵变, 于公元960年初,登基称帝 , 定国号为宋,在这次不流血的陈桥兵变当中,后面的宋太宗赵光义担任了主要的决策角色,也就是说赵光义不甘心目前的地位,想更上一层。

赵匡胤在登基称帝之后,为了防止武将兵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加设多种机构,让整个北宋的权利层层架构重叠,让北宋初期的专制主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情况之下,赵光义的权利肯定是受到了打压的,毕竟皇帝是赵匡胤,但是,赵光义并不会这样想,因为“陈桥兵变”中赵光义才是推动者,只是赵光义没有赵匡胤的威望高,最终才是赵匡胤登基称帝,赵光义会甘心吗?

在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赵光义这个不甘寂寞的“陈桥兵变”主角,在赵匡胤称帝的十余年里,赵光义培养心腹进行结党,以晋王府为中心的政治集团,俨然构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当时老谋深算的赵普, 在赵匡胤在世的时候, 就看出这个危机, 曾经劝过赵匡胤除去赵光义。 但是,因为此时的赵匡胤有“ 投鼠忌器”,结果没有采纳赵普的建议。

最后 , 赵光义终于羽毛丰满了,对封建国家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了挑战,并且成功了 。

政策上的分歧

从五代到大宋,当时中央政权主要的威胁均来自北方, 其中以契丹最为重要,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对待契丹的基本决策是经济上的贿赂收买 , 然后才是军事上的进取,并且设置封桩库,储藏金帛,准备作为经营契丹 、收复北方失地的经费。

但赵光义却是主张武力收复,赵光义登基之后是想趁热打铁,在收复北汉的时候,一鼓而下燕云十六州,结果宋军二次溃败,还得回到赵匡胤所确立的基本决策上来。

另外,围绕着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 , 也加深了矛盾 。

上生洛阳 , 乐其土风 , 尝有迁都之意 。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上曰: 迁河南未已 ,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 , 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 , 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 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

从这段来看,从对赵光义的写法以及话语字数就能看出,开始是用“晋王”到“王”,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激烈了。赵光义是十分反对迁都的,最终由于赵光义声望高,羽翼丰满,以晋王府为中心的势力膨胀强大,迫使赵匡胤放弃了迁都洛阳、长安的打算 。

总结

其实,在面对绝对权力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能抵抗的,众观历史,基本上每个朝代的第二或者第三代的时候,政局都很不平稳,秦的胡亥,唐的李世民,隋的杨广,宋的赵光义,元的窝阔台,明的朱棣以及清的皇太极。

其实很容易理解,国朝初立,皇位只有一个,拥护第一任皇帝打天下的功勋阶层以及第一任皇帝的儿子太多,这些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战功,手里面也有一定的兵马,这种情况之下,在面对皇位的诱惑的时候,都会挺而走险的,宋太宗赵光义也正是由于这样,才导致了赵光义杀害了宋太祖赵匡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