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弟弟赵光义(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吗)

网友提问:

你对赵匡胤篡周,赵光义兄终弟及有什么异议?

优质回答:

<一>陈桥兵变是否属于正义?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在刚刚取得北伐辽国,收复了瀛、莫、易三州和龙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等“三关”之地。

周世宗病情危急。京城又传来”点检作天子”的谣言,周世宗便把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以及外甥李重进外调。(以免自已死后他们篡位。)令赵匡胤作点检。

39岁的周世宗就带着深深的遗憾病逝了。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春天,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犯,率军出征,到了汴梁的时候,军队发生了兵变,给他披上了黄袍。

″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自导自演:

①利用谣言″点检作天子″赶走强敌张永德和李重进,然后赵匡胤当上”点检″取得兵权。

②”慌报军情”说契丹和北汉要攻打后周,然后取得兵符调动军队。

③最后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我认为赵匡胤就是乱臣贼子不值得祟拜和称赞:

①赵匡胤辜负了周世宗对他的信任是为不忠。

②赵匡胤的行为也不符合儒家提倡的”忠义礼智信”。

他如果尽心辅佐后周,他也可以成为周公旦式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在这里肯定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因为后周也是周太祖郭威兵变而来,但我认为不可同日而语:

公元948年,郭威奉命讨平了李守贞的叛乱,后封为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

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他派人诛杀他的家小,又派使者要到魏州杀郭威。郭威起兵反汉。

郭威篡后汉是有原因的:

①后汉隐帝猜忌郭威。

②派人杀了他的家小。

③派使者到魏州杀郭威。

就以上三点,隐帝危及郭威和家人的性命,任何有血性的汉子都会起兵反抗。

而赵匡胤枉费柴荣对他的信任,欺人孤儿寡母为人臣所不耻!

有人认为赵匡胤兵不血刃又善待后周恭帝。实际上恭帝二十一岁左右就死了。是病死还是他杀?并且周恭帝也没留下血脉,成了历史之谜。

柴荣仅剩的四子中,恭帝柴宗训活到了二十一岁;柴熙谨死的时候最多十岁;而柴熙让和柴熙诲不知所终(一般认为改姓了)。柴荣的直系子孙死的死,改姓的改姓。

受到优待的是柴荣的兄弟子孙与后周宗室没有毛钱关系。

再说赵光义的兄终弟及。

<二> 烛光斧影后的阴谋!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为了证明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他弄了个″金匮之盟”。

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制,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父死子继,而赵光义的继位却是哥死弟继,这种情况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但是赵匡胤去世时,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还健在并且已经成年,皇位为什么没有传给儿子呢?弟弟赵光义是否真的是合法继位?

“金匮之盟”是指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存在的疑点:

①太宗继位后为什么不立刻公布金匮之盟?而是在五年之后才公布。

②侄儿赵德昭和弟弟赵廷美死因可疑,979年太宗攻打幽州兵败高梁河,宋军全军混乱太宗失踪,有人商议谋立赵德昭为帝,此事触怒太宗,遭到太宗严厉训斥,赵德昭自杀身亡。

再说皇弟赵廷美,他一度被封为开封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准王储,可是之后却被盖上了“犯上作乱、蓄意谋杀、抢班夺权” 的帽子,最终罢开封尹驱逐出京城,接着贬到湖北房州两年后死去。

侄儿和弟弟的死都和太宗脱不了干系,如果金匮之盟真实存在,那他为什么要急着逼死这些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人呢?

<三>宋朝的文人统兵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有历史专家称宋朝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值得骄傲。

宋朝时期发明了造纸及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

但是当时并立的国家有金辽以及后来居上的蒙古。他称得上当时的军事强国吗?

(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史称“澶渊之盟”。

给人家送岁币这不是耻辱是什么?

后来还发生了”靖康之耻”,”崖山之战”由于受字数限制在此就不一一解释。

总之宋朝的历史是一部篡位,屈辱的历史。

我是@汾阳传奇发掘不一样的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欢迎辩论。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异议肯定是有的,但他们不会听,也听不到了。

大凡篡位之人,不外乎有如下几方面的私心:

一,君临天下或号令天下的荣光;

二,自认为才能胜过君王;

三,长久不得志,乘新君根基未稳窃国成功;

四,心怀怨愤,必欲取而代之。

所以,凡属篡位谋权者,轻则引发动乱,重则为外敌所乘;即使侥幸成功的,如赵匡胤,其国家也必然会变色。

中国的后世总喜欢把宋朝歌颂成一个太平盛世,却不说宋朝受了多少异族的欺侮,最终完全沦陷于蒙古的铁蹄之下!而究其罪恶之源,即赵匡胤篡周,改变了周朝的政治路线所致。

周世宗柴荣,那是一代英武之主!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整军练武,开疆拓土,立志一统华夏!“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何其壮哉!可惜天不假年,在位仅五年而崩。其五年的功勋也足以使帝王中的百分之九十都自愧不如!

赵匡胤是后周世宗最信赖的大将。他假仁假义,欺世宗之弱子寡妻,黄袍加身,夺了天下。

如果说同样是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能够有周世宗一统江山的雄才大略,你篡了位也还罢了;却偏偏是个偏安一隅的皇帝,就在周世宗已经夺得的土地上做了个“太平之主”,再也不思进取了。所以,后来的宋朝就是那么大一块地方。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周世宗能够主政三十年的话,那将是又一个辉煌的大唐时代!疆域辽阔,民族团结,人民安康,万邦来朝!而赵匡胤篡了位,就只能建立一个“弱宋”!

这就是篡位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还算是比较好的。象司马炎篡了魏,结果是中原汉人几乎被屠戮殆尽!

至于说赵光义是兄终弟及也好,是弑兄篡位也罢,那倒不必管他的家务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赵匡胤篡夺了后周政权,那是民心所向。正如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的政权一样。事实证明赵匡胤做得的确很不错。虽然以后的宋朝非常羸弱,但最起码在宋太祖与宋太宗当权的时期。宋朝还是完成了统一中原发展经济的任务与使命。

所以我是支持宋太祖的。因为连毛泽东主席,都把他与唐太宗相提并论,说是唐宗宋祖。可见他的文治武功还是不错的。后周的皇帝并不一定会比宋太祖做的好。因为历史都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

至于说宋太宗赵匡义。通过斧声烛影这一历史故事,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出他杀了宋太祖,篡夺了皇位呢?目前还是值得商榷考量的。就我个人来说,我感觉送太中也不错。毕竟他比后代的那些宋朝皇帝好多了。他敢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虽然以失败告终吧。

但是他有个不好的影响,那就是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理论。他说一个国家外患是可以通过金钱财帛来解决。但是内忧才是最根本的。这就造成了宋朝对外妥协。对内高压的统治政策。

其他网友回答

没什么异义。

第一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是历史已经发生的事情不需要再做其他的评价。第二呢赵光义兄终弟及历史已经有所答案后世也无需评论。

不论这件事情后事对于他们的评价是什么。都无法改变历史的存在性。我们能够形容当事人他的对与不对。不能够左右历史的发展。

个人观点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存在就是道理,古代这种事情很多,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当皇帝,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郭威也是这样当的皇帝。

至于赵匡胤兄终弟继,只要不发生动乱,没有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谁当皇帝都一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