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优质回答:
首先说一下斧声烛影是怎么回事
斧声烛影的主要来源是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斧声烛影主要指代的是文莹记载的这段故事里面的来的。但是这个故事十分的怪力乱神,我可以全部的介绍给大家:
这个故事讲的是宋太祖年轻的时候遇到了有一个道士在关河一代游玩,这个道士也很奇怪,他没有名字,自称叫做混沌,有时候又叫真无。但是这个人十分神,究竟神到了什么地步呢?他去买吃的时候,手往口袋里抓钱,居然越抓越多,当时人都觉得十分玄奇,一喝酒之后就喜欢喝得烂醉,醉了以后就会不由自主的唱歌,跳起来,念叨一句话“金猴虎頭四,真龍得真位。”当时的宋太祖觉得很奇怪,等他酒醒了就问他,你当时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他说酒后说的话,如何能相信呢?后来宋太祖登基的时候正好是猴年正月初四,一下子和预言对上了,但是那个时候再去寻访这个道士,却在也找不到,后来宋太祖西巡洛阳的时候,在路上却碰到了这个道士,两人在一起饮酒,宋太祖十分高兴,就跟他说“我一直在找你,就是想要问你一件事,我的寿命还有多长”。道士回复宋太祖说:“今年十月二十日的晚上如果是晴天,那么还可以延寿,如果不是的话,就早做打算吧。”宋太祖想要留他下来去后苑居住,结果他去了后苑,后来就不见了。到了十月二十日那一天,宋太祖观看晚上的天气,发现那个夜晚十分的晴朗,觉得十分开心,但是不久晚上就下起了大雪,于是宋太祖急忙传令打开宫门,让赵光义进宫,两人,进入了寝宫,把宫女和太监都给屏退,只有两个人在房间里,但是在烛影下赵光义似乎在躲避什么,到了三更时候,大雪已经下了很久,宋太祖出来拿着柱斧戳雪,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解衣睡觉,呼噜声像雷鸣一样,这天晚上,宋太宗留在了皇宫内,五更之后,宋太祖驾崩。
但是文莹的故事并不是唯一一个这么记载的赵匡胤死亡的故事,另外一个说法同样也在《湘山野录》里面被录入《续资治通鉴》里,不过里面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讲的是一个张守真的道士突然得到神灵眷顾,随后杨亿的談苑里面就说了一个跟文莹结尾一样的故事,赵匡胤突然召见赵光义,随后赵匡胤去世。
我们这里得看一下文莹此人,文莹是据推断是在宋神宗时期写的《续湘山野录》,此时距离宋太祖去世已经将近一百多年,而且文莹交结的好友都是当时的名贵人士,比如丁谓,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这些人在北宋都是权贵人士,比如丁谓曾经担任过宰相,像丁谓这些是很有可能获得当时的具体情况的,所以文莹是有可能故意把这些故事编写的怪力乱神来写出真相的。
分析一件事情,首先得看最大收益者是谁,受害者又是谁
斧声烛影之后,赵匡胤去世,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是为最大的受益者。唯一证明赵光义继位是有合法性的文书是赵普拿出来的《金匮之盟》,但是这份赵匡胤母亲昭宪太后的遗诏是赵光义继位六年之后拿出来的。比较奇怪的是赵普拿出这份《金匮之盟》的背景。赵普当时已经早就被调离开封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在宋太宗继位之后,又是长期被闲置,最后是赵普自己向宋太宗说自己有昭宪太后的遗诏,随后赵普就被升官,从此又开始政治上的第二春。
《金匮之盟》讲的是赵匡胤的母亲昭宪太后让赵匡胤鉴于后周失国的教训,要求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匡义,当时让赵普记录下这份内容,藏在金匮里,让皇宫的宫人掌管。赵光义登基的时候,也没有这份遗诏,一直要等到宋太祖去世六年之后,赵普没有权势,被闲置,突然赵普就拿出了这份遗诏。而且昭宪太后去世的时候六十岁,赵匡胤才三十九岁,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十岁,赵光义二十七岁。当时的赵匡胤还几次领兵出征,身体好得很,但是昭宪太后就已经预料到了赵匡胤命不久矣,赵德昭必定是幼主。怎么可能?而且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二十一岁了。
赵光义的反常行为
赵德昭的死。宋太宗在北伐的高粱河战役里逃跑导致宋军崩溃,当时人们不知道赵光义跑到了那个地方,于是在大营里想要商量立赵德昭为皇帝,后来赵光义又出现了,于是这项提议就停止了,但是赵光义十分恼火,于是回来的时候不封赏各个将领,赵德昭有点看不下去,直接跑去询问赵光义,赵光义直接怒斥赵德昭:“等你当了皇帝,再封赏也不晚呀!”赵德昭惊慌失措,最后自杀而死。
赵廷美的死。昭宪太后生了五个儿子,分别是赵光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光赞。但是赵光济和赵光赞很早就过世了,剩下的就只有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廷美在赵德昭死后十分不安,赵普派人诬告赵廷美,使得赵廷美被贬到房州,最后去世,年仅38岁。
几个宋太祖的亲信死亡。当年的宋太祖的亲信在宋太宗时代还存有李重勋,李继勋,杨信等人。在宋太宗继位之后的太平兴国二年,李重勋被解除职务,一个月之后去世;杨信被解除职务后,第二年宋太宗到了他家看望杨信,第二天杨信就死了;李重勋在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去世;宋太祖用的亲信党进被调出京城,半年后死去。
最后开宝九年宋太祖在世的最后一年里,这一年宋太祖派兵攻打北汉,禁军开拔已经远离京城。
结论赵光义得到皇位绝对不是宋太祖愿意给的,否则赵光义没有必要开刀自己的兄弟和侄子,还造出一份《金匮之盟》,但是至于是不是他杀害自己的哥哥,还有待争议,赵匡胤也有可能是突然去世,被赵光义抓住了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提起皇位的更迭之谜,我们就不能不说宋朝初年两大迷案,第一个就是金匮之盟,另一个便是烛影斧声,因为这两大迷案造就了史上最大的冤大头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阴谋家们总喜欢将这两个迷案大加渲染,在宋朝时人们对这个事情都已经毫不避讳了,更何况几千年后的现在呢?在人们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下,就有了这么一个结论:赵光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干掉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从而登上了皇位。
然而当我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两个迷案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伪命题。
一、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简单的说就是赵氏兄弟的妈在临死前,担心大儿子打下的江山丢了,便自己定下了一个奇葩的皇位更迭计划,那就是等大儿子挂掉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二儿子,二儿子挂掉的时候再让三儿子来接班,等到三儿子挂掉的时候再把皇位还给大儿子的儿子。
正常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计划根本实行不了,首先这套方案的周期太长了,中间的变数也太多了,要达到老太太的预期,这个概率几乎为零。其次老太太主观上把皇位等同于黄金白银、家产细软了,认为这个家产可以在大家族中流传,然而老太太不知道皇位不是家族私产,而是家庭私产。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宋太祖赵匡胤竟然同意了老太太的这套方案,这就是金匮之盟。
二、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这件事儿则显得更为糊涂,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特别宠信一个道士,这个道士也很有格调,一生只给赵家老大算过两次卦,第一卦是个好消息,预测了赵匡义能当上皇帝,第二卦则是个坏消息,预测了赵匡胤的死期。对于赵匡义这个还算的上英明神武的皇帝来说,这种江湖术士的话大可以一笑置之,但可能这个有格调的道士的第一卦太准了,赵匡胤竟然信了这个道士的第二卦。
于是在一天晚上,赵家老大就把老二招进宫内喝酒了,喝酒的内容大概是大宋帝国下个五年计划之类的事情。 于是问题就从这里产生了,他们俩兄弟喝的是酒,也只有他俩喝了,结果没多久老大赵匡胤就死了,这下老二赵光义可就算是砸锅崴泥了。于是一个弟弟在夜黑风高的夜晚,干掉哥哥做了皇帝的故事在民间就渲染开来,之后就是愈演愈烈,有的说弟弟毒死了哥哥,有的说弟弟夺了哥哥的玉斧,砍死了哥哥,更有的说弟弟在哥哥的病榻前强暴了哥哥的女人,哥哥一气之下骤然离世。总之在烛影斧声之下,赵光义的皇位别提有多别扭了。
当我们了解了这两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不难发现赵光义究竟有多冤了,首先赵家老大已经答应了金匮之盟,老二从法理上来说就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了,他又何苦去搞烛影斧声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其次假如老大在答应金匮之盟之后又反悔了,他大可以赐毒酒、白绫什么的除掉老二,又怎么会单独召见老二,给老二干掉自己的机会呢。
退完一万步说,老大即使单独召见老二,老大这种从腥风血雨中走上皇位的人,总该安排一队刀斧手以防不测把。然而从史书上来看,完全找不到这两点的踪迹。后世的很多记载,似乎都可以证明烛影斧声的存在,至少可以证明老二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司马光曾写过一本说小说不是小说,说史书也不是史书的书,书中详细的描述了当晚的事情,在赵匡胤死后的当晚,他的皇后宋氏立马就赶到了,随后命令大太监王吉恩出宫去找儿皇帝赵德芳,很显然这是宋氏想要挟持儿皇帝继位。而这位大太监想起多年来太祖都是想让弟弟赵光义继位,索性就直接去找赵光义了。
赵光义在接到这个消息时,先是大惊之后便是犹豫不决,甚至干脆躲到内室不出来了,最后在反复的劝说下才徒步踏雪进宫。此时守在赵匡胤尸体旁的宋皇后,看到赵光义进来她的反应是愕然,之后马上称呼赵老二为“官家”,并说“吾母子之命,尽托付于官家”。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赵光义与次日在赵匡胤的灵柩前继位,史称宋太宗。
在司马光老先生的观点中,丝毫看不出是赵光义弑兄篡位,反而更想是宋皇后阴谋图利二皇子赵德芳。
首先赵匡胤在临死前召见的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赵光义,并不是自己的嫡子,更何况二儿子赵德芳了。然而在赵匡胤死后,首先跳出来的是宋皇后,而宋皇后要召见的是二皇子赵德芳,即使没有赵光义这个大灯泡的存在,宋皇后要召见并安排的继位的也应该是大皇子赵德昭,这点就非常值得怀疑。
其次奉命召见儿皇子的太监秉着太祖一直想的是赵光义继位,瞬间政治敏感度爆表,于是把赵光义喊来了。这点可以看出宋太祖是一心想让赵光义继位的,并且众所周知,而且赵光义继位也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赵光义接到王太监的消息后显然很震惊,他无法接受几个小时前和自己喝酒的哥哥会突然离世,同时他又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皇帝死之前只跟自己单独接触过,这足以让阴谋家和野心家大有作为。
如果烛影斧声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故事的主角一定会发生变化,故事的梗概大约是这样的,宋后与次子赵德芳达成了某种政治约定,那就是宋后助赵德芳继位,赵德芳尊宋后为太后,并答应她干预朝政的权利。
正好赵匡胤单独召见赵光义,于是宋后在赵光义走后,趁着太祖酒醉毒死了赵匡胤,从而造成一种赵光义害死太祖的假象,从而剥夺赵光义法理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进而召见赵德芳进宫,只待第二天赵德芳在赵匡胤灵柩前继位,造成这样一个既成事实。
如果这套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恐怕赵光义也只有束手就缚的命了,这或许就是司马光所说的“辈分无大小,法理不足依,先达者先得”。
其他网友回答
都是民间传说,不足信。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观点是,这个传闻可信,赵匡胤就是被弟弟赵光义谋杀的。赵匡胤是暴死,说明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赵匡胤是没有任何病症出现的,而且他当时的年纪不过50,虽说不年轻,但也不至于到寿终正寝的年纪。
那赵光义杀赵匡胤的动机是什么呢?很明显,唯一的动机就是夺帝位。虽说在赵匡胤初登基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在他百年之后要将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虽然这个主意是杜太后出的,也就是史书上说的“金匮之盟”。但是你想想嘛,赵匡胤是否真的能做到传位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赵匡胤的儿子们又是否会将皇位拱手让给叔叔?
自古以来,中国的帝位继承人都是子承父业,只有当皇帝没有儿子时,才会从直系亲属中过继一个过来做皇帝,但是,这时候的赵匡胤身边的儿子们可都是身体康健,智商情商都不错的人,总会选出一个太子来的。这对赵光义来说就有了潜在的威胁人,是必须要除掉的。
翻看以前的历史,这种不是没有过,汉景帝刘启就是这样,他母亲窦太后一直喜欢小儿子刘武,总是嚷嚷着等刘启死后把皇位传给刘武,只不过最终刘启战胜了刘武。
还有就是,赵光义登基的时候,并没有立刻拿出哥哥的传位诏书,而是过了六年之后,才把诏书拿出来,这六年的时间足够赵光义篡改历史了。
总之,一句话,都是皇位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