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赵构是中兴之主还是苟且昏庸?
优质回答:
第一个问题,赵构是苟且昏庸,不是中兴之主。历代史学家都这么认为,宋史大师邓广铭和王曾瑜也这么认为。有些人认为,没有赵构,就没有南宋。其实,除了赵构,当时还有两个人可以继承皇位,一是太祖赵匡胤的子嗣赵子崧,二是太宗赵光义的宗室赵叔,只不过赵构血缘最近,赵构不死,他俩没有即位的可能。顺便说一句,后来赵子崧被贬黜,永世不得翻身;赵叔向被勒令交出兵权之后,就被刘光世捕杀。 头条有些阿猫阿狗,为了博人眼球,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各种翻案、奇葩观点层出不穷,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三个问题,绍兴议和是丧权辱国。为什么?因为国与国之间,什么都可以交易,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土地。很不巧,赵构把河南、大散关以西给割让了。如果这都不是丧权辱国,那清末一系列也不能算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杀岳飞?这就说来话长,这也是我放在最后说的原因。先肯定一点,岳飞之死,绝不是立太子、迎二帝、不援友军等。这些都辟谣过,有兴趣的自己找,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说。
首先有个误区,岳飞被杀,很多人都从岳飞身上找原因,所以才有立太子迎二帝之类的黑材料。这是完全不对的,秦桧都没能找到,岳黑们哪来的勇气能找到?
看看赵构的为人就知道了。1127年8月,赵构刚即位,陈东说,李纲不可罢免,黄潜善、汪伯彦不可任用,赵构应该亲征,接回徽、钦二帝。赵构本身就不该当皇帝,如果钦宗皇帝以后归来,请问两个皇帝怎样相处,难道要一大一小轮换当朝吗? 欧阳澈更进一步,说的是他的私生活,说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不忘糜烂,不仅吃喝浪费,在女色方面也不知收敛,居然公开去开封城里买姝丽,说是给他做拆洗工作。 在开封城里买漂亮女孩儿……那是刚刚被金军劫掠过的开封城,这么干和女真人有什么两样?至于拆洗工作,亏赵构想得出来,他亲妈就在金国干着同样的工作!
赵构什么反应?恼羞成怒,提起笔来写了一纸“手批”。——杀陈东、欧阳澈。 这在北宋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因为宋太祖曾在一块石碑上刻着:有宋一代,绝不杀大臣、言官,不杀士大夫,尤其不杀上书言事的人。这块碑平时用黄缎遮盖,不许人看,只有每一代皇帝即位时,才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领去,一个人默默地观看。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7月,曹勋从北方带回了宋徽宗的求救信,里面就有专门带给赵构的誓碑内容。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赵构一定知道祖宗的规定。
知道了还这么干,为什么?
本质。一个人的本质是最重要的,仁者见仁,阴者见险。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当政见不和的时候,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和韩世忠(韩世忠可是苗刘兵变中直接救赵构的恩人)。如果是北宋的任何一位皇帝,该怎么做?杯酒释兵权,衣锦还乡,参照狄青。
如果还不懂,那我说直白一点,至岳飞于死地的,是赵构偷安、懦弱、胆怯、阴暗、恶毒的心理。
其他网友回答
好多人为了抬高岳飞而贬低赵构,是十分荒谬地,没有赵构,就没有南宋!赵构在宋朝是不可多见的能君。也算得上开国皇帝。正是他主导与金人签订和约,才是南宋得以养生休息,得以发展,才能够中兴,否认赵构是中兴之主的人,基本都是些没有远见的人。至于为什么杀岳飞,首先要看他为什么不杀其他将领呢?岳云与张宪为了让岳飞重掌兵权,搞小动作,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不允许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问答官方邀请!赵构当然是一个昏庸之主。
宋高宗死后,按照封建社会的君臣伦理,为皇帝献颂歌、写挽诗是天经地义之事。我节选一部分供大家欣赏:
赫奕乾坤净 投戈日月辉
兼爰无南北 全能冠古今
忧勤三纪外 揖逊一言中
何止超前代 功隆道更尊
可以看得出,这些挽联当然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违心之作。不过宋高宗地下有知的话,我相信他还是会泰然接受这些无上的赞美。
自金军南侵,灭亡北宋,掳走徽、钦二帝以来,宋金战争已不仅是两个国家或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同时更是宋高宗的家仇。在杀父之仇面前,宋高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奴性,既没有在气节上感染臣民,又没有在行动上主动进取。完全是一副任人宰割,受人欺凌的作派。
元朝史学家对宋高宗评价很高,称他为“中兴之主”。然而,宋高宗既没有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力挽狂澜的魄力,更无法与刘秀再统河山的功绩相比。赵构只所以幸运的与金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根本原因就是他有幸拥有一批忠于赵宋王朝的大将。假如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稍有不臣之心,以赵构之胆量和能力,南宋王朝早就亡于金人之手了。他于不幸之中继承大统 ,然而又幸运的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接着被元朝史学家称为中兴之主,这种奖赏,与他的所作所为是极不相符的。
宋高宗的昏庸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金屈膝,自宋高宗即位起,一直把对金屈膝求和当作头等大事。 他以康王之位继承大统本是赵宋朝廷内部的事情,但赵构却担心因为事先没有向金国通报,害怕遭到金国报复,于是即位之后立即向金国写了一封祈哀信,他在信中毫无骨气的写道:“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不仅如此,他还自降身份,把“大宋皇帝”降格为“宋康王赵构”。而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臣”。随着前线战事的不断发展,即使南宋军民取得如何丰硕的战果,仍然丝毫影响不了赵构对金国屈膝求和的态度。他的这种态度决定了宋金关系未来的走向,那就是俯首称臣。
二、亲小人,远贤臣,赵构即位之初就立即任命心腹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然而这两个人胸无点墨,人无良策,除了怂恿赵构南逃避难外,毫无作为。但就这样的人,却被赵构视为“何患国事不济”的股肱之臣。后来把赋闲在家的李纲召为右相,却是多方掣肘,最后逼得李纲只能愤而辞职。
三、宠信宦官,宦官康履、蓝珪深受赵构宠信,二人借皇帝威福不仅鱼肉百姓,而且干预武将升迁。大将刘光世因为巴结二人,便升为节度使。武将王渊也因为与二人关系密切,被授予同签书枢密院事,掌管御营。其他武将、大将纷纷阿谀奉承,把庙堂之上搞得乌烟瘴气。二人虽然作恶多端,但仍然受到皇帝的庇护。在这种情况下,终于引起了驻守杭州的武将苗傅和刘正彦的不满,苗刘之变终于发生。
四、沉湎女色,赵构喜爱女色与其父宋徽宗可谓是并驾齐驱。即使在亡命途中也不忘男欢女爱。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二月,正在行宫中淫乐的赵构闻报金军突至,吓得心胆俱裂,从此患上了阳痿的毛病。
五、拒忠言,杀名士,李纲罢相后,国事更加不可为,但赵构看起来却不着急,反而把搜寻女色作为头等大事。赵构这种荒淫无道的作法立即遭到太学生陈东和欧阳澈的上书反对,二人直言皇帝的过失,却因此遭来杀身之祸。
六、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大将杜充,为人“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他既畏敌怯战,但又喜欢冒充英雄,经常自诩天下无敌。宋高宗被杜充的外表所迷惑,认为他可当大任。在多人反对的情况下,任命他为东京留守兼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京西路。然而在任命不过三个月,他先是在金军的进攻下一溃千里,接着率部投降了金军。
七、重用奸臣秦桧,秦桧的事迹妇孺皆知,在此不再赘述。
八、杀岳飞,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光明磊落,以中兴宋室,收复河山为己任。然而,如此忠良之臣却最终以“谋反”之罪被杀。
九、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赵构于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三月命岳飞节制淮西等军(刘光世部),准备北伐。待岳飞准备充分后,他又收回成命。
十、破坏前线战果,向金称臣,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军再次南侵。南宋军民全线反击,在不同战场取得了重大战果,金军在岳飞的打击下逃离开封,准备渡河北上。在前线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却命张俊和韩世忠退兵,把岳家军隐入孤军奋战的险境。最后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撤军,致使南宋军民浴血奋战而得的失地又重新落入金军手中。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在一片反对声中,向金称臣,达成绍兴和议。
其他网友回答
站在赵构时代没什么人能创南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