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为什么要拥立胡亥(胡亥是赵高的儿子吗)

网友提问:

赵高害死胡亥后,为什么不直接称帝?还要让子婴继位呢?

优质回答:

赵高害死胡亥后,又扶持子婴登级。为什么他不直接称帝,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中国历史上,统治者为了政权稳固,几乎从开始有帝王起,就拼命树立君权神授思想,宣扬帝王是天的儿子,要除非是帝王的儿子才能继位当下一任帝王。其他人取而代之了,就是篡位,就是乱臣贼子,就要天下共诛之。孔子的儒家思想,进一步加固了这种社会共识。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不可僭越。

当一个人有了篡位想法,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样的实力,能不能应对得了全国敌对势力的讨伐?你一但称帝,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不论原来你的敌人或者朋友,都会组成统一战线对付你,打起共讨逆贼的旗帜堂而皇之地消灭你。

当曹操的势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时,一次孙权就劝孙权称帝,曹操知道孙权对他没安好心,过后说:这孩子是要把我放到火上烤呀!他一直紧紧抓住汉献帝这个招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不是皇帝,却有皇帝一样的权利,把皇帝玩于鼓掌之中。试想,假如他取代汉献帝登级,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当朱元璋的势力已经相当强的时候,有谋士给他提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一策略,这是朱元璋能够笑到最后的高明策略。

急于登级取代前朝的例子,如王莽,在他把持朝政而仍然尊刘姓皇帝为傀儡时,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一旦称帝,立即成了众矢之的,在各股势力的讨伐下,很快身败名裂。

近代的袁世凯也是一个例子,他原本已经当上了大总统,还嫌不过瘾,还要开历史倒车当皇帝,在全国各地的讨伐下,很快倒台,落了个坏名声。虽然他不是篡位,但是要当皇帝,别说广大有了革命思想的人不接受,连那些有保皇思想的人也不接受。

也有篡位成功的例子,如燕王朱棣就篡了其侄子建文帝的位。那是因为他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就那也费了老大的劲了,还是自家窝里斗,叔叔打侄子,阻力仍然那么大,为了压服人心,杀了多少反对他的人!

总之,传统的正统思想相当强大切顽固,历史上不论谁,要想挑战它,要仔细掂量掂量。

其他网友回答

赵高不自立为帝,是因为起义军的实力大强,楚国项羽已在巨鹿打败了秦国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赵高自己估计秦朝很难维持,自己做个幕后皇帝,拿子婴袭做挡箭牌。如果赵义军攻下咸阳,子婴做为名义上的统治者替他去死,他便趁机开溜。如果起义军攻不下咸阳,等局势稳定了,他再杀子婴自立为王也迟。

另外群臣畏惧赵高,实际上是畏惧赵高身后的皇权,从本质上来说,赵高并没有任何威慑力。如果赵高妄图挣脱对皇权的依附的话,那么以太监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是无法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的,天下人没有不鄙视太监者,根本得不到民心,又以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更没可能去做区区阉人的附庸。赵高脱离了皇权,他对于群臣的威慑力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瓦解,群臣对他的敬畏也将不复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谁不想当皇帝,说不想当皇帝的人都是当不了,古代多少人因为皇位而失去生命,兄弟相残,弑父杀君的事件还少吗?

赵高也想当皇帝,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事实,但为什么赵高没有当皇帝呢,让我来慢慢道来。

赵高,和秦始皇嬴政一样,赢姓,赵氏,是皇室宗亲,只不过是远枝。赵高是宦官,但应该不是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不一定是阉人。自东汉时期开始,均为被阉割失去性能力的人。赵高自小入宫,始皇帝听说他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由于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同时也深受秦始皇信任。

秦始皇在迅游至沙丘时病倒,命管印信赵高给扶苏传诏回来主持丧礼,赵高与扶苏不合,假意许诺,秦始皇驾崩后与胡亥,李斯商议,因李斯和大将蒙恬政见不和,并且扶苏和蒙恬关系好,李斯怕失去高官厚禄,遂同意发动沙丘政变,立胡亥为帝,秘不发丧,赵高假传诏书给扶苏,赐死扶苏。

太子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赵高官被封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胡亥为坐稳皇位,将生杀大权给予赵高,替他铲除自己都兄弟姐妹及不忠于自己大臣,赵高又进言:

天子之所以尊贵,就在于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威仪,使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陛下年纪还轻,如果在众臣面前不经意地暴露了弱点,恐为天下人耻笑。故陛下不如居内朝处理政事,由微臣等人一旁辅佐。这样,人人都会称颂皇上的圣明。”

于是胡亥的所以大事都交给赵高打理,大臣很难本见到皇帝,然后陷害丞相李斯,除掉李斯,自己成为丞相,是时起义并起,皇帝却只是享乐,赵高又通过指鹿为马除掉了异己,使胡亥怀疑自己有病,不理朝政,刘邦军队快攻入咸阳,赵高怕胡亥惩罚,遂逼死胡亥。

然后自己又拿玉玺,仗着自己也是赢姓血统,准备称帝,可是刚一坐下,宫殿摇晃,应该是地震,问群臣,都沉默,以为是上天不许,大臣也不同意,就立了子婴为秦王。

“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

最后被子婴设计害死。

汉昭帝时的贤良文学评价赵高:

昔赵高无过人之志,而居万人之位,是以倾覆秦国而祸殃其宗,尽失其瑟。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旅行者说文史,这个问题我回答!

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没有把他推向皇帝的宝座,却也点燃了天下百姓对秦王朝暴政的怒火,于是,各地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开始了他们推翻暴秦,争夺天下的路程。

久居深宫之中的秦二世终于被巨鹿之战的失败所惊醒了,他现在才明白,自己过去在赵高的蒙蔽之下,过的那种安逸的生活是多么荒诞无稽;他也终于明白了赵高这个人是多么阴险,竟然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自己,为什么自己就能相信赵高所说的起义军不成气候的谎言。

秦二世深深自责的同时,也一直责怪着赵高。要不是他,自己又怎么会害死李斯等一批忠臣良将,面对着祖先们“奋六世之余烈”而来的大秦帝国一天天的跨掉,他又该以何种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秦二世越想越不甘心,就是死,也要死个明白,他决定派人去质问赵高:你不是说,起义军都一小撮毛贼吗,永远难以成气候,为什么这个时候他们会打咸阳城门之下?

赵高始终都没有结束他那集最高权力于自身的欲望,当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与其说他一次又一次欺骗秦二世,倒不如说是自己欺骗自己。在章邯之战失败后,为了逃避秦二世的责怪,他就一直托病在家。

当赵高接到秦二世宣他入宫的时候,他突然害怕起来,他明白,秦二世这个时候已开始记恨他了,如果自己仍然消极的逃避下去,那么只能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权力之路毁掉。虽然说,即使没有陈胜吴广起义后的连锁反应,他终有一天会杀死秦二世自立为王,但是,这一天,想不到会这么早的来到。

为了成功杀死秦二世,赵高找来了自己的女婿阎乐,两个人密谋:由阎乐率领手下的士兵装扮成农民起义军攻打望夷宫,然后由赵高的弟弟赵成在宫内为内应,赵高则负责指挥全局。

就这样,赵成在宫内四处散布谣言,说咸阳城内有盗贼,然后阎乐急忙领兵去追击。于是,阎乐就顺利出了宫,也将宫内的大部分军队都带了出去,致使宫内防卫空虚。然后,阎乐立即命令自己的亲兵化装成山东农民在望夷宫外挥旗呐喊,做出进攻望夷宫的样子。随后,阎乐以追击盗贼为名返回望夷宫,在宫殿门前,大声斥责守卫宫门的将士为何放盗贼跑到了宫中。守卫宫门的将士一头雾水,不知阎乐所言何事,刚要辩解,便被阎乐不由分说一刀砍死在地。紧接着,阎乐就率领士兵直入望夷宫,见人就杀,一时间,宫廷之中惨叫迭起,血流成河。

秦二世看到这一切,全身瘫软的他只能躲在自己房间里对天祈祷,当他看到阎乐气势汹汹拿着刀剑闯进来的时候,他才明白,所谓的盗贼入侵,只不过是赵高一手策划的宫廷政变。秦二世撕心裂肺的呼喊守卫前来护驾,回应他只是阎乐冷酷的奸笑。还想逃脱的秦二世发现宫中还有一名内侍,他急忙拉住他的衣领,大声的责问他:“公何不早告我,及至于此!”只听内侍反而质问秦二世:“我正是因为不敢说,所以才活到现在。朝中那么多劝谏你的人,早被你诛杀了。我如果早言,还能活到今天吗?”

阎乐抓住秦二世后,历数他为帝以来的种种过错,然后就让他自杀了。

当秦二世自杀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赵高欣喜若狂,他感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今天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仿佛看到那个高高在上的龙椅正在向他招手。赵高匆忙的跑到望夷宫,连看一眼秦二世尸体的时间都没有,便立即在他身上搜索起了传国玉玺。

赵高捧着传国玉玺,跨过秦二世的尸体,径直走向朝堂,召集各位大臣,企图依仗着自己的权力,准备宣布登基为王。不料,这次反对的声音比上次他“指鹿为马”更为强烈。众朝臣虽然也觉得秦二世是一个昏君,他的死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实在死不足惜。但是,眼前这个发动宫廷政变的人又有何种理由能够继承大统。众人慑于赵高的淫威之下,虽然不敢明目强胆的反对,却都用无声的回应来抗议。

就在这种情况,赵高只好临时改变主意,找来了子婴,将传国玉玺给了他,拥护为他新的秦王。关于子婴的身份,就连司马迁也没有搞明白,在《秦始皇本纪》中,说子婴是秦二世的侄子,也就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而到了《李斯列传》中,司马迁又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有的古籍记载,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也就是秦二世的哥哥。不管子婴到底是谁的儿子,在这个风雨漂摇的秦王朝,他就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又能安生几天呢?

子婴继位后,他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企图取消帝号,自称秦王,来给自己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可是,局势无情的拒绝了他,在他继位不足五十天,起义的大军就攻陷了咸阳。自知无路可走的子婴用绳子将自己绑了起来,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穿白色的丧服,带着皇帝的传国玉玺和兵符,亲自来到刘邦的军中,正式向刘邦请降。

至此,“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的大一统王朝,在秦始皇及其子孙手里,只度过了十五个春秋就烟消云散。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个始作俑者赵高。子婴虽然是赵高硬拉着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他清楚的知道赵高是一个奸诈之辈、权欲之奴。他也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赵高扶持的傀儡,眼见秦王朝大势已去,复国无望,不如将赵高斩杀,一解心头之恨。

赵高希望子婴在登基前戒斋五日。可是五天过去了,赵高派人来请子婴的时候,子婴就托病不起。赵高无奈,只好亲自前去请子婴。待赵高一到,子婴的贴身太监韩谈便立即亮出了兵器,砍死了赵高。赵高死后,子婴召集群臣,在历数了赵高的罪行后,将其三族统统诛杀。子婴虽然在位只有四十六天,却也在秦王朝灭亡之前,亲手诛杀了秦帝国的掘墓人,也算为秦二世报了血仇。

其他网友回答

赵高在杀了秦二世胡亥之后,也想自己去当皇帝,只不过因为没有成功,所以才会选择子婴继位。

秦末的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不是三个女人搭的一台戏,而是两个半男人唱的一场宫斗剧。

为什么说这段历史很有意思呢?在三个男主角里面,除了秦二世胡亥没有争议之外,其余两个人的身份居然到现在成了个谜。

子婴的身份一直是个谜!

《秦始皇本纪》里记载的是“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李斯列传》里记载的却是“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如此一来子婴就有了三种说法,即秦始皇弟弟、胡亥的兄长、胡亥的侄子三种身份。

至于赵高的身份也是一个谜,比子婴还要复杂!

赵高的身份不仅有秦宗室远亲、赵宗室远亲和非宗室三种说法,还有赵高究竟是阉人还是正常人的争论。

秦二世胡亥的身份没有争议,不过胡亥的帝位合法性却存在着争议。

这会儿能看出意思在哪儿了吗?谁身上的谜团越大,谁就越能赢到了最后。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胡亥败给了赵高,赵高又败给了子婴。

为什么赵高最后会失败了呢?因为赵高在紧要关头比子婴差了那么一点儿。仅仅是差了那么一点儿,赵高就败给了子婴。

在胡亥杀了自己的兄弟姊妹,又除掉了李斯等重臣之后,秦二世胡亥就拜赵高为中丞相,赵高的女婿阎乐担任咸阳令。从此之后“事无大小辄决於高。”

赵高又通过指鹿为马,把不服从自己的官吏又杀掉了一匹。这时候赵高除掉秦二世胡亥的时机就成熟了。

赵高命令担任咸阳令的女婿阎乐把胡亥杀了,赵高取下了胡亥的玉玺想要做皇帝。在遭到了所有官吏的反对后,赵高又感觉大殿像是要塌下来一样。

“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赵高由此感觉是上天不允许他做皇帝,再加上群臣百官们都反对,无奈之下只好拥立子婴继位。

赵高在权势已经达到了那个地步的情况下,依然还是无法坐上皇帝的宝座。这又是没什么呢?

纵观历史上的那些篡位者,有皇亲国戚当皇帝的,有外戚当皇帝的,有权臣当上皇帝的,却从没有一个太监能够当上皇帝。

纵使太监的权势达到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还是没有任何机会坐上皇帝的宝座。

这就是赵高最后失败的原因,因为赵高是个阉人,比子婴差了那么一点儿!所以赵高最后败给了子婴。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