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文武双全的太监?
优质回答:
比如王继恩、李神福、刘承规、阎承翰、秦翰、张继能、韩守英、李宪……
下面,就拿李宪举举例子,看看宋朝的太监有多牛。
李宪从小就净身入宫,因为比较聪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当时辽和西夏不断骚扰边关,李宪向宋神宗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建议,很得赏识。
从熙宁三年开始,李宪外派开始参与军务,因为眼光独特,提出了很多好的策略。
熙宁六年,李宪以“督师”的身份被委派到河湟地区,与安抚司长官王韶一起对西夏用兵,很快取得“河州大捷”,开拓领地一千多里,招抚人口三十多万。
此后西夏反扑,又被李宪率军两次击败。
熙宁六年二月,西夏酋长木征又联合大军,攻打河湟地区。河州城被围,酋长木征围而不攻,意图“围点打援”,消灭更多的宋兵。
消息传到京城,包括宰相王安石在内的很多重臣,都主张放弃这里。但是好不容易打下的领地,放弃太可惜。
于是,宋神宗批准了王韶的主动请缨,让他和李宪一起,解救被围的河州。
此时的李宪正在去鄜延路视察军情的路上,听到河州之围,立刻率兵返回,与王韶汇合。
此后,两人分兵两路,王韶率兵全力攻打敌军后方重城,切断敌军粮道,围魏救赵。李宪率军直扑河州城,与敌军正面拼杀。
在阵前,李宪手持宋神宗御书的大旗“用命破贼者倍赏”,激励将士勇敢拼杀,并且还烧掉营寨,破釜沉舟,与敌人决一死战。
将士们都受到了激励,与西夏人在城下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李宪瞅准时机,派人抄后路烧毁了木征等人的营帐,西夏人立刻军心大乱,开始溃逃。
李宪率军追击,杀敌无数,连破敌军十多座城寨。木征看到大势已去,只好率残部投降。
经此一战,李宪名声大振,获得很高的封赏。
此后,他开始认真经营西北地区。当时因为和西夏连年征战,军费很紧张,李宪受命监管熙河、秦凤两路的财政之后,迅速裁撤冗费开支。经他的治理之后,西北财政紧张立刻缓解了。
此后,李宪又被受命五路统帅,率大军进攻西夏,先后攻陷多座城池,收复兰州。但是,因为战线太长,又受到了西夏军的引诱,宋军在灵州严重受挫。李宪未能及时救援,很多朝廷重臣主张问罪。宋神宗念其多年的功劳,没有惩罚他。
此后,李宪又多年征战,五十一岁死于陈州。
宋哲宗亲政之后,遂追赠李宪为武泰军节度使,谥忠敏。
纵观李宪的一生,一直在沙场征战,虽然有功有过,但绝对算是忠臣良将,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太监。
其他网友回答
太监,在武侠小说中,往往被塑造成阴险毒辣,但偏偏又武功高强的形象。他们因六根不全,反而摒弃了男女杂念,一心一意扑在干预政事和修炼神功上面。
这当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那位创造出至高武学《葵花宝典》的无名太监了。这门高深武学,300年来几乎无人能够真正练全,就连只得了些宝典残篇的辟邪剑谱,也能称霸武林打遍天下无敌手。
艺术源自于生活,金庸的小说创作,并非毫无依据的胡编乱造。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批文武双全,管理政务、带兵打仗毫不输给那些生理正常男人的太监。
比如秦末的赵高、东汉的十常侍、中晚唐的宦官、北宋的童贯、明初的郑和、明末的魏忠贤……
这批人当中,赵高、魏忠贤之流,主要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通过把持朝政,将自己的势力延伸至帝国版图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点真才实学、治国理政的手段,怎么可能掌握住那么一个庞大的国家?
再比如具体执行明朝初年七下西洋外交事务的“三宝太监”郑和,早年他跟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因屡立战功获朱棣赏识,继而被委任率船队游历西洋各国,甚至带着大明水师震慑日本。
可以毫不夸张得说,我国海洋上相当一部分的海域、岛屿版图主权,都是在郑和手里打下的基础。古代封建王朝为数不多的海权意识,也在郑和接连七次南下西洋的行动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展示。
这些出名的太监,或侧重于朝廷政事,或建立有军功,多多少少都对所处时代的政局产生了影响。然而,若是要遴选出一个文武兼备的太监,那必定非宋徽宗年间的童贯莫属了。
童贯是北宋有名的权宦,与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一道名列”六贼”之一,名声虽不好听,但的确又是徽宗朝显赫的政治人物。
这”六贼”的排名,连《水浒传》里的权势熏天的高俅都入选不了,而童贯却名列第二,以至于当时的朝廷内外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可见这个太监在北宋朝廷中权倾朝野,所拥有的影响力必定是举足轻重。
除了参与内政决策,童贯还曾到西北担任监军要职,领枢密院事,执掌兵权长达20余年。
就连北方的辽国,听到童贯打败过羌人,也都对这个掌握宋朝军政大权的宦官充满了好奇,于是专门点名要宋徽宗派童贯出使辽国,为的就是要见见这个会领兵打仗,而且居然还能打胜仗的太监。
童贯本人呢,也表现得颇有“进取心”,在北宋国内耀武扬威还嫌不够,竟然想趁金国女真人与辽国打仗的契机,建立北宋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功业——收复幽云十六州!
原来当年宋神宗,对幽云十六州被控制在辽国手中的情形十分担心,为激励国内热血之士收复这处战略要地,神宗留下遗训,凡是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人,即赏以封地、给以王爵。
童贯奔着这份赏赐,便拼了命极力主张配合金人夹击辽国。
可是北宋的军队实在太菜,辽国在金人面前屡战屡败,但这些残兵败将回过头来,竟然还能将宋军撵得鸡飞狗跳。
最后还是金人替宋军打下幽云十六州,宋朝拿出百万贯巨款赎回,算是勉强“收复”了这块战略要地。“立下大功”的童贯,受封为广阳郡王,着实出了一番风头,也成就了他“文武双全”之名。
其他网友回答
阉党在古代的党争之中一直都是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个群体。但他们……因为大都出身贫寒(有权有势的人谁去做太监),所以他们大都目不识丁。比如说著名的魏忠贤,虽然说权倾天下,力压东林党,但仍然是个目不识丁的太监。至于武,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武功高强,但太监本身身体就有后天的缺陷,所以武功高强的太监并不多(葵花宝典不算啊!)。另一类是治兵有方,深谙兵法,从宦官们大都目不识丁来看,这个也不大可能。但中国的历史中一直都充满着惊喜,文武双全的太监虽然少,但并不是真的没有。
1:童贯。童贯时北宋时期著名的权宦,大奸臣,六贼之一。严格来说这样一个“反派角色”并不能担得起”文武双全“这个词,不过比起无数个籍籍无名的太监。童贯统领枢密院,拓边西北,经略幽燕。时人称”媪相“,封公爵,还能代表国家出使。虽然这和当时政治制度的黑暗,童贯本人”性情巧媚“有关,但童贯本人无论怎么说还是有点本事的。另外他“状魁梧,伟观视。”也称得上……文武双全了。
2: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国威。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作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外交家,航海家,甚至还熟知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当之无愧的文武双全。可惜是个太监。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咕噜你刚才不是说太监们大都目不识丁,出身寒微,怎么郑和就这么厉害呢?”郑和并不是走头无路自愿当太监的。他本身是云南一个小地主家里的公子,但是因为当时云南发生了叛乱,朱元璋就派蓝玉去平定叛乱。郑和就理所当然的当了俘虏,当时的俘虏,女的做了宫女,男的就做了太监。所以说郑和可以说是太监中出身比较好的了。他自小受过系统的学习。所以说郑和本人的确是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时他遇到了朱棣这样一个“伯乐”。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才能。千里马遇上了伯乐,成就了七下西洋的一段佳话,也让郑和从此家喻户晓。不得不说朱棣是幸运的,郑和是幸运的,当时的大明和郑和所出使过的国家是幸运的,因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文武双全的太监,下西洋的郑和算一个,但明朝的太监第一让人佩服的太监还是汪直。
汪直十五岁提督西厂,处置贪官污吏,推荐贤能廉吏,天下人都知道汪直不收贿赂,是少有的清太监。
汪直常年镇守大同,击败蒙古达延汗(其实就是大元汗),击毙达延汗的王后,又剿灭建州三卫,立下赫赫战功。
文武双全四个字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其他网友回答
老施公奇案里面的秦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