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始杀死赵高(秦朝被赵高所灭)

网友提问:

大秦帝国宦官赵高是如何杀害秦二世成为帝国实际统治者的?

优质回答:

谢邀!

汉朝第一功臣——秦朝丞相赵高

引:大汉甫建,高祖论功行赏。这天,在金銮殿上,大家又在吵吵嚷嚷,都说自己功劳最大。高祖被吵得火起,怒道,都特么别争了,老子定了,大汉第一功臣就是萧何。大家虽然都没吱声,可是脸上都写着不服。高祖清了清嗓子,说,萧何虽然没上前线,一直搞后勤保障工作,但他抚汉中镇关中,开发巴蜀,深固根本,千里馈粮,不绝于道,没他给你们供粮,你们能打仗吗?打个茄子!谁也别争了,第一功臣就是萧何,就这么定了。大家又静默了一阵子,突然有人说话,老大,我反对。高祖大怒,心说哪个王八蛋敢唱反调,看我削不死你,定睛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萧何本人!高祖讶异说,老萧,你有何话说?萧何说,老大,这个第一功臣,我实在不敢当,有一人比我合适。高祖说,哦?谁啊?萧何说,秦相赵高。话音未落,群臣喧哗一片,高祖大笑不止。萧何说,容我细说。赵高于我大汉,至少有三大功绩:赵高的第一大功,矫诏杀公子扶苏、蒙恬、蒙毅兄弟,立胡亥为帝。倘若扶苏继位,律法之外,辅以仁政,天下未必反秦,我萧何恐怕现在还是沛县小吏,老大你恐怕也还是那个每日维持治安的泗水亭长吧。高祖暗暗点头。萧何继续说,赵高的第二大功,成功地诱使秦二世胡亥沉迷酒色玩乐,且以严刑苛法驭国,上屠戮嬴氏皇族和正派官员,下残害黎民百姓,这才使得抗秦队伍总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资源。高祖说,那第三大功呢?萧何说,赵高的第三大功,天下皆反秦,赵高竟然能够一直瞒着胡亥,使秦朝丧失了最佳平乱时机。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少府章邯,秦之栋梁,在前方浴血奋战,而赵高却秘谋将其处死,这才让章邯归降项羽,倘非如此,章邯、项羽,谁最后能胜出,也未可知啊!高祖点头说,即使如此,赵高不是咱的人,如何为其论功?萧何说,不然,当年秦将王翦进攻赵国,赵国大将李牧迎战,王翦根本无法取胜。于是,秦向赵相郭开贿赂,郭开于是诬李牧谋反,赵王诛李牧,王翦这才击溃赵军,灭了赵国。秦论功行赏,重赏郭开并且封侯。赵高对于我大汉,更甚于郭开对于秦国。且如果没有赵高做的这三件大事,老大你认为咱们能平定天下吗?所以说,兄弟我认为这第一功臣,非赵高莫属,可惜他身死族灭,不过,我们可以追记他为“大汉第一功臣”,如何?高祖说,善。萧何说,老大,我一直怀疑,赵高是不是你派到秦国的卧底诶。高祖微笑不语。

上面这段当然是我的杜撰,然而历史的发展不就是这么回事么?打胜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打得过你,一种是你打不过我。这两个概念大不一样,前者是说不管对手多厉害,我们都更加强大;后者是说不管我们有多烂,对手比我们更烂,呵呵。大秦本来是什么实力?出了一个赵高,没用三年,就把大秦折腾亡了,这岂是一般人物?来,让我们看看赵高是个什么货色。

谁说赵高是太监?

两千年来,都说赵高是个太监,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

这个讹传来自于《史记·蒙恬列传》中的一句: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东汉时有个姓刘的注解《史记》,说,赵高的父亲犯罪,被施宫刑,其妻子都被收为官奴;因为赵父被阉了,所以赵母与人野合,生了几个儿子都姓赵,后来都被阉了,所以说“兄弟生隐宫”。从这几句话,我们看出东汉的知识分子对赵高有多鄙视愤恨,生生给赵高造出这个么出身,不但父亲是阉人,母亲还是破鞋,赵高兄弟都是野种,也都被阉了,这个编排得有点离谱了。

从睡虎地秦简等出土资料来看,秦有“隐官”的说法,指受过肉刑的刑徒,后因赦免、除罪等原因不再作为刑徒看待,安排在不易被人看见的处所工作的人。以前我们说过,秦法严苛,肉刑甚多,砍了脚的,割了鼻子的,脸上烙印的,等等,这些人因为大赦或者军功,都有可能恢复自由民的身份,但是因为身体受过无法复原的伤害(也有可以复原的刑罚,比如,髡刑,就是剃光头;又如,打板子),不方便见人,秦政府专门提供一些职业,安排在隐蔽场所,不易为人所见,这就叫隐官。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史记》里的“隐宫”应为“隐官”的误写,所以,赵高兄弟生于隐宫,是指其父母是隐官,而非赵高受过宫刑。

更可笑的是,有人把“生而隐宫”解释为生殖器先天发育不全,即赵高兄弟们都是天阉,这可真是冤枉人家哩。后面我们会看到,赵高是有女儿女婿滴!另外,秦法规定,刑余之人不可为官。比如,被商鞅割了鼻子的太子傅嬴虔,后半辈子就在家歇着,没再去当官。而赵高后来被胡亥任命为大秦丞相,假如赵高是个阉人,那就太搞笑了。

《史记》和《通鉴》上都有“中丞相赵高”的说法,有人认为,这个“中”字,就表示赵高是宦官;也有专家表示,“中”可能是笔误。我倒倾向于认为,中丞相是为赵高专设的一个职务,赵高此前任过中车府令、郎中令,里面都有个“中”字,中车府令是宫门守卫官,可能还兼着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甚至要亲自驾驭马车,郎中令是宫廷禁卫官司令,这两个职务都是可以随时出入宫中禁内的,而丞相李斯就没这个权力,要见胡亥,还需要赵高来通报。因此,我认为,如果“中丞相赵高”不是笔误,那很有可能是胡亥喜欢赵高,希望他当了丞相后也能随时到宫中侍奉,干脆给他一个特权,就在丞相前面加个“中”字,历史上,这个职务,赵高是独一份儿,呵呵。中,不是职务,是特权,就如同后世的“上书房行走”,行走也不是一个职务,但是一种特权,你可以随便出入上书房,其他人就不可以。

赵高的身份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讨论,下面看看他除了上文提到的“三大功绩”,还干了些什么勾当。

指鹿为马

前208年末,李斯死,二世胡亥任赵高为丞相。赵高欲为乱(我们不知“欲为乱”是指搞乱朝政,还是打算谋反,总之就是要谋取权力吧),担心群臣不服,于是玩儿了个花样,试试这些臣僚。于是,在一个君臣俱在的场合(前面说过,经赵高劝说,二世胡亥基本不上朝了,因此,试验的场合既有可能是某次临时朝会,也有可能是在某个宴会、某次狩猎活动),牵来一只鹿献给胡亥,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马。胡亥笑了,说,丞相喝高了吧,怎么把鹿叫作马?胡亥于是询问群臣。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迎合赵高,有的则说是鹿。赵高冷眼旁观,记住那些说是鹿的大臣,后来借秦法一一翦除。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衣赐履说:以前,觉得这个事儿非常荒唐,怎么可能发生呢?随着年龄增长,发现,这个事儿为什么不能发生?凭什么不能发生?

谋杀胡亥

关东造反的人越来越多,起先,赵高不断向胡亥保证,那些盗贼不过一群宵小之徒,不足为虑,成不了气侯。到后来,项羽在钜鹿城下俘虏了秦朝大将王离等人,秦将章邯多次败退,上书请求增援,原来被灭掉的六国纷纷复国,函谷关以东的地界几乎全都反了,各路诸侯率兵直击函谷关。赵高惊惶,毫无办法,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对胡亥全面封锁消息,一句也不告诉他。

前207年,八月,刘邦率数万人马,攻陷武关(陕西省商南县西南),屠城(刘邦也屠过城),秘密派人与赵高接洽。赵高越发恐惧,怕哪天胡亥知道真相后,把他给剁了。于是就称有病,不再去见胡亥。胡亥有天梦见一只白虎咬了他的左骖马(贵族们乘车用四匹马并驱,中间两匹称“服马”,两边两匹称“骖马”,左边的称“左骖马”,骖读如餐),直到把马咬死。醒来之后,闷闷不乐,请巫师解梦。巫师卜得卦辞说,泾水水神在作怪。胡亥就在望夷宫(陕西省泾阳县西南)斋戒,打算亲自去祭祀。胡亥派人追问赵高关东盗贼之事。赵高顿觉不安,不和所措,就暗中跟他的女婿咸阳县长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议说,皇上不听劝谏,如今事态危急,想要把灾祸推给我们,不如我们罢黜他,立子婴为帝,子婴仁爱勤俭,人民会拥戴他(对子婴的评价,怎么也不像是赵高说出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子婴是个笨蛋,既是皇族,又容易控制,这样似乎合理一点,呵呵)。于是开始行动,由郎中令(宫廷禁卫官司令,官儿可能不大,但掌握着皇帝的安全,位置极其重要,有说郎中令就是赵高的弟弟赵成)作内应,谎称有大盗,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又将阎乐的母亲安置到赵高府中当人质。阎乐率领一千余人亲信精兵,突然出现在望夷宫,逮捕卫令仆射(宫门司令官),喝问,盗贼已闯入宫中,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宫殿周围防守森严,哪里来的盗贼?阎乐直接斩杀卫令,带人冲了进去,见人就砍,宫内之人,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的就地格杀,死几十人。郎中令和阎乐一同冲进后宫,射中胡亥的御帐。胡亥大怒,召唤左右,左右早就跑光了,只剩一个宦官没有离开。胡亥逃到寝宫,说,你为什么不早点警告我,何至到这种地步!宦官说,老大,我那是不敢说啊,我要早说了,早就被您干掉了,还能活到今天?

阎乐上前,历数胡亥大罪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不讲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

胡亥说,我可以见丞相吗?

阎乐说,不行。

胡亥说,我希望当个郡王。

阎乐说,不行。

胡亥说,做个万户侯好了。

阎乐说,不行。

胡亥说,罢了,我带着老婆儿女当老百姓,总可以了吧!

阎乐说,你想什么呢?赵丞相要的是你的命,我不过是奉命执行罢了,你就别废话了。

于是指挥士兵上前逼迫。胡亥自杀。

阎乐回报赵高,赵高就召来了所有的大臣和皇室成员,向他们通报胡亥已死的情况,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始皇帝统治了天下,所以称帝,现在六国又各自立了王,秦国地盘越来越小,竟然还凭着个空名称皇帝,这不合适,应象过去一样称王才合适。于是立胡亥兄长的儿子嬴婴为秦王。按照平民的葬仪把胡亥埋葬在杜县(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南部宜春苑。

衣赐履说:胡亥何苦当这个皇帝呢?

赵高之死

赵高让嬴婴斋戒,到宗庙去拜祖先,接受国王印玺。斋戒五天后,嬴婴跟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在望夷宫杀了胡亥,他害怕大臣们杀他,就假装按照道义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约定,灭掉秦宗室后他在关中称王(指与刘邦秘谈结果),现在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趁着我拜祖时把我杀掉。我推说生病不能前往,赵高一定会亲自来请我,他来了就干掉他。

赵高果然派人去请嬴婴,请了好几趟,嬴婴就是不走,赵高便亲自去请,说,国家大事,大王为什么不去呢?嬴婴哪管这些,你既然来了,就当丧命于此,当即在斋宫杀了赵高,灭赵高三族,在咸阳示众。

衣赐履说:我倒觉得赵高未必要杀嬴婴,否则,也不至于单枪匹马跑来催请嬴婴了,说明他在这件事上心里没鬼。历来对嬴婴身份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扶苏的儿子,显然是不对的。始皇本年应52岁,假使14岁生扶苏,扶苏本年应38岁;假使扶苏14岁生嬴婴,嬴婴本年24岁;假使嬴婴14岁生子,本年最多10岁。而嬴婴竟然与两个儿子商议除掉赵高,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我们以前也讲过,胡亥登基后,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特别是有可能争夺帝位的,都杀了,嬴婴既然还活着,甚至还能在朝中说上话,说明在帝位上他是没竞争力的,但他姓嬴,说明也是皇族,但非始皇帝嬴政这一支。嬴婴有两个成年儿子,那么他至少四十岁上下,他的父亲应该比嬴政年级大,是嬴政的兄长或者堂兄。因此,嬴婴应为胡亥的堂兄或血缘更远一点的嬴氏族兄。另,关于赵高,他所有的行为我都不能理解,只能谓之为,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却坐到了那个位子上,又怕失了那个位子,因此,看任何人都是敌人,与所有人为敌。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说赵高本是赵国人,国家被秦国灭了,赵高家几兄弟都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坑杀了,因此,赵高对秦国恨之入骨,发誓要为赵国和家人报仇。偶然的机会在秦廷得到一个职位,这样就一步一步实施报仇计划,最终灭了大秦。这个说法有点意思,虽然没有出处,不过用来解释赵高的所作所为,还真是比较合逻辑,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关于赵高如何杀秦二世成为帝国实际统治者的。我们就要回顾一下历史,通过在一时期的秦朝发生的前因后果来判断赵高到底是什么时间实现秦朝的统一的。

首先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作为中车府令。已是后宫也就是太监的头头。而且暗中也培养了势力,由于秦始皇慢慢变老,所以身边真正信任的大臣并不多,其中包括李斯、蒙恬等等。而赵高又是在秦始皇身边照顾皇帝而壮大的,所以说秦始皇特别信任赵高,于是很多的事情包括朝中军政大事也让他去办理。这是的赵高已经有了一定得实力。并且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年老时期,立赵高为胡亥的老师。这为后面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而直到秦始皇驾崩于公元前210年,他与李斯一起篡改遗诏,由原来的扶苏改为立胡亥为皇秦二世皇帝。这时虽然说胡亥为皇帝但是,却是与李斯共坐江山。因为他俩知道这个秦二世,年小贪玩没有什么心机并且懦弱。所以这时赵高的称霸已经实现了一半。

慢慢的赵高拉拢朝中重要大臣。或送礼或送女人。已达到拉拢人心。直到有一日在朝中出现了一幕“指鹿为马”。那些没有跟着符合认同赵高的大臣,就被赵高暗下杀害。而李斯又被赵高借秦二世之手所杀害。而到这时其实已经实现了秦朝的完全统治。

只剩下一个秦二世。也在公元前207年被赵高的女婿阎乐逼迫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然后又立扶苏的长子子婴为秦三世皇帝。只在位了46天便被刘邦攻破咸阳。赵高也与同年死亡。

所以说赵高到死也没有真正的统治一个帝国,只是不同的找傀儡皇帝在背后进行统治。

各位看官这个回答可否满意?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说,胡亥在危机四伏中走向皇帝之位,还没有碰上大的反抗势力。就连秦宗室那么强力的公族也作声不得。留守首都的冯去疾,冯劫等更是在不明真相时,不敢妄言。外围的劲敌如蒙氏家族业己控制。百万生力军远在南岭,迟滞不动,音信难通。如果秦二世稍加思考,不迷信老师,也不致于当年九月的大泽乡燃起冲天之火。

沙丘之谋,各种巧合都让策划者赵高占了,天时地利人谋,均让他运用自如。李斯贪位而不忠,胡亥贪权而不孝,赵高谋主而篡杀。他们都做得天衣无缝,风吹不入,致使阴谋成立,换代成功。

沙丘之谋,李斯动摇,胡亥狐疑,这让赵高早就感到此二人只可暂时利用,不可长时相处。为他杀二人埋下伏笔。

而外朝李斯势力盘根错节,要除他而控制朝堂,得有一击致死的机会。在此之前,赵高公报私仇,己灭蒙氏兄弟,借口冯去疾,冯劫不尽心为公,逼其自杀,又以兄弟姐妹怀疑先皇之死而诛戮殆尽。外朝只剩下李斯。其时,周文大军过三川郡,李斯之子李由为三川郡守,不能消灭”反贼”。赵高早就想整治李斯,就在秦二世娱乐时安排丞相汇报工作。秦二世正在兴头上,一听就烦,口中怨言,早不来迟不来,偏是休息就来。赵高一看,忙说,皇上少说罢,丞相之子三川守李由除贼不尽,贼寇公然过境,怕与丞相有牵。秦二世一惊,然后让赵高去查三川官吏不作为状。这一查,李斯下狱。

李斯晓得赵高下了烂药,上书皇上,皆被赵高截下,并说”囚安得上书”。不久论李斯之罪,腰斩咸阳。

赵高就总揽了秦朝的所有军政大权。他对秦二世说,”天子称朕,固不闻声”,学生认为对,就躲入后宫不出,让赵高一个人去折腾。这一折腾,就把自己和大秦折腾进去,万劫不复。

赵高就杀了秦二世,要不,秦二世会杀他。赵高又立子婴作秦王,秦王子婴和家将杀赵高为秦报仇,算是出了口恶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