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汪直 刘瑾 魏忠贤(明朝最大的宦官魏忠贤)

网友提问:

明朝四大奸宦汪直、王振、刘瑾、魏忠贤如何排名?

优质回答:

明朝四大奸宦依罪恶危害度排名如下魏忠贤四人中罪恶最重危害度最强排第一,刘瑾贪财祸国、揽权欺君四位中最贪婪死的最惨被明武宗下旨凌迟处死危害度居第二,王振害惨了明英宗使他被瓦剌所俘,葬送了三十万大明军队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罪恶危害度排第三,汪直嚣张一时很快败亡屈最后。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这四个我想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魏忠贤了吧,要把这四个人排个名那么你就必须要知道这四个都有哪些“英雄事迹”。

一.汪直

提起汪直我们就不能不提明朝的西厂。汪直就是西厂的创始人,汪直开办西厂的目的就是为皇帝刺探朝廷以外的事情。西厂初期还是办了几件“人事”,例如除去地方恶霸,抓捕散步谣言的人,但是与此同时,他乘机排除异己,陷害一大批的忠良,建立自己的小集体。

汪直也参与不少国家的战事,例如辽顺战役,御鞑靼,取得了胜利。最后汪直被罢官,但是也没有受到刑法,并且安稳的过完一生。

个人小评:在我看来汪直并不适合“奸宦”,虽然小毛病不少,但是在大事情上还是毫不含糊,也做了好多利国利民的大事。

二.王振

王振是看着太子明英宗长大的,所以英宗继位后就让王振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这个职位作用就是太监用红笔将皇帝的意思写到奏折上。这个职位可以说是皇帝相当信任的人才能干,王振就是利用皇帝的宠幸,开始大肆陷害忠良,排除异己。并且大肆敛财,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但是为了个人私利,延误军情,导致“土木堡”之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

个人小评:王振实属误国害民,可以说罪大恶极。一手造成继“靖康之耻”后的又一民族耻辱“土木堡之变”。

三.刘瑾

刘瑾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所以也是仗着明武宗的宠幸。成为当时“八虎”之首。他欺上瞒下,每天让皇帝沉浸在玩耍享乐之中,控制朝局,排除异己,大肆陷害忠良,利用自己的职权派遣太监在各地搜刮财务。结局也是相当惨被凌迟处死。

个人小评:刘瑾将王振作为偶像,这样的人能是个好东西吗,陷害忠、良剥削百姓、欺上瞒下、结党伐异,罪大恶极。

四.魏忠贤

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人称“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仗着天启皇帝宠幸,结党营私,大肆残害忠良,排除异己安排自己亲近之人担任职务,由于皇帝不务正业,所有权利集中在魏忠贤之首,随心所欲,专权擅政祸国殃民。但是魏忠贤同时任用了一批有有名将领抵御外敌。

个人小评:当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再加上皇帝不务正业,魏忠贤的为所欲为对于当时的大明王朝只能是雪上加霜。

如果要给这四人排名我觉得:1.王振 2.刘瑾 3.魏忠贤 4.汪直

总结:明朝正真有几个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呢,大多数都是奇葩,也就造就这样一批,误国误民的奸宦之人。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告诉我哦

其他网友回答

宦官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人,也往往会成为皇帝最信任的人,这容易导致他们因皇帝过度的宠信,独揽大权,成为祸国殃民的权臣。

古代不少朝代,都严厉打击宦官干政,并留下祖训不许宦官干政。明朝时期,虽然朱元璋也排斥宦官干政,但由于其子孙过度宠信和纵容宦官,使明朝出现了不少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出名的有刘瑾、魏忠贤、汪直、王振四人,这四人都权倾一时,利用手中职权没少祸国殃民。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四大宦官因罪恶累累,恶贯满盈,皆不得善终。我们来看看,明朝的4大宦官,都是怎样被绊倒的。

一、王振

王振是明英宗朱祁镇最宠信的太监。明英宗小的时候,王振就仗着明英宗对他的宠信,开始尝试干预朝政,但当时由张太后和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朝政,王振很难由作为,而且张太后看出了王振的不轨之心,数次打压和警告他,使王振不敢造次,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随着三杨和张太后的相继去世,明英宗开始执掌朝政,这时候王振开始冒了出来,积极参与朝政事务。加上明英宗对他的宠信,王振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达到了擅政的程度。明英宗对是他言听计从,无比信任。不过这种信任成就了王振,也害了王振。

王振当权期间,由于瓦剌派出的使者过多,需要明朝赏赐的财物太多,这引发了王振的不满,他让人减少了给瓦剌的赏赐。王振的这一做法引起了瓦剌的不满,他们借机挑起了战争。战争爆发后,王振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

由于两人都是很少出宫门的平庸之辈,在带兵打仗方面一窍不通,未与瓦剌交战就先怯战。但撤军的过程中,明军在土门堡被瓦剌军队追上,明军被瓦剌军队打败,明英宗被俘,王振被瓦剌杀害。

二、汪直

汪直是明宪宗时期权倾一时的大宦官。汪直开始在万贵妃身边伺候,由于万贵妃在后宫权势极大,再加上万贵妃很受宠。汪直也沾了光,很受明英宗赏识,没几年就将他从一个小太监提拔成了御马监太监。同时,汪直充当起了替明宪宗“马腿”的角色,经常出宫替明宪宗刺探情报,由于汪直为人聪明狡猾,总能出色的完成明宪宗交给他的任务,这让他更受明宪宗的重视。

明宪宗建立西厂后,就让汪直做了西厂提督。西厂人数设置是东厂的两倍,这也让他一建立权力就超过了东厂。有西厂这个平台和明英宗的宠信,汪直手中的权力也是不断的壮大,再加上他积极利用手中权力,不断打压异己,培植党羽,很快就权势滔天。

汪直恶事没少做,但不是一个平庸之辈。成化十五年,女真族侵犯大明,汪直只用几个月时间就打败了女真族。次年,鞑靼侵犯大明,汪直又一次率兵重创鞑靼,将他们驱逐出了大明国境。这是汪直最人生高光的时候,但也是他权势的回光返照,击退鞑靼后,明宪宗将禁军召回了京城,但将汪直留在了地方做镇守太监。

汪直远离京城后,与明宪宗的关系日渐疏远,大臣也乘机纷纷弹劾汪直。汪直因罪又被贬官到了南京。明宪宗再没有将他召回京城,汪直也因为远离权力中心,逐渐失去了他的权势。

三、刘瑾

刘瑾是明武宗时期权倾一时的大太监。他六岁的时候就进宫做了太监,弘治年间他犯了罪差点被处死,赦免后到东宫伺候明武宗,这让他逐渐得到了明武宗的宠爱。明武宗数次提升他的官职,让刘瑾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刘瑾掌权后,跟别的祸国殃民的太监一样,也是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这让天下人人痛恨他,大臣也是屡屡弹劾刘瑾,但由于有明武宗的宠信,大臣的弹劾并没有绊倒刘瑾,反而是一些刚正不阿的大臣遭到了刘瑾的迫害。

刘瑾大权在握后,利用手中权势贪污受贿,制造冤假错案等,激化了地方矛盾,最终导致起义、叛乱四起。明武宗这时才认识到了刘瑾的危害,将刘瑾关入大牢,随后搜罗出了刘瑾的各种罪状。同年,将刘瑾凌迟处死。

四、魏忠贤

魏忠贤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大宦官。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

明熹宗不喜欢治理国家,而对木匠活情有独钟,他将精力都放在了木匠活上,这也导致他荒废国事,无心政事。明熹宗因为自己不喜欢处理政事,所以将很多事务都交给了他宠信的魏忠贤。

这样也让魏忠贤成了朝政的实际处理人,使他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成了名副其实的九千岁。但魏忠贤跟很多宦官一样,有权无德,他大权独揽后,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至天下出现了“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的情况。魏忠贤治理朝政时期,明朝是逐渐衰落,呈现了败亡趋势。

明熹宗过世后,崇祯接替了他的皇位。崇祯上台后,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阉党集团的危害,他也开始着手清楚阉党。他利用阉党集团和大臣之间的矛盾,不断打击魏忠贤的势力,剪除魏忠贤羽翼。魏忠贤失去反抗能力后,崇祯列出了他的数十条罪状,最终逼迫魏忠贤选择自杀,清楚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大祸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