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迁都洛阳(赵匡胤为什么不定都洛阳)

网友提问:

赵匡胤晚年没有迁都洛阳对宋朝影响大吗?

优质回答:

赵匡胤是有迁都洛阳计划,由于赵光义阻止等等多方面原因没有迁都洛阳,这对宋朝影响很大。

1、首都是国家的象征,尤其古代应该借助山川之险,设置在易守难攻之处。宋朝把首都定在开封,宋太宗赵光义计划收复燕云十六州没有成功,使开封处于无险可守之处。开封处于广阔的平原地区,游牧民族一旦举兵南下,开封容易处于兵锋所向的险境地步。

2、开封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如果是进攻型王朝定为首都还有心可原,防守型王朝定为首都是非常被动的,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北宋王朝也是如此。

洛阳四周雄关林立,是易守难攻的地方。洛阳城依靠黄河,距离长江也不远,可以得到水利的优势,同时河运带来的物流、交通上的便利也非常可观。 洛阳城附近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可谓是旱涝保收,农业非常发达。

3、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长期处于防御地位。没有天险可守的开封汴梁城,需要庞大的军队驻扎在都城的周围,拱卫京畿的安全。北宋的一百多年,朝廷为了养活自己数量庞大的职业军队,持续花费着越来越多的钱。也因此,北宋虽然经济极其发达,却不免落得一个积贫积弱的名声。

4、北宋末年徽钦二圣时期,如果守都是洛阳,就不一定像开封那么快失手,导致北宋灭亡。而且定都洛阳,观天下局势危机,还可以撤往长安,又会增加安全系数。

5、北宋为定都问题始终在探讨争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很多中肯建议,但是终究由于一些原因,定都开封直致灭亡没有迁都。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初年,赵匡胤在一次回乡祭祀(他出生在洛阳,父亲葬在那里)的过程中确实有过将首都从开封迁至洛阳的想法,不过没有成功,正是这次迁都失败,对北宋甚至赵匡胤本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北宋的影响

开封居于中原的要冲地带,周边四通八达,尤其是水陆码头,从汉代起,就修有汴渠,隋唐时又再次扩决,使它“引入泗,连于淮,至江都而入海……” ,占天下漕运之大利,所以以开封为国都,注定了会繁华昌盛。

但是开封的地利条件,又注定了它不配成为一国之都。它四面旷野,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只要有敌人渡过黄河,它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而它的北方就是强大的辽国。

以史为鉴,东周时期的魏国算是战国较早崛起的国家,魏国所辖的地区正是河南一带,其首都就是大梁(开封),但正是因为魏国处于四战之地,无法充分发展,只能被人鱼肉。

而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皆为天下之险关,当年秦国就是因为这些关隘,独抗中原六国而安然无恙。

赵匡胤还认为,大宋以后的都成甚至可以迁到长安,更加安全。可惜宋太祖的想法被赵光义的一句“在德不在险”给怼了回去,而真正打消了赵匡胤的想法其实是群臣的反对,他怕会造成朝政不稳,可他的选择彻底决定了中国民族近三百多年的屈辱和悲哀, 以及此后不断地亡国、变种之祸。

二、对赵匡胤的影响

其实迁都不仅仅是想让国家更安全,赵匡胤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赵匡胤自从登基后,便一直未立太子,根据后来所谓的“金匮之盟”的意思,毕竟有着后周的前车之鉴,国家必须有长君,所以钦定了赵光义做接班人。

这是让赵匡胤不满的地方,谁不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啊?而且自己的儿子也长大了。而自己的弟弟也不安分啊。

现在有专家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光义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其城府可见一般。自从北宋建立后,赵光义历任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在北宋初年大,在赵匡胤对外征伐的同时,赵光义的势力逐渐增大,无论在朝内和朝外,他的关系盘根错节,已经无法控制。正是基于这一点,赵匡胤便想通过迁都来打破这一壁垒,可惜朝野内外基本都是赵光义的人了,无人认同他的想法。

正是赵匡胤的这个想法,让赵光义也可是对未来小心了起来,甚至不惜动用非常手段,最有名的说法就是“烛影斧声”了,而另一种说法是太祖驾崩的那一晚,皇后本是叫皇子来皇宫,而太监(认为是赵光义的眼线)却给赵光义报信,让其捷足先登。(《涑水纪闻》记载)

无论哪种说法,赵光义的继位都有非法的成分在。迁都的失败,给赵匡胤及其后人都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是赵匡胤迁都失败时对自己的左右说的,而他的话在其后的300余年一直在验证。

在这里,我只能说赵匡胤的魄力不够,400年后,明成祖朱棣力排众议迁都,完成了伟大的逆转。迁都北平不仅是为了守国门,更是摆脱了建文余部所在的江浙势力,稳定了国家的局势,所以说,赵匡胤只能怪自己了。

其他网友回答

976年春,宋太祖赵匡胤巡幸洛阳,在此表达了迁都的意愿。这并不是他心血来潮,而是政治家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国家方面,国都汴梁是四战之地,存在着远忧。在政体方面,继承人的问题到了难以回避的阶段,需要借迁都加以解决。

然而,反对的意见非常强烈,在各方势力的掣肘下,迁都未成。这一结果对宋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摆在桌面上的是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

宋朝继承的是五代时期后周的政权,以汴梁(开封)为国都,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数十年的建设,汴梁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加之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横贯城市,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中心。

但赵匡胤是皇帝,除了经济利益,他还得考虑国家安全。从军事角度上看,开封地处黄淮平原,四面陆地无险可守,唯有北面的黄河能对这一方向的来敌起到季节性的屏障作用,因为在冬天河面封冻,敌军尤其是游牧骑兵可以踏冰从北方一路杀到汴梁城下。

这一河段的黄河甚至害大于利,时常的水患威胁,对汴梁水系的淤堵都需要花费大量财力加以治理。

不远处的洛阳则不同,赵匡胤将目光投向了那里,西有崤山,南有伏牛山、熊耳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等山脉作为屏障,北临黄河天险,黄河以北又是王屋山、太行山等险阻,四方关隘有虎牢关、孟津关、函谷关、伊阙关、蒲津关等等控制交通要道,是易守难攻的形胜之地。

宋太祖赵匡胤要迁都洛阳,群臣大多不乐意,但皇帝坚持,祭祀完毕后,索性呆着洛阳不走了。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找了个机会进谏:”国家的军队数十万人在东京,依靠的汴河的漕运,从南方调运粮食,如果迁来洛阳,供给怎么办?府库官兵、家眷财产,根基都在汴梁,不可以动摇啊。”

赵匡胤仍然不为所动,晋王赵光义亲自出场劝谏,皇兄的回答是:”即使迁到洛阳也只是过渡,我的目标是迁往长安。”

三百里远的洛阳尚且不愿意,更何况西陲的长安,晋王磕头力阻。

宋太祖赵匡胤解释道:”之所以要西迁,是因为洛阳有山河之险,长安更是形胜之地,这样就可以裁军,像周朝、汉朝那样长治久安了。”

晋王以著名的”在德不在险”,打消了赵匡胤的念头。这个典故引用的魏文侯与吴起的对话,魏文侯赞美江山险固,吴起回答的就是”在德不在险”,因为当年的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立国之地都是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但这些君主因为不修德义,压榨百姓,最终都落得了亡国的下场,可见靠地形并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虽然默认了晋王的说法,但事后赵匡胤却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事实也确是如此,冗兵冗员最终耗尽了北宋的财力。

二、桌面之下的是继承权之争

宋朝建立之初,制度大多沿袭前代,而之前的五代都没有设立储君,也就是说:没有太子。

其主要原因是,五代时父子、兄弟相残屡见不鲜,一旦设立太子,立即会成为攻击的对象。另外,皇帝也不愿意自己之外,另有一个权力集团。

那么,继承人问题如何解决呢?万一皇帝不幸,江山总要传给后人。于是,一个默认的继承制诞生了,亲王加府尹成了重要的象征。

后晋,石重贵为齐王、广晋尹,继承皇位。后周柴荣为晋王、开封府尹,在周太祖郭威去世后,顺利继位。而赵匡胤称帝后,封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再加封晋王,实质上就是将其放在了皇储的位置上。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自己的儿子,而是扶植弟弟为继承人呢?陈桥兵变时,弟弟赵光义21岁,儿子赵德昭9岁,而五代时期皇位走马灯般轮替,一个年长的继承人有利于政权的稳定。赵氏家族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扶持赵光义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赵匡胤在位16年后,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完全可以继承皇位,嫡长子继承又是中国最正统的制度,赵匡胤难免动心。他开始为自己的儿子铺路,这一年的早些时候,赵匡胤将接待吴越国使者的任务交给了儿子赵德昭,而此前这一任务是晋王赵光义的专责。

晋王在开封尹的位置上经过多年的耕耘,汴梁城中、朝廷内外党羽林立,羽翼已丰。宋太祖盘算迁都洛阳,这样可以一石二鸟,洛阳有险可守,既可减少兵员,解决国家的冗兵问题,又可以避开赵光义在汴梁苦心经营的强大势力。

可惜,在强大的阻力面前赵匡胤退缩了。这一年他五十岁,历史没再给他更多的时间。

结语:

从军事角度而言,后周及北宋初期定都东京为什么没有发生危机?因为这一时期的武装力量是进攻型的,周边的国家都相对弱小,北宋担当的是进攻者、统一全国的角色。

而到了976年,除了北汉与契丹,大部分国土已经归宋,赵匡胤开始考虑之后的转型。但定都开封,因为无险可守,只好以重兵防御,冗兵问题一直到北宋灭亡都困扰着朝廷。而辽、金对汴梁的威胁及后来靖康之耻,也说明了汴梁作为首都的弊端。

晋王赵光义的势力强大,迁都损害了广大官员的实际利益,赵匡胤已经开始进入老年,诸多因素造成了迁都未果。但这一后果进一步巩固了晋王的地位,使得赵德昭远离了皇位。否则,历史肯定会有不同的际遇。当然,如果赵德昭当皇帝,未必一定就强于赵光义,只是历史没有假设。

历史通过政治、军事两方面的结果,都体现出”没有迁都洛阳”,对宋朝后世的巨大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经过数十年戎马苦战,宋太祖赵匡胤终于统一了中原以及整个南方,建立大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实现了自晚唐以来200 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 。

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条件往往比较严苛,多选龙盘虎踞、山河四塞、有险可守的形胜之地,而北宋都城开封则略有不同。从经济上来说,开封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从地理上来说,它处在四通八达的“天下之冲”,交通方便、经济富庶,有利于“居中御远”;但是从军事上来说,它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

为了解决开封作为都城存在的弊端,赵匡胤曾提出将国都暂时迁移到地理位置上更安全可靠的洛阳做为过渡,最终的目的是把国都迁移到能居高临下俯瞰天下的关中长安,以便于:“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是由于迁都之事兹事体大,先后遭到了群臣和其弟赵光义极力反对,以致于迁都计划流产,并对宋朝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迁都之议

开宝(976年)九月三月,赵匡胤以“郊祀”为名,率领文武群臣前往洛阳,并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之事。

“开宝九年,辛巳,上至西京。见洛阳宫室壮丽,甚悦……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续资治通鉴长编》

皇帝一发话,非但没有人响应,反而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满心不悦的宋太祖也犯起了倔脾气,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返回开封。

“上不从,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谏”——《资治通鉴》

最后,还是在宋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在德不在险””的劝诫下,宋太宗才被迫放弃,这就是宋代有名的迁都之议。

武将出身的宋太宗所提出的迁都并非只是心虚来潮而是在综合考虑当前局势和宋朝军队现状情况下,作出的重要决定。

一方面在消灭割据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已经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政权的威胁,终将成为北宋的心腹大患,

另一方面开封无险可守,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导致宋朝“冗兵”问题日益严重,相比之下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如果将都城迁到洛阳,则可以依靠洛阳有利地理条件,改革军队,解决“冗兵”问题,从而实现北宋的富强。

显然群臣和赵光义并没有把这一点考虑到,以致于赵匡胤发出“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的叹息。

拒绝迁都之由

那么为什么群臣和赵匡义一定要阻止迁都,他们又有何私心呐?简单来说,阻拦迁都的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洛阳凋敝军食不充

赵匡胤流露出迁都的意思后,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的是起居郎李符: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陈八难,帝不从。”

李符说洛阳不适合做国都,并列举了八条难处,是哪八难呢?

“符上书陈八难曰:“京邑凋弊,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李符反对的原因很简单,洛阳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已经凋零,要重启为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要修宫殿,要迁移富户、百姓,重新分配土地,最重要的是要重修四周的关隘,这个花费是建国没多久的宋朝暂时负担不起的。

第二:开封漕运四通八达

李符的建议被驳斥后,都指挥使李怀忠又站出来,以物质运送不便为由反对迁都: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帝亦弗从。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到了宋代,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

反对迁都理由之三: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

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帝不答。王出,帝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资治通鉴》

赵光义通过引用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劝诫到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眼看晋王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可惜正是这一次的不坚持,导致北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汴梁最终在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

如果迁都成功,历史必将不同

如果宋初真的将国都迁至洛阳,北宋真的能免于受困于北方边患和两次亡于外族的悲惨命运吗?如果当初:

1、迁都到洛阳:从地形来说,洛阳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既可以阻挡西北方的敌人,又可以阻拦南下的辽国铁骑;拥有足有的缓冲关隘组织防御,就防守难易度上来讲,远强于汴京。从财政来说,拥有足够险要的关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冗兵,节省下大量的军费。

以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例,国都附近数十万的军队,“衣食天子”、“不耕而食”,每年消耗的物质和费用让朝廷已无法承受。

2、迁都到长安:意味着整个北宋的战略核心向西北方向转移,以关中为根基,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当后来建立西夏的李继迁、李元昊作乱时,北宋官方的态度就不会是采取绥靖政策了,而是坚决镇压。如若没有了西夏的掣肘,西北地区的养马地为北宋所得,北宋也能组织起强大的骑兵部队,有了骑兵部队带来的底气,在对待辽国时也不会一味妥协、忍让,不说提前收复燕云十六州吧,至少不用提心吊胆的天天担心人家打过来。

3、远离士族和豪强势力:北宋是继承的后周的江山社稷,连着国都也一起继承了下来,加之五代时期时期的积累,汴京周围的士族和豪强多如牛毛,且关系盘根错节。而赵光义又长时间的担任京兆尹,显然将汴京视为自己的老巢。如果把国都迁到陌生的洛阳,不仅能够降低士族和豪强对于国家的影响力,使之权力、财富地位下降,皇位继承者赵匡义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也会付之东流。这样一来,皇位的传承或许也要正常的多。

结语:

可惜没有如果当初。当然比起未迁都,范仲淹改革的中止、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西夏战争的反复等才是北宋国断送的主要原因,但是即使满朝崇文厌武,有个好国都,至少能避免“靖康之耻”这个最大的耻辱吧?

其他网友回答

影响非常大,甚至是致命的,分析如下:

1. 首先我们先说说开封。开封古称大梁、汴梁,宋朝时称为东京,战国时曾经一度是魏国的都城。开封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北有悬河,虽然周边水路发达,发展经济确实位置上佳,但作为首都就不合适了。我们知道秦灭魏的最后一战:水灌大梁城。选开封作为首都,大概脑子也被水给灌了。

2. 再说洛阳,洛阳作为汉、唐故都周围百里群山环绕,交通四通八达,有八个关口围绕,进可至华北平原,退可入关中、四川,作为首都非常合适。

3.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一直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游牧民族的优势是骑兵,而我们汉族主要是步兵,完全处于一种劣势状态:他能打到我们,打完抢完就远遁塞外,我们追不上,所以总是吃亏。战国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无奈只能修筑万里长城进行防御。可怕的是在宋朝之前的唐末五代十国时燕云十六州已被石敬瑭出卖给异族,也就是说国门洞开,开封毫无屏障可言。兵种上我们本来就处于劣势,又全无防御,一副挨打的模样,我们知道后来北宋多次被敌军打到城下,最惨的一次就是靖康之伇皇帝都被掳去,整个皇族被一锅端,北宋也随之灭亡,堪称民族史上耻辱之最。

4. 如上所述相当于我们攻击力不如人家,防御力又几乎为零。扎好篱笆才好防狼,在开封就等于没有篱笆,在洛阳就等于有高墙。群山足以消减骑兵优势,也才有利于兵法谋略的施展,只要首都不丢,大脑就在,损失可能有,但伤不至死。开封就是绵羊,洛阳就是刺猬。

5. 要说赵匡胤还是比较有战略眼光的,但光有眼光没有魄力也是不行的,所谓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任何时候做事都有困难和阻力,要成功则少不了那份魄力和笃定。可惜这个有眼光没魄力的人也是北宋唯一的,不久就死了,历史不待贤者,悲剧即刻上演。

东京恰似温柔乡,蚀骨最是安逸强。

清明上河图中醉,纸上富贵终成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