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长子赵德昭(赵匡胤的儿子德昭)

网友提问: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优质回答:

答: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雄谋大略之人,他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将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是因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坐了六年龙庭之后,和赵普合伙炮制出来的。这个以前我已专门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不过,不可否认,“金匮之盟”里杜太后的担心,赵匡胤是有的。

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快得如同走马灯,谁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赵匡胤自己的江山是从周世宗儿子那儿抢来的,周世宗死的时候也不过才38岁,赵匡胤登位这年,他已经33岁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9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

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乳臭未干的赵德昭怎么保得住江山不被别人夺了去?!

好在赵匡胤和周世宗不同,他有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所以,赵匡胤是在两个儿子尚处自幼阶段,把弟弟赵光义当作备胎用的。

到了乾德二年,赵德昭17岁出阁了。

咦?赵匡胤为什么不册封他为太子呢?

主要是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旦赵匡胤在这时突然定储,可能会引起赵光义不适,不定出什么乱子。

而且,这时的赵匡胤已经到了41岁,过了周世宗死亡的那个坎,人也老练了,心也稳定了,不再像早几年那个瞻前顾后了,他也觉得赵德昭毫无政治经历,嫩,需要历练。于是,不但没有册封太子,而且没有按照规矩以皇子身份封王,而是循序渐进,到了开宝六年,赵德昭的职务已经上升到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然,为了照顾赵光义的情绪,赵匡胤也在这一年晋他封为晋王。

有人仍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同时给赵德昭封王呢?

但必须要注意,赵光义封王前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权压宰相。

赵匡胤给他封王,却也同时提升赵廷美和赵德昭的职位,加赵德昭任同平章事,增强他在中枢的影响;赵廷美则兼任侍中。另外,又把与赵光义相得甚欢的赵普解任,提升卢多逊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这么一来,赵光义虽然封王,名义在宰相之上,但实际势力并没有得到增长,原来的一元结构被打破,他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钳制。

也在这一年,吕余庆、沈义伦、薛居正等人先后为相,可以说,赵光义慌得一逼。

如果赵匡胤不是在开宝九年突然遭遇了“斧声烛影”,赵德昭封王、册封为皇太子,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唉,赵匡胤老谋深算,算来算去,算不过天,算不过命,帝位落到了赵光义手上,可惜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为什么始终没有立事实嫡长子赵德昭为皇太子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建隆时期。建隆元年,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正式开元建国,建立了大宋王朝。虽然宋王朝后来成为了正统王朝,但是彼时它的性质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王朝并没有太多不同。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扯上一面黄旗往身上一披就敢自称皇帝!周太祖郭威这么干过,宋太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周恭帝郭宗训不就是这么让宋太祖赶下台的吗?而主少国疑,正是后周政权倒台的一个重要原因,称帝之后的宋太祖面临着和周世宗郭荣同样的窘境。建隆元年,宋太祖活着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九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一旦宋太祖像周世宗那般英年早逝(周世宗没活过四十岁,而彼时宋太祖已经三十三岁),他的儿子将面临周恭帝同样的局面。虽然人都不希望自己早死,但是有周世宗的先例在,宋太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四个字,找个备胎!那么谁最适合当这个备胎?很显然,自己的胞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原名匡义,为避宋太祖帝讳更名光义)最合适。于是,当初周世宗的那一套行头被安在了宋太宗头上,晋王兼开封府尹,这是五代时期约定俗成的无冕储君。可见,起初宋太祖的确是将宋太宗置于了储君的地位。但是,为什么没有明立为皇太子或者叫皇太弟呢?原因很简单,宋太宗就是一个备胎,一旦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宋太祖还是准备换上儿子的。一旦明立,势必引发政局动荡。而这个约定俗成的所谓无冕储君,我愿意认、你就是,我不愿意认、你就不是!

第二个阶段是乾德时期。建隆的三年、加上乾德的六年,九年时间。这个时期内,宋太祖的儿子们在渐渐长大,到乾德六年时,赵德昭已经十八岁上下,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已经成年了。而就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因为宋太宗一直顶着储君的光环,而宋太祖的儿子们没有任何封爵,朝中势力已经纷纷开始站队,宋太宗借机大肆发展自身势力,而这也成了后来宋太祖用儿子替换胞弟宋太宗的最大障碍!因为儿子还在成长期,而且宋太宗仍然具有其继续以储君身份存在的价值,宋太祖并没有急于易储,毕竟彼时他才四十岁刚出头、身体健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而贸然易储,除了导致政局动荡,并没有太大益处。个人认为,到乾德后期时,实际上宋太祖内心很可能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了,只不过没有公开表露而已。

第三个阶段是开宝时期,这个时候宋太祖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如果搁明太祖朱元璋身上,或许就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了,可是宋太祖偏偏是个不喜欢用刀子解决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接连上演两出杯酒释兵权也能看得出。因此,宋太祖并没有选择极端方式,而是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处理方式,想逐步削弱胞弟宋太宗的势力,以达到易储的目的。从现有史料来看,这段时期也是赵氏兄弟矛盾较多的一个时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太祖彼时的心态。不过,毕竟宋太祖才四十多岁,来日方长,他并不着急,当然可能也有宋太宗尾大不掉的原因,宋太祖为了避免政局动荡而没有操之过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太祖的身体却慢慢等不起了。开宝晚期,宋太祖病了,还病得不轻。毕竟年近五旬,从画像来看,宋太祖比较肥胖,加之这个年龄正是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宋太祖身体变差也是正常的。到这个时候,宋太祖已然不能再等了。从宋太祖的行事风格来看,他很可能还是想再上演一出杯酒释兵权,如果动刀子解决问题,他早就应该动手了,可是并没有。个人认为,所谓“烛影斧声”很可能就是一出草草收场、未能达到目的的杯酒释兵权。赵氏兄弟为了这个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毕竟让宋太宗主动交出即将到手的皇位,很难。或许有人会觉得臣下和皇帝激烈争吵不太正常,不过别忘了,二赵曾经做了二十年布衣兄弟,私下争吵并不是没有可能。或许正是因为激烈争吵、情绪激动,加之酒精的催化,最终导致了宋太祖病情加重或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暴亡。从医学方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本人向来不认同宋太宗弑兄说:一来弑君这种事根本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历朝历代弑君篡位者都避嫌唯恐不及,没有是谁自己亲自动手的!二来宋太祖是武将出身、膀大腰圆,宋太宗相对要文弱许多,宋太宗想杀了宋太祖、还要全身而退,很难。三来第二天宋太祖被发现亡故后,开宝宋皇后的反应不是追究宋太宗弑君,而且想迎立赵德芳制造既成事实,这不符合常理。至于不少人所谓的下毒说,就更加说不通了。给现任皇帝下毒可不是后来给李煜下毒,彼时的宋太宗恐怕还没这个能力,更何况二人是在一起饮宴,宋太宗给他哥下毒就不怕出现意外、毒死自己?退一万步讲,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也能保证不会误伤自己,古代的毒药无非砒霜、鸩毒之类,中毒症状明显。第二天宋太祖如果被发现中毒身亡,宋太宗就是第一嫌疑人,开宝宋皇后既然有心让赵德芳即位,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先将宋太宗弑君的事情公开,如此一来自己便占据了主动地位和道德制高点,完全没有必要先派人迎赵德芳入宫、企图制造既成事实,不是吗?因此,下毒说根本站不住脚!

不管宋太祖怎么死的,总之他死了,一切戛然而止。他的两个儿子根本不可能是羽翼丰满的宋太宗的对手,最终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如果宋太祖当夜没有暴亡,个人认为,事后或许他就没这么客气对待这位胞弟了,搞不好真会用刀子解决问题。毕竟彼时的宋太祖可是实权皇帝,宋太宗羽翼再丰满,恐怕也斗不过宋太祖。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赵光义最终成了赵炅,成了宋太宗。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早年时期游走于天下,说白点就是无业游民,后来得到一位恩人赏识提拔得以施展才华,还和恩人的儿子成了过命的兄弟,恩人过世后恩人的儿子做了家主,这个年轻人也成了大管家,可惜得是兄弟死的早啊,临死前把自己的妻子和年幼得儿子交给他照顾,嫂子对他十分信任,家里大小的事情都交给他,刚开始这个年轻人本本分分照顾嫂子和侄儿,可是权力的诱惑太大了,他安耐不住内心的欲望假惺惺的演场贼喊捉贼的戏就仗着孔武有力霸占了兄弟家产,还把兄弟的儿子赶到了偏僻的恶劣之地让他自生自灭。

这个恩人是郭威,兄弟是柴荣,这个年轻是??

说正事儿:老赵家一家人那是老谋深算得一家子人儿啊,要知道那时候得宋朝也不是像我们大家现在认知中的一样,建立得时候大家压根儿不相信它可以存在300多年,赵匡胤那是怎么建立得宋朝,那是欺负自己老主子死后留下得孤儿寡母建立得这个国家,那时候皇帝和武将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只是手底下的兄弟没想到刚刚把大哥捧到皇帝的位子上,老大就使软刀子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可是这些人影响力还在啊,随时可以举旗造反的,那天你老赵家剩下孤儿寡母的时候,说不定就来个你老赵第二,就许你欺负别人孤儿寡母,我也可以欺负你孤儿寡母。

没有什么手足情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一切都是老赵家兄弟的算计罢了!

各位看官大家仔细琢磨一下,五代十六国时期,多少个政权从建立到消失都只是几十年得事儿,赵匡胤那是什么人,他能不清楚自己手底下这些兄弟得想法,他倒是想立自己得儿子做太子,下面兄弟可不会服气这个刚刚才十岁得男孩子,至于为什么过了十六年还是没有册封自己得儿子而是让兄弟做皇太弟,这也是老赵兄弟两的谋划,因为老赵篡位的时候,他兄弟怎么着也是参与了的,在军队里有一定威望,这样一来下面兄弟一看咱是玩儿不过老赵兄弟的,安安心心做个本分臣子吧。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统一全国的是他弟弟赵光义!

造化弄人!造化弄人!你逼死手足兄弟之后,你手足兄弟逼死你的儿子。

最关键的是:老赵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啊,他死的时候才49岁,算不得高寿吧,如果再给他十年时间那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老赵死后他的二儿子被赵光义逼死“按史书记载,是被赵光义责备后自尽而死”!

其他网友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在军队中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治国的经验。

如果两项都具备,就能坐稳继位。

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宝座,也坐不长久。

像这种资历不够却坐上皇位,最后又被权臣搞下台的案例,当时数不胜数,比如后梁废帝朱友珪,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恭帝柴宗训等等。

我们知道,赵匡胤是靠篡位才上的位,皇帝是个什么玩意,他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赵德昭的资历不够,即便自己立其为储君,最后肯定也坐不稳。所以,赵匡胤根本就没想过要立年仅十岁的赵德昭为储君,而是一开始就直接内定了赵光义为继承人。

他让赵光义以亲王身份担任开封尹,并且从不约束其发展私人势力,这就是他立赵光义为储君的证据。

立弟弟,不立儿子,虽然有违人之常情,但这就是事实。

在当时那个时代,赵匡胤如果不培养赵光义,可能历史上就没北宋了,“五代十国”就变成“六代十国”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五代是五代,五代混乱是不假,可是赵匡胤当皇帝时,已经是北宋了。而且赵匡胤登基后,他也做了很多加强皇权的政治改革。北宋和五代的情况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这个问题要怎么说呢,北宋和五代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两个时代,赵匡胤登基后也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天下人的观念并不会因为短短十几年就能轻易改变的。

换而言之,赵匡胤在位的十几年,政治制度上确实有改变,但老百姓和士大夫心中的观念其实与五代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好比说后周,后周世宗实际上也有一定力度的集权改革,他为了把皇位传儿子,可谓是煞费苦心,把权臣都防死了。可是他没想到,他最信任的赵匡胤居然篡了位,而且整个朝廷没人出来“伸张正义”……

又好比说赵光义,他在高梁河惨败,坐驴车逃跑,诸将找不到他,以为他挂了,于是就要立赵德昭为皇帝,而不是说赶回去拥立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赵元僖、赵恒等。赵光义为了这事,气个半死,回去之后各种羞辱赵德昭,最终把大侄子逼死了。

这些例子都能说明,北宋初年,五代时期的作风没散,换个天子很容易。老百姓和士大夫就是认为“兵强马壮者”当为天子,储君什么的都是白扯。谁兵强马壮,大家伙就支持谁。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说,就算你前面说的都有理,当初赵德昭年纪不大,赵匡胤确实没得选,只能立赵光义。可赵匡胤死前,赵德昭已经成年了,为什么赵匡胤还是不立他做继承人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只能怪赵匡胤自己挖的坑太大了,他已经填不上了。

当时那个时代,皇帝有权,禁军大将们也有兵权。皇帝与大将之间即便没有猜忌,也会因为权力而慢慢产生出猜忌。皇帝与大将之间相互屠杀,在当时是家常便饭的现象。

比如说后汉太祖刘知远为了让儿子刘承佑坐稳皇位,临死前吩咐刘承佑杀大将。大将们也不傻,皇帝要杀自己,难道手握兵权的自己就要伸着脖子让他砍?所以大将郭威跟刘承佑一场火拼,最终把后汉灭了。

赵匡胤作为亲历者,很清楚这段历史,所以他继位后,他就把话挑明了,让大将都把兵权上交,然后他也做出让步,直接让赵光义当接班人,大家都可以去巴结赵光义。这样一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大家做到了相互信任,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到这里才结束。

然而,flag已经立下了,赵匡胤能稳定社会的前提在于——他要守信用!

如果他敢背弃誓言,又改主意立赵德昭,他之前奠定的稳定局面肯定会崩塌。之前被削权的大将们会觉得,赵匡胤说话不算数。

这些人会不会因此有反心,谁说的准?

另外,跟着赵光义混的一群人也会觉得皇帝哪天看自己老大不爽了,随便制造个意外让他挂掉,再立赵德昭,那大家之前的政治投资都白费了?现在再去巴结赵德昭,时间哪里还来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有异心的人肯定反叛。即便赵光义没有反叛的心思,他手下的人为了富贵也会裹挟他造反。

所以,赵匡胤不敢玩这么大,他为了消除可能的猜忌,就必须要地位悬殊化,让儿子不可能成为赵光义的威胁,这既是保护宋朝社稷,也是保护自己的儿子。

应该说,赵匡胤的政治度量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么玩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赵光义与赵德昭的实力差距始终不在一个维度,赵德昭跟他三叔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当然从逻辑上说,赵匡胤的做法没毛病。毕竟他也没得选。五代那么多例子都证明了扶持儿子而儿子又坐不住江山,最后肯定是全家掉脑袋,社稷玩完。

只不过赵匡胤还是低估了赵光义,小看了人心险恶这句话。他以为自己恪守信用,赵光义也能恪守信用,保自己的几个儿子一生平安。他人算不如天算,没算到赵光义会如此下流,生生逼死了赵德昭、赵德芳。

如果赵匡胤早知道是这样一个结果,可能他就跟赵光义火拼了。

其他网友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共育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因长子赵德秀早亡,老二赵德昭顺势就成为最有机会继承赵匡胤位置的人。然而赵匡胤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到公元976年突然暴毙。在位16年之久,却一直不肯立赵德昭为太子,以至于最后便宜了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为啥不肯立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为太子呢?

《宋史》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金匮之盟。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和母亲杜太后商议,在赵匡胤百年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回到赵匡胤的儿子。这样皇位就轮回来了。如此麻烦的做法唯一的好处就是防止主少国疑,因为老宋家是从后周柴家孤儿寡母手中夺来的天下,所以赵匡胤和母亲杜太后担心这一点也正常。这件事被记载在《宋史·杜太后传》中,但可疑的是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时并没有这种说法,而是在六年后才提出来。不说金匮之盟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几分,单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当时的年龄(已经有20多岁),完全不存在“主少国疑”的说法。所以《宋史》中这样去解释未免牵强。那赵匡胤迟迟不肯立赵德昭为太子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不愿意过早的立太子

这不是瞎说,纵观历朝历代,真正愿意在自己身体好时立下继承人的皇帝少之又少。秦始皇让扶苏监国也没立扶苏为太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也是换了又换。可以说不到皇帝驾崩那一刻,是绝对不愿意选出继承人的。赵匡胤便是这样,后来弟弟赵光义也是这样。在储位空缺时,冯拯等人曾经上疏要求早立太子,赵光义立刻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这在宋朝基本上是对文人最重的惩罚。于是从此就没人提这件事了。可见赵光义对立储一事的反感。后来他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自知时日不多,无奈之下下立了自己的三儿子赵元侃为太子。赵元侃当上太子那天走上街头,京城百姓都为太子欢呼,赵光义居然因此感到十分失落,经宰相寇准劝说才释然。天家无父子,过早的立下太子,太子难免有更近一步的想法,而更进一步就意味着皇帝身死。所以太子这各看似光鲜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危职业,能顺风顺水继承到皇位的太子比例并不高。

赵匡胤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历代开国皇帝对待勋贵权臣的铁血清洗只有在宋朝选择了比较和平的方式解决。对待臣下如此,对待儿子就更是了。赵匡胤不愿父子间相互猜疑,且在驾崩前一天仍然请弟弟赵光义喝酒,可见其身体状态还很不错,不立太子,是十分正常的举动。

赵匡胤驾崩前,宋朝建立初期的国内复杂形势

宋朝建国初期,国内形势是十分复杂的。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有契丹和北汉,南方有南唐等国家割据一方。甚至到赵匡胤驾崩后,北方的政权北汉仍然存在。一直到太宗赵光义统治时期,北汉才被真正灭亡,形成统一的局面。在群雄纷战时期,赵匡胤对赵德昭的能力是有怀疑的。而弟弟赵光义跟着自己南征北战,是有在乱世中一统天下的能力的。所以赵匡胤是有可能考虑过让弟弟继承位置的。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讲,赵匡胤宁可让儿子当一个太平王朝的富贵亲王,也不愿意当一个乱世的亡国之君。

赵匡胤不立赵德芳为太子的后续政治影响

最大的影响当然就是储君不明,让弟弟赵光义钻了空子。“烛影斧声”的说法自古有之,赵匡胤在和赵光义单独呆了一晚上后突然死亡,而得利最大的是弟弟赵光义,赵匡胤的真正死因不得不令人怀疑。且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在跟随赵光义出征时,只因赵德昭提出封赏有功之臣,赵光义就训斥道:“等你当了皇帝后再说吧!”这样的诛心之言,逼的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仅28岁。而赵匡胤另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赵德芳也在22岁时英年早逝,《宋史·宗室传》中,仅仅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描述其死亡,其真正死因也不得而知。

按照金匮之盟的后续说法,在赵光义离世后,应该由弟弟赵廷美继承其皇位。不过这时候得到了便宜的赵光义显然不愿意再把皇位传出去,这引起了赵廷美的不满。公元982年,赵廷美想要篡夺皇位的阴谋败露,正中下怀的太宗赵光义罢免了赵廷美的职务,将其迁居外地。不久赵廷美就忧愤成疾,吐血而亡,年仅38岁。

赵匡胤一脉重新掌权

处理了所有能对皇位有继承权的人物,赵光义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将皇位永远留在自己这一脉。但人算不如天算,皇位传到了宋高宗赵构手里时,发生了继承危机。其实赵构的皇位也不是传来的,是在靖康之难后,金兵俘虏了赵构了父亲和兄长,赵构在文武大臣的拥护下在河南称帝,改元建炎,成为了南宋的第一位皇帝。赵构本来有一位皇子可是三岁就夭折了,没有继承人的赵构开始在宗室中寻找继承人作为养子。其实当时赵构是可以在太宗一脉选择继承人的,可是文武大臣们都倾向于从太祖(赵匡胤)一脉中选择,大概是认为太祖皇帝当年能南征北战结束乱世,希望其血脉后代能和祖先一样反攻金国吧。于是赵构选择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可谓天道轮回,皇权又重新回到了太祖一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