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惊蛰美韵(随笔)

黄山:惊蛰美韵(随笔)
作者简介:
黄山,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黄山思想录》等数十部作品,多部著作被译成英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等语种出版,有著作参展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现居新疆乌鲁木齐。
惊蛰美韵(随笔)
作者:黄山
每年阳历三月初,大地回春,惊蛰的美韵徐徐展开了。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阳历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即为惊蛰时节。今年的惊蛰在阳历3月5日。这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通常会升至零上5度左右,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通常会升至零上15度左右。
惊蛰之美,在于它的万物复苏。在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中,惊蛰时节是春耕春播开始的最佳时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阶段。农谚说:“惊蛰不藏牛”、“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表现出农人根据节气踏实务农的情形。北方的积雪融化,水分直接滋养了土壤里的种子和植物的根子。南方的田园里更是一派生机盎然,不仅大地上的花草树木都陆续或即将“苏醒”过来,新绿尽染大地,而且各种动物、鸟儿开始活跃起来,可谓春暖花开,花香鸟语。连冬眠的生物都被“惊醒”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诠释,“惊蛰”的内涵是“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通常,蛰伏冬眠的生物普遍会在惊蛰这天开始复苏活动。人们为了避免被复苏的蛇虫鼠蚁伤害,特意在这一天举办一些象征性的活动将其予以驱离。如在住宅周围撒石灰,燃放爆竹,杀灭、驱除虫蚁。
惊蛰之美,还在于它的平地一声雷。古谚语说:“惊蛰闻雷米如泥”,就是说如果在惊蛰这天能听见平地一声雷鸣,那就意味着这一年农作物长势喜人,必定是个丰收年,粮食堆积如山,多得如地上的泥土。
农谚说:“春雷响,万物长!”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所表现出的一些自然现象和与农业种植的息息相关,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
人们之所以这么看重惊蛰雷鸣,是因为伴随着春雷响的往往是珍贵而奇妙的雷雨。古人很早就发现,雷雨过处,种子发芽快、破土而出的力量足,此后庄稼也长得普遍壮实,蔬菜瓜果也长得普遍美观。
现代科学给这种现象做出了科学解释:电闪雷鸣中大自然合成的某些有益的化学物质融入雨水后渗透进土壤,被种子和农作物根系吸收,等于是给农作物提供了氮肥营养。一场雷雨下来,就等于给地施了一次氮肥。
惊蛰之美,还在于它的“天气预报”功能。古谚语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惊蛰之美,还在于它的物候之美。古人把惊蛰节气及之后在物候上的突出表现依时序归纳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简洁地说,就是古人认为桃花的芽会在寒意未去之时处于蛰伏状态,但惊蛰一到,桃花的芽就会在春意盎然中乘势生长发育并徐徐盛开。被誉为“大自然的歌唱家”的仓庚(黄鹂鸟)也在惊蛰来临之际开始歌唱春天的到来。有趣的是,人们在惊蛰时期常常会误把鸠当作是鹰,而鹰却在春暖花开之际悄悄地繁育后代去了。
惊蛰之美,还在于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对惊蛰节气多愁善感、诗情画意的描述或心境抒怀感叹。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闻雷》一诗中感叹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宋代诗人陆游在《春晴泛舟》一诗中兴致勃勃地写道:“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惊蛰时期的春光之美的艳羡,也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至于当代诗人咏叹惊蛰美韵的诗词,那就更是多如牛毛,连篇累牍,不胜枚举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