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70后的人生感悟(70后人生感悟名句)

网友提问:

70后的你,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优质回答:

1、有钱的,活成了大叔,无钱的,活成了大爷。我,我70后,努力的活成了大叔。

2、还未来得及好好的长大,就已慢慢的变老。我,70后,懂得了什么叫岁月摧残。

3、买了房的,成了大赢家,没买房的,输剩一条裤衩。很残酷,我,70后来说,真真切切的感悟。

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边的一些70后,因为不爱惜身体,已没有了革命的本钱。我,70后,最大的感悟,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浮云。

5、“无常”即是常,年轻时,不懂,现在懂了。我,我70后,有了平常心。

6、年轻时,感觉朋友很多,现在,却感觉到真正的朋友屈指可数。我,70后,最大的感悟就是,无钱就无朋友,

7、年轻时,不努力工作,中年后,就要努力找工作。我,70后,身边很多这样的同龄人,最大的感悟就是有一份工作的人,就是幸福。

8、很多70后的父母都上天堂了,不要等有了钱,再去教敬父母,真的来不及。

9、子女不是你的财产,他总会成长,真正的独立,离开你去打天下。就像我们自己,总会离开我们的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每一代人都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培养好自己的子女,也要勇敢的去面对余生,不能靠子女。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1、一辈子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2、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能改命的人很少。

3、好好学习、考大城市公务员,就是人生捷径。

4、金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万能的。

5、有钱最大的好处,是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是有底气说不。

6、凡事衡量利弊,看清成本和收益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借口。

7、选择大于努力,量力而行很重要,别给自己挖坑。

8,自己最重要,没活明白,就不要生下一代。

9,多存点钱,尽量不贷款和借钱,遇事有回旋余地。

10,除了生自己的和自己生的,其他人不要执着。

11,不要轻易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越早明白越好。

12,任何关系都是利益关系。

13,别抱怨,很多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14,通货膨胀,物价不断上涨,是财富最大的敌人。

15,普通穷苦人,注定是大多数,哪个国家都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我也是一个70后,法半辈子过去了,感悟很多。总结几点吧

1、最值得炫耀的,不是工作,不是财富,而是健康!只有身体健康,生活才会有质量;只有身体健康,生命才能有幸福可言。

2、健康的活着,简单而快乐,平凡生活不需要多少花样,只需认真活着,认真对待生活,对待感情,用最简单的方式,过最安心的生活。

3、再苦再累,坚持住就是胜利,挣扎、委屈,无奈也都是人生风景,无需太过悲哀,属于你终究会来,一切美好都在不显现的地方存在。

4、最好的活法,是学会微笑面对,最安心的生活状态,是慢慢地学会了风轻云淡。

5、和任何人都保持距离,没有人能够对你的经历感同身受,说话留三分,谁都靠不住,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一个人在医院很忐忑,虽然我爸是早期,但还是不敢给他做手术!”

收到朋友从上海给我发来的信息,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此刻内心深深的无助和担忧。

朋友的爸爸70多岁了,患上了帕金森和老年痴呆。这次因为心脏衰竭,朋友不顾哥哥的反对,和妹妹两个人把爸爸带到了上海的医院,想在上海给爸爸做心脏手术。

朋友说爸爸年轻时吃了很多苦,老了,本以为可以享福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都有退休金,结果却因为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每天身上摔的鼻青脸肿的,以前的人和事都不记得了,还常常出了家门就迷路,妈妈身体也不好,朋友只得每天守在父母家照顾着两位老人。

朋友家兄妹三个,从小到大,父母最宠爱的是他们的大儿子,可是自从爸妈需要照顾后,哥哥却对父母不闻不问,幸亏朋友还有一个妹妹遇到事可以商量。

为什么倍受父母宠溺的孩子,却可以对父母的生死冷眼旁观,倍受父母冷落的孩子,最后都成了想要不惜一切,从死神手里夺回至亲的人?

朋友说,每天看着父母被病痛折磨,感觉人生真的没有意思,以前觉得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了,存很多的钱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

可是看着爸妈现在这个样子,老人的钱足够他们看病和养老,可是钱能买来健康吗?钱能让一个人没病没痛吗?谁的晚年不是一场血雨腥风呢?无论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儿女指望的,还是没孩子照顾的,最后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命运宰割!

70后的我们,上有越来越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尚未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的孩子,身心俱疲的70后,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却没有倒下去的理由,身边都是需要依靠我们的人,而我们的身后,空无一人!

抖音上看过一段话很心酸,等把生我的人养老,我生的人养大,我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我自己,无所谓,都交给时间!嗯,这也是我的内心独白!

人生真的很残酷啊!有些时候有些选择你不得不去面对,你逃避不了,你会为了给父母看病而不惜倾家荡产吗?虽然我们明明知道你所有的血汗钱,可能换回的只是老人最后一段没有生命质量,浑身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时光而已!

感情和理智始终在打架,现实告诉我们放弃,感情却对我们说,那是生你养你的人啊!你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死神夺走吗?你不怕这一辈子都被良心谴责和折磨吗?

朋友还在医院排队等待给爸爸做手术,她的内心也在每天煎熬着,我感受着她的痛苦,却没办法给她更多的安慰,许多的伤痛,只能自己慢慢熬过去,旁人的安慰,始终是苍白无力的!

很早我就签了遗体捐献,我也很明确的告诉过儿子,倘若有一天,请让我有尊严的离开,不要让我进ICU,如果还有时间,我希望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安宁的度过最后一段时光,坦然面对人生的谢幕,因为无论你接不接受,死亡始终是最后的归宿!

我不能对朋友说,虽然你哥哥拒绝给爸爸做手术很无情,但对老人来说,靠呼吸机苟延残喘的度过每一天,未必是老人想要的活着。就像我问我自己,如果是我的妈妈病了,我能像面对我自己的病一样冷静吗?

70后的我,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人这一辈子,不要为一时的名利得失耿耿于怀,不用羡慕别人的财富地位,要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你该得的,一分都少不了,不该是你的,不必费劲心思去拥有,得到了也只是昙花一现!

我所求的,不过是人生最后的旅程里,我能从容不迫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自理,不打乱孩子的生活,小病从医,大病从天,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欠孩子的因我而来,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其他网友回答

把老父亲托付给护工,看着妻子挂上点滴,听老母亲发了一通牢骚,我来到小河边,支起钓竿,点上一支烟,望着缓缓的流水,开始发呆!

这个长假,我心里一直堵得慌。妻子的身体一直不好,常常要去镇卫生院打吊瓶;父亲意外摔伤,住在15公里外的县城医院;母亲孤身一人,住在另一个方向的10公里外的老房子里。

打开微信,朋友圈里是一片祥和。而我,只能开着我的国产长城,从县城医院到乡镇医院,从我的家到我的老家。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风景如画,我无心欣赏;锣鼓喧天,鼓乐齐鸣,随处可见的婚车、婚庆、婚礼现场,我不敢驻足。

我好想有属于自己的,哪怕一点点时间,可以眯一会,可以躺一会!

但是,没有可能。至少,在我的亲人们都安置妥当之前,没有可能。

父亲刚刚摔伤,虽然后果不是很严重,属于不幸中的万幸那种。但是,伤筋动骨一百天,眼下,老人家还在医院里被“禁锢”着,不住的喊疼。

知道消息的亲友们,陆陆续续打电话来询问情况。面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得耐心的一一做回答。讲述意外发生经过,讲解现在的状态,表达无比的感谢!

每一个电话都得小心回复,每说一句话都得小心翼翼,唯恐让人觉得我有丝毫不耐烦:对亲人的不耐烦,或者是对老父亲的不耐烦!因为,这样的罪名,我担当不起。

家里有兄弟姐妹5个,三个在本地,两个在外地。5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工作,为了生计,都忙得不亦乐乎。

我得做工作,外地的人尽量不要赶回来,因为老父亲的伤势,是轻微的级别,不是生离死别。舟车劳顿赶回家,耗费时间、精力、金钱,老父亲会有愧疚感,不利于养病和恢复。

我更得安排好三个本地的轮值问题。老父亲躺在床上,不得动弹,吃喝拉撒都得有人伺候,顺带还得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安心静养,不要有思想负担。不必担心钱,也不必担心人。

独自一人住在老家的老母亲,平时身体也不咋地,关键时候心态也不好。

她时刻担心老父亲的病情。有没有内伤,会不会瘫痪,什么时候能治好,得花多少钱?

我一再给她老人家表明,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无论我怎么说,也不能阻止她的担心,她的胡思乱想。

想想也是。相依为命的两位老人,彼此之间的牵挂,不可能像电路开关一样,说断就断。

于是,在我的心里,又多了一分担心。一个老人已经倒下了,另一个可千万不能倒下!

于是,我得时不时抽时间去陪老母亲坐一坐。看吃饭了没有,是否需要买什么东西;汇报一下老父亲在医院的状态,不住的提醒老母亲,放心、放心,小问题、小问题!

终于,这样连轴转了三天之后,在病友的强烈建议下,疲惫不堪的兄弟姐妹三人,决定请一个护工,24小时照看老父亲。

老人倒下了,年轻人坚决不能倒下!这是我们几个50岁“年轻人”的共识!

有了护工的贴身陪护,我们只需要每人每天轮流去陪老父亲一次,送一餐饭,聊聊天,了解一下病情。

不需要在拥挤的病房里整天窝着,晚上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突然觉得,浑身上下好轻松。

更惊喜的是,终于在某一天,有了难得的空闲,可以拿起久违的鱼竿。

原本是应该陪老婆打点滴的,但善解人意的她,坚持让我去水边散散心。于是,我“恭敬不如从命”!

有人说,人生如钓,贵在娱而不是鱼。而那时的我,想要的不是娱,更不是鱼,而是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哪怕只是发发呆!

有时候,忍不住想,家里一人住院,就让三个小家忙得不亦乐乎,还搞不定!

而70后的我们,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有一个孩子,等到我们躺在病床上了,谁来管我们?

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护工、护士、护理,那该是怎么一种寂寞、孤单、凄凉!

想想都可怕。可是,谁都逃不过!

我们既不可能响应国家号召,生二胎、三胎,好为自己养老,更不可能把自己唯一的孩子束缚在自己身边,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晚年不孤独寂寞冷!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尽最大可能充实自己的口袋、强大自己的内心、强壮自己的身体,以应对未来生活的各种突发状况。

因为,身为70后,未来的养老生活,注定不能靠子女,只能靠自己。而经济基础、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决定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经济基础:未来的养老,拼的不再是子女,而是金钱。不管子女是做什么工作的,大概率没有时间管父母。

所以,老了进养老院,是我们这辈人的宿命。而进什么档次的养老院、享受什么级别的服务,拼的就是票子。

心理素质:未来的老年人,注定少有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更多的是养老院的集体生活。

所以,我们要能忍受住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寂寞,并习以为常!

身体素质:树老根多、人老病多。但是,强壮的身体能让我们在老年的时候,尽量少得病,少得重病,尽量减少进医院的机会和在医院的时间!

最后,回到主题,70后的你,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

身为70后,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保重自己、善待自己。

现如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生我者、我生者,都等着我们去照顾,去赡养。

我们必须保重自己、善待自己,确保自己不能倒下,千万不能倒下!

等到更远的后来,生我者去了天堂,我生者可以放单飞了,我们更要保重自己、善待自己。

因为,这是难得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光,我们得好好的、慢慢的、高质量的去度过!

我是@七0后大叔。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感谢您的点赞、关注、分享、收藏、转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