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长子长孙的地位(长孙与次子谁的权力大)

网友提问:

在古代的大族人家里,假如长子去世了,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利更大?

优质回答:

古代大户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子嗣众多,虽然都是亲兄弟但不一定是一母所生,古人讲究长幼有序,也讲究嫡庶之分,无论是继承还是当家都要按照顺序来。

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定是嫡长子,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孩子。

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合法妻子,正妻所生的孩子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在之后进门的都是侧室,侧室所生的孩子为庶出,较嫡子的身份就差了一层。

长子不一定嫡子,这种情况下长子的死对于家族权利影响不大。

表面上家产分配嫡子和庶子是一样的均等分配,但实际上嫡长子还是拥有很多优势特权的,在名位继承上也是嫡长子优先。

古代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祖宗祠堂也是由嫡长子供奉,如果嫡长子早亡,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年,如果嫡长孙也已成年,那理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

至于族长人选可以让给年纪稍长一点的叔叔来当,毕竟家族事物错综复杂,有的大家族还有生意打理,年长一些的人处理起来更加方便。

如果嫡长孙未成年,那么继承家业的就由晋升的嫡次子来继承,所以无论是大家族还是皇室江山,继承人都必须是长子长孙。

皇室继承最有名的案例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不幸去世,当长子去世,别人都以为会传位给第二个儿子,可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却给了长子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王室严格遵循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当长子去世时,孙子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明代《大明律》记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官员享受世袭罔替有规定:

文武官员如果享受世袭爵位,必须按照继承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

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权利的向往都是趋之若鹜不择手段,每一个英年早逝的嫡长子都会引起一波争夺权利的暗流,有些人会在这变化中看到希望。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得两面性的看,首先,长子是不是嫡子?其次,长孙和次子是不是嫡孙和嫡子?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毫无争议的是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的第一个孩子。他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

但是,长子不一定嫡长子。因此,如果长子不是嫡子的话,那么他的死对于家族内部权力的重构影响就不大。但是如果死的长子也是嫡长子的话,那就又得分两种情况讨论了——

首先,如果长孙不是长子的儿子的话,那么就没什么可争议的,嫡次子会自动升格为嫡长子,按年龄次序排出来的次子意义不大。但是如果长孙也是长子的儿子的话,这个问题又得分开讨论:

1、长孙不是长子的嫡子,那也比较好说,比如梁朝的昭明太子,他的孩子之所以没被立为皇太孙,就是这个原因;

2、长孙是长子的嫡子,这个就相当麻烦了,比如朱允炆之于朱元璋,最后他也被立为皇太孙,最后登基。

但是无论是萧衍的南梁还是朱元璋的明朝,在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都付出了无比惨烈的代价(前者侯景之乱,后者靖难之役)。因此,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家族的暗流汹涌也就呼之欲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大家族中,长子和长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了不起的是嫡子和嫡孙。

从权力的角度来说,长子和长孙大都属于是权力边缘人物,通常是没有资格成为家族掌门人的,虽然也有例外,但概率太低,往往只有嫡子和嫡孙,他们才是家族权力角逐的主人公。

从这层意义上说,长子也好,长孙也好,或是次子也好,只要他们没有嫡子和嫡孙的这一层身份,他们也就只能在自己小家中拥有话语权;至于在整个家族中,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地位和话语权等,都是排在嫡子和嫡孙之后。

所以,上面这个问题,如果真要讨论的话,就应该改成为假如嫡长子去世了,嫡长孙和嫡次子谁的权利更大呢?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要分三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任何封爵的大家族:对于这种家族,他们所争夺的权力,本质就是家族内部的话语权,并不涉及家族之外的权力,所以受到外界干涉的情况比较少。

并且,一个人成为家族的掌门人,是需要肩负其家族的责任,把家族治理得更好更兴旺,也就是义务多于权力,责任高于享受。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分配原则,通常是“以嫡为尊、以长为尊、以贤为尊”。也就是说,在家族的权力分配中,是在嫡子中选择年长且有能力的人来挑大梁。

这样一来,通常在嫡长子去世后,除非嫡长孙已经成年且特别优秀,同时嫡次子又比较顽劣,在这种背景下,才会由嫡长孙出面接替下一任家族掌门人,否则基本上由嫡次子接任。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嫡次子所拥有的权力通常要大于嫡长孙。

第二种是有封爵的大家族:对于这种家族,他们所争夺的权力,已经不仅是家族内部的话语权,它还需要对皇权负责,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已经很难自己做主,因为他们需要遵循皇帝制定的规则。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继承原则,通常就是“以嫡为尊”。也就是说,在家族的权力分配中,通常就是嫡子中的老大一家来挑起大梁。

换句话说,在嫡长子去世后,只要嫡长子有儿子,就算他还是未成年,其家族承袭的爵位就会由他来继承,其他人都只能靠边站。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嫡长孙所拥有的权力通常要大于嫡次子。

比如李渊,他的父亲李昞承袭李虎(李昞的父亲)唐国公的爵位之后不久,他就英年早逝,此时李炳有四个早已经成年的亲弟弟,这四个人也都是嫡子身份,但最后承袭唐国公爵位的人,却是李昞年仅七岁的儿子李渊,由此年仅七岁的李渊便成为李氏家族的掌门人。

第三种情形是站在最高权力巅峰的大家族,通常就是皇族或者独揽大权人物的家族:因为这种家族已经站在权力的最巅峰,只要他们能够取得家族的控制权,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天下,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循谁的规则,因为规则就是由他们来制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继承原则,通常是以实力来说话。换句话说,嫡长子也好、嫡次子和嫡次子也好,甚至是庶子也好,只要你的实力足够,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最经典的就是大唐帝国,大唐帝国的皇位继承权,通常都是力量博弈、甚至火并出来的;就是嫡长子能顺利上位的,那都非常罕见的,就更不用说嫡长孙了。

比如,唐太宗不是嫡长子,继承了皇位;唐高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中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少帝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睿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玄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肃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

关键是,这些皇帝的哥哥,大都是嫡长子,且都有嫡长孙存在,但最后除了唐玄宗的哥哥算是善终外,其他人大都不得善终。

还有司马懿和孙坚的家族,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和孙坚的嫡长子孙策去世时,他们明明都有儿子,但最后却是他们的弟弟成为家族的掌门人。至于南北朝时期,案例就更是数不胜数。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事实,自然就会知道,皇位继承时,通常都是背后的实力来说话。

虽然说,皇帝们为防止家族内部骨肉相残,通常都是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只要其他儿子的实力变强大了,他们也是能把嫡长子和嫡长孙踢到一边的,甚至还可以把皇帝本人都踢到一边。

其他网友回答

提问者所说的这种情况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视什么情况呢?主要是长子、长孙是嫡出还是庶出,如果这位长子是嫡长子又涉及到他是死在自己父亲之前还是之后。普通人家其实都还好,无非就是谁分的家产多一些、谁分的少一些而已。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针对拥有爵位的贵族之家和帝王之家而言的。

因为爵位只有一个,儿子却可能有一大把,这就涉及到爵位的传承问题了,先说长子死在父亲之后的情况。如果长子是嫡子,没有疑问,爵位由嫡长子承袭,次子没份儿。即便这位次子也是嫡子,同样没份儿!如果这位长子是庶出,那么他就没份儿了。次子如果是嫡子,那爵位就是这位次子的。可如果次子也不是嫡子,只有更小的儿子是嫡子。那么,爵位就是那位嫡子的。只有在没有嫡子存在的情况下,庶出的长子才有资格承袭爵位。中国古代的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是以嫡为先,并不是以长为先,确立了嫡庶之后才分长幼。长孙的情况亦然,如果长子是庶出,长孙亦然没有资格承袭爵位。即便长子承袭了爵位,长孙依然要遵从嫡庶之别,庶出的长孙依然要让位于嫡出的孙子!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嫡子存在,但是正妻收养了一位庶出的儿子作为养子。那么,这位庶出之子便具有了“嫡子”身份,无论他是否为庶长子,也是要优先于其他儿子的。

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承袭爵位的嫡长子绝嗣的问题。想必很多人会觉得,嫡长子绝嗣了,爵位总该轮到其他儿子了吧?非也!如果嫡长子绝嗣了,只要他已经承袭了爵位,爵位就永远是他的,轮不到其他儿子。这位嫡长子可以过继一个儿子来承袭自己的爵位,而不是由兄弟承袭,虽然这个过继儿子可能就是某位兄弟的儿子。但是,二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只有在这位承袭爵位的嫡长子主动放弃过继一个儿子的情况下,才会由官方出面,选择其兄弟承袭爵位。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大多还是以过继嗣子承袭爵位者居多。当然,封建王朝的一切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皇帝如果想让其他儿子来承袭这个爵位,是完全可以的。

那么,长子死于父亲之前呢?如果长子是庶出,且有嫡子存在,没什么可说的,嫡子承袭爵位。但是,如果长子是嫡长子情况又不同了。嫡长子死在父亲之前,通常会由嫡次子承袭爵位。如此一来,爵位便轮不到长孙了,即便这位长孙是嫡出也不行。但是,如果这位嫡长子是唯一的嫡子,情况又不同了。这个时候,如果嫡长子有儿子,通常会由嫡长子的儿子承袭爵位,其庶出的兄弟是没份儿的。当然,嫡长子的儿子也依然是嫡子优先。但是,如果那位父亲没有嫡子存在,庶长子又死在了自己之前,那么由谁承袭爵位呢?庶次子!孙子是没分的,长孙也不行。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嫡庶之别,嫡子永远优先!

当然,帝王之家除外。规矩是皇帝定的,皇帝愿意改,没人拦得住!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他的嫡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死在了自己之前。朱元璋并没有按照标准做法,立嫡次子秦愍王朱樉为皇太子,而是选择了嫡长房的孙子明惠帝朱允炆,而且朱允炆还不是“原装”的嫡子!在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夭折后,朱允炆虽然是事实长子,但却是庶出。虽然在朱标原配常氏去世后,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被扶正,但是常氏依然有嫡子朱允熥在世。朱元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性来了个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只要是妻生之子,不论原配还是继妻所生都算嫡子,只论齿序。如此一来,朱允炆便成了事实嫡长子!这才“名正言顺”成了皇太孙。同时,朱元璋为了避免日后皇位、爵位传承方面出现诸子争位的情况,强行规定嫡长房优先,嫡长房绝嗣才轮到其他各房。而这,就是明朝皇太孙和亲王世孙、世曾孙等等存在的法理依据。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的“权力”有多种表现形式。仅以明代为例说明。

在明人颜俊彦所著《盟水斋存牍》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说的是钟景淳与其叔钟特受争家产的案子,钟景淳年龄比其叔钟特受大,且景淳之父维学为嫡出之子。所以在分家析产时,钟景淳不仅轻薄其叔,而且占据其应有的财产。最后官司打到县令那里,县令判定“子有嫡庶,产无后薄,法则宜然”,遂支持将财产均分。

上述的案件说明在家族财产分配上,明代一般采取“诸子均分”,无论嫡庶。所以在财产拥有权上,“子”是优于“孙”的。不过,虽然说无分嫡庶,诸子均分,但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嫡庶之别,但更多存在同辈之中。

明代《大明律》是明代官方法律文书,其中针对官员荫袭有这样的规定:凡文武官员如果袭荫职,其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以明代荆王袭爵为例,第二代荆靖王朱祁镐有三子,嫡长子朱见潚袭爵,嫡次子朱见溥为都梁王,庶三子朱见澋为樊山王。当袭爵的嫡长子因罪削爵时,嫡次子已去世,庶三子尚存,荆王爵位由朱祁镐嫡孙、朱见溥嫡长子朱祐橺承袭。所以,这一案件说明,嫡孙的地位是高于庶子的。

荆王家谱

至于嫡长孙和其他嫡子之间,倒有朱元璋嫡孙朱允炆和其嫡子朱棣等为案例,显然最后合法继承皇位的是嫡孙。此外,明代藩王周王的事例也可以说明:

周恭王朱睦?,明弘治十四年袭爵,嘉靖十七年薨;其嫡长子朱勤熄,嘉靖九年去世;嫡三子(事实上的嫡次子)朱勤炫,正德十二年封京山郡王,嘉靖五十四年薨;嫡六子(事实上是嫡三子)汤溪郡王朱勤烶,嘉靖二十年封,三十年薨;嫡七子(事实上为嫡四子)瑞金郡王朱勤煥,嘉靖二年封,三十二年薨;嫡十子(事实上的嫡五子)临安郡王朱勤烷,嘉靖六年封、七年薨;嫡十一子(事实上的嫡六子)柘城郡王朱勤烼,嘉靖九年封,万历十三年薨;嫡十四子(事实上的嫡七子)汝宁郡王朱勤然,嘉靖十四年封,隆庆二年薨。

也即周恭王朱睦?去世时,其嫡长子早已去世,但尚有嫡子六人,且均已成年,但最后承袭王位的仍然是嫡长子朱勤熄之嫡长子朱朝堈,也即朱睦?的嫡长孙,而非其他嫡子,且爵位始终由嫡长孙朱朝堈一支承袭。

所以,至少在明代,长孙和次子是要区别来看的:

在财产分配上,一般采取诸子均分,尤其表现在普通家族,嫡庶之别较弱,嫡子与庶子均分家产,但孙辈却无法继承祖辈的财产,除非代替父辈承继。

在爵位承袭上,一方面有嫡庶之别,嫡子孙选择权高于庶子孙,另一方面,同属嫡支,嫡长孙(这里再提一句,明代嫡长孙一般均指嫡长子的嫡长子)在爵位承袭上也优先于其他嫡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