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是形声字。从工,丂( kǎo)声。本义:技艺高明、精巧。引申义:聪明、美好等。
《说文》:“巧,技也。”
甲骨文字形是在号角上安装手柄的象形(丂),表示制造技术高明;金文沿用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在甲骨文基础上加“工”,强调制作技艺高;隶书、楷书沿用小篆字形。
《庄子·大宗师》:“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巧”是人为改变之义。
明代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巧”是技术高超之义。
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妃子慧心巧思,可谓出神入化矣。”“巧”是精巧之义。
《后汉书·张衡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巧”是精妙之义。
《诗·小雅·雨无正》:“哿(gě)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巧”是美好之义。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巧”是虚伪之义。
《韩非子·大体》:“虽尽力于巧,极盛于寿,太山不正,民不能齐。”“巧”是技巧之义。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正要去请,来的凑巧,待我通报。”“巧”是恰好之义。
东汉马融《长笛赋》:“重丘宋灌,名师郭张。工人巧士,肄业修声。于是游闲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巧”是擅长某种技艺之义。
“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出自北宋黄庭坚所著《拙轩颂》:“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孙知微,字太古,生卒年月不详,眉州彭山(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人,性情孤傲,潜心释道,拒绝为官,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史料记载,他每次画佛像必先斋戒沐浴,精心率意,虚神静思,用笔放逸,往往突破前人常规,形成自己的风貌。有一次,成都寿宁寺请他画一幅《九曜图》。他把草图画好以后,因为有急事外出,就把弟子找来说:“这幅画就剩下染色了,你们接着画完吧!”孙知微走了以后,弟子们开始染色。一个学生忽然发现画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就对大家说:“老师平时画瓶,总是画一束插花,这次可能是因为匆忙忘记了,我们补上吧。”大家一致赞同,于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画了一枝粉红色的莲花。孙知微回来看到后十分生气,对弟子们说:“这水星菩萨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是用来镇妖伏魔的宝贝。你们添上花,它就不是宝物而是普通的花瓶了,你们真是弄巧成拙啊!”弟子们一个个羞愧难当。
常用词语:巧辩、巧合、巧计、巧匠、巧妙、巧手、巧黠、巧遇、巧言令色、巧夺天工、巧立名目、巧取豪夺等。
也许你还想知道张衡传翻译的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