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品格教育对孩子的变化(在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时,要考虑孩子的)

网友提问:

教育孩子要保持的诚实、勤劳等品质,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吗?

优质回答:

孩子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品质不是适应不适应社会的问题,而是言传身教的问题,不管在什么社会环境,诚实守信、勤劳勇敢都是立身之本,这个毋庸置疑。

今天想说的是不是教育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特定的品质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影响孩子。孩子的三观不是老师教育培养的,也不是家长刻意教育出来的,而是在与孩子共同生活中潜移默化、慢慢传染给孩子的影响,通过你与亲友交往、与朋友共事,你的所做所为逐步的引导孩子的主观注意,进而模仿、效行。

有一句话叫慎言、慎行、慎独,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劣根性,失信、算计、愤世嫉俗、嫌贫爱富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如果在孩子面前永远是乐观向上、不卑不亢、重诺守信的人,孩子长大了也差不到哪去。也就是说男人在妻子和孩子面前也要伪装自己,如果能够伪装一辈子,那就是真君子。

意思是说不论在孩子面前如何花说柳说、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一旦夫妻吵架,就恶言相向,一旦遇到利益纠葛,就原相毕露,那么你花费几倍精力的教育,就付之一旦。所以,身教胜于言传百倍、甚至千倍。

其他网友回答

好的品质当然要坚持,倘若没有智慧去驾驭就容易出问题。比如“诚实”,狭隘理解诚实,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有时真话会伤人,那么实话该如何说?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说时要婉转,当直再直。这里头就包含很多智慧。至于必要时说假话,那更是需要大智慧,比如对待当年的日本鬼子,说假话就能保护自己人,误导敌人,要不要说?当然要说,而且要当真话说,说得自己都信了才行。这些都需要一颗正直智慧的心来主导,才叫品质。只是当做行为规范,看了我这些文字怕是会乱,要么就教条。语言是有魔力的,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仅仅加小心、只是行为规范是不够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我想这个世界上人只会对一个人负责那就是自己。如果诚实勤劳,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活的能够更安定、心满足,那么不管现实社会是什么样子都不会影响到自己。换句话说,如果为了迎合现实社会让自己变得虚伪但却不是喜欢的自己生活方式,这样别扭的生活不要也罢。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在被动的状态所能适应的品质。若占主动必须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你的邀请!

一切好的品质都是值得拥有的,勤劳,勤奋,诚实,活泼,开朗,平和,团结,强健,自律等。这些好的品质不但能够让自己干净,能够往好的方向发展,还能够使自己在人群里面产生正向的影响力,进而正向推进自己的人生。

我知道你的问题所在,现在社会节奏快,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单一,即有钱才算成功,才会受人尊崇;并且,取得成功的途径,有时候并不是靠这些好的品质,不是靠自己的个人努力;有时候看起来,这些好的品质还会是绊脚石,变成老实不会变通的代名词。你怕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成为了一个诚实的孩子,却反受其累。是不是担心这些?

我曾经有意无意的也对这个问题有过漫长的思考和考证,想看看自己心怀善意,究竟会不会被这个社会,被他人所辜负。曾经也确实吃过不少亏,比如人际关系,会说话的人确实要更有人缘,更容易获得好感,在工作中,上下会搞关系,确实比只会闷头干事更容易获得关注和升迁。这些看起来,好像都否定了好品质。后来我想清楚了,好品质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战术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战术有助于成功,但是不一定就会成功,战略目标的达成,不但需要正确的战术,也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协作,比如执行力,准确高效的沟通等。也许你很善良,你很勤奋,但你仍然不如那些不如你善良勤奋的人,所以心里有落差和不平,但是我们要知道,也许别人调动了其他的资源,比如家里的资源,比如自己的人脉,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甚至说花了心思,但这些也是别人奋斗的来的,从更长远的时间轴上看,别人的一切也都是个人或者家族奋斗得来的,并保持了长时间资源有效性。

有能力时,你可以选择善良或者不善良,没能力时,只能选择善良。善良与生俱来,所有我们努力的目标,其实就是增强我们作恶的能力,但是控制住它,并心怀善意!

所以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实力,好品质没有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