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身为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出处就是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由“谚曰”可以看出这是司马迁记录了这句谚语。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举例造句】: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必过于急躁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释义
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不知不觉地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现比喻为人品德高尚、忠实正直,无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汉朝初年的李广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擅长骑射,英勇机智,在担任上郡太守时,他和匈奴打过很多恶仗,有一次,您率部下百余人在追击匈双的神射手时,和一支匈奴骑兵的大部队遭遇,敌人有数千名之多。部下见敌众我寡,都吓得大惊失色,准备快马加展转身撤退。李广却说:“慢!我军的大营离这里有数十里之远,现在我们要是转身逃跑,立即会被匈奴追上。不如留在原地不动,每一定会怀疑我方有伏兵,反而不敢进攻我们。“于是他命令土兵全部下马卸鞍,装出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匈奴人摸不透汉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上前进攻,就在远处守着。就这样两军相持到天黑,匈奴人怕中埋伏,就仓皇退去了。由于李广临危不乱,终于化险为夷,挽救了全体将士的性命。李广作战时如同猛虎,但平时却沉默寡言。另外,他对士兵也特别爱护。他与士兵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帐篷里睡觉:行军口渴遇上水源时,如果士兵们没喝够,他是不会去喝的;皇帝赏给他的物品,也总是与部下一同分享。为此,士兵们都非常爱戴他,跟随他作战都非常英勇。李广一生和匈奴进行过大大小小七十多次战斗,立下了辉煌的战功,连匈奴单于也十分敬畏他的威名。可是汉朝的统治者始终有重用他。他死的那天,全军将士都失声痛哭。老百姓听到消息,也无不悲伤流泪。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中,记叙了李广可歌可泣的一生。司唱评价道:“李将军生性耿直诚实,不善言辞,看上去像个乡下的农民;但他死的时候,举国上下,无不为他默哀悲悼。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其实却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呀。”
“桃李”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多重含义,它们常被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诗·召南·何彼襛矣》有云:“何彼襛矣,华如桃李。”陶渊明用桃花源来描绘其设想的人间仙境,桃花是仙境中一个重要的意象。
“桃李”也指贤才俊彦。宋朝杨万里在《送刘童子》中说:“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所谓“桃李天下”“桃李满园”,这里的“桃李”讲的是桃李结出的硕果,即优秀的学子,人们常用“桃李之教”感念师德。
不过“桃李”最重要的内涵,是其被用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只有具备这样强大的人格感召力,才能感召人心,人们才会纷纷聚集在桃李树下,以至于踏出一条小路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现代很多时候用来赞美教师。教师是平凡而光荣的职业,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的职业。教师没有显赫的地位,只是在三尺讲坛默默耕耘的一介书生。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人生舞台,他们在这里默默耕耘,这里没有欢呼、喝彩、鲜花与掌声的伴随,也没有镁光灯的闪亮,更没有一呼百应、只手遮天的权势。但通过踏踏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备课、实实在在育人,教师自然就具有了人格感召力,自然就能够吸引学生们来学习,自然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自然能把一批批的人才培养出来,送至社会、惠及他人。这正是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