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月薪多少(文莱人有钱吗)

网友提问:

文莱人月薪20000元,真实的文莱生活是什么样的?

优质回答:

去文莱旅游没有200000元真不要去,别以为自己月薪20000元能在文莱过得很好,真实的文莱比网上说的还要离谱,尤其是当你在当地生活几天后,你会拉着行李赶紧回国。

我是一名远洋船员,在去文莱之前,同事说这里的消费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而我认为全世界,新加坡的消费已经超越了欧美。当我来到了文莱,发现它的国土面积还没有我们上海大,消费大确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国家,着实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下面和大家说说我到这个国家的体验。

初到文莱的印象

当时,我们船来这个国家装原油花了二十几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停止装货,趁着这个时间去了当地走了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不来不知道,来了发现真不适合我这种月薪7万的人。

初次想着去市里走走就遇上了闭门羹,竟然那么发达的国家,连一辆出租车都没有,当时,我们几个船员在码头边等了很久,一直没见到有车来,我们只好走路去了市里,一路上除了私家车疾驰而过,再也没有见到一辆出租车,也没有所谓的公交车。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国家就只有一辆公交车,而且每天只有一趟,而我们那个时候已经是公交车早已过站的位置,这样的出行确实让我难以想象。

那么真实的文莱会是怎么样的呢?

文莱人

文莱人素质可高了,当时我们到了街上后,就在马路边站了那么一下,当地人就以为我们要过马路,远远地就开始减速,甚至还向我们打手势让我们过去,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要过去的意思。

不仅如此,当地人要是遇上了堵车,从来没有听到有人按喇叭的现象,在当地,每个人都相互尊重,也没有人为了前面一个人故意不走而随意拿喇叭。

因为有这么高素质的人,在文莱很少有人出现犯罪的现象,文莱也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整个国家的犯罪率非常低,令人难以想象,这也许和他们当地的教育有关,在当地,每个人都能享受免费的读书待遇,一直到大学毕业,也难怪每个人的素质都很高。

文莱人在当地国家不仅可以免费地上学,还可以向国家领取各种社会补贴,比如失业补贴,养老补贴,退休补贴,可以说在这个国家吃喝拉撒都不用愁,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去犯罪。

文莱的教育

前面我们说到,当地人的素质高,得益于当地的教育,确实,这个国家的教育普及率太高了,小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可以免费的获得教育,没人不愿意免费的送孩子上学,而且这个国家的补贴还特别多,比如小孩子在学习的一日三餐,孩子的住宿等等都是由国家出资。

国家为何又能够这么豪横地给他们免费读大学呢?要知道这个国家可是石油国家,国王控制了当地八成石油收入,整个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都有国家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盆满钵满,自然就有很多钱供当地的百姓接受教育。

不仅如此,大学读完了还想出去国外深造的话,还可以向国家申请出国的费用,只要你想读书,国家都会一直地扶持,当然,读完书必须回到自己国家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

文莱的美食

船员每次去一个国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当地的美食,毕竟船员在船上的生活太单一了,要是能在当地品尝到丰盛的美食,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体验。

当时,我们几个船员来到了当地,看到当地的一个胡同里也有摆摊的,摆摊的人还挺多的,其中有几家是做烧烤生意的。

来到烧烤铺子的跟前,看到当地的烧烤我也是流尽了口水,这里的烧烤很有特色,我第一次见到有国家喜欢吃烧烤鸡尾巴的,当时,看着师傅烤制的鸡尾巴红彤彤的,还在不停的流油,同事却很好奇的尝了尝,觉得非常好吃,我们几个船员才放开肚皮来吃,确实蘸了酱料味道特别棒,就是有点小贵,一串鸡尾巴大约有三个,需要55元,作为船长的我,我的收入在同事里算是很高的,可是我还是没舍得多吃。

除了吃鸡尾巴以及当地有名的糕点之外,我还尝了尝这里的西米饭,西米饭是用椰子肉做的,并不是大米做的,当地人不吃大米,也不喝啤酒,这让我匪夷所思,光有烧烤没有啤酒似乎对于中国人来说缺了点什么。

文莱的物价

我对当地的物价印象比较深,但是我们每个人吃了一个鸡尾巴就花了几百块,而且超市里的东西也比较贵,一根巧克力棒就需要280元,大家都没舍得买,我买了一根和大家分着吃了点,味道确实如网上说的很好吃,纯正。

当时我们还在街上买了一些工艺品,这里的工艺品整体不贵,旅游的人可以给国内的朋友带一些,带一些比较有当地特色的东西,一般花费在300元左右。

当天中午我请大家简单吃了一顿,为何说是简单呢?这个的餐饮费确实贵,每个人吃了一份牛排就花了我一千多,而且量特别少,一个人吃两份都不够,虽然不够可以加,但是真心加不起,要算什么便宜呢?可能是这里的西米饭便宜些,一份套餐饭下来大约在60元左右。

在吃的方面确实需要花不少钱,可是旅游还是非常值得的,毕竟这里的景点几乎都是不收费的,就算有个别收费的,门票也就是几块钱,大家还算能够接受。

那么当地文莱人真实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1.文莱人分很多种,一种叫文莱居民、一种叫文莱公民、还有一种叫永久居民。我至今还不能明白当地划分的居民和公民的区别。

2.文莱虽小,但是这个国家的植被覆盖面积大,地处南海边沿,和马来西亚接壤。平时生活中也是和马来西亚互通往来,不管是生意上还是石油上算得上合作伙伴。

3.上文我们说到没有啤酒,其实这里也没有娱乐场所,比如KTV,像这些场所对于当地人来说压根不感兴趣,唯独在当地算的上夜生活的就只有他们当地的夜市非常的热闹,值得大家夜间出来走走。可以说,文莱人虽然很富有,但是并不繁华,有点像中国的小县城。

4.生活在这样的小县城也是非常的不错,生活、工作节奏都很慢,大家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很悠闲的姿态,确实很闲适,年薪百万的人还是可以在这里过上普通人该有的生活。

5.虽说是普通人,但是要懂这里的规矩,这个国家规矩不少啊,中国人去哪里都喜欢坐下来后翘二郎腿,尤其是女孩子,这要是在家里没人知道,要是和朋友相互对坐翘二郎腿就很不尊重人了,而且在餐馆或者别的场所需要呼叫服务员或者指物体的时候,不可以用食指指着人,这样是不文明的现象,反正这个国家的小规矩特别多,一不注意就搞错,结果朋友都离你而去,甚至都会没朋友。

6.总的来说,生活在文莱还是很舒服的,虽然规矩多,但是这里的人还是很热情,虽然对方不认识你,但是在相遇的时候都会主动的打个招呼示意下,整个国家给人感觉还算文明,友善。

文莱环境确实很好,那么这个国家值不值得外国人去当地生活呢?和大家说说,大家对照一下,答案就出来了。

1.这个国家的福利方面是真的好,这一点很多国家是做不到的,就是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国家赶不上。

生活在文莱当地人的确实令我羡慕,买东西都是免税,买房子免税、买车子免税,能免税的国家都给他们免税了。

除了税收这一块,当地的医疗也是相当的好,你要是身体出现了疾病,当地国家的医生没能力把你治好,你放心,他们国家会把你送到英国医治,途中产生的医疗费用和路费,国家都能给你免了。

2.除了上述国家的待遇很好之外,我认为当地的治安也是非常的不错,这应该是一个旅游的人首先会考虑的问题,放心,这个国家的人素质确实很好,不夸张的说,这个国家就只有一个警察,而且这个警察几乎很难见到,也许你找他的时候,他可能正和阿猫阿狗散步呢,可想而知,这个国家的治安是多么让人放心呢。

3.有好有坏,这里的交通好,就是没有公交系统,来这里的人一定要提前买辆车,不然出行很麻烦,尤其是长期生活在这边的人,当然,你要是喜欢骑自行车也是可以的,这里的马路有专门为骑自行车的人开了一个通道,平时也很少有人占用通道。

4.当地是伊斯兰宗教,在当地还是有很多讲究,不管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在生活的举止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喝酒、不能抽烟、不能穿着太暴露,夫妻之间在外面的行为还不能太亲密,不然都会被人严格教育。

来都来了,何不看看这里的景点呢,当时我们几个船员就去了两个景点,下面推荐给大家。

文莱水上村

文莱水上村也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在靠近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的水域里,散布着十几个水上村落,他们主要以打鱼为生,当地人居住的房子都是高脚小木屋,矗立在河里,仿佛漂浮在水里的建筑,特别有趣。

清真寺

文莱有很多清真寺,其中要数杰米清真寺最大,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游玩。去过当地人都能看到,在清真寺的外表面,屋顶上有一个圆顶,金黄金黄的,这可是用了45公斤的真黄金打造的,非常的耀眼,值得去打卡。

写在最后

文莱还是值得大家去走走,就是在很多细节上多加注意,要是居住的话我还是不建议,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这里消费得起。

其他网友回答

文莱国是马来西亚分出去一个小国,四十几万人口,伊斯兰教国家,与迪拜一样比较开放的国家,也是正宗的本国的人才分到国家红利,华侨,其他国人是没有的,服务体力劳动才有华侨,外国人才机会获得工作岗位,福利待遇好比如公务员是没有机全,也很难入他们的国籍的,文莱国禁喝酒,赌飘,但是与马来西亚边境自由出入,他们一有假就去马囯放松,饮食,海鲜多,习惯与我们广东差不多,也很少天灾人祸,就是天气大热了,一年二度的天气[微笑]

其他网友回答

之前对文莱的所有想象、知识和期待都源于网络和书籍,真正到了文莱,才感受到文莱真是一个金碧辉煌的袖珍之国,如果有机会希望您也去文莱旅游一次。

2018年,我们一家从南宁乘坐动车到广州,再从广州飞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最后转机到文莱,近乎两天一夜的旅程让我们对文莱这一陌生国度的期待值拉到最满,先奉上文莱航班的空姐,呵呵。

01:初到文莱

35度的高温,以及接近95%的相对湿度,让文莱像一块潮湿的热布将刚下飞机的我们紧紧的包裹住了。

这是我们一家第一次踏足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度,航班起飞之前,电子屏幕上出现了《古兰经》片段,吟诵声萦绕整个机舱。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将是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旅程。

取过行李,尽管早就做了攻略知道在文莱遇见公交车的概率极小,但依旧出于好奇,试图在机场外研究该如何搭乘公交车或者租车前往酒店,在街边迫不及待的拍照。

可惜公交车站台的影子也见不到,租车公司也早已打烊。一个穿传统马来服装的老汉看了我们好久,确定我没有车也无人来接之后,才走过来彬彬有礼地问:“您好,你们需要出租车吗?”

温度、英语路标以及整洁但并不宽阔的街道让车窗外的斯里巴加湾和新加坡如此类似—直到杰米清真寺壮观的金顶出现。

下榻的棕榈花园酒店就在清真寺不远处,必须经过一段公路才能到达,两侧是水塘和树林,蛙鸣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暑假。

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已经是晚上了,饥肠辘辘的我们抱着试试的希望打电话给前台,问附近是否有夜市。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有,开车大约五分钟。“步行呢?”电话里一片静默,良久才听到前台困惑地说:“步行也能到,但是你确定要走过去吗?”

这个因为石油与天然气富国的国家,平均每户人家拥有两辆汽车,国家提供免息车贷,每升油价更是以“角”计算,真正比水都便宜得多。除了市区少数收费停车场外,到处都是免费停车位。

而所谓的收费停车,价格是五角文莱元,折合人民币两元五角。如果你不小心忘记付费,会收到非常正式的罚单,罚款额度:五角,就近到便利店缴纳。

在这样的地方,当然没有人愿意走路。

就在我前往加东夜市的这十五分钟时间里,被热心的司机搭讪了四次,他们想知道我要去哪里,要不要搭车。

我正在担心这辈子的搭讪指标都在这个国家用尽了的时候,有个大叔隔着条宽阔的水沟拼命挥手,大喊着告诉他目的地之后,他大喊着告诉了方向,又大喊着表示要送我去夜市。

到了加东夜市,这里的热闹让我震撼了:深夜了,这里依旧人山人海,我们国家夏天满街的大排档一样,色彩艳丽的新鲜水果、火烧火燎的烧烤摊前顾客成群,都是拖家带口,一派热闹红尘的景象。

点了几串烧烤,又叫一杯饮料,最后在炒饭摊坐下。大厨给我端来炒饭之后,还不时偷偷打量我。

说实话,那里炒饭的味道真是好,卖相朴素,滋味浓郁。商场是晚上10点关门。建议去夜市的时候,顺便进去逛逛。超市里面进口东西居多,靠近收银台有些冰箱贴,可以买来当纪念或者当礼物。

02:“小泰姬陵”之赛夫丁清真寺

第二天,我们按照计划前往据有“小泰姬陵”之称的赛夫丁清真寺,导游是个漂亮的年轻女孩,一路上给我们讲解:我们文萊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和平之地、安乐世界”的意思,这颗“婆罗州闪亮的明珠”地处中国南海以南,婆罗洲以北,国土面积仅0.58万平方公里,是个低调而宁静的国家。

据考证,文莱国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公元14世纪。几个世纪来,它曾统治过东南亚的大片土地。但时过境迁,到19世纪,衰败的文莱帝国仅在文莱岛上苟延残喘。1929年,外国探险家在这里发现了石油,文莱的命运从此改变。

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石油格局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20世纪末,文莱的人均GDP达到了2万多美元。该国33万人,每天都能生产20万桶石油,当时每桶原油价值30美元。论人均国民收入,他们早就超过了日本和韩国!

“文莱的人根本不去想工作的事情。政府总是把大家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一落地,政府就把他以后的教育承担起来,甚至可以免费把孩子送到英美的世界著名学府留学。此外,文莱人看病也不用花钱,若得了重病要到国外医治,政府还负担来回机票;国民做生意免缴税。

在文莱建别墅建楼很简单,只需要向政府交1块钱买地!人民币5块钱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可以买一大块地——就因为国家有钱!

同时,文莱还为其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时的无息贷款等。

说的我们羡慕的,不过,哪里好都不如中国好!!!!!

说着说着就到了赛夫丁清真寺,伊斯兰国家的一大看点就是清真寺,其雄浑壮美是最值得反复驻足欣赏的景致,尤其在文莱。

宗教建筑通常都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神圣气场,就算非信众教徒也会即刻肃然起敬。绿色的林带沿着小径伸展至初日的天空,远方的清真寺身影从天宇俯身而下和大地相会。

这种标志着人类精神和真实物质统一的外在形式在文莱随处可见,处处显示着信徒对真主的虔诚敬仰。

赛夫丁清真寺是前任国王二十八世苏丹生前亲自设计的,是文莱最气派和最具地位的宗教圣地。它落落大方,格局严谨,因为其白色的外观和印度泰姬陵非常相似,经常被称为“小泰姬陵”。

无需门票,进入参观女性要裹头巾披长袍,门口有免费大黑袍,每个人都要穿上,手机要寄存不可以带进去。

进入祈祷大厅只能在门前围栏外一睹辉煌,不能进到里面随便逛。外面有一个信徒洗手洗脚处,值得参观一下:老式的是手动的,新式的是自动出水,而且有座位。

里面不能照相,站在外面台阶上也不能照相,但是站在院子里往里照可以。院子里也不能随便走,要听指挥。

在寺内,镀金的门窗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现出大殿的庄严,文莱人在清晨同他们的国王一起向神祈祷这个民族的平安。清真寺大殿旁边的净身建筑,独特的螺旋波纹展现了伊斯兰建筑那独特的秀丽。

在文莱,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国内的各种建筑绝不能超过清真寺的高度,因此,在市区任何角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灿烂阳光中泛着圣洁光芒的赛夫丁清真寺。

清真寺周围没有任何高大建筑,远远看去金色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真寺与国王在文莱称得上是国民的灵魂,也是生活中的支柱和重心所在。

当人的信仰与王权象征的某个边角相碰撞时,就在碰撞的地方构筑起了一个人们心灵栖息的永恒圣地,让每个接近的人都得到心灵的洗礼。

03: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村落

文莱的水村面积达2.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村落。因为当年斯里巴加湾所在的冲积平原被原始森林包围,常有野兽虫蛇出没,所以文莱人祖先将房屋建在水上,水村从此诞生。

虽依水而建,但各类设施相当齐全,除了住家,还有学校、诊所、邮局、消防队和清真寺,木屋内的家电也都十分现代。水村居住的大多是马来族人,大部分居民都会过河去新城区工作。

水村有些房屋是对外开放的,游客可以自由出入,里里外外随便参观,一睹“水上村落”的阔绰豪华。

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准备精致好吃的马来糕点和红茶热情招待,大家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主人讲水村故事。

暮色黄昏,水上村落只剩下一片连贯的剪影,这片保留着时光印迹的村落成为凝结旧时光的琥珀,让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感慨不已,仿佛找到了天涯尽头的梦境。

从水村沿河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大片保存完好的红树林。这里不仅可以观赏珍奇热带水生植物,还能看到白鹭、毒蛇、蜥蜴等珍奇野生动物,是一处藏宝纳奇的野生乐园。

04:淡布伦国家公园

在文莱的第三站是号称户外运动天堂的淡布伦国家公园,淡布伦国家公园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置身于这片质朴的绿色世界中,你可以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寻找生命最接近本源的魅力。划独木舟,河道漂流,密林徒步,山顶日出,瀑布游泳,保证让你终身难忘。

不过进入这片广袤的原始热带雨林必须几经周折,需要换乘快艇、巴士、长船,还要抵抗炎热的高温和逆流河道的阻挡。然而,舟车劳顿却全都因为沿途震慑人心的自然风光变得不足一提。

天空步道是淡布伦国家公园的精髓——它是全世界最长的雨林高空吊桥。站在60米高的瞭望塔,淡金色的晨光穿透丛林,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目力所及尽是苍翠之色,一见再难忘记。

划独木舟不新鲜,可是能在原始热带雨林的溪水深处划独木舟恐怕就无几人能及了吧?溪水不深,就算翻船顶多是“湿身”,所以我这个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划得格外淡定自若。

而我最喜欢玩的非漂流莫属。扔个轮胎圈进河,人往里面一团,全靠四肢划水,稍不留神就原地打转绕圈,找准窍门便是一帆风顺,跟溪流斗智斗勇的感觉相当过瘾。

我越漂越得意,跟家人挥手得瑟说:“同志们好啊!” 结果大家却回敬我:“漂了半天还是用轮胎,嘘……”

穿行在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新奇的发现能让你忘记一切疲惫。原始雨林里的参天大树目测基本都得几十米开外,脖子仰酸了都看不见树梢。

路上偶遇著名大树——“Wing Tree”,它的根系发达得像一对翅膀一样四向张开,相当震撼。

05:最后一站:豪华壮观的苏丹纪念馆

回国之前,我们全家去参观了位于斯里巴加湾市的苏丹纪念馆,纪念馆是在1992年建立的。纪念馆内有2200个房间,包括清真寺、直升机停机坪、3千米的地下道以及有冷气的马房等。

苏丹纪念馆的白色圓形屋顶极其壮观,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内部装饰非常豪华。纪念馆展示内容包括当今第29代苏丹的生平介绍、登基大典的真实场面和文莱国的独立历史。

馆内展示的皇家纪念品包括镶有宝石的王冠、华丽的传统御用战车、复制的登基大殿等。

写在最后:

文莱的首都斯里巴加湾是座容易被没有耐心的游客形容为无趣的小城,但这里友善热情的居民却让她成了我心目中最难以忘怀的城市。

英文有句俗语叫“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来自真心),我在文莱再次体会到这话最原本的含义:鱼市上的渔夫会不辞劳苦把最大的鱼从冰库拿出来让我拍照;在路边等出租的时候会有当地人为你指路,走开后又不放心地折回,将你送回酒店;过马路的时候司机会远远地就减速,耐心等你过马路;不小心掉了东西,会有人妥善保管等你回去拿;在商店购物,你拿出信用卡要求刷卡的时候,店主会笑着说:我给你打折!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莱稳定、多元的社会环境,滋养着许多像这样为他人着想而不求回报的人。对于来自中国的学者、师生或是其他行业的工作者,他们总是热情相待、倾力相助。

在文莱的这些日子,从惊讶到忐忑再到感动,我终于习惯了陌生人的善意。在文莱的这些日子,我每天餐前都会点一杯冰镇荔枝水,仿佛只有这种甜美的饮料才对得起文莱的甜蜜。

一次旅行就能改变生活的轨迹,但更多改变并非一蹴而就,旅行带给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莱的美好,就像她产的沉香,平静细微但如此深广,让你不知不觉为之着迷。说真的,文莱,值得一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