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为而不争(道德经老子的思想观点)

网友提问:

怎么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怎么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

《道德经》中多次论述了“不争”的道理,比如“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月不敢为天下先”,“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是谓不争之德”,“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其中阐述的都是不争思想。

在《道德经》中,所谓“不争”并不是简单的退让与懦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依道而行,在我们了解《道德经》不争智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不争”背后的“无为之道”。

《道德经》的智慧核心是“无为”,“无为”就是不以自己的主观心思去妄为,一切顺应自然,这便是一种道的智慧。

人类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体,但是人类却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妄想去主导万物,包括与人处事之中,凡事好出风头,更喜好凌驾于他人之上,这也是一种背道而驰,更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招致祸患。

“争”未必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结局,反而让人生更糟糕,不争顺应才是智慧。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世间万物最接近与道的物体便是水,水居于万物之下,甚至处在污秽之处,孕育万物却没有与万物争夺,居万千河流之下,容纳万千河流而成自身之博大,这便是道的一种智慧精华。

而这其中蕴含的就是“不争”的智慧,当我们把无为的智慧引申到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之中时,自然也是“不争”的处世态度。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以其不为大者,故能成其大。

真正的圣人从不认为自己伟大,反而能成就自己的大,正如道道孕育万物之后,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主宰万物,无时无刻的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所以能成就道的博大。

而人类的做法却与道截然不同,我们总把自己当做万物之长,以为自己拥有智慧和主观思想,就可以创造万物,甚至妄想主宰万物,但是这样自以为是的主观意识,只会让自己背道而行,让人生越来越糟糕,在我们肆意蹂躏万物,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时候,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比如说大量砍伐树木,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结果就有了大地干旱,河流干枯,狂风肆虐等自然灾害,这都是因为人的狂妄心理而导致的活法。

反观人生,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主导万物,一切顺应,一切不争,才是无为之道的智慧和内涵。

在人生中,不管是我们对于自然还是与人处事的态度,都要有一种敬畏心,有一种顺应之智,以不争的态度应对人生,这样自然也就免去了祸患。

其他网友回答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这几句意思是说,天道不争就能经常取胜,不说话却能很好回应,不召唤就自然而来。

老子能提出“道”这一哲学唯心主义理念,建立在他认可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或者先有辩证法后才有“道”,为什么这样说?

比如,在幸福的生活中,你会得到许多;在有意义的生活中,你会给予更多。

⒈ 这句话如何理解,幸福和有意义是可以平行而论的话题,得到和给予却是相反意思,两种结果带给你不同感受,可都是生活。这就是老子所说“不争”的一种提现方式。

换一种理解方法,比如有两个人都挺爱学习,其中一个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识非常渊博;另一个人只专研一门学术领域知识,而且精湛到极致。

老子会认为谁是真正的学者呢?后面这人。

⒉ 这又是“不争”的一种体现,你学识渊博但没有自己的知识,而另一个人是过程越沧桑,眼中越有光,成功在于精而非广。

前面两个例子是老子的“不争”思想,极其独特的地方,不是反之争强好胜、争名夺利此类意思,他所“不争”,我们就要反着想。

⒊ 千万别把“有因才有果”,理解成老子的“不争”思想,有不少人在这点上理解错他的思想了。

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称为“朴素辩证法”。

他强调: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主张柔弱胜刚强,水滴能穿石;

天下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人嘴巴里最硬的是牙,最软的是舌头,等人老了,掉牙齿却不会掉舌头。

大树与小草谁柔谁强?可大风一来,大树会连根拔起,可有人见过小草满天飞,所以柔可胜刚。

同样道理,不争即是得到,而这个不争何尝又不是争呢?所以,不争即是争。

“不争”,老子的独家思想,经典的正反与反正论点。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是把争的手段弄到出神入化的不争的状态,从而在无为而又无不为的境界中战胜对方。这是极其高超的方式方法,掌握它必须遵从无中生有的原则。这好像是难以做到的,其实并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贪天之功居为自有。把成功看作是客观规律的再现,不是什么主观因素的成果,自己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自然而然的必然结果。这种不争思想支配下的极其高超的方式方法,其实也是不难掌握的。比如对待这把新型冠状病毒带给人的蝙蝠,本来它是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昼伏夜出,那就让它在那里呆着好了,就是说不跟它争,各有各的地方,和平相处,它也不会把人怎么样。但是,人却要去吃它,非但是争,直接就是要它的命,于是,人就遭遇了目前的这场灾祸。如果它呆的那阴暗潮湿的地方,有人确实需要的东西,非弄到手不可,那人就应该给它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让它过它的去。反正阴暗潮湿的地方,不是人所喜欢的,让它去占据好了。不跟它争,人也不会有目前这场灾祸。老子《道德经》并不是叫人就现实的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是叫人过上本来就应有的自然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当然,这需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出神入化到不争的方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己所遇所见皆是自己真心的影相,争是迷惑颠倒而。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感谢题主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要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不应当片面地去分析“不争”,而应该全面地进行分析与之相关的内容,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答案。

《道德经》中的关于“不争”是这样写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大家不要只看到“不争”,而是要和后边的“善胜”连贯起来分析。还有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水的描述,“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争,与万物不争,则天下莫有能与之争。”也是同样道理,不能只看到“水利万物而不争”,而是要和后边的“则天下莫有能与之争”连贯起来分析。这样,大家才能对《道德经》的“不争”有个正确的理解。

“不争”是方法,“善胜”或“天下莫能与之争”才是目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目的,比如吃饭,最原始的目的是解决人体营养的问题;再比如上学读书,最原始的目的是解决未来就业的问题;又比如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解决生活所需资金来源的问题,等等。

“吃饭”、“上学读书”、“工作”都是方法,目的分别是“解决人体营养”、“解决未来就业的问题”、“解决生活所需资金来源的问题”。

所以,方法和目的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理解。

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是解决人生活在世界上如何获取最大利益的问题。

一、不争不是不争取,而是为了最为有效的争取。

好多人这样说,现代社会竞争这么厉害,不去争,不去抢,怎么能生存下去?这样说好象也有道理,那么大家去争、去抢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为了有个高品质的生活,可是硬生生地去争,能挣到手吗?

比如某公司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放在那儿,有N多人在争,你能一定抢过别人吗?你花费了好多时间去那么多人去争去吵去闹,假如结果还是没有争过别人,是不是又浪费精力又浪费时间?

我们换一个思路,大家都在吵,都在闹的时候,你不去参与这种没有太大意义的吵闹,而是抓紧时间强化自己的知识架构,从多方面修炼自己,甚至可以花时间找人脉资源来帮自己,你说当那个公司决定那份工作谁更适合的时候,是你的胜算大,还是那些吵来闹去的人胜算大?

肯定是你胜算是大得多,对不对?

二、不争不是不作为,而是更有效的作为。

“不争”针对于古代君王来说,如果君王不与天下百姓争“食”,不施苛政与百姓,那么天下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就能丰衣足食,这样君王的统治是不是更稳固?

“不争”针对于现代公司中的决策者来说,如果决策者不与下属员工争利,更多地给下属员工放权,那么员工们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有了更大的工作积极性,那么公司是不是能获得更快速地发展?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争是更有效的作为。

听雪者说

《道德经》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它所涵盖的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奥,如果我们能去深入研究它,一定能从中汲取有益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养分。当然我们对其中任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的求解,都必须把这句话,这个字放置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去才能获得最正确的答案。

以上是我对您提出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和关注。祝您身心安康,生活愉快!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更正或删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