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伤寒论》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问题,请教老师们释惑?
优质回答:
阳病见阴脉者死,如发热烦躁等一派阳象,但脉见阴脉如沉弦涩迟微等,提示正虚邪入脏,难治。阴病如少阴,太阴病,一派虚寒之象但见到阳脉如浮大滑动数,一方面提示正气来复,另一方面提示正气尚存,还足以抗邪。
其他网友回答
阴病見阳脉着生,阳病见阴脉着死。阴病是指内伤虚损病,虚病脉必虚,经医生治疗后脉(虚脉)渐渐由弱变为平脉或为阳脉为顺,指病在慢慢康复,而阳病见阴脉着死,为二种情况,一,为病症为阳性,而脉为虚(阴’)是指病脉不fu,二种是病与症本来俱为阳病,而经医生误治或失治渐渐变为阴症,脉亦变为虚脉。若有表证,脉当浮大,今反见脉沉迟,故知愈也。此句是讲表症见浮大,为脉症相顺,经医生治疗后表证无,脉象由浮大为沉迟为病愈,这里的沉迟是和有表证的浮大脉相比而论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看了几个回答挺逗的,故扮一下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注意古文凡列第一的是纲目。你问的第一句是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等于说,病家请你去看病,你总得先看看这个病人会不会死,明明知道难治会死人,你照样开方子么? 故不要断章取义,胡思乱想。
二,你问的第二句是平脉法第二,是讲不会死人的病,有治的病,具体的病。原文是[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这白话文很明白了吧?就是讲,身疼发热是他家人叫医生来诊时说的,不是病人当今情况,当医生走到病人家里看诊时,脉象变了,脉象不会说假话,当从脉象,不凭家人口说,是举例说明,中工闻而知之会出差错的,下工脉而知之反而正确。
三,为什么我这样回答?因为人们神化经典,以为钻研到以经解经才有学问,其实就高中的古文知识就读懂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們學習中醫,當然不能不讀不看經典医學著作,但現今很多人拿傷寒論說事,令我覺得有感覺現代人的無意義思維,現在在西醫的發展而使人覺得中医無用,实在是偏差,而因今人因對現代西方醫學的認知而不解中医的理念及醫理,感到無奈,而將不當的對比再作不當的宣告,是不必要的,再講傷寒論為什麽成為學習中医的經典書籍之一,是在於古人對溫病的認知一代一代的流行而得經驗案例而傳著,是中医的參考案例,很多湯方也有明確的成功,所以可以結論,學習中医不參考該書是有缺失的。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拿生活中的例子比类就很好理解。阳病见阴脉死,就是外强中干。阴病见阳脉生,就是柳暗花明。第二句,你看到后面会再看到一句,阴阳自和,必愈。这就是阴阳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