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妒英才,为何聪明至极的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离奇去世?
优质回答:
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对于大枭雄曹操来说,是非常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死时年仅13岁;他本人刚刚出任丞相,却在赤壁遭遇惨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死却不能复生。
13岁正值朝气蓬勃,很少有人会将这样的年纪,与死联系在一起。曹冲却在这样的年纪夭折,怎能不让曹操失意?
老年丧子,人生三大不幸之一,更何况,曹冲还是曹操25个儿子里最喜欢的那个。
曹冲很小的时候,就以聪明和仁慈著称。
5岁那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便询问部下,很多人表示唯有杀了大象方可称出大象的重量。这时,曹冲却说:“将大象放在船上,在水痕处刻下记号,再称同样重量的物品即可得知大象的重量。”曹操听完十分高兴,并果真以这个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随着曹冲年龄的增长,他的仁慈和聪明,愈加让曹操喜爱。以至于曹操在朝堂上,不止一次地对大臣说:“等我死了以后,就传位给仓舒(曹冲的字)。”
曹操对曹冲的独爱,可见一斑。
人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曹操对曹冲越是喜爱,曹冲的早夭,越彰显曹操的失意。
失意之余,不禁发出质疑,曹冲为何会死在这样的年纪?
史书《三国志》关于曹冲的死,只有一句话: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翻译过来就是:建安十三年,曹冲13岁,这一年曹冲得了一种怪病,让所有人束手无策。曹操试遍医方也无效,只好跪求上天让曹冲挺过这一劫。可惜,曹冲命薄,还是死了,曹操非常哀痛。
按照史书的说法,曹冲死因是“疾病”。
古代的“疾病”,与如今的“疾病”虽然字完全一样,意思却有些许不同。古代的疾病,指的是来的非常突然的病。
正是这场“疾病”,夺取了曹冲的性命,甚至让不可一世的曹操发出这样的感叹:
“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言外之意,如果华佗不死,曹冲就不会丢了性命。曹操将曹冲的死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可是,即便华佗还活着,曹冲就真的死不了了吗?
恐怕是未必。
秦汉三国年间,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2岁;曹操育有25个儿子,平均年龄也仅仅28岁。
究其原因,还是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很多突发疾病,当时的医生大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去,曹冲就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曹冲的疾病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此之前,曹冲的疾病完全没有征兆。
说法一,曹冲是被曹丕加害。
电视剧《军师联盟》就采用了这一说法。说是,曹丕因为曹冲受宠,心怀嫉妒,就想除掉他保住世子的地位。在谋士的建议下,曹丕设计令曹冲中毒,最后得了“疾病”而亡。
曹冲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见状,便过去宽慰曹操,谁料,曹操却冷冷地说: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意思是说:曹冲死了让我很难过,你(曹丕)不应该高兴才对吗?
可见,曹操在曹冲死后,就怀疑过死因。然而,帝王家的不幸就不幸在这里,明明知道可能会发生夺嫡之争,也只能眼睁睁地任兄弟相残。
说法二,曹冲是被大臣加害。
曹冲的夭折与曹操加封丞相,两件事一前一后。曹操此举,定会招致很多大臣的不满。与此同时,曹操在很多场合,多次声称要传位给曹冲。
于是,曹冲就成了众矢之的。不满曹操的大臣,虽然不能把曹操怎么样,偷偷下毒,将曹操最喜欢的曹冲毒死,却并不难。曹冲死后,曹操派出刺客,将曹冲最好的朋友周不疑刺杀,或许正是此因。
说法三,天妒奇才。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玄学色彩。换一种角度,曹冲从小就身体虚弱,遇到难解的病症,无法医治而亡,岂非天妒?
可叹!曹冲若是能够挺过这一劫,曹操也不会带着无比的失意,去赤壁对阵孙吴联军,三国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写?
其他网友回答
什幺天妒英才,雄才盖世长寿者多了。聪明者有早死的,象这里提到的曹冲,还有秦国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但长寿的也很多,张学良103岁,乾隆皇帝活了89岁,有的科学家97岁仍健在,难道他们不是英才吗?生老病死很正常,英年早逝倍感伤,说天妒英才只是对他们无限怀念的一种解说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人都说聪明的人不长寿,三国时的神童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神奇去世,对曹操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更一个重大损失。
正史里记载,曹冲是病死的。但仔细分析一下,有很多疑点,在很多野史中,曹冲是被人害死的。
神童盖世:
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他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小神童。曹冲从小就聪明过人,深得曹操喜爱。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三国志》记载:
“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就是一个奇迹。
曹操每至军国重事的闲暇,常去春棋苑,和环夫人说会儿闲后,就召小神童来竟日长谈,不仅不觉疲倦,反恻神清气朗,满心欢喜,不由对环夫人说:
“我头风病一犯,见了仓舒,即时而愈,你说怪也不怪?莫非我家仓舒是仙佛托体吗?”
曹冲能有多聪明?据史书记载: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曹操不止一次当着众人夸奖小儿子,而且多次流露出以后将位子传给这个小儿子的想法。这引起了志在王位的曹丕的嫉妒,一想到王位可能要归这个弟弟,曹丕就寝食难安。
曹丕手下谋士周猛向曹丕建议,如果想保住世子之位,不如设计杀掉曹冲。曹丕没有犹豫,让周猛买来一条毒蛇,然后请曹冲过来吃饭。
曹冲哪里知道哥哥要下毒手,欣然赴宴。曹丕不停的劝酒,小孩子能有多大酒量,一会就酩酊大醉了。这时房中爬出两条毒蛇,爬向兄弟二人。
兄弟俩人都被咬中,一齐昏死过去。 其实,曹冲昏死是真的,曹丕是假装的,因为他早就先服了解毒药。就这样,十三岁的曹冲一命呜呼。
曹冲的死固然是曹丕下的毒手,但某种方面来说,是他自己害了自己,他太过于聪明而不知道收敛,对人心险恶毫无防范,才招来杀身之惑。
丕与冲:
仔细想想,曹冲的死,曹操一点责任也没有吗?曹冲死时,曹操对其他儿子们说: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说明平时曹操早已把小儿子当成接班人了,可是世子还是曹丕,这就为家庭内斗埋下了伏笔。如果能早点公开确定这个小神童的接班人身份,也许会断了曹丕的念头,也不至于发生兄弟相残的悲剧。
所以曹冲之死,曹丕要负主要责任,曹操也脱不了干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咱出来行走社会,低调行事的好。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三国时期,儿童夭折是常事。
其实即便是到了满清乾隆时期,中医已经很发达,还有西医也进入中国。这种情况下,乾隆的十几个儿子病死的就有差不多一半。
曹操的生育能力很强,共有25个儿子。其中8个儿子都是儿童或者少年夭折,接近三分之一。
即便成年的儿子,即便身体很好的曹彰之流,也不过30多岁就病死了。
所以,曹冲的病死,不是偶然现象。
至于说曹丕害死曹冲,没有什么道理。
因为曹冲208年就死了,而曹丕是220年才上位,相差了12年之久。
而208年恰恰是曹操赤壁惨败的时候,此时曹操政权尚且不稳定,曹丕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去杀年仅13岁的小弟。
曹冲当时还是无知少年,除了有些聪明以外,各方面都无法和曹丕相比。
以曹操的老辣,绝对不可能在这时候就看中曹冲成为继承人,至少要等他成年以后再说。
对于曹丕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是掌握军权的弟弟曹彰。
即便是曹植,在当时也没有太大威胁。因为曹植虽然文学修养高,但缺乏行政能力,对军事更是一窍不通。
相反曹丕不但文学修养高,从小就随曹操出战。当年征张绣,曹丕就和大哥曹昂一起跟着曹操作战。结果张绣反叛,曹昂被乱军杀死,曹丕靠骑马飞奔侥幸逃生。
由此曹丕成为嫡长子,参加了曹魏的所有大战役。
就军政能力来说,曹丕远远强于弟弟曹彰,更别说曹植,至于早就死掉的曹冲就更别说了。
其实,少年时代的聪明,不代表你就能治国。杨修难道不聪明,最后还不是因为放嘴炮连命都送了。
其他网友回答
曹冲是三国时著名的神童,自幼聪慧过人。人人皆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主角就是这位天才少年。
识才善用的曹操,非常喜欢自己这位智力超群、思维敏捷的儿子,甚至有传言他要把自己的魏王爵位传给曹冲。只是世事难料,这位天才少年,刚满十三岁就突然离世了。曹冲的离世不仅让人惋惜,还留下了很多疑团,为什么小小年纪就突然没了?
很多人怀疑曹冲的死和他两个最亲近的人有关:一位是他的哥哥曹丕;另一位是他的好朋友,同为三国神童的周不疑。那么曹冲的死究竟和这两位有没有关系呢?
传说,曹操有意让曹冲当继承人的消息传出,久窥世子之位的曹丕着急了,就想了一个主意要除掉曹冲。曹丕以曹冲的生母环夫人的性命相要挟,说只要曹冲死,他便放过环夫人。曹冲为保住母亲性命,不得已喝下毒药,加之原本体虚,最后毒发身亡。
自古皇家多薄情,帝王之家从无例外,因为对权力的欲望,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拔刀相向,拼个你死我活。曹丕使出如此手段,也并非不可能。甚至曹操在痛失爱子的时候,也曾对曹丕说:“这是吾之不幸,却乎尔之幸也”。但是,曹操并未怀疑此事与曹丕有关,他只是觉得曹丕对曹冲去世一事的表现,有点冷漠、无情。
曹丕真的谋害了曹冲?可能性并不大。曹冲虽然机敏过人,但被选为实际接班人的可能性并不高。况且曹冲死后,还有曹植。曹丕为什么不将仅仅年长曹冲4岁的曹植,也一起除掉呢。曹丕想得到王太子的位置,但还不至于在曹操在世时,就谋害自己的兄弟。毕竟,他不像唐朝李世民,有秦王府,有完整的幕僚团队,有军队,还有战功,逼宫也有人支持。
曹操呢,也不希望王位继承的问题,引发儿子们之间的互相残杀。曹丕与曹植争王太子之位,曹操听取了贾谊的建议,立长不立幼,以防祸乱。曹丕当上皇帝后,曹植也并未被加害。
综合来看,曹丕加害十三岁弟弟曹冲,并不那么可信。 另外一位可能加害曹冲的嫌疑人周不疑,反而嫌疑越来越大。
曹冲去世后不久,周不疑就被曹操派出去的刺客刺杀身亡。难道真是周不疑加害了曹冲,被曹操发现后报复?
众所周知,三国曹操是非常爱将惜才的,神童周不疑自然也被曹操喜爱。早年曹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但遭其拒绝,这个时候曹操就有点不爽周不疑了。周不疑平日与曹冲关系很好,走的很近,所以曹操也并未过于在意周不凝拒婚一事。
曹冲去世,曹操没了那么聪明的儿子,怕以后没精力对付周不疑的聪慧,加上他生性多疑,在关羽的事情上吃过亏,自然不会再放过周不疑。所以,曹操派出刺客杀死了周不疑。
上述事实,也并不能说明是曹操找到了周不疑加害曹冲的证据后实行的报复。而且,周不疑也没有加害曹冲的动机,相比曹丕加害曹冲的可能更加的小。
那曹冲到底为什么年仅十三岁就离奇去世了?
实际上是因为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大部分疑难杂症,即使有医生医治,也不一定能够治愈。平民百姓家孩子如此,帝王家的孩子也同样如此。三国时期人均寿命不超过三十,早夭十分常见。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曹操杀了神医华佗之后,曹操“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兒强死也。’”仓舒即曹冲,从这里看的话,曹冲应该是得了什么疑难杂症,只有华佗有可能医治好。但是,华佗已经被杀了,曹操才叹息后悔不已。
由此推测,十三岁的曹冲应该就是死于突发疾病。实在是可惜了这位天才少年,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如果曹冲活的久一点,说不定三国的历史格局真的会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