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玄武门弑兄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掉的太子)

网友提问: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为何要杀十个侄子?

优质回答:

话说唐高祖李渊听说了玄武门政变之后,将李世民召入宫中,对他说:“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这句话太高明了,将之前他们父子俩所有发生不愉快的根源都推到了李建成及其党羽身上。

政变之后,“诸将欲仅诛建成、元吉左右百余人,籍没其家”,在尉迟敬德的坚持下,李渊“下诏”将这些党羽都赦免了。但奇怪的是,参与政变(或者说长期与李世民作对)的官员们没有收到连坐,而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大部分都不满十八岁,李世民也没有他们参与政变的证据,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这些侄子斩尽杀绝呢?

这个原因史书上当然不会做出解释,但是看看三百多年后却发生的类似事件,我们大概就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了——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但是赵匡胤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只是没有立太子而已,赵光义凭什么当皇帝呢?于是,赵光义不断地在通过各种行动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比如通过不厚道的政治压力以及战争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后来又发动了几次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战争的胜利并不能解释他皇位的来源,幸好后来赵普拿出了“金匮之盟”,才将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完美解决了。

但是,即便是这个问题解决了,他的皇位仍存在威胁,他仍然没有资格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又对外公开了一个“家丑”——他的弟弟赵廷美其实不是他妈生的,是他奶妈生的!又通过先褒后贬的形式,将赵廷美发配房州(赵廷美最终死在了那里)。赵光义还抓住机会,在北伐失败之后逼赵匡胤长子赵德昭自杀。不久之后,赵匡胤唯一在世的儿子赵德芳离奇身亡。

此时,赵光义可以舒一口气——终于完事了!太折腾了!李世民太走运了!太祖驾崩时咱怎么就没赶上点政变呢?我夺权之后直接把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全杀了,哪用这么多年,这么多精力!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来说,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杀了十个侄子的原因,就是“斩草除根”。再进一步讲,这不过是权力斗争的规则罢了。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常常会提到一句话:皇权面前无亲情。

残忍吗?真的很残忍!残酷吗?真的很残酷。

李世民害怕这些年少或者年幼的侄子长大后找他复仇吗?

在我看来,他并不怕。即便真的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些侄子们也绝对不会是太宗皇帝的对手。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考虑进去。就是如果这些侄子们活着,难保将来不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他们的复仇心理,打着他们的旗号出来兴风作浪。

于公,为了将来帝国的安定繁荣;于私,铲除潜在的异己势力。李世民也只能按照规则去做,向自己的侄子们挥起屠刀。

何苦生在帝王家。

这个世上有一种东西,看不着,摸不到,但它的的确确存在,而且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规则,很多人更愿意叫它:游戏规则。

这些小王爷们自打出生的那一刻,便注定要成为权力斗争规则下的一颗棋子。他们不能超出规则的范围,更不能改变规则,只能最大限度的适应规则,或者在规则里游刃有余。

假如,玄武门之变中胜出的并非李世民而是李建成、李元吉,那么在李世民被杀后,李建成是否会放过他的儿子们呢?

我想,答案一定是不会放过。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所以,当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后面的“屠侄”悲剧。只不过历史选择了李世民,既让他获得胜利的荣耀,又让他背负“弑兄”、“杀弟”、“屠侄”的罪名。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十个年幼的名字吧。

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锯鹿王李承义。

齐王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浆、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

其他网友回答

需要了解一点: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在逆风绝境之下的一次反击,在这之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已经结成牢固的同盟,二人的党羽亲信遍布朝野内外,东宫,齐王府,三省六部,五湖四海,都有他们的追随者。

↑李世民亲手制造了人伦惨剧↑

在这种政治情况下,已经注定了获胜的那一方将把失败者彻底打入永不翻身的境地,我们看到的是李世民杀了十个侄子,其实如果李建成一方获胜,李世民及他的儿子们也会被全部诛杀。

“斩草除根”,这几乎是政治斗争的必然逻辑。输家玩不起这个游戏。

实际上,玄武门之变最惨烈的地方,并非是李世民亲手射手同胞兄长,而正是李世民杀害年幼无辜,毫无抵抗能力的侄子们。

这是人世间罕见的人伦惨剧,偏偏是李世民逃不过的历史宿命。

李建成出生于公元589年,死于公元626年7月2日,终年37岁,当时他已经生了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李建成还是低估了失败者的悲惨命运↑

长子李承宗早卒,现在看来,反而是一件幸事,躲过了残酷的兄弟们一起被处死的场面。

次子李承道,当时应该有10多岁,具体年龄没有被记载,史书上唯一一件关于他的记载,是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六月,被唐高祖李渊封为安陆郡主。这一年的封王,规模很大,李建成的长子李承宗和次子李承道都被封为郡主,李世民的三个儿子也同时被封为郡主。

其中,李世民的儿子李泰正好是公元620年出生,结果也被封王。但李建成后面四个儿子均为被封王,推测他们应该是在公元620年后才出生,也就是说,在李建成被诛杀的儿子里,有四个不满六岁,甚至不排除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李世民也真是造孽啊。

↑齐王李元吉死时年仅23岁,他的五个儿子还是婴幼儿的年纪↑

齐王李元吉呢,情况比他长兄李建成更惨烈,他死时年仅23岁,从他的年龄就可以推断出他的儿子们年龄肯定很小。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大规模给子孙封王,其中李元吉没有一个儿子被封王,可见,这时候年仅17岁的李元吉还没有自己的儿子。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元吉已经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年龄必然都小于6岁,很大概率其中有婴儿。

那为什么李世民要诛杀这十个年幼无辜的侄子们呢,因为他们的身份——天然就是王室尊贵身份,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当时有很大的政治势力,如果留下这十个侄子,就算他们没有报复之心,也必然会被野心家利用。

而且,这十个侄子,怎么可能会没有报复之心呢?如果其中再出现像李世民这样英姿神武的人物,那将来岂不是要搞一场宫闱惨斗,甚至可能演变成全国内战?

李世民如果心慈手软,那他在世的时候或许还能压制住这些侄子们,但一旦他去世之后呢,政局极有可能陷入大的动荡之中,他的侄子们很有可能展开政治报复,万一李世民的接班人是一个草包,怎么应对?重新被李建成后人夺取皇位,那岂不是自己这一脉要被灭绝了吗?

↑李世民的心腹们绝不会同意李世民心慈手软↑

以上这些推演和设想,李世民和他的心腹们肯定都想过,就算李世民动了恻隐之心,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这些心腹可都不是善茬,他们必然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养虎为患的政治风险,肯定也会力劝李世民斩草除根。

这就是政治游戏最残酷的地方,没有什么亲情友情可言,一切都从政治利益角度考量,就像曹操曾经形容的那样:你是骑在老虎背上,你要是不咬死你的政治对手,你就会跌落下老虎背,反被老虎咬死。

实际上,对比以后朱元璋和历史上许多其他帝王来看,李世民在诛杀潜在政敌的时候,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夺得了帝国的权力。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杀兄弑弟,逼父亲下旨退位,毫不念及骨肉亲戚。

对于那些支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人,或打击或拉拢。但是李世民最残忍的不是对付那些与自己作对的大臣,而是他的两位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砍下李建成的头颅,霸占李元吉的妻子,更残忍的是李世民砍尽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直接把他俩绝后。

那为什么李世民不知要灭了不服从自己的太子旧部,还要屠尽自己的十位侄子呢?

1、表达自己对李渊的强烈不满,从心理上报复李渊,使其一蹶不振

李渊对太子李建成实在是过于偏爱,明明自己是所有皇子中最出色的,大唐的大半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但因为自己不是长子,就要便宜大哥李建成。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立嫡不立贤这是那时的时代潮流、价值观。

可李渊却在一些小事上就时不时训诫自己,还配合李建成架空自己的兵权,最主要是在李建成有谋反迹象时,让李世民去平定,承诺回来就让他当太子,结果还是食言了,对李建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偏爱到如此程度,李世民之前不敢吭声,现在有权了,自然要向李渊表达自己的不满。还有就是要让李渊尝尝丧子丧孙之痛,打破李渊的心理防线,减少对自己的反抗。

2、堵住李渊的后路,让其任自己摆布,实锤李渊工具人的地位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并不是立即就逼迫父亲让位给自己,中间还隔了两个月。在这期间,不信李渊没有想过反抗,夺回权力。此时,宫里已经被李世民控制住,如果李渊要反抗,那自然要寻求宫外的力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无疑是最合适的。

李世民的势力主要是在洛阳,如果他的十个侄子活着,集结太子生前的旧部,再与李渊里应外合,也不是不可能帮李渊夺回权力。所以,李世民必须杀掉太子和齐王的儿子,断了李渊的后路,乖乖让李渊听话,只能传位给自己,做好一个工具人工作。

3、绝了太子旧部的幻想,避免他们日后作乱,给大唐帝国埋下不稳定因素

如果李世民不决绝地杀掉他的十个侄子,万一有一人脱离了自己的掌控,那么这对于刚建立不久的唐朝来说是颗不定时炸弹。

只要有太子的儿子活着,那么那些原先忠于太子的势力就会有幻想,就会暗中集结到其身边。他们肯定会想着要把皇位夺回来,给李世民添乱。就算李世民不怕他们,但至少贞观之治得往后延几年。

事实也证明,自古皇家最无情,他这么做是对的。他刚夺取了权力,首先是太子的铁杆粉丝,也是宗亲郡王李瑗就起兵反抗李世民,如果有李建成的后人活着,那反抗的力量会更强大。

所以他不能给自己和大唐留下隐患。

写在最后

除此之外,李世民自然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报复他的两位兄弟。总而言之,李世民杀掉他的十位侄子,既有私情在里边,也有为大唐的稳定考虑的成分。

也许李世民觉得自己对两位兄弟太过残忍,亏欠着两位兄弟。后来就把自己和抢过来的李元吉妻子生的孩子过继给了李元吉,又把另一位孩子过继给了太子李建成。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李世民所缔造的这份赫赫功业的过程中,是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潜在力量在参与和推动,这份力量就是——内在的自我救赎。因为只有自我救赎,缔造赫赫功业,才能从内心上减轻弑兄杀弟、逼父屠侄所带来的负罪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