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菩萨蛮》(辛弃疾的《菩萨蛮》的意思)

网友提问:

如何读懂辛弃疾的《菩萨蛮》?

优质回答: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既好玩,又有知识含量。

辛弃疾:杀敌杀敌杀敌!不如归去!

宋朝词人中的大英雄,是宋朝大英雄中的大词人。能将这二者集于一身的,唯辛弃疾一人而已。所以,他是人中之雄,词中之龙。

他年幼时随着爷爷在金人占领区偷偷勘察地形,为光复做准备。他成年后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带着高超的谋略与才情,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回归祖国,并在千军万马之中,带五十兄弟,独闯敌营,带回叛徒张安国,书写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精通军事,心怀收复中原之志,向朝廷进献《美芹十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换来的却是朝廷主和派的嫉妒与打击,无奈隐居,假装不问世事,实际上,失意英雄心中充满了彷徨与苦闷。于是写下充满激愤与失望的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看完这些,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英雄。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流泪,无非两种。一种是为国家民族沉沦而下泪;一种是英雄失意报国无门之泪。其他,英雄无泪。

在这首词中,这两种泪汇到一处,深沉地体现了辛弃疾的悲愤。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在生命终结之前,他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梦想,永远保持着苏东坡般“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

我们来看这首词: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中国文字是有味道的文字,是自带意境的文字。郁孤台,本身就包含了寂寞独孤的意味。要是郁孤台叫逍遥台,叫快活台,则辛弃疾不会在词的开头,就用了郁孤台的名字。因为,郁孤台对大宋来说,既是耻辱之地,因为宋朝军队曾经在此被金人大败,这是充满意味深长的耻辱的暗示之地。

上文说过,辛弃疾的流泪肯定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命运而流。他感叹宋朝国运衰落,愤恨金兵的猖狂,于是才有了“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愤之词。词人喜欢用流水来描绘愁思。所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此处,辛弃疾同样是这种用法。

辛弃疾是壮烈的爱国者,以至于他在临死前都大叫三声,杀敌!杀敌!杀敌!面对中原失陷的局面,辛弃疾远望中原,但是故国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所以,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面上说长安被群山遮蔽,但实际上是暗示祖国的沦陷。类似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要是辛弃疾一直沉沦下去,他就不是那个词中之龙了。辛弃疾毕竟是同苏东坡齐名的豪放派大师。在词的下阙,辛弃疾进入了豪放的模式。虽然青山遮住了长安,但是阻挡不住流水的力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情绪转向昂扬向上。

但辛弃疾的风格,就是一顿三挫,极尽深婉之妙。在词的最后一句,辛弃疾感叹,“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懂得这句话,就懂得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妙处。开头是深沉哀痛的,最后用江晚的暮色,来体现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当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哀怨。如果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听到鹧鸪的不如归去的叫声,就更加哀怨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其实何尝不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呢?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梦想回到北方的一生,就是梦想跨上战马横戈四方收复中原的一生。在所有的梦想之路都被堵死的时候,辛弃疾,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真正进入了末路。所以,这首词是如此的伤悲,这也是英雄无路的悲叹啊!

其他网友回答

谢謝邀请!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上片段由清江水引出历史回忆,抒发沦亡丧国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词人借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赣江水,抒发了激愤的心情。“中间多少行人泪”,在一江流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建炎三年,隆佑太后被西路金兵追到造口,为了逃命,隆佑舍船而去,化装成农夫的样子逃离。而东路金兵则渡江攻陷了建康、临安两城,宋高宗被迫浮舟海上。“行人泪”指的就是造口之难。“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意为我向西北遥望故都长安,可怜只见到千万重山峦。词人因回想隆佑太后被金兵追到造口之事,进而联想到国家的浮沉,自己独立造口遥望汴京,就如当年杜甫独立夔州仰望长安一样,但却被无数青山重重遮挡,什么也看不见。

下片段借景生情,抒发愁苦抑郁之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词人所见之景。虽然重重青山能够阻隔住长安,但难把流水挡住,它毕竟还会向东流去。此处词人以东流而去的江水,比喻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无数青山,则是比喻敌人,即金兵。“遮不住”三字,将青山的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暗含大宋终会光复中原之意。“江晩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意思是在暮色苍茫中,我满怀愁郁,却又听到鹧鸪声声震我耳鼓。此二句写景,词人借此抒发内心满怀的愁苦,将对懦弱无能的朝廷一味妥协的失望之情,写得极为含蓄,却又无比悲凉。

其他网友回答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的江水向东流去,有多少人在此嘅叹流泪,我向西北的长安望去,尽管有无数青山,水依然东流,江边的晚上,听到深山中鹧鸪的叫声时,我正满怀愁绪。

其他网友回答

辛弃疾最出名的《菩萨蛮》当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读完全词,就算不了解背景和词里出现的相关意象,大概也能感受到一种悲戚郁结的心情,因为其中出现了”行人泪”、”可怜”、”毕竟”等词,而且最后一句直接点出了”愁”。

但是要真正读懂这首词,了解词中具体蕴含着何种情感,就需要对写作背景作一个交代。

这首词写于1176年,辛弃疾时年三十七岁。当时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无心恢复中原。而辛弃疾一直以来都希望收复故土,与主流的主和观念相悖,因此在政治上被打压,十分不得志。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路过造口,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平之气无处发泄,便写下这首词。

为何辛弃疾在造口此地会感到愤慨痛心呢?这就要说到在造口发生的历史事件了。公元1129年,金军南侵,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只得分两路逃跑。金兵也分为两路追击,追隆祐太后这一路至造口,才收兵而回。所以,造口可以说是统治者仓皇逃亡的见证,实际也是国耻的象征。金兵一路上烧杀抢夺,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首句写到的”行人泪”不仅指的是隆祐太后一行人的眼泪,也指代着无辜受难的百姓的眼泪。

另外还需要解释的一个意象是”郁孤台”。郁孤台并不是造口一地的物象,相距造口有百里之远,辛弃疾不可能在造口亲眼看见郁孤台,这样写实际是有内在的含义。

唐朝时一位江西的地方官李勉登台望长安,希望到京城有一番作为,将其更名为”望阙”。因此,辛弃疾在这里用到这个意象实际有对故都的怀缅,也与下面写到的”西北望长安”相呼应。长安指代的是北宋的首都汴京,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长安曾为汉唐两朝的国度,辛弃疾在这里提及长安,实际也有对汉唐强盛的向往,其中也寄寓着国强民富的希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来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有直接从字面意思上解释,认为是由于浮云蔽日、青山碍眼因此望不到长安,但是流水总会向东滚滚流去,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但结合最后两句来看,恐怕这种解释略有些浅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说青山也挡不住流水向前,而这流水正是呼应首句的”行人泪”,这句也就是作者在暗指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完全被忘却,如今的统治者沉醉于和平安乐的假象,无心收复中原。这一句实际凝结着稼轩多少的不甘与愤慨!

最后一句写到自己听到了鹧鸪声,据载,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对于作者这样失去了故土的游子来说,这其中包含了几多悲愁与感怀想是不必再赘述了。

辛弃疾的这一首小词蕴含着较为深沉复杂的情感,个人的报国无门的苦闷、对中原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慨、对故土的怀恋……以上种种情绪纠结在一起,在造口写就这一首体制虽小、寄寓良多的菩萨蛮,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克制,但他心中的酸辛苦悲在词中流转,使千年后的读者着实被他感动。

其他网友回答

能被誉为词中瑰宝的,也只有辛稼轩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了。

这是辛弃疾最特殊的一首词,说起辛弃疾,我们总会想起那个豪迈却又悲愤的英雄:

说豪迈,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说悲愤,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偶尔,辛弃疾也有小清新的时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你看,辛弃疾从来是直截了当的,他想到什么、看到什么,笔下就呈现什么,但这首《菩萨蛮》不一样,他把自己的满腔悲痛,都写在了山水之间,这首词是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按照以往的习惯,他应该是直接吼出来,但是这次,他娓娓道来,淡淡叙来,反倒更让人为之心疼。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彼时,宋高宗南迁,偏安一隅,金兵大举南侵,南朝毫无反击之力,宋高宗赵构被打得逃到海上划船,“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彼时,满腔抱负的辛弃疾,却只能被授予一个提点刑狱的官职,欲为国杀敌战死沙场而不得,他在江西造口,俯瞰江水,不由得心绪也随着江水荡起波澜,遂得词一阕。

上片

郁孤台下清江水:每次读到这一句,就不由得感叹汉字的奥妙。你看,这地名叫郁孤台,而辛弃疾此时的心情,不正是沉郁、孤独吗?

郁孤台并不是辛弃疾所在的地方,他在造口,离郁孤台尚有百里之遥,这句词从远到近,最终收于词人所在的造口,你看那清江水,浩浩汤汤。

郁孤台三字起笔,就好比是辛弃疾心中那一座沉郁孤独的高台,若非郁孤台,则不能显出其满腔悲愤!若非清江水浩荡,则不能显出其满腔激愤!

中间多少行人泪:这满江之水,其中有多深行人眼泪啊!为什么会说到眼泪?因为当年隆佑太后被金兵追杀至造口,可谓是奇耻大辱。国耻未雪,所以辛弃疾流下了悲伤之泪,填下了悲伤之句。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的长安,是指北宋都城汴京,化用北宋刘攽《九日》诗:“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辛弃疾孤立于造口,北望汴京,那是心念故土,心系故都,诸葛亮说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此刻的辛弃疾,又何尝不想还于旧都呢?只可惜啊,中间隔着重重青山,连望也望不见,更别说回去了。

读到这里,整颗心就觉堵得慌,好像那数重山也堵到我心里一样。

下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紧承上片,青山虽然遮住了辛弃疾的视线和回归的道路,但是遮不住这一江水啊,看似写景,实际上不正是辛弃疾心中的寄托吗?毕竟!毕竟他心中还于旧都的愿望,不论是金兵,还是朝中的投降派,任你们势力再大,也阻止不了的啊!

好嘛,刚刚我心中还被数重山堵得慌,这一瞬间,就被江水冲开了缺口!

实际上,造口当地的赣江水,是向北流的,而辛弃疾要说东流去,“东”在古诗词中,往往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象,所以词人为何要说东流去?虽然局势恶劣,但毕竟!辛弃疾心中还是充满希望的!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可是一到这里,词境又一个急转弯。鹧鸪,在古诗词中,通常是具有荒凉、破败、惆怅、落寞的意象。

哎!天色已晚,江上笼罩了一层暗暗的暮色,深山中,传来声声鹧鸪的啼叫,这正是呼应了起句“郁孤台”,是词人心中沉郁孤独的写照啊!

结尾一愁,再也没有江水来冲开缺口,我随着辛弃疾一起愁,而他,却因朝廷的软弱,愁了一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