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水浒你最爱看谁的故事?为什么?
优质回答:
说实话,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里,最喜欢的应该是《红楼梦》,喜欢书里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他们的名字,喜欢人物们曲折多变的命运,喜欢贾王史薛复杂难以理顺的人物关系,喜欢书里的诗词曲赋,像《好了歌》不是好汉歌。第二喜欢的应该是《三国演义》,喜欢里边的人物,尤其是诸葛亮。而我喜欢《水浒传》则完全是因为书里边的这几个人:鲁智深、武松、李達、林冲。这四个人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讲义气爱结交,为了兄弟父母不顾身家性命。他们这四个人的故事又可以单独成传,每个故事都脍炙人口,再加上说书艺人的加工锻造,真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而在这四人之中尤其喜欢林冲,林冲的性格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与我很像。林冲的故事在水浒中就更是大起大落,从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到阶下之囚,从押节中险象环生,到草料场挨欺受气,从风雪山神庙,再到火烧草料厂,火拼王伦聚义梁山,南征北战最后与武松病逝于杭州六和庙。情节跌宕故事完整,且结局还好吧。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是最爱看武松的故事了。本书武松由醉打猛虎,遇哥哥武大郎,一往情深;又遇嫂嫂潘金莲由敬生爱,刻守伦理;王婆、西门庆勾结,与潘金莲成奸,害死武大郎;乃至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服刑期间,又遇金眼彪,怒打蒋门神,双夺快活林;蒋门神勾结张督监,施尽连环美人计,制造飞云铺杀人灭口事件;武松愤怒以极,怒杀21口;将本书带向最高潮。本书描述武松这段情节,篇幅最长;善恶美丑刻画的最鲜明,将武松刻画的:为民除害、兄弟情深、不喪伦理、为兄报仇雪恨、见义勇为、义薄云天、上当受骗、殊死搏斗、灭杀奸党。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展示人们面前;乃本书核心经典内容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中我最爱看的是林冲的故事。
林冲与晁盖、阮氏兄弟盗取财物求富贵不同;也与李逵、时迁等图享受不同;更与关胜、呼延灼等被俘保命不同。他是真正无辜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
林冲的悲惨命运不仅淋漓尽致地反应了官场的种种黑暗,也将山寨内部的不同思想显示出来。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展示给读者看,更能起到震魂憾魄的效果。也是水浒最成功的地方。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人物很多,有人喜欢鲁智深,有人喜欢武二郎,还有人喜欢吴用,我喜欢朱仝。
因为朱仝是水浒传中少见的好人,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
朱仝他的完美在于以下五点:
1、长相:漂亮,完美。身高八尺四五,比武松还高!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书上夸赞朱仝为【云长重出世】,活像关羽复活了。
2、财富:有钱,很有钱!【原是本地富户】,是本地的大财主,
3、性格:书上写朱仝是【仗义疏财,义胆忠肝】,很好的性格,很讲义气。同时,朱仝很有钱,他也就不在乎钱了,因此仗义疏财。
4、武艺:也很高强。
5、柔情:是梁山上唯一一个能与小朋友快乐相处的,温柔慈祥的好汉,朱仝没有动不动就要杀人,也没有欺负弱者,连小朋友都很喜欢跟他一起玩。这点在水浒传中,诸多杀人不眨眼 的好汉里,显得最特别!
其实作者将朱仝写得这么完美,又直接把关羽的绰号扣在朱仝的身上,就表明,其实施耐庵是将朱仝当成关羽来写的。关羽在元明时期就已经被神化了,水浒传中也称关羽为【关菩萨】。关羽不是凡人,是道教的神,是佛教的菩萨。
与完美的朱仝一比,后来出场的真正的关羽后代关胜,则显得有点逊了。整体的表现,还没朱仝这个跟关菩萨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他祖宗争脸。
朱仝很完美。
但完美的人,必然有着很强烈的性格缺陷,关羽是这样,朱仝也是这样。
关羽心高气傲,朱仝则是很喜欢讲义气。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讲义气算什么缺陷呢?
是的,讲义气不算什么缺陷,但朱仝讲义气,显然有些讲过头了。
朱仝不但讲义气,而且还希望被自己义气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义气!这就是他的性格缺陷。
放宋江,放晁盖,都是多此一举。就算不放,宋江晁盖也会安全逃跑。但朱仝在这种情况下,宁愿冒着很大的风险,也要去做这件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朱仝讲义气。
所以他才会赶上晁盖,跟晁盖说说自己的【好处】,说说自己会做【人情】。
这样的人,其实在社会上也很常见。这种人,是十足的好人,没有坏心,但却经常热情过头,义气过头,让被热情,被义气的人有点接受不了。
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其一大原因就是:施耐庵很会写人,水浒传一本书,施耐庵写透了天下所有人,三教九流,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各种性格的人,施耐庵都写透了。
朱仝这样性格的人,喜欢讲义气,更喜欢强行讲义气给别人,这不算缺点也不算优点,这样的人,恐怕除了施耐庵之外,没人能写得出来。
更可怕的是,朱仝在水浒传中并不算主角,甚至连主要的配角都算不上,只是个普通角色。施耐庵没用什么浓墨重彩去描绘朱仝这个角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戏份不重的角色,竟然也被施耐庵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才子金圣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
日后晁盖派人来报恩,给宋江朱仝送金子的时候,宋江也说道:【朱仝那人,不用与他(金子),我自与他说知人情便了】——你看,宋江跟朱仝才是真正的好哥们,互相了解。宋江知道,朱仝不稀罕钱,他有的是钱,他稀罕的,只是别人告诉他【人情】。
这个缺点严格来讲也不算缺点了。毕竟,做了好事,却不留名,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人,很少。做了好事,想让别人知道,也很正常。
朱仝就是这样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宋江杀妻”案的“背锅者”唐牛儿的故事
水浒传中有许多小人物,他们构成了整个宏大故事的社会基础,而这些市井小民的故事却是我最喜爱的,他们简单又真实,反映出人情冷暖,也反映了社会百态。
唐牛儿就是其中之一。
唐牛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以认识“山东及时雨”宋江为荣,他虽然只是个帮人跑腿的帮闲,但也经常受宋江的帮助,文中说:
但有些公事去告宋江,也落得几贯钱使。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
唐牛儿爱吃喝爱赌博,颇为符合市井小民“混吃等死”的心态。有钱了就填饱肚子去赌,没钱了找宋江这些“官面人”弄些小钱,接着混日子。
要说这样的生活不算太坏,至少是自己所喜欢的,浑浑噩噩却没什么压力,到老之后,也有宋江这些要面子的人帮他收尸。然而认识宋江既是他的好运,也是他的厄运。
唐牛儿因为常常去找宋江,被宋江当作“出去公务”的借口,遭到被冷落的阎婆惜的记恨,而“风流女”阎婆惜久经人事,哪看不出这种“已婚男人”找借口外出的把戏?但畏惧宋江权势,这娘儿们只能把心头之恨发泄到唐牛儿身上,对他打骂泄恨。
唐牛儿这时已经开始“背锅”。
后来唐牛儿气不过,准备在第二天找阎婆惜算算账,没想到宋江因发现自己戴了“绿帽子”,已经失手将阎婆惜杀死,这回再次借着唐牛儿得以逃脱。而案发之后,因宋江的身份地位,也得到了各种维护。文中说:
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只把唐牛儿来再三推问。
这下唐牛儿第二次“背锅”,而且是杀人的“大锅”。
知县把杀人凶手偷换成唐牛儿,唐牛儿躺着中枪,“把这唐牛儿一索捆翻了,打到三五十,前后语言一般。知县明知他不知情,一心要救宋江,只把他来勘问。且叫取一面枷来钉了,禁在牢里。”
而宋江这个真凶,因为是当地豪门,朋友兄弟一大推,有的出人,有的出经费,四处活动托人,文中称:
朱仝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书不要驳将下来。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只把唐牛儿问做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可怜的“背锅者”唐牛儿真不该认识宋江。“及时雨”宋江成了小老百姓唐牛儿的劫难,他反倒是成了宋江脱身的“及时雨”。
看来,冤假错案自古有之,没钱没势的老百姓往往成为了冤假错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