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对林黛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优质回答:
惺惺相惜、虚情假意,两两参半。谢邀!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对林黛玉是一种嫉妒恨的感情
其他网友回答
嫉妒,但不恨。
同是宝玉的追求者,薛宝钗显得更加老成持重。她对宝玉的感情,是既爱又恨,爱他的温柔善良,恨他的不争气,不学无术。宝玉对宝钗是羡慕而不敢过分接近。而宝玉对黛玉,则爱的如醉如痴,寸步不离。
如此,宝钗做为后来者,并且是宝黛二人的姐姐,尽量迁就他们俩,但内心却非常的失落。宝钗爱宝玉想得是,她婚后有个归宿,有个依靠,黛玉则是她的命运所系,她的使命是回报宝玉的灌溉之恩。宝钗和宝玉的结合是世俗的,宝玉和黛玉结婚则是理想的化身。
我们探讨宝钗和黛玉的感情,可以从他们的三角关系谈起。不管咋说,宝钗对黛玉好又好不起来,恨又恨不是个道理。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则有切身体会。
我的理解,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薛宝钗对林黛玉应该是一种亦敌亦友亦亲亦疏的感情,如果她们之间没有贾宝玉,那么薛宝钗对林黛玉的真心教诲以及送燕窝的情意都是难得的,但是她们之间却偏偏存在一个贾宝玉,所以薛宝钗对林黛玉即使是惺惺相惜那么背后总有一种算计的意味在里面。
薛宝钗一来贾府就获得了贾府众人的好感,可唯独林黛玉有些愤懑不平,一向善解人意的宝姐姐却浑然不觉这点本身就有问题,其次宝钗如果不在乎贾宝玉,那么宝钗又何必联合湘云笼络袭人诋毁黛玉呢?这里面宝钗即使没有真的指使湘云袭人这么做,但是湘云与袭人却实实在在是在为宝钗刷好感。
后来薛宝钗几乎用个人魅力征服贾府上下以后就利用林黛玉的口误成功的拿下了自己的情敌,宝钗的手段不可为不高明,宝钗虽然稳重大方但是为人处世以及做人做事总是有那么一丝丝算计的味道,这点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而贾母则早就看出来宝钗的刻意,所以明明宝钗比王熙凤做人还圆滑一些,但是贾母还是觉得凤哥好这就是原因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姐姐对妹妹的感情。
薛宝钗年纪比林黛玉大大概三岁左右,这在十几岁的少女身上,是很大的差距,就像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差距。因此薛宝钗肯定首先会把林黛玉当成妹妹看待。宝钗是大家闺秀,气质典雅,心胸开阔,而林黛玉体质娇弱,多愁多病,很容易引起她的关心爱护。
林黛玉在玩牙牌令时不小心说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句《牡丹亭》里的名句,《牡丹亭》在古代是被当做“淫词艳曲”的,宝钗发现了没有揭穿她,反而私下里到她的住所来劝慰她。黛玉本来一直对宝钗心有嫌隙,暗中跟她较劲,没想到宝钗完全没有她那么小心眼,抓住她的把柄不放,反而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心里十分感动。经过此事两姐妹互剖金兰语,敞开心扉,消除了误会,关系有了很大的好转。
二,同病相连的朋友之情。
黛玉抑郁消极,宝钗积极向上,这是两人的基本性格设定,但宝钗的从容乐观之下,也有很多烦恼不安。她进京本是为了参选陪读才人赞善而来,结果没了消息应该是落选。她和林黛玉一样也是寄居在贾府上,她的关系甚至比林黛玉还要远,林黛玉好歹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她只是王夫人的侄女。林黛玉在贾府都时时小心,处处留意,深感寄人篱下的辛酸,她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她更加成熟,没有表现出来。
实际上宝钗家里情况并不好,父亲不在了,哥哥是个不成器的呆霸王,到处惹是生非,她和她妈整日忙里忙外,辛苦持家还要提心吊胆,这也是她小小年纪就显得干练成熟的原因。林黛玉更惨,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宝钗和她有同病相连之感,更多了同情和怜惜之情。
三,潜意识里的对手
两个大美女之间或许能做朋友,但两个聪明的大美女之间很难有纯真无暇的友谊。无论如何,她们都会对对方保留一丝戒备心。尤其是薛林两人都作为贾宝玉的正妻候选人,两人之间潜伏的矛盾和竞争是必然存在的。
林黛玉自不必说,她早就在心里把薛宝钗当做了对手,而且是一个自己没有胜算的对手。因为宝钗实在优秀,有颜值有头脑,智商情商双高,十分得长辈们喜欢。宝钗一向娴静大方,而且少言寡语,没有表露过对黛玉的提防和计较。但某些细节还是出卖了她潜意识里的想法。
经典的宝钗扑蝶一节就写到了,宝钗因为扑蝴蝶不小心听到了红玉和坠儿说的见不得人的悄悄话,为了替自己打掩护,她故意说“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装作和黛玉在捉迷藏。这是她下意识的自保,却把锅推倒了林黛玉身上,让红玉和坠儿误以为黛玉偷听了她们的话。当然宝钗很可能是无心之语,但关键时刻她搬出黛玉给自己顶包,在她潜意识里对黛玉或许也是存在芥蒂的,只是她的涵养让她从来没有表露出来过。
总之,她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姊妹之情,朋友之情,情敌之争交织并存,有真有假,有虚有实,真多假少,情多怨少,构成了微妙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