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为何会登上帝位?
优质回答:
匪夷所思:汉武帝以太子刘据参与巫蛊之事废了太子进而逼死卫子夫,昔日一代雄主为何如此昏聩立八岁小儿为太子?
背景:要说古代有个老规矩立嫡立长,汉武帝并非没有选择,要知道汉武帝晚年可是还有三个成年的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规矩!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在自己明明还有三个成年儿子的这种情况下,又偏偏要立8岁的刘弗陵做接班人呢?(1)昭帝早慧:是汉武帝中意的接班人
自古幼子得宠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而且要说昭帝刘弗陵的聪慧自小就显现出来了,汉武帝也曾当众表达自己对这个儿子褒奖过,若非刘弗陵早逝,其实也是有成为一代明君的可能性的,时人评价他“高祖、文景俱不如”。
Ps:老龙认为刘弗陵不成汉武没有武功,不成文景没有文治,也不是高祖和始皇没有开国之功,不过老龙认为他始终只是时运不济,没有时间来一展宏图。。(2)钩戈得宠:汉武帝未必没有受宠妾影响
老龙讲的阴暗一些,刘弗陵有机会做太子有汉武帝对废太子的忌惮作用,也有汉武帝移禽别恋宠幸钩弋夫人有关,若汉武帝心思不改,江充不敢炮制巫蛊案,而汉武帝对刘弗陵的喜爱未必没有因为喜爱钩戈夫人爱屋及乌的可能性,毕竟这种事情在很多朝代都发生过,例如隋文帝废长立幼就是差不多的原因!
ps:林林种种的因素之下这才给了刘弗陵机会,当然这一切年幼的刘弗陵肯定完全不知道!(3)猪对手的神助攻
汉武帝废太子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太子母氏卫氏一族权利过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为之,不管怎样太子废后刘弗陵还是老幺应该机会不大,不过还得感谢刘弗陵的两位哥哥的助攻好!!
三哥:汉武帝刚刚废了太子,诛杀了卫氏一族,老三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和孝心,马上上表说自己想要到京城来守卫皇宫,他殊不知汉武帝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巫蛊一事会逼死太子正在后悔中,老三此率也惹得汉武帝不快!四哥:此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喝嫖赌名声很差!
其他网友回答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幼子,长寿的汉武帝一生子嗣并不多,一共只有六个儿子。刘弗陵在继位时只有八岁,而且生母虽然有宠但并非皇后,可以说无论立嫡还是立长都不是最佳的人选,但他却因为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等一系列事件幸运的得到了皇位。
巫蛊之祸,储位出缺
汉武帝在继位之后的12年都没有生下儿子,直到公元前128年,卫子夫才为汉武帝生下了长子刘据,当时汉武帝已经29岁,这在古人的观念中已经是很晚才生下儿子了。因此汉武帝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卫子夫也得以正式册封为皇后,刘据七岁时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加上太子的母系亲属卫氏、霍氏等功勋卓著,当时的人都确信刘据将继承汉武帝的皇位。然而历史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刘据的太子之位在前期非常稳固,直到汉武帝晚年,尤其是卫青去世之后,对刘据不满的人开始在汉武帝面前大肆诋毁和诬陷刘据。而且晚年的汉武帝猜疑心加重,尤其厌恶巫蛊之术,为此掀起了一场父子相疑的悲剧。
公元前92年,越来越感到不安的刘据终于爆发,他矫诏发兵抓捕试图用巫蛊之术诬陷他的江充。随后又因为父子相疑,导致汉武帝与刘据兵戎想见,最终刘据失败逃出长安,并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汉武帝刘彻培养了三十年的接班人就这样死了,大汉朝顿时失去了储君。
巫蛊之祸不仅直接导致了刘据和卫子夫的悲剧命运,同时也使当时还在世的汉武帝的其他皇子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因而对最终胜利者汉昭帝刘弗陵来说,如果没有巫蛊之祸,他根本没有可能登上皇帝宝座。
晚年汉武帝的选择不多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在渡过了两年多的悲伤期之后,他不得不面对自己需要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的窘境。自己几乎花费了一生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就这样走了,他自己也已经进入暮年,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剩下的几个儿子。
次子齐王刘闳:刘闳因为母亲受宠的缘故,非常受汉武帝宠爱,为此汉武帝不惜将早就收回国有并设置为郡县的齐地重新设置为封国。并在公元前117年,刘闳六七岁的时候将齐地封给他。但是刘闳与他母亲一样,很早就去世了。
三子燕王刘旦:巫蛊之祸后,刘旦就是汉武帝剩下的最年长的儿子,而且早在公元前117年就受封燕王。当时刘旦得知兄长刘据的自杀身死之后,立马就想到了自己作为最年长的皇子可能要被立为储君。结果汉武帝却一直没有再宣布储君人选,左等右等的刘旦终于耐不住了,在公元前88年,他主动上书父亲汉武帝,要求入京宿卫,甚至还提到了“以备不虞”。如此赤裸裸的要求储君之位,当然导致汉武帝的大怒,他当场将刘旦的使者斩杀,并削减了刘旦的封地,由此也基本断绝了刘旦继承皇位的希望。
四子广陵王刘胥:他与老三刘旦是同母兄弟,但是他却一直不受汉武帝的宠爱,因为刘胥此人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典型属于类似曹操的“黄须儿”曹彰一般,加上行事不守法度,因此从一开始就被汉武帝排除在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之外。
五子昌邑王刘髆:他就是现在很火的海昏侯刘贺的父亲,他的母亲就是汉武帝的另一位宠妃李夫人,舅舅则是卫青去世后汉武帝重用的另一位外戚将领李广利。刘髆是在汉武帝晚年对太子刘据威胁最大的竞争者,母亲受宠,舅舅掌握兵权,活脱脱一个刘据本人的翻版。但是刘髆的舅舅李广利联合丞相刘屈氂试图拥立刘髆为太子而被人告发,罪名又是巫蛊之术,汉武帝盛怒之下在公元前90年,将丞相刘屈氂处死,李广利当时正领兵在外作战,本就能力一般的李广利在听到刘屈氂被杀,自己的妻儿被捕后更加慌乱,最后兵败投降匈奴。刘髆的支持力量倒台后,他本人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希望。
综上,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除去在巫蛊之祸中自杀的长子刘据和早逝的次子刘闳,其他的儿子都相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排除出了接班人的候选。而最小的刘弗陵此时就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皇位继承人。
刘弗陵的优势
作为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母亲虽然有宠但却还只是婕妤,连夫人都不是,足见还不能与汉武帝其他儿子的母亲相比。那么刘弗陵有什么优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
客观的原因是刘弗陵的哥哥们都相继退出竞争,除太子刘据之外,最有可能的刘髆在公元前90年就基本退出竞争。
年幼是其最大的优势:为什么说年幼是最大的优势呢?刘弗陵生于公元前94年,当时汉武帝刘彻已经62岁,可谓老来得子,到公元前92年的巫蛊之祸,刘弗陵才两岁,之后的储位争夺刘弗陵也才五六岁左右,可以说刘弗陵根本没有任何的争储行为,同理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肯定也不会过份参加争斗,毕竟他的儿子太小,希望也最小,不如不参与争斗最有利。
不争之争:汉武帝在巫蛊之祸后,特别是发觉太子刘据是被陷害之后,曾经非常激烈的报复参与巫蛊之祸的人,而且还在宫中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这些行为足见汉武帝对巫蛊之祸的悔恨之意,而且这种情绪一直困扰汉武帝的晚年,所以他本能的对主动争夺储位非常反感。因此没有争储表现的刘弗陵恰好成为了汉武帝这种心理的受益者。
同样因为年幼,刘弗陵被留在汉武帝身边,而当时其他的哥哥都被封为诸侯王到了各地。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刘弗陵成为了安慰汉武帝晚年丧子之痛的最佳人选。而且年幼的刘弗陵显然非常受汉武帝宠爱,史称汉武帝认为他体格健壮、聪明伶俐,而且非常像自己小的时候。而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面对自己天真活泼的幼子,外加在丧子之痛中尚未抽离,汉武帝自然会对这个年幼天真的幼子青睐有加。
正因为刘弗陵的年幼,故而他幸运的留在了晚年汉武帝的身边,成为了他晚年的最大心理慰藉,同样因为年幼,他恰巧“迎合”了汉武帝厌恶用权术争夺储位的心理,依靠“不争而争”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其他网友回答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按照古代立长不立幼的制度,他登上帝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造化弄人,汉室的一系列变故,最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倘若不出任何意外,太子刘据继承帝位是再正常不过。刘据是汉武帝与卫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嫡长子的身份,是任何皇子都比不上的。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刘据的性格,明显与父亲汉武帝不同,他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在武帝看来,太子这些性格是缺点,既然要继承皇位,就应当有魄力,雷厉风行。随着卫子夫的失宠,后宫新获宠幸的女人也不断为皇帝生下皇子,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开始疏远了。
汉武帝喜欢任用酷吏,用法严苛,刘据则宽厚仁爱,总是反复核对案件,洗清不少冤狱。这个做法引起了当权派酷吏集团的强烈不满,只是卫青在世时,酷吏集团颇有惮忌,不敢对刘据下手。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以江充为首的酷吏集团开始反攻倒算。由于汉武帝晚年身体衰弱,总怀疑有人在背后搞巫蛊法术陷害他,酷吏集团以巫蛊为幌子,屡兴大狱。与太子有隙的江充利用巫蛊案,把斗争矛头指向太子刘据。在江充的步步紧逼之下,刘据忍无可忍,杀掉江充。当这一事件被上升到“谋反”时,太子刘据无以自证清白,最后自杀而死。
刘据死后,太子的位空缺了。宰相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秘谋,争取让刘髆成为皇太子。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按理说继承帝位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他有两大优势:第一,刘髆的母亲李夫人生前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第二,得到李广利与刘屈氂这两位军政一哥的支持,李广利是刘髆的舅舅,而刘屈氂是李广利的亲家。
然而,又一桩巫蛊案浮出。刘屈氂的夫人被控告大搞巫蛊,诅咒皇帝早死;同时,李广利与刘屈氂谋立刘髆的事情曝光。汉武帝大怒,族诛刘屈氂一家。正在前线打仗的李广利投降匈奴,其家族亦遭屠戮。这下子,刘髆也出局了。
武帝有六个儿子,除刘据与刘髆外,次子刘闳早逝,还有三子燕王刘旦,四子广陵王刘胥以及六子刘弗陵。
依长幼次序排名,最有可能作为接班人的,是燕王刘旦。
刘旦这个人很有意思,兴趣广泛。史书是这样写的:“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什么三教九流他都懂一点,博学多才。如果他能耐心等待,那么皇位非他莫属。但是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居然上书父皇,要求入皇宫宿卫。按照汉朝制度,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皇子都要呆在封国,不能随随便便住在京城里。刘旦提出入卫皇宫,就是想留在京城,显然他自以为是皇帝接班人的不二人选。不料,这大大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是比较六亲不认的,权力超越亲情。在他看来,立谁为太子,那是老子说了算,其他人统统要靠边站。汉武帝怒到什么程度呢?他把刘旦派来的使者给杀了,并削去燕国三座县城。
好了,刘旦又出局了。
剩下来的,就是广陵王刘胥与最小的刘弗陵。
刘胥是刘旦的亲弟弟,他跟老哥一样,也是个奇葩。来看看史书的说法:“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从勇武上说,在诸子中,他是最像父亲汉武帝,能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还力能扛鼎,真有父亲当年的影子。但问题出在哪呢?“动作无法度”,行为举止很不稳重。不要忘了,汉武帝一生都在提倡儒学,而儒家最讲究的就是礼仪,特别帝王之家,得有一种威仪,不怒而威。刘胥浪荡惯了,哪曾理会这些礼仪上的事呢?因此,他最终也被汉武帝除名了。
那么,为什么会立幼子刘弗陵,他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老年人都偏爱幼子。刘弗陵是公元前94年出生的,这一年汉武帝已经六十二岁。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才产下他,在当时这被认为是吉兆,据说帝尧也是在娘胎里呆十四个月才出世。因此,汉武帝认为这个小儿子比较特别,有吉兆。
其次,刘弗陵五六岁时,以史书说法“壮大多知”,就是长得比较强壮,特别聪明伶俐。而且他跟别的小孩子都不太一样,“生与众异”,汉武帝“甚奇爱之,心欲立焉”。我上面说的刘旦、刘胥都与汉武帝有些相似之处,刘旦好学,刘胥好勇,都有武帝的影子。但汉武帝却说刘弗陵“类我”,他觉得真正得到自己遗传基因的人,是刘弗陵。哪点像呢?聪明。
应该说,汉武帝的这点直觉是非常准的,后来汉昭帝刘弗陵证明自己无以伦比的聪明。刘弗陵的聪明与汉武帝一样,更多不是后天养成的,而是天生带来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对皇帝来说,远远比博学、勇武更重要。这是智慧,智慧不等同于知识,而是一种领悟能力。其实到了汉武帝晚年,大汉帝国被折腾得差不多了,他选择刘弗陵为接班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拯救了大汉帝国。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在五柞宫走完了他辉煌而又霸气的一生。公元前87年3月27日,汉武帝或许是预感自己时日无多,立刘弗陵为太子。从立储的时间可以看出汉武帝内心的纠结、无奈和迷茫。他不知道刘弗陵能否挑起重任;也不知道汉室江山将去向何处。在将决未决之际,是否会想起刘据,如果他还活着,可以放心的将重任交给他。
逼死太子,是受人蒙蔽亦是自作自受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下了刘彻的第一位皇子刘据。汉武帝对于刘据的出生用大赦天下和赏赐多多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刘据七岁时被封为太子,汉武帝请名儒对他悉心教导。在他成年后,为他建博望苑,允许他结交宾客。刘据生性温和宽厚与汉武帝的杀伐决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武帝曾评价刘据:子不类父。这是不是和另一对父子很像:朱元璋、朱标。
汉武帝深知自己多次征伐使得国库空虚,后继之君需要与民休养,刘据无疑是最佳人选。在刘据感到地位不稳时,汉武帝亦曾表明心迹:刘据是最合适的储君。
皇权的斗争向来都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江充、李广利等人为了保全富贵,决定利用汉武帝的疑心除掉刘据,巫蛊之祸由此发生,刘据自杀身亡。虽然汉武帝临终时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此后立何人为储又成了一大难题。
儿子众多,难成大器
齐王刘闳聪慧过人,深受汉武帝喜爱,可惜英年早逝。
燕王刘旦在大哥、二哥去世后,成了汉武帝最年长的儿子。巫蛊之祸后,自以为是的上书要去保护汉武帝,被汉武帝训斥。汉武帝心想: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这点小心思难逃我的眼睛。
广陵王刘胥生性勇猛,常常与野兽搏斗,行事不遵法度,被汉武帝所厌恶。
昌邑王刘髆在李广利和刘屈氂阴谋废立被汉武帝发现以后,郁郁而终。
汉武帝对自己的儿子一一分析之后觉得能继位储君的也只有刘弗陵一人。
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最佳选择?
钩弋夫人在汉武帝晚年生下了刘弗陵。父母向来对小儿子都甚为溺爱,刘弗陵也不例外的受到汉武帝的喜爱。
据说钩弋夫人和尧的母亲一样,怀孕14个月才生出刘弗陵,这让晚年信奉鬼神的汉武帝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又因刘弗陵聪明伶俐,汉武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与刘据的子不类父相比,刘弗陵深得汉武帝欢心。
为了使刘弗陵不受后功干政影响,汉武帝临终前处死了钩弋夫人并为他安排了霍光等四人辅政。从刘弗陵继位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没有让汉武帝失望。
刘弗陵能顺利成为皇位继承人即得益于哥哥们的不成器,又和自身的努力密切相关:如果他也只知玩乐,那花落谁家就未可知了。
其他网友回答
汉武帝刘彻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据、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五子刘髆,以及六子刘弗陵。那么,为何汉武帝临终前会选择年幼的六子刘弗陵继承大统,而选择其他年长的子嗣呢?这其实也不难解释,因为汉武帝觉得聪明伶俐的刘弗陵,很像年少时的自己,所以十分宠爱他,于是有意传位于他。
其实,即便抛开汉武帝的个人喜好不说,单从实际情况来考量,当时也没有比刘弗陵更合适的继位人选了。而这大概也是汉武帝晚年之所以如此重视刘弗陵的原因所在吧!
简单来介绍下汉武帝的六个儿子:
长子戾太子刘据,其母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他们母子二人陪伴汉武帝走过了其最辉煌的岁月。同时,他们母子的死,也标志着汉武时代的衰败与落幕。
作为根正苗红的皇位接班人,刘据早在元狩元年(即前122年)便被确立为储君,深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每次外出巡视,便将国事交付于他。而为政宽厚,勤勉恭谨的刘据也深得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爱戴。
可惜,由于汉武帝晚年的昏庸,听信江充、韩说这些奸臣的谗言,引发了巫蛊之祸,最终导致太子刘据惨死,皇后卫子夫自尽。事后,汉武帝懊悔不已,只能兴建思子宫和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对亡子的哀思。
次子齐怀王刘闳,其母为王夫人。刘闳没活多少年,年纪轻轻就死去了,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留下子孙。因此,刘闳死后,其封国也被移除。
三子燕剌王刘旦和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两人是同母兄弟,母亲为李姬。由于,李姬并不得汉武帝的宠幸,因此两人一直不受汉武帝所重视。他们兄弟俩和上述的刘闳,在元狩六年的同一天被汉武帝所册封,随后便被打发到各自的封国去了。
不过,这兄弟俩并没有放弃对皇位的窥视。在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兵败自杀后,刘旦自视年岁居长,便开始萌生觊觎东宫的想法。在汉武帝病重时,上书请求宿卫。结果反而受汉武帝申斥,还因此被削了三个县的封地。
至于刘胥,则因为行为没有法度,而被汉武帝从继承者名单中剔除。后来在昭宣时期,他还是不改窥视皇位之野心,使女巫诅咒昭帝、宣帝。最终此事被宣帝发现,刘胥只好自杀谢罪,其封国也随之废除。
五子昌邑哀王刘髆,其母为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在巫蛊之祸后,刘髆也曾有机会被立为太子,可惜其舅贰师将军李广利与左丞相刘屈氂诅咒汉武帝,并密谋拥立刘髆为帝。结果东窗事发,刘屈氂一族被诛,而李氏一族亦受牵连。当时正统兵征伐匈奴的李广利闻之,索性投降匈奴,于是李氏一族最终也悉数被诛,而这起事变,也导致刘髆就此失去对太子之位的竞争资格。
综上所述,由于刘据和刘闳提前出局,刘旦和刘胥又由于其母不得宠而不具备竞逐资格,而刘髆也因为李广利事件同样被从候选名单上刷下来。如此一来,汉武帝唯一能选择的人选,也就只剩下年幼的六子刘弗陵了。
因此,汉武帝临终前觉得立刘弗陵为储君,实则更多是一项无奈之举。为此,汉武帝也做了不少事情,来确保皇权能够平稳过渡。
首先是精心选定托孤班底;他临终前命内廷画工绘制“周公辅成王”图,赐给奉车都尉霍光,暗示自己欲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除了霍光,汉武帝还命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三人为托孤大臣,与霍光一道辅助幼主。
其次则是残忍的杀害刘弗陵的生母;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避免汉朝重蹈吕后干政的覆辙,汉武帝临终前,还直接下旨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而汉武帝此冷酷之举,无形中启发了后世的北魏王朝,从而催生出泯灭亲情的“子立母死”制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